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搜索文档
自主可控雄起!中科曙光涨超7%荣登A股吸金榜第二!聚焦数据安全的大数据产业ETF(516700)盘中拉升2%
新浪基金· 2025-08-14 11:18
市场表现 - 国产替代板块表现强劲 国投智能触及20CM涨停 现涨超17% 曙光数创涨逾5% 中科曙光涨超7% 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8亿元 位列A股吸金榜第二 [1] - 大数据产业ETF(516700)场内价格盘中涨超2.2% 现涨1.22% 冲击日线4连阳 [1] 算力产业链驱动因素 - 英伟达可能获得向中国销售AI芯片的许可 [3] - 微软、亚马逊、Meta等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爆发式增长 支撑算力需求 [3] - GPT-5等全球AI大模型8月以来密集发布 持续推高算力需求 [3] - 国产算力产业链取得突破性进展 华为将于8月19日发布AI SSD新品 预计降低推理时延78% 提升单卡吞吐量67% [3] 行业前景与投资逻辑 - AI技术及大模型加速迭代 传统安全范式面临挑战 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推动"可信、可控、安全"数字底座建设成为刚需 [3] - 工业、教育、医疗、金融、法律等场景需开展安全性和可靠性测试 相关AI+安全领域市场空间广阔 [3] - 大数据产业ETF(516700)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 重仓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细分领域 权重股包括中科曙光、科大讯飞、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中国长城、中国软件等龙头 [4] - 科技自主可控方向受三大催化:高层号召"科技打头阵"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数字中国顶层设计激活数字生产力加速国产替代 信创2.0有望加速推进 [4]
信用周报:贵州:化债后半程还有哪些机会?-20250813
中邮证券· 2025-08-13 19: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贵州省属于典型重点省份,本轮化债后杠杆压力缓解,重点关注非标市场;化债进度接近尾声,新增融资需求来自部分市场化转型成功国企,但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需时间;择券方面,短期限品种传统城投和市场化主体均可考虑,中长期限信用品种持谨慎态度 [4][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贵州经济财政与债务情况 - 2024年贵州省GDP为22667.12亿元,排名倒数第十;一般预算收入2169.62亿元,排名靠后;政府性基金收入2315.28亿元,排名全国第8 [2][9] - 2024年贵州政府债务余额17537.09亿元,存量城投有息债务15906.27亿元,债务结构分布均衡 [2][10] 贵州地级市情况 - 贵阳和遵义为第一梯队,2024年GDP超5000亿,其他地市州在1000亿 - 2500亿之间;贵阳公开市场融资规模更高,“三线并行” [3][13] - 2024年贵阳和遵义存量城投有息债务分别为3853.55亿元和1911.34亿元 [3] 贵安新区情况 - 定位“三大产业基地”,多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引进多个数据中心 [14] - 2024年一般预算收入23.04亿元,土地出让收入50.44亿元,房价均价4000 - 5000元/㎡ [14] 化债进度情况 - 化债支持力度大,高息债务置换取得进展,特殊再融资置换债和新增专项债规模可观 [3] - 银行参与高息债务置换意愿强,主要置换高息银行贷款,非标置换推进慢 [3] 发展情况与融资情况 - 化债到偏尾声阶段,省市和高新区级有新增融资诉求,依托产业化主体 [4] - 名单内及二类城投转型进度慢,退名单无省级统筹时间节点 [4] 区域推荐发债主体情况 - 以市场化转型成功国企为主,省级、市级和园区级均有亮相 [4][19] - 收购上市公司成参控股股东常见,产业化国企对上市公司管控话语权不大 [19] 产业基金情况 - 多以政府出资为主,投资方向用于扶持省内企业,拉动区域产业与就业 [20] - 重点支持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他项目 [20] 贵州省产业规划情况 - “6 + 3”产业体系,“3533”产业集群 [21] - 明确主导、战略新兴、支柱、传统、优势、未来产业 [21]
2026-2031年福州市数字经济行业投资与发展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13 16:36
数字经济概念与特征 - 数字经济定义为以数据作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动力、产业融合为主引擎的经济形态[3] - 数字经济特征包括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持续创新、信息产业发挥基础先导作用、产业融合成为主引擎、平台化生态化为产业组织特征、线上线下一体化为发展方向[3] - 采用"四化"框架(具体内涵未在文档中详细说明)作为分析体系[3]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占GDP比重不断提升,但具体数值未在文档中提供[4] - 全球数字经济呈现发展环境深刻调整、在变局中逆势发展、关键领域加快布局三大特征[4] - 竞争格局按不同收入组别、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划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处于领先地位[4]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发展贡献水平显著提升[4]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具体规模数据和竞争情况未在文档中详细说明[4] 福州市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 福州市经济环境通过GDP总量、全国排名、产业结构等指标支撑数字经济发展[5] - 政策环境包括数字经济政策汇总、发展规划和十四五规划重点解读[5] - 创新环境通过研发投入、信息传输与软件行业就业人数、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体现[5] - 社会环境涵盖人口数量、居民收支情况和互联网普及率等基础条件[5] 福州市数字基础设施 - 传统数字基础设施包括网站数量和宽带网络建设情况[5] -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涵盖5G基站建设、数据中心建设和IPv6建设情况[5] 福州市数字经济产业细分 - 数字产业化发展现状包括电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和互联网业四大领域[5] - 产业数字化涵盖农业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和服务业数字化三大方向[6] - 数字化治理重点发展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6] - 数据价值化涉及数据立法、数据开放和数据交易三大环节[6] 福州市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 重点支持领域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集成电路八大行业[6] - 每个重点产业均有相应行业发展政策和行业发展现状分析[6] 福州市企业数字化转型 - 企业数字化转型受市场驱动因素和技术驱动因素双重推动[7] - 福州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基于相关政策推进,并有代表性企业转型案例分析[7] - 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明确,具体方向未在文档中详细说明[7] 福州市数字经济趋势与投资 - 福州市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已总结,具备特定发展优势与短板[7] - 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前景明确,投资特性包括进入退出壁垒和风险预警[7] - 数字经济行业投资价值显著,存在具体投资机会,投资策略与可持续发展建议已形成[7]
2026-2031年安徽省数字经济行业投资与发展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13 15:50
数字经济概念与特征 - 数字经济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2] - 数字技术创新提供持续发展动力[2] - 信息产业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2] - 产业融合构成数字经济主引擎[2] - 平台化生态化成为产业组织显著特征[2] - 线上线下一体化成为产业发展新方向[2]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且占GDP比重提升[3] - 数字经济内部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3] - 数字经济加速向三次产业渗透[3] - 发展环境面临深刻调整[3] - 在变局中实现逆势增长[3] - 关键领域布局步伐加快[3] 全球竞争格局与国别研究 - 不同收入组别间存在显著竞争差异[3] - 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3] - 区域竞争格局呈现多极化特征[3] - 美国注重发展规模与战略规划[3] - 德国面临特定发展挑战[3] - 日本推行系统化发展规划[3]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 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持续扩张[3] - 行业竞争态势日益激烈[4] - 对经济发展贡献水平显著提升[4] -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4] 安徽省发展环境分析 - 安徽省GDP总量及全国排名提供经济基础[4] -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4] - 出台多项数字经济支持政策[4] - 制定十四五专项发展规划[4] - R&D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4] - 信息传输与软件行业就业规模扩大[4] - 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增长[4] - 人口规模与居民收支水平支撑市场需求[4] - 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4] 基础设施与通信产业 - 网站数量与宽带网络建设稳步推进[4] - 5G基站建设取得显著进展[4] - 数据中心规模持续扩张[4] - IPv6建设水平不断提升[4] - 信息通信产业形成优势领域[4] - 产业集群发展效应显现[4] 细分领域发展 - 电信业保持稳定增长[5] - 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扩大[5] - 软件业创新能力增强[5] - 互联网业发展活力显著[5] - 农业数字化应用深化[5] -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速[5] - 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提升[5] - 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显著[5] - 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丰富[5] - 数据立法工作持续推进[5] - 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完善[5] - 数据交易市场初步形成[5] 重点产业发展 - 云计算行业获得政策支持[5] - 大数据行业应用场景拓展[5] - 物联网行业连接规模增长[5] -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速[5] - 区块链技术应用深化[5] -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完善[6]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突破[6] -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扩张[6] 企业数字化转型 -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持续释放[6] - 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加大[6] -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6] - 代表性企业形成转型示范案例[6] - 数字化转型呈现智能化融合趋势[6] 发展趋势与投资分析 - 数字经济发展路径逐渐清晰[6] - 产业具备显著发展优势[6] - 同时存在特定发展短板[6] - 行业进入退出壁垒较为明显[6] - 投资价值获得市场认可[6] - 新兴领域存在重大投资机会[6] - 可持续发展需要系统化策略[6]
【2025数博会】回顾2016数博会:数博升格“国字号” 盛会全面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8-12 15:50
展会规模与规格升级 - 2016数博会升级为由国家发改委 工信部 商务部 中央网信办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字号"展会 [2] - 展会规模从2015年4万平方米大幅提升至6万平方米 展馆数量从4个增加到6个 [2] - 专设5000平方米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主题展区 突出展示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成果 [2] 参会规模与嘉宾阵容 - 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 [2] - 全球知名企业大佬 大数据领军人物 专家学者等20000多位国内外来宾参会 [2] - 来自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名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参会交流 [2] - 参会参展企业达3700余家 专业观众超过1万人 [2] 活动内容与成果 - 举行总理与企业家对话会 开闭幕式 68场论坛和17个系列活动 [2] - 发布《2016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贵阳共识》 [2] - 组织开展68场专题论坛 涵盖数据开放共享 大数据安全 生态链 标准化等关键议题 [2] - 形成一大批理论及实践成果 推动重大项目和实验室落地 [2] 技术展示与创新 - 300余家企业和机构展示超过1000项前沿技术 [2] - 展示内容涵盖VR AR 人工智能 大数据解决方案 高端服务器 大数据可视化和云平台 [2] - 包括阿里巴巴智能物联平台 SAP数字体育场 英特尔AR产品 戴尔虚拟现实开发 华为32路开放架构Kunlun小型机等新品首次亮相 [3] - 30多家国际型企业参展 包括超过30%的Top100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 [2] 国际合作与签约 - 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高通 英特尔 NIIT等国内外企业和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2] - 开展涉及大数据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的展会 洽谈和项目签约活动 [2] 媒体关注与传播效果 - 华尔街日报 金融时报 美通社 彭博社等海外媒体参与报道 [3] - 央视 人民日报 新华每日电讯 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全面报道 [3] - 通过谷歌公司在海外推送宣传短片和英文稿件 覆盖北美 欧洲和东南亚地区 [4] - 国内原创新闻报道8084篇 境外媒体主要稿件63篇 [4] -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平台推送信息总点击量达26.5亿人次 [4] - 仅开幕式当天点击量就超过10亿人次 超过600万人在线观看直播 [4]
“海洋大数据”掘金新基建赛道 减灾、降本潜力释放
中国经营报· 2025-08-12 00:05
海洋数据中心建设 - 海洋数据中心建设已纳入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范畴 [1] - 海洋数据中心业务主要集中在海洋观测数据领域 [1] 海洋大数据产业应用 - 海洋大数据为全国性海洋气象预报、远洋渔业生产安全、海上航线规划等提供一体化数据服务 [1] - 通过整合风速、海浪、台风等海洋数据资源,高精度数值预报模型支持海上风电项目决策,降低运维成本15% [1] - 海洋大数据应用于海啸预警,但预报精准度低于台风,预测难度较大 [2] - 大数据可用于海浪预报和灾害评估(如洪水淹没模型) [2] 海洋经济政策与发展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中国特色向海图强之路 [2] - 专家建议"十五五"期间增强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海洋科技研究 [2] - 目前海洋经济区建设成效不及陆上经济区,建议大力发展北部、中部、南部海洋经济区 [2] 海洋大数据产业挑战 - 海洋大数据与产业衔接仍需加强,需形成明确的产业支撑能力和服务模式 [2]
AI安全受关注!《中国AI安全承诺框架》发布,大数据产业ETF(516700)盘中涨超1.6%,资金逐步进场布局!
新浪基金· 2025-08-11 14:29
大数据产业ETF表现 - 大数据产业ETF(516700)8月11日场内价格上涨1.69%,成份股中云天励飞涨幅超12%,东方国信涨逾6%,恒为科技、优刻得、用友网络等跟涨 [1] - 近2个交易日该ETF连续获资金净流入,合计金额达525万元,显示资金对板块后市的看好 [1] 行业动态与政策 -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安全承诺框架》,由信通院牵头,20余家单位参与制定 [1] - 华西证券指出AI技术及大模型加速迭代,传统安全范式面临挑战,数据与AI融合需建设"可信、可控、安全"的数字底座,工业、教育、医疗、金融、法律等场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测试成为关键任务 [1] 大数据产业ETF投资逻辑 - 该ETF被动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重仓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领域,权重股包括中科曙光、科大讯飞、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中国长城、中国软件等龙头 [1] - 科技自主可控方向催化因素包括:高层号召"科技打头阵"推动新质生产力、数字中国顶层设计加速国产替代、信创2.0热潮推动科技自主可控前景 [1]
ETF盘中资讯|AI安全受关注!《中国AI安全承诺框架》发布,大数据产业ETF(516700)盘中涨超1.6%,资金逐步进场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8-11 14:21
大数据产业ETF表现 - 大数据产业ETF(516700)8月11日场内价格上涨1.69%,成份股中云天励飞涨幅超12%,东方国信涨逾6%,恒为科技、优刻得、用友网络等跟涨 [1] - 近2个交易日该ETF连续获资金净流入,合计金额达525万元,显示资金对板块后市看好 [1] 行业政策与趋势 - 《中国人工智能安全承诺框架》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由信通院牵头、20余家单位参与制定,旨在推动AI安全自律 [3] - AI技术及大模型加速迭代,传统安全范式面临挑战,数据与AI融合需构建"可信、可控、安全"的数字底座,工业、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安全测试成为关键任务 [3] 大数据产业ETF投资方向 - 大数据产业ETF(516700)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重点覆盖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细分领域 [4] - 权重股包括中科曙光、科大讯飞、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中国长城、中国软件等科技自主可控龙头 [4] 科技自主可控催化因素 - 高层政策强调"科技打头阵",新质生产力方向有望突破 [5] - 数字中国顶层设计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激活数字生产力 [5] - 信创2.0热潮推动科技自主可控前景 [5]
我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再添21家开发主体
南京日报· 2025-08-11 10:34
活动现场,南京大数据集团与8家首批获得医疗健康领域开发主体资质以及13家首批获得城市治理 领域开发主体资质的开发主体进行签约。南京大数据集团数据运营部部长李楠介绍,南京严格遵循省、 市一体化部署,创新采用"两级主体,分级授权"的运营模式。该集团作为一级运营主体,肩负平台建 设、数据治理、主体征集与生态培育重任;二级开发主体则聚焦应用场景挖掘与数据产品开发,面向市 场提供服务。目前,授权运营平台已接入100类公共数据资源,金融领域前期培育的10家主体已基于31 类数据开发出27款产品。"此次两大民生领域21家主体的加入,必将持续激发公共数据要素的乘数效 应。"李楠说。 此次入围的开发主体之一江苏其厚智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发展部经理周爱民难掩期待之情。该公司 深耕智能配电与储能装备领域,其小型化预装式变电站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签约后,企业在公共 数据的深度应用将实现极大便利。过去我们需要一家家单位跑,现在有了专人对接,效率将大大提 升。"周爱民说。 为深化市、区联动,南京大数据集团与栖霞区政府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推数据要素开发利用 与产业升级。下一步,栖霞区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强化协同联动,在生物医药、健康 ...
乌兰察布市打出金融助企“组合拳” 多维度发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内蒙古日报· 2025-08-11 09:42
核心观点 - 乌兰察布市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融资机制 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2][3][4] 融资对接机制 - 建立线上+线下双通道融资需求推送机制 实现银行对重点融资需求企业100%全覆盖对接 累计投放贷款13.22亿元 [1] - 按月组织政金企对接活动 举办43场行业专场对接 累计达成融资意向170.92亿元 授信金额45.92亿元 [1]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 累计走访企业127653户 推送企业清单15428户 累计授信企业20837户 [2] 供应链金融创新 - 针对铁合金产业创新"1+N"供应链融资模式 通过云链平台将应收账款转化为融资凭证 截至2025年6月末为行业提供融资50.42亿元 支持90余家企业 [4] - 在马铃薯产业推出"豆进款出"质押模式 运用供应链金融解决上游农户融资难题 [4] - 吉铁铁合金公司通过云链贷模式使上游10多家企业获得贷款 [1] 担保模式突破 - 汇元融资担保公司创新智慧活畜贷、智慧存货贷等模式 通过智慧平台为11家企业贷款5100万元 [3] - 截至6月末新增融资担保项目105个 金额5.06亿元 在保项目202个 在保责任金额9.26亿元 [3] 特色产业金融支持 - 绿色信贷重点支持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 察右中旗银行对接6个风光能源项目 投放信贷7.43亿元 [4] - 组建金融服务小分队开展点对点走访 深入18家重点企业 [2] - 成立小微企业首贷服务专班 通过银税互动帮助企业获得80万元首笔贷款 [4] 金融服务体系 - 开展金融轻骑兵助企活动系列政策宣讲 举办青创易贷专题讲座 [2] - 按照应贷尽贷、能贷快贷原则对推荐清单内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2] - 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形成月月有专场、季季有主题的常态化对接模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