Workflow
轨道交通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在建最大断面地铁暗挖隧道通过验收 地铁8号线三期今年直达大鹏
深圳商报· 2025-05-13 07:27
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进展 - 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暗挖段隧道通过验收 标志着国内在建开挖断面最大的地铁暗挖隧道主体结构建成 [1] - 8号线三期计划今年内通车 届时市民可乘地铁直达大鹏 [1] - 线路起于8号线二期小梅沙站 止于大鹏新区溪涌站 全长约3.7公里 [1] 工程具体内容 - 工程包含"一站一区间一车辆段" 即溪涌站、小梅沙站至溪涌站区间、溪涌车辆段及出入线区间 [1] - 暗挖隧道段是工程"咽喉"所在 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 [1] - 隧道主要包括出入线、联络线和牵出线三部分 全部采用矿山法暗挖施工 [1] 隧道技术参数 - 出入线隧道全长约490米 包含从单洞双线到单洞三线再回归单洞双线的多次断面转换 [1] - 涉及15种不同衬砌类型 [1] - 单洞三线隧道开挖跨度达23.78米 高度18.13米 单跨开挖面积334.18平方米 创国内地铁暗挖隧道纪录 [1] 施工难度 -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开辟巨大断面 施工难度和风险控制要求极高 [2] - 隧道宽度相当于地下建造双向六车道"高速路" 国内地铁工程中少见 [2] - 每次爆破、钢架支护、混凝土浇筑都需精准控制 [2] 线路意义 - 8号线三期是延伸至大鹏新区的首条地铁线路 [2] - 将与既有2号线及8号线一、二期贯通运营 形成横贯南山、福田、罗湖、盐田至大鹏的轨道交通骨干走廊 [2] - 极大方便沿线市民通勤 缓解东部交通压力 促进东部滨海旅游发展 [2] - 为大鹏新区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提供交通支撑 [2]
京津通勤将有大变化!涉高铁、地铁、旅游巴士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2 21:58
文章核心观点 - 京津两地联合发布《2025年京津交通出行便利化提升工作方案》,旨在通过完善铁路网络、强化枢纽功能、加快轨道建设、提升路网联通、增强客运服务、优化接驳及推进智慧绿色出行等七大领域28项具体措施,系统性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与同城化水平,满足通勤、旅游及跨城出行需求 [1][3][5] 完善铁路网络布局 - 完成北京南站快速进站通道改造并增加京津城际重联动车组数量及开行对数,缓解高峰运能不足 [5][8] - 建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为京滨、京唐城际加开进京车次以提升运力 [5][8] - 研究增加京津城际武清站停靠车次及票额,缩短通勤时间并助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5][8] - 利用津兴城际早晚高峰增开北京至天津西方向列车,分担京津城际客流压力 [5][8] - 加快建设津潍高铁及京滨城际北辰至滨海新区段,增强京津出行服务能力 [5][8] 强化城市枢纽功能 - 更新天津站引导标识并安装天津西站遮阳帘,改善旅客通行效率与乘车环境 [5][8] - 建成投用北京大兴机场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提供值机等航空联程服务 [5][8] - 推进北京南站、天津站等重点场站周边交通秩序整治,提升出行安全与畅通度 [8] - 开通北京望京西、万盛西、群芳等交通枢纽,加强市中心与副中心联系并提供便捷接驳 [8] 加快轨道线网建设 - 加快北京轨道交通M101线一期建设,服务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客流集散 [8] - 开通北京地铁17号线中段和6号线南延,缓解周边交通压力并增加至亦庄新城站新选择 [8][11] - 开通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小街站至西站站)及7号线南段(赛达路站至鼓楼站),完善京津冀同城商务区轨道交通服务 [5][9] 提升路网联通水平 - 开工建设G95首都地区环线(唐廊高速二期)工程,支持北京过境货车外移并完善高速网络 [9] - 实现北京东六环路改造工程开通并拓宽通怀路局部段,缓解副中心拥堵并提高进京效率 [9] - 完成京平高速改扩建及开工京秦高速(机场二高速—六环路),提升跨区域道路联通水平 [9] - 实施京沪高速王庆坨服务区改造并建设司机之家,在京津高速白古屯停车区建设超充站以提升新能源车充电效率 [5][9] 增强道路客运服务 - 优化京津高速永乐综合检查站以提升通行效率 [9] - 推动通勤定制快巴线路向环京周边延伸覆盖,并根据武清、宝坻、海教园运营情况调整站点与班次 [6][9] - 开通天津至环球影城首条旅游省际班线,推进"交通+文旅"融合并试点拓展更多线路 [6][9] 优化交通方式接驳 - 将北京公交与轨道50米内换乘比例提高至90%,降低换乘时间成本 [10] - 推进地铁网、市郊铁路网、公交网多网融合,促进交通网络互联互通 [10] - 完善轨道车站接驳道路、公交站、出租车停靠站及P+R/B+R场站设施,服务便捷换乘 [10] - 启动北京老旧地铁站加装电扶梯研究,打造30条敬老爱老公交线路,更新500辆低地板公交及200辆无障碍出租车,降低老年及残障群体换乘障碍 [10] 推进智慧绿色出行 - 优化12306计次定期票,新增10种类型定期票(10—55次/30日,每5次一档)以匹配通勤差异化需求 [6][10] - 完成30项北京市级疏堵工程,打通10条断头路,实现7000处信号灯联网并新增200处路口智能调控 [10] - 拓展北京MaaS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范围,通过碳市场机制回馈绿色出行参与者 [10] - 开通北京南站至亦庄Robotaxi示范服务,优化火车站场景自动驾驶接驳 [10] - 天津第三代社保卡试点加载中铁银通应用,开通京津城际刷社保卡乘车服务,实现人社、金融、交通、铁路"四网融合" [10]
青春奋斗绽放芳华 协同聚力共谱新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5 05:15
地铁建设行业 - 北京地铁22号线是北京市首条跨省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串联了CBD核心区、定福庄组团、城市副中心、河北燕郊、平谷新城等重点功能区,线路全长约81.82公里 [4] - 地铁盾构施工需要24小时不间断掘进,盾构司机需轮换作业,关注施工参数并协调地面六十多人配合施工 [3] - 北京地铁22号线6标施工中,盾构机需完成约3.2公里的掘进任务,施工人员需步行到岗,掘进距离增加导致步行距离也随之增加 [3] - 地铁盾构司机需要极强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需耐得住寂寞,同时具备传帮带能力,十年来已带出10位年轻司机 [3][4] 高铁建设行业 - 雄忻高铁雄安城际站是雄安新区东西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站房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站场规模4台6线 [7] - 雄安城际站为全地下车站,地下共3层,分别承担高铁停靠、交通换乘和城市慢行功能,同时具有商业功能 [7] - 城际站建设涉及隧道、桥梁、管廊、市政等多个科目,施工要求高,需重视防水问题 [8] - 项目建设应用了无人机照明、造楼机、轨迹定位等智能建造技术 [8] - 项目建设高峰期有3000多名工人,项目方为工人提供定期体检和家庭团聚等关怀措施 [8][9] 河道治理行业 - 永定河山峡段综合提升工程治理范围北起市界,南至陈家庄,治理长度73公里 [11] - 工程内容包括干流河道疏挖整,修复重建受损漫水桥9座,建设护村堤等安全防护措施,同步实施岸坡绿化防护 [11] - 永定河生态修复取得显著成效,从2019年生态补水到2021年实现全线通水 [10] - 河道治理提升了防洪能力,同时带来生态红利,促进沿线旅游和经济发展 [11][12] 林业生态行业 - 宣化林场面积共11.8万亩,林草覆盖率达97%以上,人工林地面积达9.5万亩 [15] - 林场从25年前的沙漠变为现在的绿洲,通过人工种植杨树林等防风林实现 [16] - 林场采用"技防"手段,配备无人机和监控设备,监控范围几乎全覆盖 [16][17] - 无人机可巡查可燃物载量密集区,摄像头具有自动拉近和报警功能 [17] - 尽管有技术手段,护林人仍保持按时到位巡查的习惯,确保林木健康成长 [17]
坚守一线 各地民生工程建设按下“加速键”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3 13:15
能源工程建设进展 - 中国绿发金塔多能互补电站的光热电站核心工序熔盐液化工作接近尾声 投产后每年可发电14.5亿千瓦时 [1] - 国电投滨海2×100万千瓦火电扩建项目410名电力工作者紧张施工 建成后每年向长三角输送100亿度电 [1] - 青豫直流二期100兆瓦级光热电站100多名工人进行管道和定日镜检查作业 年发电量预计达2.271亿千瓦时 [1] 民生工程建设进展 -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采用分布式物联管理模式 加速打造智慧航站楼 [2] - 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实现全线贯通 为年底前开通运营打下基础 [2] - 龙云灌区工程云良水库总体建设任务完成超85% 建成后将改善灌溉面积51.4万亩 年均可生产粮食3.24万吨 [2] - 滇中引水工程丽江段隧洞开挖已完成26.22公里 占总隧洞47.8公里的55% 主洞已完成17公里 占比45% [2]
北京地铁11号线二期线路方案公布
北京晚报· 2025-05-01 16:56
项目概况 - 北京轨道交通11号线二期线路一体化规划方案于2025年5月1日公示 公示期为30天至2025年5月30日止 [1] - 11号线二期是既有11号线一期工程向东的延伸线 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项目之一 [1] - 线路西起一期终点新首钢站(不含) 东至丽泽商务区站 全长约18.3公里 均为地下线 [1] 线路与站点设置 - 线路途经石景山、丰台、海淀、西城四个行政区 共设14座车站 [1] - 14座车站自西向东分别为型材、锅炉厂南路、衙门口西、体育场南街、衙门口东、鲁谷大街、吴家村、小瓦窑、青塔、万丰路、莲花桥、北京西站、马连道、丽泽商务区 [1] - 其中体育场南街、衙门口东、莲花桥、北京西站、丽泽商务区5站为换乘车站 [1] - 在石景山区设置车辆基地1座 位于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南区内 占地约33.8公顷 [1] 功能与影响 - 项目建设可改善沿线地区对外出行条件 提供快速、大容量、公交化的轨道交通服务 [1] - 线路途经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南区、北京西站、丽泽金融商务区等城市重要功能节点 [1] - 工程注重线路与沿线地区城市功能的协同发展和站城融合 支撑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1] - 强化轨道与综合交通系统的衔接整合 提升地区交通服务水平 [1]
北京地铁11号线二期将设站14座:5座可换乘,串联北京西站
新京报· 2025-05-01 13:26
北京地铁11号线二期规划进展 - 11号线二期是北京轨道交通三期规划中的重要东西向线路,西起新首钢站(不含),东至丽泽商务区站,全长约18.3公里,共设14座车站,其中5站为换乘站 [1][3][4] - 线路途经石景山、丰台、海淀、西城四个行政区,串联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南区、北京西站、丽泽金融商务区等重要功能节点 [3][4] - 11号线二期与一期贯通运行,技术标准保持一致,设计最高行车速度为100千米/小时 [4] 线路规划细节 - 14座车站自西向东分别为型材、锅炉厂南路、衙门口西、体育场南街、衙门口东、鲁谷大街、吴家村、小瓦窑、青塔、万丰路、莲花桥、北京西站、马连道、丽泽商务区 [5] - 换乘车站包括体育场南街、衙门口东、莲花桥、北京西站、丽泽商务区等5站 [5] - 在石景山区设置车辆基地1座,位于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南区内,占地约33.8公顷 [4] 建设进展 - 11号线二期已进入一体化规划方案公示阶段,公示期为2025年5月1日至5月30日 [5] - 公示通过后将进行环评公示,两次环评通过后即可正式开工建设 [3] - 线路长度经历多次调整:从最初23.8公里调整为17.4公里,再到18.9公里,最终确定为18.3公里 [4][5] 北京轨道交通三期规划概况 - 三期规划共涉及11条新线,建设进展较快的是1号线支线和M101线,已启动建设 [3] - 19号线二期北延及支线、R4线一期北段列入2025年建设计划,将在年内开工 [3] - 11号线二期进展相对较慢,此次公示意味着建设又向前推进一大步 [3]
重庆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全线最长区间TBM顺利始发
中国经济网· 2025-04-30 10:54
重庆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进展 - 重庆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物流园枢纽站至物流园北站区间正式进入盾构掘进阶段,标志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1] - 该线路全长约28公里,设站18座,串联西永、含谷、金凤等多个城市组团,是贯穿重庆西部片区的南北向轨道交通动脉 [1] - 物物区间存在3.3米浅覆土段和1332米38‰超大坡度硬岩段(每100米升降3.8米),岩层强度达40-80MPa高强砂岩,施工难度大 [1] 施工技术与设备 - 采用三维模拟技术规划施工方案,实现超高侧墙与肥槽一次浇筑成型,并研发TBM掘进智能控制系统实时分析数据 [1] - "电化先锋号"TBM整机长85米,刀盘直径6.84米,总重500吨,主驱动功率945千瓦,最大推力4344吨,日均推进9-12米 [2] - 刀具添加剪切强度超350MPa的特殊耐磨层,以应对坚硬岩层磨损,保障工程高效推进 [1] 工程节点与未来影响 - 预计2023年底实现物物区间洞通,TBM可同步完成开挖、支护、通风等作业 [2] - 建成后将与1号线、4号线及在建的15号线、17号线、27号线等多条线路换乘,提升重庆南北向轨道交通运输能力 [2]
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首个使用新能源管片区间实现双线贯通
齐鲁晚报网· 2025-04-29 17:02
工程进展 - 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太站区间右线盾构机精准破壁而出 实现双线贯通 这是该支线首个使用新能源管片的区间[1] - 太站区间全长1465.9米 施工路线复杂 需侧穿住宅厂区 下穿河流道路燃气管线 上跨规划远期12号线区间隧道[3] - 盾构始发接收端地层上软下硬 线路需穿越多种障碍物 施工环境复杂 难度大[3] 技术创新 - 项目团队试验应用新能源管片 解决地下工程热污染问题 同时为周边建筑提供热(冷)源[5] - 采用超前地质预报 信息化监控 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 保证盾构掘进安全平稳[5] - 通过管线探测仪配合穿线器辅助输送探棒 克服下穿非金属深埋燃气管线难题[5] - 研发多项专利成果 包括防止封顶块管片错台的拉紧装置 便携式隧道检修高空作业车 盾构隧道临电检修避险平台等[5] 施工管理 - 项目团队设置定位防溜装置及紧急避险平台 强化作业安全及应急管理[5] - 开展管片拼装 渣土改良 掘进参数 同步注浆等技术攻关 持续提升管片拼装质量[5] - 以班组建设为抓手开展技术创新 推动工程顺利实施[5] 后续计划 - 项目团队将加快区间联络通道施工组织 持续强化技术攻关 严格把控工程质量[5] -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8号线支线建设 助力青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升级[5]
济南地铁9号线华山东路站主体结构封顶 建设全面提速
齐鲁晚报· 2025-04-24 16:45
文章核心观点 济南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华山东路站主体结构封顶,工程建设加速推进,建成后将提升市民出行效率,为片区发展注入动能 [3][9] 工程进展 - 4月20日华山东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施工全面转入附属结构建设阶段 [3] 站点情况 - 华山东路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全长294.6米,采用明挖法施工 [6] 施工难题与解决措施 - 面对冬季施工效率低、地层富水难题,采用“钻孔灌注桩 + 旋喷桩”组合方案构建止水屏障 [6] - 针对197米矿坑回填区,运用袖阀管注浆技术加固地层并同步架设钢支撑 [6] - 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双重机制确保工程平稳推进 [6] 绿色施工举措 - 科学规划施工时序,最大限度减少夜间施工 [8] - 优化工艺降低噪音污染并实施全方位降尘措施 [8] 线路概况 - 9号线一期工程西起黄河南岸站,东至毛庄站,全长15.7公里,设12座地下车站 [9] - 串联华山北、华山、新东站及济钢四大重点片区,建成后将与3号线、6号线、7号线等无缝换乘 [9] 未来规划 - 中铁十局建设者将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建设效能,攻克剩余工程难点,加速推进工程建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