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等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在清华园,送别杨振宁
经济观察报· 2025-10-19 20:47
杨振宁逝世与公众吊唁 -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于10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5] - 10月19日,数百位社会各界人士在清华大学科学馆排起数十米长队进行吊唁 [2][4] -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在科学馆一楼设立杨振宁缅怀室,吊唁活动从10月18日持续至24日 [6] 杨振宁与清华大学的渊源 - 杨振宁在清华园度过了近30年时光,包括8年童年少年时光以及自2003年妻子杜致礼去世后返回清华园的近20年 [5] - 清华大学科学馆是杨振宁父亲曾经的办公地,也是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所在地,与杨振宁有很深渊源 [2][6] - 1997年清华大学成立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担任名誉主任,1999年正式任清华大学教授 [8] 杨振宁的学术贡献与教育影响 - 杨振宁在场论、粒子物理、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物理领域有13项重要贡献,其中宇称不守恒与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被科学界公认为最具突破性和代表性 [15] - 杨振宁以八十多岁高龄继续从事一线教学科研工作,亲自为清华大学大一学生讲授“普通物理”课程 [8] - 杨振宁为清华大学引进许多科学家,对清华物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事业倾注大量心血,贡献极大 [8][9] 社会各界的缅怀与纪念 - 吊唁人群包括清华大学历届物理系学生、海外归国学者、外地教师及携带孩子的家长等社会各界人士 [7][8][11][14] - 杨振宁妻子翁帆撰文怀念,称杨振宁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和人类进步交出了满意答卷 [7] -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官网均变为黑白界面,以此送别杨振宁 [16]
1.05亿元!上海交通大学采购大批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10-19 11:57
采购项目概况 - 上海交通大学发布32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05亿元[1][2][3] - 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7月至10月[3] - 采购涉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多通道蛋白纯化系统、全自动化极高通量蛋白质处理系统等高端设备[3] 主要采购设备及预算(部分)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1套,预算199万元,计划2025年7月采购[8] - 多通道蛋白纯化系统1台,预算120万元,用于工程微生物资源库项目,计划2025年8月采购[8] - 全自动化极高通量蛋白质处理系统1台,预算1025万元,用于工程微生物资源库项目,计划2025年8月采购[8] - 超低温自动化样本储存系统2台,预算200万元,用于工程微生物资源库项目,计划2025年8月采购[8] - 微生物酶与代谢物产物高通量筛选工作站1套,预算590万元,用于工程微生物资源库项目,计划2025年8月采购[8] - 微生物工程菌构建工作站1套,预算620万元,用于工程微生物资源库项目,计划2025年8月采购[8] - 非真空相衬成像系统-成像子系统1套,预算240万元,计划2025年8月采购[8] - 样品管理系统与超低温储存和自动化开盖系统,预算240万元,计划2025年9月采购[9] - 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创新器材研发平台设备,预算636万元,计划2025年9月采购[10] - X波段脉冲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1台套,预算500万元,计划2025年9月采购[10] 采购项目应用领域 - 大量设备集中用于建设工程微生物资源库项目,显示公司在微生物研究领域的重大投入[8][9] - 采购涉及生物制药、蛋白质组学研究、临床诊断、材料科学、深地探测等多个前沿科研领域[4][5][8][10] - 采购清单显示公司在超导材料、单细胞测序、生物样本库等尖端技术平台的建设规划[10][11]
香港留学生学费将再迎“普涨”
财经网· 2025-10-18 16:27
香港高校学费调整 - 香港八所受资助公立大学的非本地生学费在2025/26学年将全面上涨,涨幅从低于10%至20%以上不等 [1] - 香港浸会大学非本地生学费在2026/27学年将由17.5万港元涨至19万港元,增幅为8.6% [1] - 香港中文大学非本地生学费在连续上涨基础上,将由17.8万港元增至21.4万港元,增幅达20.2%,部分课程学费已高达30至40万港元 [1] 财政背景与高校财务状况 - 香港特区因连续三年出现千亿级财政赤字,对高等教育进行节流,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未来三年对八所资助大学的拨款将下降 [2][3] - 在2025年前的三年资助期内,教资会向八所高校提供的经常性拨款为632亿港元,其中78%用于教学,20%用于研究 [3] - 香港八所高校在2024年度综合盈余共计95亿港元,部分大学的综合盈余超过其教资会经常资助额的一半,例如香港大学获经常拨款48.9亿港元,同期综合盈余为39.2亿港元 [4] 本地生学费调整与收入策略 - 香港本地学生的资助课程学费将在2025/26年度开始连续三年增加,每年增幅为5.5%,2026/27学年将增至4.7万港元 [3] - 提升非本地新生录取比例是增加高校收入的重要变量,若八大录取的非本地生比例再增加10%,以平均学费20万港元计,预计每年可带来超10亿港元额外收入 [4] - 非本地生学费以边际成本计算,每年为14.5万港元至18.2万港元,本地生资助学位则获得特区政府超过八成的补贴 [5] 提升竞争力的配套措施 - 香港高校为维持全球招生竞争力,将扩充奖学金及支援配套设施,提供最高可涵盖全部学费与生活费的入学奖学金 [6] - 香港特区政府暂免非本地研究生兼职工作限制,试行至2025年,预计受惠学生将超过35000人,以减轻其经济压力 [8] - 高校在调整学费时会考虑课程成本、通胀压力及周边国家地区的收费水平,以平衡对人才的吸引力 [8] 香港高等教育的区域优势 - 与新加坡相比,香港高校在录取标准、专业选择(如传媒)及QS排名方面具备竞争力,距离内地近也被视为一种优势 [9][10] - 香港高校吸引非本地生的优势包括专业类别设置、回家距离、回内地发展的人脉拓展以及在母语环境里的安全感 [8][10]
杨振宁曾说:我心中第一位是清华,第二位就是中山大学
南方都市报· 2025-10-18 14:22
0:00 今天(10月18日),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南都N视频记者从中山大学档案馆了解到,杨振宁1973年首次访问中大,因为听说自己在西南联大一年 级时的微积分老师姜立夫先生就在中大工作,于是杨先生特地前往拜会姜立夫老师。 自此,他便和中山大学建立了半个世纪的情谊。 杨振宁教授参观中大物理系(左二为杨振宁教授)。 1973年首次访问中大 与学校结下不解情缘 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的冼为坚堂内,竖立着杨振宁的铜像,这座铜像是由南京中学美术研究院院 长吴为山雕塑及送赠的,铜像塑造出杨振宁在讲学时的神态,纪念着他与中山大学结下的不解情缘。 中山大学南校园冼为坚堂内的杨振宁铜像。 杨振宁的辞世,让中国乃至全球科学界扼腕。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在广东高校的发展史上,他播撒 的智慧火种早已生根发芽。 据清华大学发布的"杨振宁先生生平"介绍道,1980年代起,杨振宁先后帮助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 高校设立理论物理等基础科学研究机构。 南都N视频记者 孙小鹏 1973年7月28日下午4时,在参观和座 ...
杨振宁逝世
华尔街见闻· 2025-10-18 12:55
生平与逝世 - 杨振宁先生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1] - 杨振宁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及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 [1] 教育背景与早期经历 -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2] - 12岁时立志要拿诺贝尔奖,23年后该目标实现 [4] - 16岁时以同等学力考取西南联合大学,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英文考试得80分(第一),物理得100分,微积分得99分 [7] - 1944年以88.28分的优秀成绩取得清华大学物理系硕士学位,并被录取为第六届留美公费生,时年22岁 [9] 学术生涯与主要成就 -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粒子物理、场论、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物理 [3] - 与米尔斯提出"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奠定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基础 [3] - 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35岁 [3][14] - 发现"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统计物理和量子群等研究新方向 [3] - 发表论文约300篇,著有《杨振宁论文选集》《杨振宁文集》等多部著作 [3] - 除诺贝尔奖外,曾获拉姆福德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求是终身成就奖等多项荣誉 [3] 与清华大学的深厚情缘 - 杨振宁晚年放弃美国国籍回清华任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回国访问的顶尖科学家 [17] - 1997年协助创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后更名为高等研究院)并担任名誉主任 [19] - 为解决经费问题,在香港注册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基金会有限公司",在美国成立"清华北美教育基金会",并带头捐出全部工资 [21] - 力邀林家翘、姚期智、翁征宇、王小云、张首晟等世界级科学家加盟清华高等研究院 [21] - 2003年底回国定居清华园,将住宅命名为"归根居" [22] - 2004年9月13日,82岁的杨振宁为100多位大一新生讲授《普通物理》 [23] - 在90岁高龄时依然给本科生上课 [30] 对祖国科学教育的贡献 - 杨振宁最重大的成就是帮助中国人克服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16] - 1978年3月,在杨振宁等人倡导下,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 [29] - 1980年,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该校进修 [29] - 1983年向邓小平建议科大少年班设立计算机软件专业 [29] - 1984-1986年,倡议设立"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和"陈省身数学奖" [29] - 通过设立交流基金、创建研究机构、组织国际会议等方式全力推动祖国科研与教育事业发展 [3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雷荔傈:构建“三阶段”培养体系,将可持续能力内化为学生思维
新浪证券· 2025-10-18 12:52
大会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 [1] - 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协办,新浪财经与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北京代表处承办,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支持 [1] - 大会以"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为核心主题 [1] - 大会在以往四届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基础上进一步升级,组委会邀请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 [1] 教育体系融合 - 可持续发展理念需深度融入教育体系,并通过跨学科协作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应对全球性挑战 [3] - 南京大学通过汇聚艺术、教育、地理学、海洋科学等多学科力量共同建设可持续发展学校 [5] - 学校构建了涵盖学术培养、职业培训和跨学科板块的三阶段培养体系,将可持续发展能力内化为学生思维方式 [5] 产学研协同机制 - 大学教育需为学生奠定坚实基础以应对未来20-30年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等新型挑战 [5] - 基于50年研究经验,建立了从研究到实践的双向反馈机制,不仅转化研究成果,还将实践问题反馈回研究环节 [5] - 通过成本分析等方法搭建学术界、产业界与政策制定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强调研究必须是联合研究 [5] - 南京大学已联合多所高校建立联合研究所,并与国内机构紧密合作以缩小产学研差距并加强各方合作 [5]
全文|上海交通大学程仕军:以跨学科金融教育与“梯形人才”培育可持续未来
新浪证券· 2025-10-18 12:32
专题: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首届绿色产业与可持续消费博览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 本届可持续大会在以往四届"ESG全球领导者大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嘉宾阵容强大,可持续大会组 委会邀请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不仅有政要、前政要、国际组织的代表,还 包括了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全球500强企业负责人等国际顶尖学者与业界领军代表。本届大会 将围绕近50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议题涵盖能源与"双碳"、绿色金融、可持续消费、科技与公益等细分 领域。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会计学讲席教授程仕军出席并参与"可持续理念如何融入高 等教育与未来人才培养体系"主题对话。 程仕军介绍,高金学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联合承办的学院,以推动上海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为使 命,聚焦三大跨学科战略方向:创新金融、数字金融与可持续金融。学院已系统性地将可持续金融融入 课程体系,涵盖从传统管理学课程到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 程仕军强调,跨学科平台建设是高金推动可持续 ...
上海纽约大学创校常务副校长杰弗里·雷蒙:要向学生灌输一个思维,必须有独立思考能力,必须有国际化视野
新浪财经· 2025-10-18 12:07
大会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召开 [1] - 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协办,新浪财经与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北京代表处承办 [1] 可持续教育理念 - 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引入校外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产业建议和数据接触机会,超越传统作业模式 [3] - 教职员工进行研究并设立城市科学实验室,与政府机构合作获取直接信息以推动可持续楼宇和绿色城市规划项目 [3] - 强调全球联动性以解决全球性问题,学校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3] - 学生来自17个国家,通过前两年在上海学习、第三年去其他校区交流的机制促进跨文化体验 [3] 跨文化合作培养 - 通过分配不同国籍学生同住宿舍以及组建跨国学习小组,促进文化视角交流与共同学习 [4] - 教育模式聚焦于让学生共同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为进入多文化共享社会做好准备 [4] - 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提出综合性解决方案应对可持续性挑战 [4]
1.21亿元!内蒙古大学采购仪器设备
仪器信息网· 2025-10-18 12:07
采购计划概述 - 内蒙古大学发布16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21亿元[2][3] - 采购涉及光学式分析仪器、试验箱及气候环境试验设备、光学测试仪器、物理特性分析仪器及校准仪器、热分析仪等类别[3] - 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10月[3] 具体采购项目详情 - 大型科研仪器采购-11项目包括光学式分析仪器(预算200万元)、其他计算机(预算50万元)、试验箱及气候环境试验设备(预算15万元)[5] - 大型科研仪器采购-6项目包括光学测试仪器(预算200万元)、其他光学仪器(预算450万元)、物理特性分析仪器及校准仪器(预算70万元)、光学式分析仪器(预算200万元)、光学测试仪器(预算500万元)、激光仪器(预算200万元)、热分析仪(预算200万元)[6] - 大型科研仪器采购-1项目包括物理光学仪器(预算450万元)、电子光学及离子光学仪器(预算800万元)、显微镜(预算250万元)、光学式分析仪器(预算300万元)[6] - 大型科研仪器采购-5项目包括其他分析仪器10台(预算8000万元)[6][11] 相关采购动态 - 内蒙古大学在2025年9月有预算1.08亿元的仪器采购计划(含重大科研平台建设项目)[4] - 2025年10月另有预算1.34亿元的仪器设备采购计划[4] 学校科研背景 - 内蒙古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具有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资质[7] - 学校科研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在PNAS发表成果实现国际顶级期刊零突破,2022年首次以第一署名单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成果[8] - 2023年发表6篇综合性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论文(包括Nature Protocols和Science Advances),2024年发表5篇顶级期刊论文(Nature Reviews Chemistry首次刊载学校成果)[8] - 自然指数中国大学排名从2023年153名升至2024年101名,提升52个位次[8]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颖:弥合学科鸿沟,构建面向可持续未来的融合式教育
新浪证券· 2025-10-18 12:04
专题: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首届绿色产业与可持续消费博览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 本届可持续大会在以往四届"ESG全球领导者大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嘉宾阵容强大,可持续大会组 委会邀请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不仅有政要、前政要、国际组织的代表,还 包括了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全球500强企业负责人等国际顶尖学者与业界领军代表。 其次,学校在课程体系规划上进行了前沿性布局,大力推进跨学科教育项目创新。通过将经济管理、公 共政策和循环经济等社会科学内容融入工科教育,促使学生在技术学习中自然引入环境与社会维度的思 考。"例如学生在进行生命周期评估(LCTA)时,会主动考量技术方案的环境影响,思考如何通过创新 实现绿色转型。" 王颖总结道,这种融合教育模式使学生能够从多维度审视问题,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养成以可持续 发展为导向的思维习惯,为未来应对复杂环境挑战储备了关键能力。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颖 参与《圆桌论坛——可持续理念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