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

搜索文档
旭辉控股集团(00884)下跌5.2%,报0.237元/股
金融界· 2025-08-25 15:50
股价表现 - 8月25日盘中下跌5.2%至0.237元/股 成交额2372.7万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涵盖住宅及商业综合体开发 物业与城市服务 绿色建筑科技及健康养老 [1] - 位列上海百强企业第48位 房地产开发企业交付力排名TOP8 [1]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收718.3亿元 净资产646亿元 [1]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22.81亿元 净利润亏损63.58亿元 [2]
中国恒大,正式退市
证券时报· 2025-08-25 15:48
退市安排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正式从港交所退市 被列入"已除牌证券"类别 [1] - 退市原因为连续停牌超18个月且未满足复牌指引 触发联交所"快速除牌"机制 [1][2] - 公司未就取消上市地位决定申请复核 [1] 股价与市值变动 - 停牌前股价报0.163港元/股 总市值21.52亿港元 [1][2] - 巅峰期2017年市值曾达约4000亿港元 较峰值缩水约99.5% [2] - 2021年流动性危机爆发后股价从14港元持续下跌至停牌前 [2] 财务造假与监管处罚 - 2019-2020年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方式虚增收入超5600亿元 虚增利润超900亿元 [3] - 证监会因债券欺诈发行对恒大地产处以顶格罚款4700万元 [3] - 实际控制人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多位前高管因财务造假被警告并罚款 [3] 债务规模与清偿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负债总额2.47万亿元 剔除合约负债后为1.62万亿元 [6] - 截至2023年11月末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累计3163.91亿元 逾期商票2055.37亿元 [6] - 专家指出债务规模超2万亿元 资产处置因市场环境及政策限制面临困难 [4] 清盘进展 - 清盘人直接管控实体资产总值约270亿港元 可变现金额约20亿港元 [7] - 已收到187份债权证明表 申报债权总额约3500亿港元(450亿美元) [7] - 清盘人推进法律诉讼追求高价值回收 整体重组尚无明确可行路径 [7] 退市影响分析 - 退市后不再受上市公司披露约束 资产处置灵活性提升但债权人议价能力下降 [8] - 退市不影响清盘工作继续推进 跨境债务回收大概率走向司法清算模式 [5][8] - 债务问题涉及金融机构及供应链企业 影响日常经营和保交房工作 [8]
突发!万科,罕见涨停
证券时报· 2025-08-25 15:48
万科股价表现 - 万科A股8月25日盘中一度强势涨停 收盘涨幅达9.15% [1][2] - 万科H股同日盘中大涨超15% 收盘涨幅达9.67% [1][2][3] - 当日成交金额56.19亿元 换手率8.16% [3] 财务与债务状况 - 2025年中报归属净利润亏损119.5亿元 同比下降 [3] - 已如期偿还243.9亿元公开市场债务 2027年前无到期境外公开债 [4] - 净负债率90.4% 较去年底提高9.8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73.1% 较2024年底下降0.6个百分点 [4] - 上半年新增融资和再融资249亿元 大股东深铁集团累计提供238.8亿元股东借款 [4] - 境内债存量约264亿元 其中2025年下半年到期77亿元 2026年到期100亿元 2027年到期52亿元 [5] 行业政策动态 - 国务院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1][7] - 上海六部门联合出台新政 调减住房限购 优化住房公积金及信贷政策 [1][6] - 北京 海南 成都 福州等地密集出台限购松绑及公积金支持措施 [1][7] - 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改造 多措并举释放改善性需求 [7] 市场与机构观点 - 政策支持下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 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增加 土地市场溢价率回升 [1][8] - 房企债务重组突破降低系统风险 叠加销售旺季临近 推动板块估值修复 [7] - 部分房企报表端已见改善迹象 行业有望迎来底部企稳 [8] - 看好布局一二线城市 基本面稳健房企的中长期配置机会 [1][8] 公司战略举措 - 通过外部支持加自身经营双驱动化解债务风险 [4] - 外部支持包括金融机构融资 国资股东借款及政策助力 [4] - 自身经营聚焦保现金流 加速销售回款 盘活资产及稳定融资 [4]
2025年1-7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国家统计局· 2025-08-25 15:43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3580亿元,同比下降12.0%(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住宅投资41208亿元,下降10.9%。 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387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45107万平方米,下降9.4%。房屋新开工面积35206万平方 米,下降19.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5881万平方米,下降18.3%。房屋竣工面积25034万平方米,下降16.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8067万平方米,下 降17.3%。 二、新建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 1-7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156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4.1%。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9566亿元,下降6.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 降6.2%。 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6486万平方米,比6月末减少46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285万平方米。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7287亿元,同比下降7.5%。其中,国内贷款9207亿元,增长0.1%;利用外资17亿元,增长3.2%;自筹资金23230亿元, 下 ...
泰禾黄其森被留置!地产圈这颗“瓜”,比烂尾楼还让人揪心
搜狐财经· 2025-08-25 15:42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家人们,最近地产圈的瓜是一个比一个劲爆,前脚刚聊完某房企打折卖房,后脚就炸出个大的——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被留置了!这 消息一出来,网友们直接炸开了锅,有人调侃:"这是地产圈年度'抓包现场'吧?以前风光无限的老板,如今咋就'进去'了?" 说起黄其森和泰禾,当年那可是地产圈的"顶流选手"。早几年泰禾的"院子系"楼盘,那广告词写得比诗还美,什么"一院藏中国",听着就想掏钱包。黄其森 本人也常出现在各种高端论坛,张口闭口"品质为王",那派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把整个地产圈都"圈"进自己的院子里。 其实泰禾走到这一步,早有预兆。前几年房地产行情好的时候,黄其森一门心思扩张,拿地像"买菜"一样随意,负债率高得吓人。后来政策收紧,融资渠道 断了,泰禾立马就扛不住了。有网友总结:"这就像手里抓了太多沙子,抓得越紧,漏得越快,最后啥也没剩下。" 可谁能想到,风水轮流转这么快。这几年泰禾的日子,简直像从山顶直接滑进了山沟沟。先是资金链断了,全国各地的泰禾楼盘纷纷"躺平",成了烂尾楼。 有业主吐槽:"2020年买的房,现在还没封顶,每次去工地都像逛废墟,当初信了'院子梦',现在只剩'噩梦'。" 现在黄其森被留 ...
中国恒大,正式退市!
券商中国· 2025-08-25 15:32
退市安排 - 中国恒大自2025年8月25日起正式从港交所退市,被列入"已除牌证券"类别 [1][2] - 港交所于2025年8月20日公告,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取消该公司上市地位,公司未申请复核 [2] - 最后上市交易日定为2025年8月22日,但未复牌交易,直接于8月25日退市 [5] 停牌背景与规则 - 公司自2024年1月29日起连续停牌18个月,触发联交所"快速除牌"机制 [3] - 停牌前股价为0.163港元/股,总股本132亿股,总市值21.52亿港元 [3][6] 历史表现与危机演变 - 2009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7年市值一度达4000亿港元 [6] - 2021年流动性问题爆发,股价从14港元/股持续下跌至停牌前的0.163港元/股,跌幅超98% [6] - 2023年9月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 [7] 财务造假与监管处罚 - 2019-2020年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增收入超5600亿元,虚增利润超900亿元 [8] - 证监会2024年5月对恒大地产债券欺诈发行处以行政处罚,许家印被顶格罚款4700万元并终身市场禁入 [8] - 多位前高管因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被警告并罚款 [9] 债务规模与清算进展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负债总额2.47万亿元,剔除合约负债后为1.62万亿元 [11] - 截至2023年11月末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累计3163.91亿元,逾期商票2055.37亿元 [11] - 清盘人管控资产价值约270亿港元,可变现金额约20亿港元,已收到债权总额约3500亿港元(450亿美元)的申报 [12] 退市影响与行业分析 - 退市后清盘工作继续推进,但整体重组尚无明确可行路径 [12] - 公司债务规模超2万亿元,资产处置因市场环境和政策限制难度较大 [10] - 退市后不再受上市公司披露约束,债权人议价能力与信息透明度下降 [13]
突发!万科,罕见涨停!发生了什么?
券商中国· 2025-08-25 15:32
万科股价表现 - 万科A股8月25日盘中涨停 收盘涨幅达9.15% [1][3] - 万科H股同日盘中大涨超15% [1][3] - 当日成交金额56.19亿元 换手率8.16% [4] 财务与债务状况 - 2025年中报归属净利润亏损119.5亿元 [4] - 如期偿还243.9亿元公开市场债务 [4] - 净负债率90.4% 较去年底上升9.8个百分点 [5] - 资产负债率73.1% 较2024年底下降0.6个百分点 [5] - 2027年前无到期境外公开债 [4][5] - 境内债存量约264亿元 其中2025年下半年到期77亿元 [6] 资金支持与融资情况 - 上半年新增融资和再融资249亿元 [5] - 第一大股东深铁集团累计提供238.8亿元股东借款 [5] - 股东借款利率和抵质押率优于市场惯例水平 [5] 行业政策动态 - 国务院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1][8] - 上海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房地产政策优化通知 [1][8] - 北京、海南、成都、福州等地密集出台限购松绑及公积金支持措施 [1][8] 市场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认为万科偿债高峰已安全过半 [6] - 国泰海通看好深铁集团对万科的整体赋能能力 [6] - 中泰证券预计行业将迎来底部企稳 [9] - 开源证券指出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增加 土地市场溢价率回升 [9]
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支持提取公积金付首付上海楼市新政明起实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5:23
8月25日午间,上海市住建委、房管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涉及调减住房限购、优化住 房公积金、优化个人住房信贷及完善个人住房房产税等多项措施。 《通知》明确,自8月26日起,符合条件居民家庭在上海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成年单身人士按照居民家庭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同时,提高个人住房公积金 贷款额度,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支持住房公积金"又提又贷"。 图片来源:"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微信公众号 上海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 业内专家当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此次政策积极有力、市场反馈积极,说明各地正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 势。 《通知》明确优化个人住房信贷政策。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和本机构经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在利率定价机制安 排方面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合理确定每笔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 "取消首套房和二套及以上住房的利率差异,能够降低改善群体以及资产配置需求的还贷压力。"宋红卫指出,根据调研,刚需项目95%以上都需要银行按揭 贷款,多套房产家庭中的高端项目对于银 ...
龙湖集团(00960)上涨4.94%,报11.25元/股
金融界· 2025-08-25 15:22
股价表现 - 8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4.94%至11.25港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7.52亿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274.75亿元 [2] - 2024年净利润104.01亿元 [2]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地产开发 商业投资 资产管理 物业管理与智慧营造五大板块 [1] - 业务覆盖全国一二线城市 [1] 企业荣誉 - 连续多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与《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 [1] 经营状况 -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保持为正 [1] -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1] 信息披露 - 2025财年中报将于8月29日披露 [3]
携手金基集团、怡康控股,贝好家C2M模式南京首站启动
江南时报· 2025-08-25 15:18
合作项目概况 - 贝好家与金基集团、怡康控股就南京鼓楼区NO.2025G41地块达成合作,首次在南京落地C2M模式 [1] - 地块由金基集团以总价3.4亿元于8月8日摘得,位于南京鼓楼区核心地段,具备低密度住宅稀缺属性 [5] - 项目临近地铁3号线小市站、7号线幕府西路,配套商业设施包括喜年花生唐、泛悦城市广场及南京第二医院等三甲医疗资源 [5] 合作模式与分工 - 金基集团负责项目综合开发运营,依托33年南京本地开发经验 [5] - 贝好家通过C2M模式运用大数据与AI算法进行客户需求洞察,提供精准产品定位方案 [5] - 合作方怡康控股参与共同开发,目标为提升居住体验和打造"好房子" [5][6] 战略意义与市场背景 - 南京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楼市受"房七条"政策推动,上半年涉宅用地成交金额大幅增长 [6] - 地块是鼓北片区首宗低密宅地,兼具板块发展优势与产品稀缺性 [6] - 金基集团时隔20年重回鼓北片区,已成功开发金基瞻月府、金基尚书里等多个本地项目 [5] 贝好家业务定位与规模 - 贝好家隶属贝壳集团,定位为数据驱动型住宅开发服务平台而非开发商 [6] - 核心业务是以C2M理念为开发商、业主方等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及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服务 [6] - 截至2025年8月,已在9个城市累计落地15个项目,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重点城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