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等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鸿雁联翼”企业进校园 成都东部新区与吉利学院深化合作共育应用型人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22:46
校企合作活动 - 成都东部新区20余家重点企业与吉利学院开展校企协同发展活动,聚焦大学生就业和企业人才培育 [1] - 双方签订《合作备忘录》,将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实训领域开展合作,并建立干部定期交流学习机制 [1] - 活动包括实地参观和座谈交流,旨在为大学生就业铺路搭桥,为企业人才定制培育方案 [1] 学校资源与企业评价 - 企业代表参观吉利学院汽车实验实训中心,包括甲醇动力实验室、天地一体化实验室等5个特色实验室 [2] - 企业高度评价学校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发现定向招聘、实习共建等合作空间 [2] - 新入驻企业成都润信实业表示活动提振了公司发展信心 [2] 人才供需匹配 - 活动帮助企业了解学校专业设置和毕业生资源,同时让学校掌握产业趋势和企业人才需求 [2] - 实现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有效匹配 [2] 未来合作方向 - 成都东部新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3] - 探索定向培养、继续教育、技改创新协同等校企合作新模式 [3] - 推动高校智力资源转化为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的核心动力 [3]
中财大师生研发金融大模型及智能体
中国青年报· 2025-07-09 16:35
中财融通大模型及智能体发布 -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团队自主研发的中财融通大模型(CUFEL)及上市公司研报智能体CUFEL-A在2025中关村论坛全球财经论坛发布 [1] - CUFEL通过创新微调流程组合保持基础模型通用能力的同时增强垂直领域表现 特别适用于智能体构建与本地部署 [1] - CUFEL-A智能体采用四步流程(资料汇总/规划/架构与反思/撰写)生成A股上市公司研报 基于数十万份券商研报构建评价算法提升质量 [1] 技术架构与应用方向 - 模型构建遵循"生成式/端到端/多智能体系统整体强化学习"三大原则 针对金融领域专业性/高监管/隐私属性设计垂直解决方案 [1] - 当前正与金融行业头部公司合作探索智能信贷/合规/供应链金融等场景落地 [2] 论坛背景与战略规划 - 全球财经论坛以"迈向数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经济"为主题 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石景山区政府支持 [2] - 校方提出将加强数字素养与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计划建立全球产学研政合作网络探索数智经济新模式 [2]
预算8353万元!电子科技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7-09 14:43
电子科技大学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 电子科技大学发布32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8353万元,涉及长波长台式红外光谱分析仪、龙架构结合异构加速综合实验系统等设备,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3~7月[1] 量子研究设备 - 拟购长波长台式红外光谱分析仪1台,预算120万元,用于量子互联网及量子光源基础研究,波长范围覆盖1900 nm至5500 nm,全波长范围内波长精确度±0.5 nm[3] - 设备需具备高灵敏度与稳定性,适用于弱光量子信号检测,分辨率0.2 nm,重点支持4.5-5.5 μm中红外波段[3] 异构计算系统 - 拟采购龙架构结合异构加速综合实验系统3套,预算153万元,核心采用自主指令集IP软核1C102架构CPU的FPGA和国产高性能4核Cortex A53处理器[3] - 系统包含50个节点预处理单元,采用国产易灵思新一代蓝宝石系列FPGA,计算阵列由50颗Cortex-A7架构国产PSOC系列FPGA组成[3] - 主内存容量≥32G,存储采用M.2硬盘≥1TB,配备多种通信接口包括千兆以太网口、USB转UART等[3] 通信与射频测试设备 - 拟采购节点验证系统功能模块,预算393万元,包含宽带数字信号处理核心模块和高密度射频前端模块各128个,工作温度范围-30°C-60°C[4] - 拟采购微波毫米波天线设计教学实验平台9套,预算579万元,频率范围100kHz-26.5GHz,最大动态范围133dB,用于通信工程等专业教学[4] - 拟采购多功能微波器件测量系统实验平台9套,预算486万元,可测试驻波、增益、衰减等参数,每年面向300余名本科学生[4] 半导体与光电测试 - 拟采购集成光电器件测试实验平台,预算145万元,包含半导体参数分析仪和光调制系统,电流测量分辨率≤20 aA[5] - 拟采购智能光电声学综合测试平台,预算168万元,光谱范围600nm~1700nm,波长精度±0.02nm[5] - 拟采购微纳电子器件加工与测试系统,预算220万元,包含高真空电子薄膜溅射仪和微米级电子器件紫外光刻机[5] 材料测试系统 - 拟采购电介质综合测试系统5套,预算200万元,温控范围-180℃至600℃,可进行介电温谱/频谱分析等测试[5] - 拟采购微波材料电磁参数测试系统,预算227万元,频率范围100kHz~26.5GHz,介电损耗测试误差绝对值≤20%[6] 集成电路测试 - 拟采购数模混合集成电路测试系统2套,预算130万元,数字码型信号输出最高数据速率200Mbps,电压范围-1.5V~+6.5V[6] - 系统支持对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测试,包含SOC测试功能[6] 人工智能与视觉系统 - 拟采购多机位多模态成像检测一体化平台,预算205万元,包含4K分辨率可见光相机、深度相机等设备[14] - 拟采购新一代智能化信息与通信系统综合实践平台,预算454万元,包含人工智能芯片原型开发及验证平台30套[14] - 平台支持人工智能处理任务,用于医疗成像、工业自动化等领域,DSP slice大于1900个[14]
架起丝路连心桥——新疆扩大中亚教育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新华网· 2025-07-09 12:06
教育合作规模 - 新疆医科大学在册留学生共计695人,来自中亚五国的留学生有199人 [1] - 获得各类奖学金资助的留学生共计262人,其中中亚五国留学生占比75.57% [1] - 新疆医科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高校合作开设"中医培训课程",累计培训当地师生5000余人次 [5] - 新疆师范大学为中亚国家培训本土教师1100余人 [5] 专业领域发展 - 新疆医科大学留学生就业匹配度较高,部分进入当地公立医院相应科室或自主创业开设私人门诊 [2] - 新疆医科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医科大学合作建立"中医药临床实训基地",招收第一批中医学专业硕士留学生14人 [5] - 新疆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吸引土库曼斯坦硕士生就读 [2] 教育交流平台 - 首届中国—中亚教育部长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宣布将在新疆设立中国—中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 [5] - 新疆师范大学发挥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优势,打造面向中亚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 [5] -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开设国际预科班,吸引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学生就读 [5][6] 文化融合成效 - 中亚留学生通过预科课程掌握汉语,部分能研读《黄帝内经》等中医古籍 [1] - 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建立友谊,共同参与课外活动如红山公园游玩 [5] - 脉象模拟仪器等专业教学设备被用于留学生实践教学 [5]
人工智能教育专业:培养AI领域“播种者”
科技日报· 2025-07-09 09:22
人工智能教育专业设立背景 - 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列29种新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增设人工智能教育专业引发关注 [1] - 专业定位为培养兼具人工智能技术素养与教育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旨在解决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师资短缺问题 [1] - 2024年末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 要求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 [4] - 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 提出构建常态化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体系 [4] 专业培养方案 - 课程体系采用"双螺旋"结构 包含人工智能技术模块(生成式AI 机器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等)和教育模块(教育理论 课程设计等) [4][5] - 开设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实践课程 涵盖智能教学助手开发 教育数据分析等项目 [5] - 设置人工智能伦理与数据安全必修课 强化技术应用中的教育责任感 [5] - 采用"高校+企业+中小学"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提供真实教学场景和实习机会 [5] 行业发展现状 -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社会 培养"数字公民"成为教育改革重要课题 [2] - 北京师范大学已与企业合作共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 研发覆盖K12阶段的人工智能知识体系 [2] - 当前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面临师资短缺 专业培养体系缺失等现实难题 [4] 就业前景 - 毕业生可担任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师 负责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 [6] - 可在教育科技行业从事智能教学系统研发 产品经理 教育技术顾问等职位 [6] - 可进入科研机构或高校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交叉领域研究 或参与教育政策制定 [6]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成立研修中心育新工科人才
科技日报· 2025-07-09 09:02
研修中心成立背景与目标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共建"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与发展湾区研修中心",致力于培养工程科技硬实力与全球治理软实力结合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1] - 研修中心将构建"跨学科融合、跨体系培养、国际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国际化全球治理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1] - 目标包括建设国际化标准课程体系、培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国际化教育合作与资源整合 - 研修中心计划加强与国际组织、全球高水平高校及海内外企业的协同联动,打造AI时代链接全球资源的国际化教育新格局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党委书记黄中提出以研修中心深化学校与各方交流合作,推动国际合作办学示范区建设 [1] -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王永利强调高校需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策略拓展青年国际化视野 [1] 研讨会与专题讨论 - 首届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同期举行,专题研讨包括"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与人才需求" [2] - 深圳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曹赛先指出培养全球胜任力青年是服务国家外交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举措 [2]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党委副书记张国宏表示将把研讨会共识转化为育人实践,培养更多国际化杰出人才 [2]
预算1.18亿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7-08 15:3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核心观点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27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18亿元,涵盖材料科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发动机等多个领域,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3~10月 [1][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采购 - **高温电磁多功能测试系统**:预算800万元,用于高温电磁功能材料的电性能测试,包含高温加热系统、材料评价系统等10个子系统,测试温度范围50℃-1100℃,误差≤3℃ [4] - **材料智能制备和表征系统**:预算455万元,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温合金的无人值守智能化制备及表征,串联3D打印、激光熔敷等设备 [4]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采购 - **红外激光系统**:预算300万元,包含短波(2.8±0.1μm,功率≥16W)和中波(4.3±0.1μm,功率≥4W)半导体激光系统,支持连续工作>500s [4][5] - **宽谱红外双光束多光轴控制模块**:预算140万元,实现光束跟踪精度≤0.6角秒,多光轴自校准精度≤0.4角秒 [6]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采购 - **大型米波电性能测试系统**:预算170万元,采购功率放大器2台,用于射频测试 [5] - **天线测量系统射频组件**:预算450万元,工作频段0.1~40GHz,支持多频段并行实时测量 [6] 人工智能与跨域技术采购 - **跨域协同感知实验系统**:预算130万元,具备无人机垂直起降、目标识别(RCS 0.01m²发现距离>3km)及二次开发接口 [5] - **集群协同与博弈固定翼无人机系统**:预算302万元,包含40架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导引头等模块,支持群智算法验证 [7] 航空发动机研究院采购 - **喷流噪声试验系统**:预算780万元,包含燃烧室、煤油供应系统等配套设备,用于发动机喷管推力测试 [5][6] - **高分辨率微焦点三维原位断层扫描系统**:预算708万元,空间分辨率≤500nm,支持原位力学加载(最大载荷5kN) [6] 前沿技术与科研平台建设 - **超精密跨尺度直写系统**:预算120万元,支持微纳结构制造和柔性电子器件研发 [5] - **类脑信号分析测试系统**:预算343万元,用于类脑芯片信号捕捉与多维度测试 [8] - **车路协同融合感知验证系统**:预算870万元,构建"车-路-云"协同平台,支持自动驾驶算法优化 [7] 其他重点采购 - **电子背散射衍射仪**:预算830万元,用于晶体材料微观结构分析,配套原位拉伸台和主动减震台 [6] - **视觉认知评估系统**:预算180万元,集成64通道脑电采集、VR/AR技术及眼动追踪 [8] - **实验工作与系统集成展示**:预算920万元,用于1000平方米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 [8]
预算1.22亿元!北京科技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7-08 15:38
北京科技大学仪器设备采购项目概况 - 北京科技大学近期发布34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22亿元,涵盖气相迁移加速模拟子系统、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模块等设备,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5-10月 [1][2] 主要采购项目分类 金属冶炼事故防控技术类 - **气相迁移加速模拟子系统**:预算324万元,需满足安装培训、质保维修及实验室安全改造要求 [3] - **耐火材料制备模块**:预算370万元,功能包括高温软熔滴落性能评定及还原性测试 [4] - **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模块**:预算434.1万元,用于煤气泄漏安全监测,采用红外成像技术定量分析气体成分 [4] - **高炉冶炼过程模拟系统**:预算388万元,实现高炉工艺数字孪生及实时安全预警 [5] - **高性能计算与数据系统**:预算1500万元,支持冶金安全数据集成与分析 [5] 检测与预警技术类 - **铸坯凝固厚度在线检测模块**:预算331万元,实时监测铸坯凝固厚度与表面质量,避免生产事故 [9] - **电渣熔铸爆炸预警系统**:预算277万元,通过结晶器状态监测预防喷爆事故 [10] - **转炉喷爆预警模块**:预算185万元,监测氧枪振动信号及熔渣泡沫化程度 [10] - **电炉熔融金属泄漏预警系统**:预算151万元,监测炉衬厚度及烟气成分 [11] 应急演练与培训类 - **金属冶炼事故仿真推演系统**:预算600万元,支持虚拟培训与多组协同演练,事故还原度达90% [13] - **应急演练能力评估子系统**:预算559万元,集成防护装备评测与通讯保障模块 [13] 其他关键设备 - **煤气管网爬行检测装置**:预算416万元,搭载超声相控阵技术实现自主避障检测 [14] - **热风炉工艺安全监测系统**:预算367万元,利用无线温度与位移检测技术 [16] - **熔渣侵蚀加速模拟子系统**:预算1398万元,模拟高温高压环境下耐材腐蚀行为 [26] 采购时间分布 - 2025年5月:排风自控装置(350万元)、冶炼原料性能检测设备(150万元) [8][12] - 2025年6月:集中采购高峰期,涉及傅里叶红外光谱、高炉模拟系统等11个项目 [3][4][5] - 2025年8月:炉缸应力波测厚仪(374万元)、雷达料面成像模块(287万元) [22][24] - 2025年10月:铸坯检测、电渣预警等6个项目 [9][10][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宝藏了吧!
中国新闻网· 2025-07-08 15:29
航空航天教育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国防七子"之一,培养航空航天领域高级人才,70余年来已培养20余万名毕业生,其中包括25位两院院士[3][4][10] - 学校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具有"双一流"建设优势,并拥有全国唯一的直升机专业[15] - 本科生创新实践参与率达100%,学生曾自制火箭并成功发射,体现浓厚创新氛围[12][13] 科研与技术成果 - 创造了中国航空领域多项第一,包括首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无人直升机等[6][7] - 深度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如C919大飞机、嫦娥探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等项目[9][10] - "十三五"以来科技经费达219.22亿元,2025年预算92.43亿元,科研投入规模位居全国高校前列[46][49] 学科建设 - 构建"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体系,2025年将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覆盖无人机、城市空中交通等前沿方向[20][23] - 开设"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等双学位项目,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服务国家能源转型需求[25]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排名第3,工程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44] 产业服务能力 - 形成直升机、无人机、发动机"三机名片",参与我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研发[46] - 独立承担"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应急信标装置研制,是国内唯一承担火星探测器载荷高校[48] - 牵头成立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院,服务民航局全国流量管理体系建设[51][52] 教育资源 - 拥有3万平方米"飞机公园"教学实践基地,陈列19台航空航天器实体[28][30] - 设立长空创新班等特色项目,提供100%专业任选、国际化交流等培养路径[76] - 师资包括15位两院院士和112位国家级青年人才,实施双导师制培养[74][76]
高校人才培养中美育的实施困境与突破路径
高校美育实施困境 - 美育目标不够清晰 部分高校培养重心倾斜至专业技能竞赛和就业率等显性指标 导致审美判断力和人文关怀能力等软实力培育被边缘化 [2] - 课程体系结构失衡 美育内容常以孤立通识或选修课程形式存在 专业课程与美育内容难以有效融合 [3] - 保障机制不稳 校内资源分散且校外合作机制缺失 美育专职师资短缺与结构性矛盾并存 [4][5] 高校美育突破路径 - 明确美育目标 建立"美育素养评估量表" 引入第三方认证如"人文素养证书" 设立"经典必修清单"制度 [6] - 均衡课程结构 推行"跨域教学组"机制 构建"美育+"课程框架 深化专业课程的"美育化"改造 [7] - 整合美育资源 打造美育共同体 构建美育浸润式校园 设立美育教师岗位并构建专业发展计划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