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琼中:广袤绿荫下绘出“经济带”
海南日报· 2025-05-25 09:44
林下经济发展概况 - 琼中县林下经济总面积达23.52万亩,年产值突破5亿元,保有量居全省首位[1] - 形成林下种植、养殖、景观利用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1] - 罗担村打造万亩林下益智种植集群,累计增收640.5万元[1] 特色产业发展 - 罗担村通过引种野生益智,种植户年增收达7-8万元[2] - 水朗下村发展黎药产业,种植30种黎药并打造农文旅融合特色村[3] - 黎母山镇粽叶种植规模超5300亩,年销售额上千万元,合作社农户从24户扩展至390户[5] 产业模式创新 - 采用"合作社+产业+农户"模式,推动粽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5] - 黎母山镇通过培训、订单整合解决种植技术不足和市场对接问题[5] - 琼中实现菌菇、人参果、凤梨种植及五脚猪、地龙等养殖产业多元化发展[6] 文旅融合探索 - 黎母山镇合究村通过"山海共建"项目开发黎族风情游,日接待游客超100人次[7] - 推行"森林康养+"模式,整合雨林资源和文化要素发展全域旅游[7] - 开通环热带雨林旅游公路观光巴士,结合骑行嘉年华等活动激活县域经济[8] 未来发展规划 - 延伸产业链,强化文体康旅融合,打造"雨林穿越"等赛事品牌[8] - 谋划黎苗医药推广活动,创建百花岭气候康养基地[8] - 发展林下农事体验、农家乐、研学基地等休闲农业新业态[8]
打造“库车样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人民日报· 2025-05-24 05:56
来到库车市乌恰镇的甬库振兴村,站在高处远眺,湖面碧波荡漾,成群的野鸭在桥下嬉戏,一间间民宿 鳞次栉比。谁能想到,3年前,这里还是荒滩。 库车市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深入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乌恰镇乌 恰一村这个曾经与戈壁荒漠为邻的小村庄,变成了"世外桃源"甬库振兴村。 夏日傍晚,甬库振兴村文化广场上响起欢快的麦西来甫乐曲,大家一起跳舞,释放劳作一天的疲 惫。"大家享受快乐时光,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还能卖手工馕和刺绣,日子越来越热闹。"甬库振兴村 村民热孜完古丽·艾拜说。 库车市甬库同心村智慧农业植物工厂育苗室内,工作人员 在仔细观察幼苗。 王红丽摄 库车市甬库同心村智慧农业植物工厂技术员带领游客参 观。 王红丽摄 一大早,阳光唤醒了新疆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甬库同心村,艾力·克力木的电动车在村道上留下浅浅的 轨迹。这个身着浅蓝工装的汉子,如今有个新身份——甬库同心村智慧农业植物工厂的技术员。"我现 在可是'科技农人'!"他笑着拍了拍工牌,"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草莓的生长数据!" 在智慧农业植物工厂内,立体栽培架上,草莓鲜红欲滴,绿叶蔬菜长势喜人。无土栽培技术让作物"摆 脱"季节限制, ...
“五链协同” 四川广安三产加速融合
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策略 - 四川省广安市采取提质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农旅融合链、品牌价值链、市场流通链协同发展策略,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完善、流通便捷、乡村旅游美食消费经济火热 [1][2] 提质生产供应链 - 建成82万亩优质粮油基地(目标100万亩),巩固提升71.3万亩特色优势产业(目标80万亩) [1] - 建成88个国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园区,包括1个国家级和13个省星级园区 [1] - 建成29个国家级和200个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带动粮食总产量达185.7万吨,生猪出栏351.3万头 [1] 提质精深加工链 - 确定畜禽、果蔬饮料酒、粮油、火锅食材、药材蚕桑、林竹六大产业为主攻链群 [1] - 招引8个亿元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如武胜"柚香谷"年产30万吨香柚饮料及食品深加工基地 [1] - 培育34家国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 提质农旅融合链 - 推出12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开展20余场油菜花主题文旅活动 [2] - 举办万人同吃坝坝席、乡村音乐会等活动,吸引游客20万名,乡村旅游消费超5000万元 [2] 提质品牌价值链 - 建立市级农业品牌目录,首批入选27个品牌 [2] - 累计培育50个绿色食品、7个名优特新农产品、15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个GAP认证产品 [2] - 8个品牌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12个进入省级农业品牌目录,7个为"天府粮仓"精品品牌,10个获深圳"圳品"认证 [2] - 组织180家次农业企业参展,订单超2000万元 [2] 提质市场流通链 - 建成10个县级综合商贸服务中心、55个乡镇商贸服务中心、2058个村级便民店 [2] - 配套冷库22.1万立方米,主产区生鲜冷链覆盖率达85% [2] - 建成华蓥京东云仓等智慧物流平台,年寄递量超68万件,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2亿元 [2]
线上引流、首创消费、设施提升——业态升级游客尽兴 百年梨园更聚人气
搜狐财经· 2025-05-21 09:34
梨园经济发展模式 - 依托万亩古梨树资源发展梨园经济,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力量 [1] - 消费需求多样化推动梨园消费市场发展,形成新消费模式图谱 [1] - 从传统农家乐升级为夜场演绎、草坪婚礼等多元化业态 [5][9][16] 创新引流策略 - 邀请本土相声演员王海拍摄预告视频,利用名人IP为什景庄园引流 [3][5] - 线上营销成为主流策略,通过甘肃演艺集团演员自带流量造势 [7] - 打卡式消费趋势下,线上攻略成为吸引游客重要手段 [7] 首创消费模式 - 什景庄园推出"梨园草坪婚礼"服务,可容纳40桌宴席并允许燃放烟花 [9][11] - 望山下梨花园首创178元/人自助消费模式,节省人力成本提升消费品质 [14] - 趣野星辰梨园以露营风走红,提供60个帐篷和自扎帐篷区(30元/人) [18] 沉浸式体验升级 - 露营区转型为沉浸式剧场,提供篝火民谣、露天电影等夜间活动 [21] - 打造梨花长廊、梨木装饰墙等特色打卡点,增设观景平台和儿童游乐区 [21] - 消费者从观光转向深度参与,追求调动五感的沉浸式田园体验 [22][24] 业态创新特点 - 传统梨园经济向"引流-消费-留客"全链条转型 [22] - 精准把握露营热、婚庆市场等消费趋势实现业态创新 [16][9] - 将古梨树生态资源与现代文旅需求深度融合 [24]
苏州张家港工行:破资金困局 建共富样板
江南时报· 2025-05-20 17:35
融资支持乡村振兴 - 张家港永利村面临1000万元资金缺口,影响产业升级 [1] - 苏州张家港工行快速发放首笔村级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贷款1000万元,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1] - 同年5月,该行又发放张家港区域首笔农户信用贷款30万元,用于购买直播设备 [1] 金融支持效果 - 永利开心农场的农作物产量较去年翻番,销售渠道拓宽 [1] - 永利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打造了集亲子研学、企业团建、果蔬采摘、家庭露营为一体的综合文旅基地 [1] - 抖音直播吸引数千网友围观,线下桑葚采摘园游客增加 [1] 普惠金融覆盖 - 苏州张家港工行向70余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累计投放普惠贷款超15亿元 [2] - 为4个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融资近4000万元,覆盖粮食种植、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等多元领域 [2] 未来计划 - 苏州张家港工行将加强业务模式、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精准滴灌乡村新业态、新模式 [2] - 努力打造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张家港样板 [2]
河南省淅川县: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经济网· 2025-05-19 13:18
旅游产业发展 - 河南省淅川县马蹬镇依托丹江口水库景观和人文遗址资源,打造"大景区"模式,推动全域旅游发展[1] - 整合旅游、交通项目,改造10公里"彩虹路"旅游观光专线,串联多个村庄和景点[2] - 建成沿江休闲长廊、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108户农家乐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2] - 2024年淅川县接待游客91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和43.9%[4] 特色农业与文旅融合 - 苏庄村发展900亩软籽石榴种植,金竹河村形成1000亩艾草种植加工产业链[3] - 孙庄、张岭种植3000亩金银花,黄庄村种植600亩益母草,多个村集中发展5000亩黄姜[3] - 打造"网红村"主题IP,如"悠悠艾香金竹河"、"中秋月儿圆,苏庄石榴甜"等特色文旅项目[3] - "五一"黄金周期间沿线村庄旅游综合收入近3000万元[3] 基础设施建设 - 对农家乐进行立面改造和硬件提升,统一规划建设[2] - 完善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2] - 利用废旧物品改造景观装饰,打造特色书画墙等乡村景观[3] 县域旅游规划 - 淅川县实施"文旅兴县"行动,推动"旅游+"融合发展[3] - 统筹谋划县域民宿、农家乐,建成环山环水精品民宿[3] - 全县已建成8家星级酒店和700余家农家乐,带动3万余人就业[4]
镜头丨锦绣山河 美好旅程
旅游日主题活动 - 今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各地推出多样化活动吸引游客参与体验 [1] 乡村旅游发展 - 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开发湖畔露营、水上运动、特色民宿等产品带动经济 [3] - 厦门市同安区针对"微度假"需求形成观光、休闲、研学等多元业态 [4] - 广西阳朔县利用遇龙河山水资源打造夜游项目促进乡村旅游 [5] 旅游产品创新 - 海南省海口市通过光影投影技术展现海洋与妈祖文化,打造时尚消费城市 [6] - 广东省连州市推出涵盖非遗文化、自然奇观、沉浸式体验等系列文旅活动 [7]
解码未来农场:农业+文旅的价值闭环与城乡共振
经济观察报· 2025-05-18 19:19
政策导向与市场前景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农业现代化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列为重点任务 [1] - 乡村旅游市场规模2024年突破9000亿元,80后、90后客群占比超60%,"轻旅行+深体验"成为主流需求 [2] - 广东省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明确支持农文旅项目的用地指标,安徽省等省份出台专项政策鼓励跨界融合 [2] 城投公司布局与模式创新 - 城投公司通过撂荒地开发、智慧农业示范园建设、农旅融合项目运营延伸"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 [2] - 湖北梁子湖区城投以花海资源为核心开发深加工产品,线上销售额占比达40%,年引流超30万人次,整体附加值提升200%以上 [3] - 增城农投集团推出"丝苗米稻田定制"模式,带动户均增收3万元,验证"订单农业+文旅"市场潜力 [2] 典型案例与运营成效 - 广东增城"云上稻田"项目二次消费转化率达35%,陕西商洛张峪沟项目通过"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机制缩短落地周期40% [7] - 四川蒲江城投依托柑橘种植基地建设中央厨房,线上销售额年均增长120%,实现全链条增值 [7] - 甘肃庆城县打造"一心两轴三区"农文旅示范村,启动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 [7] 技术应用与生态转型 - 云南海浒社区采用"烟粮协同"种植模式,配套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每亩节水4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下降50% [5] - 湖北梁子湖项目种植大豆2900亩、向日葵300亩、湘莲800亩、水稻800亩,构建"支部+村投+国有企业"开发格局 [3]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同质化竞争导致30%乡村旅游项目陷入"一次性消费"困境,复游率不足10% [4] - 陕西商洛民宿项目需20年收回成本,凸显投资回报周期长与专业运营能力短板 [5] - 轻资产运营与土地入股机制成为破局关键,如增城项目降低流转阻力并缩短周期 [7]
实现乡村美与产业兴有机统一
经济日报· 2025-05-17 05:53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7.07亿,同比增长8.9% [1] - 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5.6% [1] 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行政村比例超90% [2]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超45%,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2] 产业振兴与人居环境协同效应 - 良好人居环境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向乡村集聚,支持产业发展 [1] - 产业振兴为环境整治提供资金支持,带动基础设施改善 [1] - 农村电商、休闲旅游等新业态稳步增长 [2] 产业发展策略 -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2] - 结合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2] - 加强规划引领,将环境整治与产业振兴纳入统一体系 [3] 政策支持与保障 - 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参与环境整治 [3] -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日常管理以建立长效机制 [4] -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农民参与积极性 [3]
澄迈县金江镇建构“1+N”农文旅产业发展模式
海南日报· 2025-05-16 10:00
"塘北村的资源很多样,有县委旧址纪念馆、澄迈县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场馆等文化教育 资源,还有农光互补项目、农旅项目、文体活动场所等特色资源,要逐步完善农文旅产业基础设施,不 断开发叠加农旅资源,可将塘北打造成景区村庄,为农文旅产业奠定基础。"塘北村驻点组长蔡小莉 说。 说干就干。 澄迈县金江镇建构"1+N"农文旅产业发展模式 打造田园生活新地标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懿 光伏板上,太阳能正转化为清洁电能;光伏板下,蔬菜翠绿欲滴,静待成熟长大;农田旁,村中一处 建筑将升级改造为咖啡驿站,在金江镇塘北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一场由光伏引领的乡村振兴热潮蓬勃 兴起。 2023年以来,澄迈县金江镇塘北村光伏产业振兴项目开始建设,大力发展"绿电"新能源。村集体用 活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农光互补项目,投入300万元,装机容量682千瓦时,预计年收入30余万元。 项目的投产带来可观的收益,但如何让好"光景"带来好前景? 金江镇决定整合资源,打造"1+N"农文旅产业,走上农文旅学融合发展的路子。其中,1便是塘北 村,N包括塘北村自身拥有的多元资源优势。 "我得知村中要改造时,就想着回村出份力。正好我从事装修工作,这次回来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