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
搜索文档
两部门推动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证券时报· 2025-09-03 01:57
政策规划 - 国家标准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明确到2026年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 牵头制修订不少于5项相关国际标准 到2030年标准体系全面形成 减材等材制造标准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部分增材制造标准水平达到世界领先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7月发布《"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实施方案》 加快推动工业母机创新产品推广应用 促进产业链企业融通发展 [2] - 2024年8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引导银行为包括工业母机在内的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 [2] 行业地位与规模 - 工业母机被称为"现代工业心脏" 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基石和摇篮 直接决定一个国家高端制造的精度、效率与安全水平 [1] - 中国已连续15年稳居全球最大机床生产及消费国 2024年工业母机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6313.62亿元增长至7128.86亿元 预计2029年将突破8000亿元 [1] 市场表现与投资机会 - "工业母机+"活动加速推动国产替代 在航空航天领域通过协同攻关实现国产替代突破 推动产业升级满足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需求 [2] - 建议关注持续受益国产替代的五轴机床、数控系统、丝杠导轨环节 以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推动的加工中心、磨床需求爆发机会 [2] - 9月2日工业母机板块逆市上涨 秦川机床、华东数控、巨轮智能等涨停 嵘泰股份、巨能股份、沃尔德等相关个股大幅上涨 [2] 企业盈利状况 - 上半年盈利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母机概念股共计21只 其中7股盈利规模逾1亿元 分别为中航高科、长盈精密、海天精工、创世纪、天润工业、乔锋智能和山东威达 [3] - 中航高科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7.47亿元同比增长7.87% 归母净利润6.05亿元同比增长0.24% 作为中国航空工业领域唯一专业从事复合材料研发工程化的单位 核心卡位优势明显 [3] - 华东数控、乔锋智能、创世纪、国盛智科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30% 华锐精密、昊志机电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 沈阳机床实现扭亏为盈 [3] 重点企业分析 - 华东数控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3亿元同比下降6.06% 归母净利润1358.55万元同比增长140.53% 数控机床数量占全部机床数量的60% 设备数控化率在国内同行业中领先 [4] - 中航高科、海天精工、华锐精密、科德数控机构关注度排名前四 依次有18家、16家、11家和11家机构关注 [5] - 海天精工主营数控机床制造 拥有57万平方米现代化恒温加工装配厂房 发布双五轴高速铣削中心BFH2030D 主要解决新能源汽车行业一体化压铸零部件尺寸大、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的痛点 [5]
津上机床中国(01651.HK)连续7日回购,累计回购64.7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23:22
近期回购操作 - 9月2日以每股26.62港元至27.70港元回购15.00万股 金额406.07万港元 当日收盘价27.18港元 下跌1.52% 成交额6483.51万港元[2] - 自8月25日起连续7日回购 累计回购64.70万股 总金额1769.81万港元 期间股价累计下跌2.93%[2] 年度回购汇总 - 今年以来共进行33次回购 累计回购553.60万股 总金额达1.10亿港元[3] 历史回购明细(部分) - 4月16日单次最大规模回购63.50万股 价格区间17.90-18.60港元 金额1169.37万港元[4] - 3月11日单次最大金额回购80.00万股 价格区间19.80-20.60港元 金额1632.46万港元[4] - 4月7日大幅回购52.00万股 价格区间15.18-16.20港元 金额825.95万港元[4] - 2月28日回购50.00万股 价格区间17.28-17.60港元 金额877.49万港元[4]
机械 8月通用景气跟踪:触底与期待
2025-09-02 22:41
**行业与公司** 机械通用设备行业(涵盖工控、注塑机、刀具、机床、叉车等细分领域)[1][3] 涉及公司包括汇川、信捷、雷赛、宜和达(工控领域)[3] 纽威数控(机床领域)[13] 以及注塑机、刀具行业龙头企业[3][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行业整体呈现韧性** 8月通用设备行业同比增速改善[3] 工控领域企业如汇川、信捷、雷赛、宜和达维持两位数增长[3] 叉车出货量表现良好[3] 国内经济韧性来自细分行业稳定增长(锂电、3C、风电、有色、石油、化工表现良好)及预期改善后的正常更新需求[1][4][10] * **内需修复与成本传导** 注塑机国内需求修复 两家龙头企业订单增速超20%[1][3] 刀具成本上涨已传导至终端市场 7月和8月有公司反馈涨价并计划9月进一步涨价 反映终端需求存在[1][7] * **行业分化与新兴拉动** 机床行业分化明显 传统制造业(如通用减速器)保持韧性 新兴行业带动部分公司(如纽威数控)增长[1][5][9] 新兴产业对开支端有拉动作用[1] * **资本开支预期改善** 全A非金融非地产上市公司资本开支降幅快速收敛[11] 化工行业表现突出[1][11] 企业开支端无需过度悲观[11] **其他重要内容** * **海外市场影响** 海外关税变化(中国产品税率达55%)导致注塑机海外建厂需求放缓 海外订单增速不及之前[1][6] 但欧美制造业表现良好(受益于欧洲降息、能源价格下降、美国降税和降息预期)将对中国经济形成正向影响 中国出口端无需过多担忧[1][12] * **制造业竞争力与出海趋势** 中国制造业仍具成本优势 市占率提升、格局优化及能力修复是抓内需的关键[2][13] 中报显示宜和达、汇川等公司享受行业竞争减弱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2][13] 出海建厂是中长期趋势(尤其消费品类) 需关注东南亚及欧美市场[14] * **投资视角** 国内经济韧性及企业盈利稳定将带来正常更新需求 市场龙头可享受份额提升和盈利能力改善[15] 需重视能创造增量的出海公司[15]
海天精工(601882):业绩短期承压 产能与渠道建设稳步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9-02 18:30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6.63亿元 同比下降0.92% 归母净利润2.37亿元 同比下降19.27% 扣非归母净利润2.12亿元 同比下降17.57% [1] - 单Q2实现营收9.23亿元 同比增长0.10% 归母净利润1.38亿元 同比下降15.34% 扣非归母净利润1.27亿元 同比下降15.60% [2] - 2025H1销售净利率14.3% 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单Q2销售净利率14.99% 同比下降2.69个百分点 [3] 产品结构 - 机床销售实现营收16.35亿元 同比下降0.47% 配件及其他业务营收0.24亿元 同比下降22.52% [2] - 机床销售毛利率25.80% 同比下降2.11个百分点 配件及其他业务毛利率34.67% 同比下降5.25个百分点 [3] 盈利能力 - 2025H1整体毛利率26.14% 同比下降2.23个百分点 单Q2毛利率26.30% 同比下降1.98个百分点 [3] - 期间费用率10.1% 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其中销售费用率4.4% 管理费用率1.6% 研发费用率4.7% 财务费用率-0.6% [3] 产能与布局 - 华南生产制造基地产能稳步提升 宁波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生产基地1号厂房已于2024Q4投入使用 [4] - 完成德国和塞尔维亚子公司筹建 加强海外市场独立性功能建设 完善全球客户服务体系 [4] 市场与竞争 - 营收下降主要系制造业景气度表现一般 机床下游需求偏弱 [1] - 利润降幅大于收入降幅主要系行业价格竞争加剧 会计准则变更导致质量保证成本计入营业成本 [1][3]
津上机床中国(01651.HK)9月2日耗资406.07万港元回购15万股
格隆汇· 2025-09-02 17:25
公司股份回购 - 2025年9月2日耗资406.07万港元回购15万股 [1] -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26.62至27.7港元 [1]
海天精工(601882):业绩短期承压,产能与渠道建设稳步推进
东吴证券· 2025-09-02 17:23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63亿元同比下降0.92% 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下降19.27%[2] - 毛利率持续下滑 2025H1毛利率26.14%同比下降2.23个百分点 主要受会计准则变更和行业价格竞争影响[3] - 产能建设稳步推进 华南基地产能提升 宁波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生产基地1号厂房2024Q4已投入使用[4] - 全球化布局加速 完成德国和塞尔维亚子公司筹建 加强海外市场渠道建设[4] - 维持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1/7.60/8.96亿元 对应动态PE17/14/12倍[10]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6.63亿元同比-0.92% 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19.27%[2] - 单Q2营收9.23亿元同比+0.10% 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15.34%[2] - 机床销售营收16.35亿元同比-0.47% 配件及其他营收0.24亿元同比-22.52%[2] - 期间费用率10.1%同比-0.2个百分点 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4%/1.6%/4.7%/-0.6%[3] - 预测2025年营收38.70亿元同比+15.46% 2026年44.71亿元同比+15.53%[1] 盈利能力 - 2025H1销售净利率14.3%同比-3.2个百分点 单Q2净利率14.99%同比-2.69个百分点[3] - 机床销售毛利率25.80%同比-2.11个百分点 配件及其他毛利率34.67%同比-5.25个百分点[3] - 预测2025年毛利率27.63% 2026年27.79% 2027年27.98%[11] 产能与渠道建设 - 持续推进宁波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建设[4] - 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 国内重点发掘客户需求 海外完善客户服务体系[4] - 已完成德国和塞尔维亚子公司筹建 加速全球营销布局[4]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1.00元 对应2025年预测PE17.10倍[1] - 市净率3.98倍 每股净资产5.28元[7][8] - 总市值109.62亿元 流通市值109.62亿元[7]
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将建立!机床ETF上涨0.21%,秦川机床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6:27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上证指数盘中下跌0.18%[1] - 银行、公用事业、综合等板块涨幅靠前 国防军工、计算机跌幅居前[1] - 机床ETF(159663.SZ)上涨0.21% 成分股海目星上涨10.62% 华东数控、秦川机床均涨停[1] - 国机精工下跌4.47% 山东威达下跌4.18%[1] 政策动态 - 《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印发 明确到2026年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立[1] - 计划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 牵头制修订不少于5项相关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1] - 政策目标为促进工业母机产品质量提升和设备升级换代 以高水平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1] 行业分析 - 机床ETF紧密跟踪中证机床指数 涵盖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涉及激光设备、机床工具、机器人、工控设备等行业[2] - 制造业水平全球领先 较多制造装备复用程度较高 存在扩产难度的环节或具有更高壁垒[1] - 行星滚柱丝杠对材料和设备要求较高 核心工序包括螺纹磨削、表面淬火和精密装配[1] - 关键磨床对外依赖度仍较高 原材料处理技术、机床设备缺口将形成高壁垒[1]
新文件要求工业母机明年完成高质量体系建设,高端市场国产化空间巨大
选股宝· 2025-09-02 07:32
政策规划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目标到2026年基本建立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 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 牵头制修订不少于5项相关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 [1] - 加快高端工业母机 高档数控系统 高性能功能部件 先进制造工艺 关键核心零部件等标准研制 部分关键标准适度领先于产业发展平均水平 [1] 行业现状 - 国内机床产品多聚集在中低端 产品趋同 红海竞争 高端机床产业链配套尚待健全 基础材料 高性能功能部件竞争力弱 无法满足高端需求 用户对国产高端机床信任度较低 [1] - 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从2016年42%提升至2024年57%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低 对外依赖度较高 [2] 发展趋势 -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对机床加工精度 效率 稳定性等精细化指标要求提升 中高端产品需求日益增加 [1] - 机床市场结构升级向自动化成套 客户定制化和普遍换档升级方向发展 产品由普通机床向数控机床 由低档数控机床向中高档数控机床升级 [1] - 工业母机是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批量化生产降本的核心 核心零部件包括传感器 电机 丝杠和减速器 与工业母机核心零部件高度重叠 [2] - 人形机器人市场扩张将推动核心零部件产业链迭代升级 促进工业母机向高端迈进 共享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摊薄 提升工业母机公司盈利能力 [2] 相关公司 - 核心公司包括华中数控 科德数控 纽威数控 海天精工 [3]
津上机床中国(01651.HK)9月1日回购412.19万港元,已连续6日回购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00:06
近期回购活动 - 9月1日以每股27.160港元至27.800港元回购15.00万股 金额412.19万港元 当日收盘价27.600港元下跌1.64% 成交额4948.68万港元[2] - 自8月25日起连续6日回购合计49.70万股 累计金额1363.73万港元 期间股价下跌1.43%[2] - 8月29日回购2.20万股 价格区间28.000-27.540港元 金额61.15万港元[2] - 8月28日回购11.00万股 价格区间28.000-27.220港元 金额304.80万港元[2] - 8月27日回购10.00万股 价格区间28.000-27.820港元 金额279.89万港元[2] - 8月26日回购9.50万股 价格区间26.500-26.240港元 金额251.08万港元[2] - 8月25日回购2.00万股 价格区间27.760-26.920港元 金额54.61万港元[2] 历史回购数据 - 今年以来共进行32次回购 累计回购538.60万股 总金额1.06亿港元[2] - 8月21日回购1.00万股 价格区间27.000-26.740港元 金额26.91万港元[2] - 7月3日回购10.00万股 价格区间21.500-21.350港元 金额214.22万港元[2] - 7月2日回购11.60万股 价格区间21.500-21.200港元 金额247.55万港元[2] - 6月27日回购1.00万股 价格区间20.450-20.400港元 金额20.43万港元[2] - 6月26日回购30.00万股 价格区间20.650-19.980港元 金额610.22万港元[2] 第二季度回购操作 - 5月19日回购5.00万股 价格区间21.450-21.000港元 金额105.71万港元[2] - 5月16日回购5.00万股 价格区间22.000-21.350港元 金额108.46万港元[2] - 5月15日回购20.00万股 价格区间21.500-20.950港元 金额426.13万港元[2] - 5月14日回购4.20万股 价格区间21.800-21.700港元 金额91.48万港元[2] - 4月25日回购10.00万股 价格区间21.400-21.300港元 金额213.89万港元[2] - 4月17日回购5.00万股 价格区间18.500-18.420港元 金额92.44万港元[2] - 4月16日回购63.50万股 价格区间18.600-17.900港元 金额1169.37万港元[2] 第一季度回购记录 - 4月15日回购10.00万股 价格区间19.560-19.240港元 金额193.67万港元[3] - 4月11日回购0.80万股 价格区间18.920-18.900港元 金额15.13万港元[3] - 4月10日回购15.00万股 价格区间18.500-18.260港元 金额275.67万港元[3] - 4月9日回购10.00万股 价格区间18.740-18.540港元 金额186.72万港元[3] - 4月8日回购36.60万股 价格区间17.800-17.340港元 金额649.43万港元[3] - 4月7日回购52.00万股 价格区间16.200-15.180港元 金额825.95万港元[3] - 3月13日回购32.60万股 价格区间22.400-22.350港元 金额730.18万港元[3] - 3月11日回购80.00万股 价格区间20.600-19.800港元 金额1632.46万港元[3] - 3月4日回购10.00万股 价格区间18.040-17.940港元 金额180.20万港元[3] - 2月28日回购50.00万股 价格区间17.600-17.280港元 金额877.49万港元[3] - 2月17日回购3.20万股 价格区间12.740-12.720港元 金额40.75万港元[3] - 2月14日回购10.00万股 价格区间12.620-12.600港元 金额126.17万港元[3] - 2月13日回购4.00万股 价格区间12.680-12.520港元 金额50.54万港元[3] - 2月12日回购8.40万股 价格区间12.260-12.220港元 金额102.70万港元[3]
津上机床中国9月1日斥资412.19万港元回购15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01 18:15
公司股份回购 - 津上机床中国于2025年9月1日斥资412.19万港元回购15万股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27.16-27.80港元 [1] - 平均回购价格约为每股27.48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