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搜索文档
2025阳澄湖大闸蟹更新防伪标识,认准“蟹壳红”“蟹壳青”
贝壳财经· 2025-09-27 10:25
防伪标识升级 - 2025年新版阳澄湖大闸蟹防伪标识采用双重防伪机制 即“一蟹一扣”和“一箱一贴”[2] - 湖区围网养殖大闸蟹标识颜色为“蟹壳红” 高标准养殖大闸蟹标识颜色为“蟹壳青”[1] - 封箱标贴防伪溯源标识包含地理标志图案 中式印章 AI溯源彩色可变二维码 AI防伪技术和唯一序列号[3] 防伪技术细节 - 蟹扣防伪标识采用钻石光刻激光防伪技术和专用防伪结构件 具有法律保护专利[3] - 消费者可通过外观检测和二维码查验辨别真伪 外观检测包括观察镭射材料的金属感 光泽及折光效果[3][4] - 扫描二维码可进入防伪溯源信息页面 最佳扫码角度为二维码面向光源并与摄像头成45度角[5] 行业监管措施 - 有关部门对养殖主体进行实名认证和人脸采集 实现“来源可溯” 并建立授权使用人名录[1] - 实施地理标志使用授权审核 一店一授权 统一店招 授权门店信息可在行业协会网站查询[1] - 销售数据实时监管 并采用销售熔断机制严防超卖超发[1] 供应链与品牌建设 - 顺丰提供农产品溯源体系 运用自动识别 实时定位 大数据存储等技术对生产环节进行智能监管[1] - 溯源体系旨在向消费者展示更多产地和产品信息 帮助农产品建立可信赖的品牌形象[1]
新版阳澄湖大闸蟹防伪标识发布 多条品蟹游线同步推出
苏州日报· 2025-09-27 08:28
昨天(9月26日)上午,"蟹起阳澄 味誉全球"2025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推介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 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举行。 此外,全新阳澄湖大闸蟹专用包装与专卖店统一店招亮相,《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质量等级》标准正 式推出,《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品质特征蓝皮书》系统发布,推动阳澄湖大闸蟹品牌建设更加标准化、科 学化、高端化。 据现场文旅推荐官介绍,苏州巧妙串联大闸蟹美食与江南文化旅游体验,推出多条精品品蟹旅游线 路。园区阳澄湖旅游公司发布的"交个螃友"秋日焕新季系列主题活动,将蟹农、蟹市、蟹节与旅游服务 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沉浸式品蟹之旅,进一步激活区域文旅消费新动能。 据介绍,区分防伪专用标识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养殖区域。蟹壳红防伪专用标识用于阳澄湖围网养殖 区域,蟹壳青防伪专用标识用于高标准池塘养殖区域。 为促进阳澄湖大闸蟹养殖业发展,促进消费拓展,活动现场,第二届苏州"阳澄湖杯"蟹王大赛同步 启动,各路养蟹高手、挑蟹能手可以积极参赛一展身手。 据介绍,从抽样调查情况来看,今年大闸蟹长势良好,品质上乘,预计全年阳澄湖大闸蟹产量在 1.035万吨左右,其中围网养殖区域面积1.57万亩,产量预计在155 ...
国庆去吃鱼!成都新津发放40万元消费券开启鱼鲜美食消费季
搜狐财经· 2025-09-27 00:44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摄影报道 9月26日晚,"2025新津区地标黄辣丁品牌推广暨安西非遗鱼头火锅美食消费季"正式启幕,活动首次将成都新津两大鱼鲜王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津 黄辣丁"与成都市级非遗美食"安西鱼头火锅"联合呈现,通过民俗展演、品牌推介、产销对接、惠民消费等活动,奏响了丰收季的文旅融合新乐章。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主办方介绍,新津区在国庆黄金周前举办鱼鲜美食消费季活动,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津黄辣丁"与市级非遗"安西鱼头火锅"为代表的鱼鲜产业,串联 丰收节与文旅美食消费。 10月1日至2日,新津区将在南河新津城区段举办2025年成都赛艇公开赛,大量游客来到新津都有品尝地道鱼鲜的消费需求,游客除可线上领取共计40万元 的餐饮消费券外,本次活动派发的"津鲤"卡也让吃新津鱼变得更简单实惠。据了解,活动当天,市民凭"津鲤"卡可免费现场领取啤酒与津味小吃。而在持 续至10月31日的美食消费季期间,持卡前往新津区安西镇参与活动的餐饮店,还能享受专属折扣与特色体验活动。 除了核心美食体验,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秋收市集,汇集新津火龙果、安西葡萄、生态莲藕等特色农产品,搭配草坪音乐会、啤酒挑战赛等互动环节,让市 ...
Megan(MGN.US)登陆美股市场 开盘股价走高
智通财经· 2025-09-27 00:15
周五,Megan(MGN.US)登陆美股市场,开盘股价走高,截至发稿,该股涨超12%,报4.5美元。IPO价格 为4美元。Megan主要在马来西亚从事水产养殖农场的开发、建设与维护工作。 ...
美股异动 | Megan(MGN.US)登陆美股市场 开盘股价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9-27 00:15
公司上市表现 - 公司Megan(MGNUS)于周五登陆美股市场 [1] - 公司股票开盘走高 截至发稿时涨幅超过12% [1] - 公司股票价格报45美元 其首次公开募股发行价为4美元 [1] 公司业务与地域 - 公司主要在马来西亚开展业务 [1] - 公司业务专注于水产养殖农场的开发 建设与维护工作 [1]
今年阳澄湖大闸蟹个头比去年大,北京消费者27日即可吃到
贝壳财经· 2025-09-26 20:59
9月26日,伴随着第一篓"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大闸蟹出湖,阳澄湖大闸蟹销售季正式开启。得益于气候环境,今年的阳澄湖大闸蟹个头更大,预计 产量较去年增长450吨。为保障送达消费者手中的鲜活度,今年阳澄湖大闸蟹物流大规模投入无人车、无人机等科技力量。今日开捕后,阳澄湖大闸蟹将从 苏州运往全国各地,北京消费者27日即可尝"鲜"。 今年的蟹更大 "好水养好蟹,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9月26日,阳澄湖大闸蟹正式开捕,一位蟹农妹妹从湖中捞出第一篓大闸蟹,拿出两只向围观人群展示道,"我手中的 公蟹有6两,母蟹有5两,金爪黄毛,体型丰硕,非常的饱满。用我们苏州话就是'大得不得了,滋味蛮灵的'。" 蟹农展示第一篓出湖的阳澄湖大闸蟹。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摄 "从首日捕捞情况来看,今年阳澄湖大闸蟹规格普遍较大",有着近三十年养蟹经验的蟹农俞三男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蟹大的原因,一方面,得益于气候比 去年同期更适宜,也没有台风等其他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与养殖技术的进步和"阳澄湖1号"的优质种质资源相关。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姚水生也指出,得益于风调雨顺的气候环境,今年共8.36万亩阳澄湖大闸蟹产区(湖区围网养殖 ...
浙江湖州:万亩太湖蟹喜获丰收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20:43
9月26日,蟹农展示捕捞的太湖蟹。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是太湖蟹主要养殖基地,近年来,该区湖蟹养 殖面积达2万亩,亩均效益达2.8万元人民币,吸收带动农民就业4000多人。中新社记者 胡丰盛 摄 9月26日,蟹农在捆绑刚捕捞上来的螃蟹。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是太湖蟹主要养殖基地,近年来,该区 湖蟹养殖面积达2万亩,亩均效益达2.8万元人民币,吸收带动农民就业4000多人。中新社记者 胡丰盛 摄 9月26日,蟹农用葫芦瓢舀水入塘,寓意"水顺蟹肥,人欢年丰"。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是太湖蟹主要养 殖基地,近年来,该区湖蟹养殖面积达2万亩,亩均效益达2.8万元人民币,吸收带动农民就业4000多 人。中新社记者 胡丰盛 摄 9月26日,蟹农在捕捞养殖的太湖蟹。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是太湖蟹主要养殖基地,近年来,该区湖蟹 养殖面积达2万亩,亩均效益达2.8万元人民币,吸收带动农民就业4000多人。中新社记者 胡丰盛 摄 9月26日,蟹农展示养殖的太湖蟹。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是太湖蟹主要养殖基地,近年来,该区湖蟹养 殖面积达2万亩,亩均效益达2.8万元人民币,吸收带动农民就业4000多人。中新社记者 胡丰盛 摄 ...
阳澄湖大闸蟹开捕 “品蟹游”激活金秋消费
新华网· 2025-09-26 17:34
苏州将大闸蟹品鉴与江南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出多条品蟹主题线路及"交个螃友"秋日系列活动, 通过"大闸蟹养殖服务一件事"平台提升服务体验,将蟹农、蟹市、蟹节与旅游服务深度融合,进一步激 活区域文旅消费新动能。 阳澄湖大闸蟹已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经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评估, 其品牌价值已达282.65亿元,居全市农业品牌首位,带动近十万人就业,全产业链规模约350亿元。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京泽】 新华社南京9月26日电(记者陈圣炜)2025阳澄湖大闸蟹26日在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 区正式开捕,预计总产量约1.035万吨。 开捕仪式上,全新阳澄湖大闸蟹专用包装、专卖店标识以及《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质量等级》标准等 相继发布,标志着该品牌建设进入标准化、科学化新阶段。今年新版防伪标识采用"一蟹一扣、一箱一 贴"双重防伪机制,湖区围网养殖蟹使用"蟹壳红"蟹扣,高标准养殖蟹则为"蟹壳青"。消费者通过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可查验真伪并追溯产地,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流程可溯。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透露,目前共有5577家养殖户和1022家销售企业纳入协会会员体系, 相关信息均公开可查。协 ...
滨州:海产业成本降低利润空间增大,养殖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发展网· 2025-09-26 16:26
行业生产概况 - 滨州市近海渔业资源萎缩,捕捞从业者向胶东地区转移,水产养殖产业集中在沾化区 [1] - 2025年1-8月沾化区渔业产量9.08万吨,同比增长4.67%,渔业产值18.17亿元,同比增长4.9%,渔业总产值65.07亿元,同比增长5.21% [1] - 盐田虾养殖池塘面积27.5万亩,2025年1-8月盐田虾养殖产量1.47万吨,同比增长15.7% [1] - 2024年盐田虾养殖产量4.36万吨,产值17.92亿元,2023年产量为3.54万吨 [1] - 滨州市拥有136万亩养殖水面,其中70万亩适宜盐田虾生长,年产量达11万吨 [2] - 无棣县对虾养殖面积30万亩,预计本季度撒播虾苗超30亿尾,年产出对虾5.5万吨 [2] - 渤海水产沾化基地养殖规模从2023年16万亩增至2024年24万亩,2025年保持在23万亩左右 [2] 养殖规模与模式 - 海产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依托南美白对虾等特色品种形成全国重要养殖基地 [2] - 行业探索多元化养殖,半滑舌鳎、锯缘青蟹、澳洲龙虾等新品种试养落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逐步推广 [2] 市场价格与成本 - 滨州海产品价格优势不明显,以对虾为例,9月17日20头对虾价格17.0元/斤,9月19日30头对虾价格16.5元/斤 [3] - 市场价格逐年下降,年降幅在8.5%-10%之间,主要受南方虾和淡水虾市场冲击 [3][4] - 2025年9月每斤26-30头对虾售价16.50元,低于2023年20.00元和2024年18.00元 [4] - 养殖成本呈现下降趋势,2025年成本为8.50元/斤,降幅达25.8%,主要因虾苗价格下降约40%,饲料价格下降15.7% [4] - 2025年南美白对虾市场售价降幅小于成本降幅,综合毛利提升至8.00元/斤,高于2024年6.50元/斤 [4] - 盐田虾经熟冻加工后价格从每公斤35元提升至65元以上,附加值提升60% [3] 市场销售与品牌 - 滨州盐田虾市场认可度和复购率提升,政府与京东、东方甄选、盒马鲜生、俏江南等电商平台合作,布局线上直播基地加线下体验中心模式 [5] - 2025年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熟冻虾日均销量达2万公斤,主要销往上海等大城市 [5] - 沾化区冯家镇形成四大水产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量13.5万吨,交易额45亿元,是重要区域性集散中心,其中海蜇市场交易量连续10年全国前列,年交易量6.5万吨,交易额超12亿元 [5] - 通过举办黄河三角洲水产博览会、滨州对虾节、开捕节等节庆展会活动拓展市场销路,提升品牌知名度,直接拉动产品销售 [5] 产业发展挑战 - 产业以传统中低端养殖和初加工为主,产品竞争力不强,面临转型升级压力 [6] - 需平衡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防止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6] - 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有提升空间 [6] - 产业链协调不足,散户养殖抗风险能力弱,各环节衔接紧密度和利益共享机制有待加强 [6] - 品牌影响力不足,产品价格难以体现品质优势 [6] 产业发展建议 - 推动产业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7] - 加强环境保护,制定完善环保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8] -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大种业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培养引进专业人才 [8] -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等模式整合养殖户,支持海产品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探索渔业加文旅、渔业加休闲等新模式 [8] - 强化品牌建设,通过多渠道宣传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8]
再拿5000亩!苏状元盐城大纵湖大闸蟹产业园:打造千亿级产业新高地
中国食品网· 2025-09-26 15:10
合作签约与项目概述 - 苏状元与国企鲜之都、铭治集团于9月24日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苏状元盐城大纵湖大闸蟹产业园 [1] - 合作旨在打造千亿级产业新高地,是河蟹产业的创新实践 [1] - 三方合作基于资源互补:苏状元拥有品牌与渠道优势,鲜之都具备政策与资源整合能力,铭治集团拥有水产饲料研发与产业链开发核心技术 [2] 产业园规模与资源禀赋 - 产业园核心区面积达5000亩,位于大闸蟹理想栖息地盐城大纵湖 [4] -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适宜的气候和天然生物饵料,为高品质大闸蟹培育提供了优越基础 [4] 数智化养殖与管理 - 园区采用全面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模式,搭建了集成设备控制、水质监测、气象分析和无人机投喂的智能管理平台 [5] - 通过布设多参数传感器实时监测pH值、溶解氧、氨氮等关键水质指标,系统可自动报警并启动增氧设备 [9] - 无人机投喂系统根据蟹群生长阶段、水温和天气等因素精准计算投喂量与时间,以优化营养并减少浪费 [9] 质量追溯与品牌使命 - 园区引入区块链技术,建立从苗种到餐桌的全程溯源体系,实现“一蟹一码、透明可信” [9] - 苏状元的使命是“让3亿人四季都能吃上状元好蟹”,致力于解决行业“有品类无品牌”的痛点 [12][13] - 公司自2010年扎根江苏,专注于大闸蟹全产业链,已成为中国大闸蟹产业链最完整的平台型品牌 [13] 市场地位与用户基础 - 苏状元连续两年高端大闸蟹全网销售额全国第一,品牌影响力显著 [2] - 自2023年起连续两年成为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官方指定用蟹合作伙伴 [15] - 截至目前,公司共收集19180条用户痛点和场景需求意见,累计交付产品超过200万件 [15] 产业发展愿景 - 未来产业园将不仅是生产基地,更将成为技术输出、模式复制和标准推广的行业枢纽 [10] - 该项目被视为大闸蟹产业乃至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可复制范本,融合科技、品牌与蟹农希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