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电池及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多彩贵州 质量创新之路踔厉前行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15:54
质量强省战略与政策支持 - 贵州省已持续14年推进质量强省建设,致力于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 [1] - 贵州省委省政府将质量强链工作纳入季度重点调度事项,并匹配项目和资金支持,2025年通过揭榜挂帅形式实施58个质量发展项目,撬动社会质量投入10.24亿元 [3][8] - 2025年上半年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累计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6个,组建质量创新联合体11个,绘制质量图谱47套,实施重点质量攻关项目84个,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82个 [9] 质量创新与产业升级成果 - 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投入近千万元开展酱酒产区质量认证赋码,推动260家酒企质量提升,贵州习酒实现年产1000吨智能化生产 [10] - 在新兴产业壮大方面,贵州磷化集团建成全省首条全要素电池回收生产线,磷铁回收率达90%,碳酸锂回收率达93% [12] - 在未来产业培育方面,研制大数据标准469项,服务形成超92EFLOPS算力规模,全省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 [12] 企业质量管理与技术创新 -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创新裂纹数字监控模型,解决质量问题506起,上下游质量问题下降50% [4] - 瓮福集团通过20余项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工艺效率提升40%,实现电子级制造 [4] - 宁德时代运用AI识别质量波动并分析风险,减少产业链上游原材料质量损失 [4] 质量融资与金融支持 - 全省质量融资增信累计授信额度158.2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90.04亿元,惠及企业5443家次 [16] - 创新推出"筑质贷"和"黔质贷"等金融产品,3家大数据企业获得数据质量贷款6430万元,52家制造业企业获得授信2.85亿元 [17] - 推动品牌价值向融资转化,"梵净山茶"品牌实现39.95亿元融资变现,2025年上半年"苗岭普惠贷"累计发放48.28亿元 [18] 质量基础设施与服务平台 - "贵质通"线上服务平台自2024年9月上线至今已完成一站式服务超8000单 [14] - 建设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完成300项国产电路芯片检测验证,服务10余万张智算芯片部署 [12] - 联合中国农科院等共建"中国酸汤产业研究院",突破乳酸菌提纯等质量控制技术,开发低钠酸汤等新品 [13] 品牌建设与标准制定 - 快速注册"村BA"商标39件、"村超"商标129件,实现"贵系列"商标全类别注册 [14] - 南山婆首创酸汤发酵数字化生产线14条,实现"一物一码"全程质量追溯 [14] - 发挥首席质量官作用,加快研制刺梨、酸汤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国际国家标准,掌握行业定价权 [6]
从这个中心看粤企入黔
搜狐财经· 2025-09-07 01:20
腾讯七星数据中心投资与建设 - 腾讯在贵安新区建设七星数据中心 部署30万台服务器并吸引70余家上下游企业落户[1] - 数据中心占地776亩 总投资8.2亿元 洞内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设计容量5万台服务器[3] - 项目2017年启动建设 2018年试运行 2020年全面竣工 成为腾讯核心数据存储和云服务关键基础设施[3] 数据中心技术特点与运营 - 利用山体地形实现高隐蔽性 高防护性和高安全性 通过冷热通道分离和方仓独立布局实现节能降耗[3] - 采用自然山体结构发挥抗爆 隔热和保温功能 实现环境友好型运行[3] - 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同步建设 已在当地招聘员工超过500人并设立多家实体[3] 粤黔产业合作规模与范围 - 近五年广东引导落地贵州投资金额超1218亿元 共建产业园区30个和农业园区69个[5] - 培育形成11个产业集群 年产值逾642亿元 合作从大数据扩展至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领域[5] - 深圳盛屯集团在福泉投资61亿元建设新能源材料项目 广东凯金新能源等重点企业相继落户[5] 区域协作与示范效应 - 腾讯投资为广东企业进入贵州起到示范作用 七星数据中心成为粤黔协作重要象征[5] - 广东技术研发优势与贵州政策资源条件形成互补 尤其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领域[5] - 两地合作持续深化 以数字化引领开拓更广阔发展空间[5]
贵州省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5.3%
新华财经· 2025-08-07 22:10
工业产销表现 - 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5.3% 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1] - 规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13.8% 部分行业去库存压力较大 [1] 价格与盈利状况 - PPI同比下降4.1% 环比降幅扩大1.7个百分点 [1] - 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市场需求不足形成压力 [1] 重点行业动态 - 煤炭行业价格持续低迷 建材冶金行业有序出清落后产能 [1] - 化工行业夏肥生产阶段性收尾 生产节奏稍有放缓 [1] - 白酒烟草产业需稳定增长态势 酒企面临促销售去库存任务 [1] 产业政策方向 - 推动酒烟煤电支柱产业稳定运行 协助煤炭企业加快产能释放 [1] - 加大火电生产和电力外送 提升煤炭电力产业贡献度 [1] - 推动宁德时代贵州基地项目建设 加快低空制造产业发展 [2] - 重点推进百亿级和30亿级项目 实施工业领域技术改造 [2] 新兴产业发展 - 着重服务吉利新车型和贵州长江新款重卡生产 [2] - 推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电子信息行业保持增长势头 [2] - 加强临规企业帮扶 推动高成长性企业上规入统 [2] 企业支持措施 - 落实企业困难问题协调机制 帮助困难企业纾困解难 [2] - 掌握重点企业排产计划设备检修市场订单情况 助力产能释放 [2] - 常态化开展政金企对接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2]
上半年全省综保区外贸进出口额,贵安综保区位列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7-21 16:07
工业经济表现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3.54亿元 同比增长45.3% [2] - 工业增加值17.47亿元 同比增长50.5% [2] -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 完成年度目标 [2] - 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增速达111.5% [2] - 9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贡献园区90.3%的工业增加值 包括华鑫 弗迪电池(比亚迪) 宁德时代等 [2] 外贸与消费数据 - 外贸进出口额71.1亿元 同比增长15.1% [2] - 围网内外贸进出口额位列全省综合保税区第一 [2] - 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6.5% [2] 主导产业构成 - 电子信息制造 先进装备制造 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三大产业贡献突出 [2] - 三大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园区总量的81.1% [2] 投资与项目建设 - 省级"5+3"重点调度项目完成投资7.63亿元 达年度目标的63.6% [3] - 数据中心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5.9% 涉及华为云昇腾智算 各大银行及运营商数据中心项目 [3] - 标准厂房新开工29.47万平方米 完成目标的109.1% [2] - 产业项目及标准厂房建设有力拉动工业投资 [3] 招商引资与服务 - 签约项目9个 其中工业项目7个 [3] - 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 推动9个项目加快落地投产 包括千照LED灯珠制造 双启保税维修及加工 协利电子元件制造等 [3] - 融资到位4425万元 [3] - 谋划包装74个项目 已争取超长期国债等上级资金 [3] 未来发展方向 - 从工业经济 投资和项目建设 开放型经济 招商引资签约和落地 标准厂房建设 财政收支平衡 人才七个方面持续发力 [4] - 精准发力补短板 巩固优势产业势头 优化引资与人才环境 [4]
以数字生态文明助推“两山”转化
海南日报· 2025-07-06 08:26
绿色发展合作 - 海南和贵州同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生态价值转化、制度创新、数字治理等领域可互通互鉴 [1][2][3] - 贵州依托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以数据赋能生态文明建设,为海南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方向 [3] - 两地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应加强交流合作 [3] 贵州绿色发展成果 - 贵州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47%上升到2024年63.3% [3] - 贵州成为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一批绿色工业百亿级项目落地建设 [3] - 贵州推动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从大到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动全球 [4] 海南绿色发展举措 - 海南完成五指山大叶茶碳足迹核算研究、碳标识生态价值提升方案,试点建立热带滨海城市GEP评价考核体系 [2] - 风电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兴产业在海南从无到有、蓬勃发展 [2] - 海南将系统实施'2+N'标志性工程建设、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 [4] 数字生态文明 - 贵州以大数据产业赋能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可借鉴经验 [3] - 海南可借鉴贵州深化数字技术应用,以数字生态文明助推"两山"转化 [4]
“电动贵州”建强新能源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6-15 05:38
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 - 贵州省新能源电池产能达38GWh,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14.4万辆 [1] - 新能源电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9.56亿元,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完成3086.5亿元 [1] - 贵州省计划到2030年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1] - 已吸引宁德时代、比亚迪、中伟股份、湖南裕能、振华新材料等企业投资布局 [1] 新能源产业链招商与项目落地 - 毕节成功引进中核汇能、中国电投等20家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1个 [2] - 贵州志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1GWh至8GWh全钒液流储能设备生产基地 [2] - 实施"链主+产业""基地+制造""产品+市场""配套+要素"招商策略,吸引年产20万套核心零部件、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等项目落地 [2] 区域产业布局与目标 - 贵阳贵安以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为主导产业,实行"一园一策""一产一策" [2] - 黔西南高新区重点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基础材料、特色轻工三大主导产业,预计2027年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产值超200亿元 [2] - 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项目一期计划投资约52亿元,推动煤电产业向高效清洁能源转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