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果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意向签约超500万元!粤黔协作助力惠州荔枝“圈粉”黔西南
南方农村报· 2025-06-29 17:00
粤黔协作产销对接活动成果 - 2025年粤黔协作助农促消费产销对接活动在黔西南州兴义市举办,全天人流量累计10.2万人次[13] - 活动现场产销意向签约金额超过500万元,其中博罗县山前荔枝专业合作社现场签约500万元意向订单[13][16] - 农产品销售总额近100万元,惠州荔枝品种如桂味、糯米糍零售价10-15元且很快售罄[27][39][41] 惠州荔枝产业优势 - 惠州荔枝品种包括桂味、糯米糍、仙进奉等数十种品类,不同品种口感差异明显[33][34] - 采用"基地直采+冷链快运+精准营销"模式,荔枝从枝头到舌尖全程冷链保鲜,果核温度控制在6-8℃[49][54][55] - 惠州荔枝甜度优势突出,48小时内可实现从树上采摘到消费者手中[58][59][62] 粤黔产业协作进展 - 累计引导78家企业入驻"832"采购平台,上架1518款产品,助力14家企业获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认证[19][20] - 册亨县引进惠州荔枝种植技术,示范种植16个优质品种,预计2025年产量达1万斤[87][89][90] - 册亨县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提供长期就业岗位30余个,临时务工300人次,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102][103][104] 贵州册亨荔枝特色 - 贵州册亨荔枝打破传统认知,利用高海拔生态优势,比沿海产区晚熟15天且甜度更高[94][96][97] - 册亨县计划扩建500亩荔枝果园,打造"五化"智慧果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106][107][108] - 册亨荔枝具备高山冷泉般的清冽尾韵,被称为"呼吸着山风的红宝石"[95][96][97]
云南永德芒果节精彩纷呈
中国新闻网· 2025-06-29 09:43
芒果产业发展现状 - 永德县芒果种植历史达400年,目前种植面积超过6.2万亩,品种达67个[3] - 2025年预计芒果产量超4.5万吨,产值突破3亿元人民币[3] - 芒果产业惠及3.2万名果农,成为当地乡村振兴支柱产业[3] 产业升级与多元化发展 - 电商平台深度融入,销售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及越南等市场[3] - 延伸精深加工链条,开发芒果干、果酱、果酒等高附加值产品[3] - 结合乡村旅游推出芒果采摘体验,为产业注入新活力[3] 新兴销售模式与创业者案例 - 返乡创业者刘祎翔通过电商直销100亩芒果和荔枝,年帮助70余户果农增收[3] - "新农人"赵光洁通过直播带货解决芒果滞销,产品线扩展至橄榄干、坚果等几十种[4] 芒果节活动与经济效益 - 2024年芒果节18天吸引游客18.6万人次,旅游消费达1.4亿元人民币[5] - 本届芒果节前两天游客4.7万人次,旅游消费2860万元人民币[5] - 活动包含"芒果王"评比(单果重2.8公斤)、趣味吃芒果大赛等特色项目[2][3]
多图 | 雷岭有实“荔”,盛夏甜蜜蜜!
南方农村报· 2025-06-28 23:33
文旅活动 - 第十八届潮南·雷岭荔枝文化旅游季于6月28日启幕,活动现场人潮涌动,形成靓丽风景线 [6][7] - 活动设置全长3公里的文旅打卡路线,包含20个荔枝展销及非遗展示摊位 [21][22] - 文旅打卡路线全程设有4个打卡点,涵盖荔枝采摘、非遗体验、科普互动等内容 [32][33][34] 产品推广 - 雷岭荔枝与南方农村报、一杯潮茶推出联名款饮料,成为活动现场亮点 [12][13] - 发布的"雷岭荔枝旅游导图"全网点击量突破40万,有效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27][28][29] 文化融合 - 潮剧名角演绎经典选段《掷荔》《下山》,将岭南佳果与非遣文化结合,深受观众喜爱 [17] 产业合作 - 活动由广东省农科院、农村报社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 [18]
广东潮南雷岭荔枝文化旅游季启幕绽放“荔”美千姿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21:50
活动概况 - 第十八届潮南·雷岭荔枝文化旅游季在广东汕头开幕 主题为"雷'荔'风行'枝'为你甜" 包含产销对接 甜蜜集市 文旅打卡等活动 [1] - 活动打造3公里荔枝文旅打卡路线 融入田园风光 设置游戏互动 非遗体验 荔枝采摘等环节 吸引大量游客 [3] 产业与文化融合 - 通过潮剧表演《掷荔》《下山》等经典选段 将传统文化与荔乡风情结合 [5] - "雷岭荔枝"和"雷岭乌叶荔枝"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 [5] 产业发展与成效 - 雷岭荔枝产业形成种植 加工 贸易 休闲旅游融合的发展格局 年产值过亿 [5] - 新增家庭农场12家 自摘园20余个 打通全产业链条 [5] - 与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合作 借助"互联网+"和冷链运输开拓海内外市场 [5] 未来规划 - 实施"文旅经济新元年"发展路径 打造"一集市 一IP 一路线"模式 [6] - 以荔枝文化为主题 科技创新为核心 强化品牌塑造 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6]
跨越山海的甜蜜接力!看广东荔枝的“保鲜魔法”|行李箱里的广东手信①
南方农村报· 2025-06-28 18:35
广东荔枝产业概况 - 广东是全球最大荔枝生产基地 种植面积约410万亩 年均产量131万吨 种植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及世界第一 [10] - 形成早中晚熟品种梯队 5月妃子笑 6月桂味 7月挂绿 实现"季季有鲜荔"的市场供应优势 [11][12][13] - 2024年茂名荔枝出口额达7105.4万元 覆盖俄罗斯 新加坡 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6]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 研发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 零下35℃冷冻使营养成分保留率超90% 解冻后色泽口感接近鲜果 [19][20] - 冻眠荔枝可储存超一年 已出口至阿联酋 美国 马来西亚等20国 实现"一季收 全年销 卖全球" [21] - 通过RCEP绿色通道48小时直达东南亚 中欧班列10天内抵达欧洲市场 [17][18] 区域合作与品牌推广 - 参与"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活动 通过霍尔果斯口岸将冻眠荔枝销往新疆及中亚地区 [25][26] - 与陈皮 茶叶等岭南特产组成"广东手信团" 强化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联动 [7][14]
3公里打卡路线玩转荔乡!第十八届潮南·雷岭荔枝文化旅游季火热开启
南方农村报· 2025-06-28 16:34
活动概况 - 第十八届潮南·雷岭荔枝文化旅游季于6月28日在汕头潮南雷岭赤坪荔枝公园开幕[3][4][5][6][7][8] - 活动以"雷'荔'风行 '枝'为你甜"为主题[14] - 活动将持续至7月份[52] 文旅打卡路线 - 精心打造3公里雷岭荔枝文旅打卡路线[11][17][18] - 路线起点为赤坪荔枝公园,终点为麻埔农业驿站[28] - 沿途串联松林文化广场、济美革命石洞、百花山风景区等特色景点[29] - 设置5个荔枝主题打卡点:"古村荔影"、"荔赞全程"、"荔润琼津"、"荔嗨游园"、"聆荔清音"[35][36][37] - 包含游戏互动、非遗体验、荔枝采摘等丰富环节[11][30] 活动亮点 - 特邀潮剧名角演绎经典选段《掷荔》《下山》[21][25][27] - 设置"聚荔云集"展销打卡点,汇集20家荔枝展销及非遗展示摊位[40][41][42] - 发布官方版荔枝旅游导图,汇集文旅、餐饮、采摘三大打卡路线[53][54] - 现场搭建精准产销对接平台,促进荔农与采购商交流[49][50][51] 荔枝产业 - 雷岭拥有4.4万亩荔林[55][72] - "雷岭荔枝"和"雷岭乌叶荔枝"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8] - 雷岭荔枝已连续22年出口北美地区[58] - 荔枝产业年产值过亿元[73] - 近两年新增家庭农场12家、自摘园20余个[77] 品牌推广 - 发起"雷岭荔枝"品牌LOGO、IP形象征集活动[81] - 打造雷岭镇荔枝出口采购及销售集市[82] - 参加"6·6给'荔'节"、"长安的荔枝"等全国性活动[84] - 远赴新疆参加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85] - 与"一杯潮茶"联名推出季节限定特饮[90] 产业融合 - 形成"种荔枝-加工荔枝-游雷岭-摘荔枝-品荔枝-吃农家菜"全产业链[74] - 开发荔枝主题文旅打卡路线、农文旅研学路线[88] - 推出新编潮剧《荔镜记》经典片段短视频[89] - 联合当地餐厅推出美味荔枝宴[89]
全“荔”以赴,向“兴”而行!禅意新兴邀您共赴香荔之约
南方农村报· 2025-06-28 16:34
产业大会概况 - 2025年云浮新兴香荔产业发展大会将于7月4日在新兴县文化广场举办 主题为"全'荔'以赴 向'兴'而行" 融合禅意文化与荔枝产业 [3][4] - 新兴香荔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具有1300年种植历史 以"果核小如米粒 肉质爽脆清甜"闻名 [7][8] 产业升级举措 - 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赋能体系 突破传统展销模式 [13][14][15] - 通过《新兴香荔采购导图》实现产销精准对接 联动金融机构 帮扶单位 工会及企业定制助农活动 [18][19][20] - 签署共建"广东省荔枝分子标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议 运用分子技术建立香荔基因"身份证" [21][22] - 组织数十位网红主播开展沉浸式带货直播 拓宽全国销售渠道 [23][24] 区域协作与品牌推广 - 佛山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与省"双百行动"服务队参与"帮扶聚'荔'"行动 搭建产销桥梁 [27][28] - 新兴香荔将作为"甜蜜使者"亮相粤港澳全运会云浮赛区 借国家级赛事提升品牌曝光 [29][30] - 通过创意短视频 网红直播 古风市集等多维传播方式展示县域高质量发展成果 [31][32][33] 文旅融合开发 - 粤菜名师以香荔入馔 推出荔枝咕噜肉 荔枝菌炖汤等创意菜肴 搭配荔枝果酒冰饮 [38][39][40] - 开放六祖镇千年种植基地采摘体验 设置荔枝主题趣味游戏 融合农耕文化 [41][42][43] - 设计"新兴香荔之旅"文旅线路 串联国恩寺禅意胜境与荔园风光 配套特色民宿体验 [44][45][46]
“甜蜜经济”荔枝文旅 如何从“一季火”到“四季火”
中国青年报· 2025-06-28 10:47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带动荔枝文化热潮 -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热播引发观众对荔枝文化的兴趣,带动采摘体验热潮,北方游客首次体验现摘荔枝并积极分享[2] - 全国荔枝迎来丰收大年,总产量预计达365.04万吨,同比增长111.26%,创历史新高[2] 各地荔枝产区推动文旅融合 - 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推出荔枝文化旅游活动,如广州启动20条荔枝主题旅游线路,串联果园、乡村、民宿等资源[3][5] - 茂名市策划"荔乡之旅"精品路线,结合古荔林、荔枝博物馆等景点,并推出电商消费券超300万元激活线上销售[9] 荔枝采摘经济带动产业链发展 - 增城东林果业园荔枝采摘单日客流量近1万人次,采摘项目占总收入50%,配套物流和交通专线提升体验[5] - 东莞00后果农通过社交媒体宣传采摘活动,价格较收购价提升,游客参与带动口碑传播和二次消费[8] - 广州古荔园民宿结合古荔枝树开发创意饮品和私房菜,客房预订火爆至7月下旬,推动农产品销售[8][9]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创新方向 - 荔枝集中上市导致价格下跌,如糯米糍品种价格仅为去年的1/10,需应对丰年销售压力[11] - 同质化竞争加剧,差异化需立足本地特色,如民宿设计定制化活动提升体验[11] - 专家建议延伸产业链,开发荔枝深加工体验和文创产品,并利用科技手段保持全年热度[12][13]
苹果+玫瑰 “链”出更多“文旅果”
四川日报· 2025-06-28 06:29
农文旅融合产业链发展 - 小金县通过共享农庄和科普研学等方式延长以苹果、玫瑰为代表的农文旅融合产业链 [2] - 苹果共享农庄发起"我在雪山下有棵苹果树"活动,网友支付399元可认养一棵苹果树,去年认养2000多棵 [3] - 共享模式带动农庄打卡游客增加,促进附近民宿和餐饮发展,村民年收入可达20万元 [3] - 木栏村通过"旅游+公司+农户"模式带动苹果产业收入较2019年增长200% [4] 苹果产业升级 - 共享农庄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服务,包括共享厨房、21栋民宿、烧烤房和星空房等设施 [3] - 农庄游客可前往四姑娘山、藏寨碉楼体验户外运动和锅庄舞蹈 [3] - 村民通过土地流转、保底收益、股金分红、劳务收入等多渠道增收 [4] 玫瑰产业链延伸 - 小金县栽培玫瑰10余种共计1.5万亩,建成4200平方米加工车间和20条生产线,开发30多个产品 [6] - 玫瑰产业带动13个乡镇46个村增收,年产值达5000余万元 [6] - 举办玫瑰丰收采摘节吸引200多名国际客商,促进产业合作 [6] 玫瑰旅游价值开发 - 依托110亩玫瑰博览园、935亩"玫瑰谷"和560亩玫瑰花海体验区打造高山玫瑰基地 [6] - 金山玫瑰产业研学基地建成研究中心、产业园、购物中心和餐厅,2022年成为国家3A级景区 [7] - 研学项目累计吸引4000多人次参与,2024年创收15万元 [7] 研学旅游发展规划 - 冒水村建立夹金生态学习基地,研发覆盖学校和家庭的研学项目 [7] - 阿坝州计划建设非遗博物馆、青稞博物馆,盘活四姑娘山等研学基地 [7] - 全州13个县市将各培育2个以上精品研学产品,加快建设"研学之州" [7]
广东荔枝“抢鲜”北上新疆 受国内外客商青睐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05:20
亚欧博览会"疆品南下粤品北上"主题展区 - 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 同步设立"疆品南下粤品北上"主题展区 [1] - 广东荔枝作为主打产品占据展区C位 百余款经典粤品同台展出 [3] - 多家大型粤企组团参展 积极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商机 [3] 参展企业动态 - 广东中荔农业集团展品在两小时内被试吃一空 显示新疆市场对荔枝的高需求 [5] - 汕尾市隆兴源现代农业科技引进"冻眠技术" 旨在拓展中亚市场 [5] - 广东茗皇茶业展示红乌龙茶等有机茶产品 寻求经销商和采购商合作 [5] 参展产品亮点 - 展区特设荔枝科普区 展示桂味 挂绿 冰荔等经典品种 [5] - 凤凰单丛 化橘红 龟苓膏 狮头鹅等岭南特色产品同样吸引大量客商 [5] - 参展企业注重产品展示与渠道拓展并重 既展示产品也寻求商业合作 [5] 平台战略意义 - "疆品南下粤品北上"是广东产业援疆重点打造的平台 串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3] - 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融合与品牌推广 深化粤新商贸合作 [3] -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 以此平台为抓手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推动两省区经济双向赋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