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

搜索文档
直击文博会:文化顶流“恋上”科创新势力
证券日报· 2025-05-22 23:41
文博会核心亮点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以"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聚焦文化与科技融合,首次推出AI会展助手"文小博"并设立人工智能专区,6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1] - 展会共组织6280家机构线上线下参展,包括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近300家国内外头部品牌企业,首次参展头部企业超60家[1] - 通过AI大模型、MR体验、数字化非遗活化等技术手段实现文化创新体验,如齐鲁文化大模型实现与历史名人交互,MR设备还原3D文物影像[2][3] 科技赋能文化创新 - 山东展区推出齐鲁文化大模型,整合历史名人、典籍等资源,支持多模态交互,实现与"孔子"语音对话等场景[2] - 玩出梦想公司MR设备采用SLAM算法,实现3D图像空间还原及手势交互,应用于文旅领域[3] - 体验科技公司开发大视觉图像计算工具,动态化古画人物,正在建设"元宇宙数字实体馆"和数字孪生博物馆,目标三年打造百亿元交易平台[3] 新产品与技术首发 - 展会举办超120场新品发布会,包括合肥合翼航空的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模型、云洲数字的国内首个对话式开发者AI大模型CloudasisAI[4] - 文博会联合亿家亿伴首发AI吉祥物"AI小水滴",融合生成式AI与情感计算技术,支持自然语言对话和NFC场景互动,内置文化基因库[5] 文化出海新路径 - 蓝色光标推出"华夏漫游"沉浸式体验产品,通过AI/VR技术复刻文物建筑,已进入多国巡展,计划与驻外文化中心合作推广[6] - 酷看文化海外全媒体矩阵覆盖1.85亿用户,年发行20部影视作品,累计发行超200部,未来重点布局文旅微短剧出海[6] - 展会策划22项促交易措施,从场景、通路、服务三方面升级,助力文化贸易全链赋能[7]
城市24小时 | 万亿城市大手笔“抢人”,这次有点不一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23:28
每经记者|刘艳美 每经编辑|杨欢 福建日报消息,5月20日,以"泉州爱人才 人才爱泉州"为主题的第三届"泉州人才节"开幕。开幕式上,泉州正式发布《泉州市人才人口"双增"行动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推动人才、人口年净增量"双倍增"。 根据《方案》,泉州将每年动态储备5万个优质就业岗位,依托"海丝泉州·人才港湾""泉就业"等信息平台提供"一张图"索引导航。每年举办300场线上线下招 聘,对参与赴外招聘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 与此同时,为毕业5年内留泉返泉就业创业的优秀泉籍学子发放连续3年、每年1万元家庭奖励。青年人才可享最高10万元生活补贴、8万元购房补助,新赛道 产业、未来产业青年人才奖补标准再上浮50%,给予最高27万补助。对依托第三方引进年薪100万元以上人才的,按年薪的5%给予企业每人最高10万元、每 家最高30万元的补助。 解读:泉州是GDP万亿俱乐部城市,也是传统工业大市,工业增加值长期位居全国前十。不止如此,泉州纺织服装产量约占全国10%,运动鞋产量约占全国 40%、全球20%,糖果出口值约占全国25%,石材出口量约占全国35%,工艺陶瓷出口量约占全国65%,炼油、乙烯产能均 ...
龙岗引入“黄逗菌”IP “AI+IP”重构文化创意版图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22:05
黄逗菌IP发展现状 - 黄逗菌是演员黄渤2017年创建的二次元IP形象 以头顶小花的乐观角色定位 旨在突破次元壁传递快乐 [3] - IP已发展至动画 艺术 公益 文旅等多领域 2024年3月与深圳龙岗区家具品牌建立合作 [3] - 目前担任深圳市龙岗区IP推广大使 并与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7] 龙岗区文化产业布局 - 龙岗区作为深圳工业强区和文化产业大区 正打造数字创意产业走廊 重点发展影视动漫及IP内容创意产业 [8] - 2023年引入上影IP湾区总部 目标构建千亿级内容生产生态 贯通大湾区IP产业链 [10] - 2024年文博会期间 深圳市IP产业转化中心落地龙岗 提供从创意孵化到全球显能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10] 战略合作具体内容 - 合作将推动黄逗菌IP与潮玩 眼镜 珠宝 家居等龙岗传统制造业结合 开发文化IP衍生产品 [7] - 计划融入AI与科技元素 探索动画之外的IP发展可能性 未来可能加入深圳本地文化特征 [7][10] - 龙岗区实施"All in AI"战略 文化产业以"AI+IP"双核驱动 打造数字创意新范式 [10] 行业生态与资源 - 龙岗展区汇聚上影集团经典IP(黑猫警长 葫芦娃等) 显示区域IP产业集群效应 [8] - IP产业转化中心设立四大服务板块和七大资源赋能体系 形成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10] - 区域具备IP二创 供应链和应用场景优势基础 为IP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8][10]
机器人打咏春拳、弹钢琴……厉害的不仅是中国功夫 还有中国科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2 21:55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在深圳开幕 展出12万件文化产品 涉及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 举办近200场交易活动 落地22项促交易措施 [1] - 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 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 国际范围内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海外展商以线上线下方式参展 [1] - 吸引超300家海内外头部品牌企业参展 首发首秀产品密集 包括全球首个载人飞碟等科技新品 展会期间将举办120场新品发布会 [1]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和产品品类创历史之最 [1] 人工智能与文化融合 - 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 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 展示文化产业前沿发展和未来生活场景 [1] - 机器人展示多项技能 包括弹钢琴 打咏春拳 写书法 体现"文化+科技"融合趋势 [2] - 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开发的钢琴机器人依托AI技术 达到人类演奏钢琴6级水准 可自动识别乐谱并执行指令 [2] - 咏春拳机器人通过动作捕捉和深度学习 分解直拳 侧踢等力学模型 优化发力角度 模拟学习任意动作 [2] 文创与非遗展示 - 文创中国展区展示全国知名文创产品和优秀非遗技艺 体现文化消费新空间 [2] - AI和现代科技已深度融入文化产业各领域 机器人矩阵成为"文化+科技"的典型代表 [2] 产业创新潜力 -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文化产业 创造更多消费场景 本届文博会预计将展示更多创新可能性和产业发展潜力 [3]
AI焕活文化 “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激起跨洋涟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9:22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于5月22日开幕,为期5天,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24家,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并有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现场展示与交易 [3] - 本届文博会国际化占比提升至20%,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创历史之最 [3][13] AI与智能机器人 - 本届文博会首设人工智能展区,邀请60多家AI领域知名企业参展,包括深度求索DeepSeek、腾讯混元大模型等,现场呈现"百模大战" [3] - 宇树、众擎、乐聚等具身智能机器人亮相,具备弹奏乐器、互动等功能,广东机器人"七剑客"、深圳机器人"八大金刚"等企业参展 [9] - 数字华夏的明星机器人产品"夏澜"拥有仿真人脸,已广泛服务政务大厅、银行网点等场景,2024年完成数十台商业交付 [9] 文化科技融合 - 中国国家博物馆带来"衣见如故"AI换装互动装置和"中华文明云展"小程序,通过数字采集技术和AI换脸算法实现文物活化 [5] - 腾讯与安阳市合作研发"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序,普及甲骨文知识,并开发了143万字的甲骨文单字数据库 [7] - "达芬奇秘境·天才之境"主题展融合达芬奇IP与AI交互技术,如全球首款"可聆听、可对话"的智能永生花艺术装置Da Flora [12] 国际文化交流 - 埃及品牌PYRUS展出纸莎草相关文创产品,并推出可将名字翻译成埃及象形文字的装置 [13] - 中意达芬奇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通过裸眼3D、AI、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达芬奇手稿的数字永生,构建文明对话场景 [12] 文化出海 - 本届文博会增设文化出海展区,集中展示出口型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15] - 深圳雅文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在海外主流平台拥有超2.1亿订阅用户,其中约60%为非华语用户,覆盖近20个语种和200多个国家 [15] - 中国微短剧海外应用突破300款,全球累计下载量逾4.7亿次,覆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中国游戏厂商海外销售收入达185.57亿美元 [15]
文博会开幕首日 18个重点项目签约 总成交额超16亿
快讯· 2025-05-22 18:21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开幕首日,广东展团现场举行广东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据悉,18个重点项目 在现场顺利签约,总成交额超16亿元,标志着一批全国头部企业、头部IP将落地广东或与广东展开合 作。(21财经) ...
超50家链主企业进驻“文化科技应用厅”,打造文化与科技融合生态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16:01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至26日举行 主题为"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 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全市设52个分会场 [1] - 共有6280家政府展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 [1] - 线下主会场设8大展馆 包括3个综合馆和5个专业馆 各展馆面积2万平方米 总面积16万平方米 [1] 广东展团亮点 - 大湾区馆有500多家文化企业参展 涵盖6大千亿产业集群 展示超过两万个技术含量高、互动性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2] - 全馆采用"一轴两线"布局 "产业线"设置"1+6"产业矩阵 "地区线"组织全省21个地市参展 [3] - 发布影视、演艺市场等6个领域的扶持政策"政策包" 精选16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4] - "文化科技应用厅"有50多家链主企业进驻 设置6个文化与科技融合板块 [5] - "特色文化创意厅"展示农文旅体教融合案例 推介精品旅游线路和优质民宿产品 [6] - 举办50余场交易洽谈会 上线"粤文购"专区商品超2000款 开展27场主题直播活动 [7] 创新亮点 - 新设人工智能展区 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 通过AI全应用场景呈现等方式打造创新亮点 [8] - 首次开发上线"AI会展助手:文小博" 优化多元购物渠道 实现精准供需对接 [9] - 首次打造"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演艺出海推介舞台" 汇聚11个省市的超过100个演艺项目 [9][10] - 聚橙集团在南山文体中心推出演艺精品展演 构建立体化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形式 [11] 展馆扫描 - 9号馆、11号馆展示各省市优质文化企业及产品 包括读者集团、长影集团、芒果卫视等企业 [12] - 10号馆"文创中国"展区有100余家机构和企业参展 集聚全国知名IP重量级文创产品 [13] - 12号馆重点展示工艺品、非遗产品 首次推出非遗茶会雅集和乡村文化振兴展区 [14] - 13号馆集中展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成果 腾讯、优必选等58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 [15] - 14号馆展示影视、版权、游戏电竞等领域创新成果 将举办2025亚太电子竞技大赛 [16] - 15号馆重点展示各地文化旅游资源和新型旅游消费场景项目 [17] - 16号馆打造艺术与设计展览品牌 组织知名艺术、设计机构参展 [18]
技术为骨、文化为魂,让传统制造业实现“华丽转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4:02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开幕,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全市设52个分会场,展期5天 [2] - 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现场展示交易 [2] 文化与科技融合亮点 - 展品涵盖敦煌非遗工艺品、文创产品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智能座舱、人形机器人、AI眼镜等兼具实用与美学价值的产品 [2] - 文化IP实体化推动中国制造实现"美学升级",突破传统制造业瓶颈 [2] - 人工智能、元宇宙、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案例:游客可虚拟体验盛唐风貌、敦煌文明,人形机器人提供路线指引、实时讲解、跨语种交流等服务 [3] 产业升级逻辑 - 传统文化符号通过制造业实体化,赋予产品情绪价值,增强客户黏性 [3] - 制造业借助文化符号迎合Z世代需求,实现从使用价值到情绪价值的维度拓展 [3] - "科技+文化"新质生产力形态裂变,推动文化产业行稳致远 [3] 发展前景 - 科技与文化相互支撑是拓展科技应用场景、繁荣文化产业的核心路径 [2] - 中华文化精华与AI等技术结合,将发展出大格局、大气象、大市场的文化产业 [2]
从重生文学到动漫大片,广东文化IP让老外直呼上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3:07
中国文化产品出海热潮 - 中国文化产品在东南亚国家受到广泛欢迎,包括国产动画《雄狮少年》《熊出没》、游戏《王者荣耀》、网文和短剧等 [1] - 第21届文博会成为文化出海的重要平台,吸引上万海外采购商和专业观众参会 [3] - 广东企业成为文化出海的"头雁",文化产业是广东支柱产业之一 [3] 广东文化产业实力 - 广东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超过1万家,占全国七分之一 [3] -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已连续20年保持全国领先 [5] - 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占全国近四成,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文化出口格局 - 形成以数字出版、创意设计、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为特色的文化出口格局 [8] - 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短视频、影视内容成为文化出海"新四样" [8] - 2024年广东游戏出海营收规模达423.6亿元,逆势增长9.9%,其中99%来自移动游戏 [10] - 游戏主要营收来自日本、北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11] 短剧和影视出海表现 - 深圳枫叶互动ReelShort短剧APP在海外一炮而红 [13] - 粤企光盒动力登上"TIKTOK短剧承制服务商榜首",计划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短剧好莱坞 [15] - 喜羊羊、熊出没、猪猪侠等广东国漫IP登陆海外主流平台 [16] - 《哪吒之魔童闹海》背后有约十家粤企参与 [16] 产业链和生态出海 - 文化出海从单一产品发展到产业链和生态出海 [18] - 东莞潮玩企业将IP热度转化为订单,华强文化科技集团与伊朗共建"方特卡通动漫园" [18] - 酷狗音乐面向印尼、越南等开启数字版权出海业务 [18] 科技赋能文化出海 - 2019-2023年广东文化科技融合投资额增长2倍 [20] - 文化制造研发人员占比达22%,居全国首位 [20] - AI、AR等技术已应用于文化产品生产和分发运营 [20]
文博会上的大湾区:6大千亿产业齐聚,超2万个产品亮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1:52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会期5天 [1] - 广东展团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大湾区馆),展馆面积2万平方米,主题为"向新图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1] - 组织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200多家文化企业、超2万件文化产品参展,协同香港、澳门及紫荆等文化央企 [1] 参展规模与布局 - 大湾区馆共有500多家文化企业参展,涵盖6大千亿产业集群、30多个产业门类,展示超2万个技术含量高、互动性强的文化产品 [1] - 全馆采用"一轴两线"整体布局,"两线"分为"产业线"和"地区线" [1] - 产业线设置"1+6"产业矩阵,包括先进文化制造、文化体育、数字创意、创意设计、影视出版印刷、新闻信息服务等6个板块 [1] - 专门设置"文化体育·十五运主题"板块,展示文体领域热点应用场景 [1] 地区线与政策支持 - 地区线组织全省21个地市参展,重点展现农文旅体教融合赋能"百千万工程"、岭南文化"双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成效 [2] - 广东选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等6个领域制定引导扶持政策,形成"政策包"并于5月22日发布 [2] 重点项目与人才引进 - 发布"众擎机器人自由格斗赛新闻发布会""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等重点项目活动 [2] - 精选"大湾区演出长期发展项目""亚太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影视基地"等16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2] - 联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等平台发布头部文化企业招聘信息,吸引领军人才、青年英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校毕业生 [2] 文化与科技融合 - "文化科技应用厅"和"特色文化创意厅"为广东展团主展厅亮点,超过50家链主企业进驻 [3] - 设置"文化与机器人""文化与AR/MR/VR""文化与智能出行""文化与智慧家庭""文化与数字出海""文化与链主企业"6个板块 [3] - 展示华为鸿蒙智能座舱、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影石AI眼镜、腾讯视频出海等引领型产品应用场景 [3] 农文旅体教融合 - 展区创设农文旅体教融合新空间,重点推介精品旅游线路、优质民宿产品等创新案例 [3] - 通过展示全域融合、农文旅融合试点、东坡文化主题展等方式呈现广东以文惠民、以文兴业新图景 [3] 交易与活动安排 - 举办"十五运特许商品新品发布会""广汽传祺新车品鉴会"等50余场交易洽谈会 [3] - 优化"在线"平台,畅通扫码直购通道,"粤文购"专区上架商品超2000款 [4] - 开展"中国潮玩""乡村振兴"等5个主题共27场直播活动 [5] - 搭建"粤文购"、信息服务、功能专区及直播四大交易平台,组织超70场推介会、签约、演出、直播等活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