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

搜索文档
历经十年成网约车第二大平台,曹操出行启动招股
观察者网· 2025-06-17 15:04
IPO及估值 - 公司计划于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全球发售4417.86万股股份,每股发售价41.94港元,预计募资18.53亿港元 [1] - 本次IPO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包括梅赛德斯-奔驰、未来资产证券(香港)、无极资本等 [1] - 按发行价计算公司估值达228.23亿港元,较2021年170亿元融资估值增长34% [1] - 公司是吉利控股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的战略性业务,为李书福第10个IPO项目 [1] 业务结构 - 2024年出行服务收入135.67亿元占比92.6%,车辆租赁1.87亿元占比1.3%,车辆销售8.67亿元占比5.9% [2] - 车辆销售业务主要为定制车服务,2021年开始部署,2023年下半年向第三方销售 [3] - 定制车包括枫叶80V和曹操60两款车型,截至2024年底在31个城市部署超34,000辆 [4] - 定制车订单占比从2023年20.1%提升至2024年25.1%,TCO较典型纯电动车低33%-40% [4][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76.31亿、106.68亿、146.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8.5% [3][8] - 运营亏损从2022年18.66亿收窄至2024年8亿,亏损率从24.5%降至5.5% [7][8] - 年内亏损从2022年20.07亿降至2024年12.46亿,亏损率从26.3%改善至8.5% [7][8] - 2024年总负债112.83亿元,流动负债净额81.46亿元 [5] 运营数据 - 活跃车辆从2022年21.6万辆增至2024年59.2万辆,司机数量同步增长 [5] - 订单量从2022年3.83亿单增至2024年5.98亿单,年复合增长率25% [6] - 2024年聚合平台订单占比达85.7%,较2022年51.4%显著提升 [6] - 业务覆盖城市从2023年51城扩展至2024年136城 [8] 战略布局 - 公司建立"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全域自研闭环生态 [10] - 2024年2月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在苏州、杭州启动Robotaxi示范运营 [10] - 计划2026年底推出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构建全场景自动化运营系统 [12] - IPO募资将主要用于研发、定制车改进、服务质量提升及自动驾驶投资 [10] 行业地位 - 按总交易价值计算,公司2024年以5.4%市占率位列中国网约车平台第二 [8] - 拥有网约车平台中最大定制车队,定制车订单占比行业领先 [4] - 2023-2024年五次第三方调查获评"服务口碑最佳",订单事故率低于行业均值 [10]
三年亏损超50亿的曹操出行今天在港IPO
搜狐财经· 2025-06-17 14:36
IPO细节 - 公司计划全球发行4417.86万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441.79万股(占10%),国际发售3976.07万股(占90%)[1] - 招股价为每股41.94港元,每手100股的入场费约为4236.3港元[1] - IPO时间为5月17日至20日,预计6月2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1] - 引入六家基石投资者,认购价值近9.52亿美元的股份,包括梅赛德斯-奔驰、未来资产证券、Infini Capital、国轩高科、亿纬能源及速腾聚创[1] 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吉利控股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的战略性投资业务[3] - 截至2024年底业务覆盖136座城市,其中2024年新拓展85座城市[3] - 2023年和2024年总GTV分别为122亿元和170亿元,同比增长37.5%和38.8%[3] - 按GTV计算自2021年起连续位列国内网约车平台规模前三,2024年跃居行业第二[3] - 2024年第一季度总GTV为48亿元,同比增长54.9%,订单量同比增长51.8%[3] 运营数据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0月活跃车辆分别为21.6万辆、30.7万辆及59.2万辆[3] - 对应活跃司机数分别为21.4万名、30.5万名及59.1万名[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20.07亿元、19.81亿元和12.46亿元,呈逐年缩减趋势[4] - 过去3年累计亏损达52亿元,2024年每单亏损约2.08元(基于5.98亿订单量)[4] - 长期亏损导致公司面临较大资金压力[5] 上市进程 - 此次IPO拟募集资金用于投资自动驾驶、偿还部分银行借款等[6] - 2024年4月29日首次提交上市申请,10月底更新申请书,2024年4月18日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5月再度递表港交所[6]
“曹操”,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17 12:45
曹操出行在国内网约车市场排名前列。若正式在港股上市,曹操出行将是"吉利系"旗下第10家上市公司。 "吉利系"已掌控9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极星汽车、亿咖通科技、钱江摩托、汉马科技、路特斯科技、千里科技(原 力帆科技)、极氪。 曹操出行盈利能力提升 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 公告显示,曹操出行计划全球发售4417.86万股股份,发售价为41.94港元/股,预计募资18.53亿港元,引入的6名基石投资者分别是梅赛 德斯-奔驰、未来资产证券(香港)、无极资本、国轩高科(香港)、亿纬亚洲和速腾聚创。 【 导读 】 曹操出行今日港股招股, "吉利系"将迎第10家上市公司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6月17日, 曹操出行 发布招股 公告 ,计划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售价为41.94港元 /股。 按照发售价计算,曹操出行 估值约 为 228.23亿港元。 | 全球發售的發售股份數目 : 44,178,600股發售股份(視乎超額配 | | | --- | --- | | | 股權行使與否而定) | | 香港發售股份數目 .. | 4.417.900股發售股份(可予車新分配) | | 國際發售股份數目 | : ...
曹操出行今起招股:获奔驰、速腾聚创等9.5亿港元基石认购,加速布局Robotaxi
IPO早知道· 2025-06-17 09:32
IPO基本信息 - 公司计划于2025年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2643" [2] - 本次全球发售4417.86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441.79万股,国际发售3976.07万股 [3] - 发行价为每股41.94港元,预计募集18.53亿港元,IPO估值约228.23亿港元 [4] - 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9.52亿港元,包括梅赛德斯-奔驰(1.23亿)、未来资产证券(2.75亿)、无极资本(2.51亿)等 [3] 业务规模与增长 - 公司业务覆盖136座城市,2024年新拓展85座城市 [5] - 2023年和2024年总GTV分别为122亿元和170亿元,同比增长37.5%和38.8% [5] - 2024年第一季度总GTV达48亿元,同比增长54.9%,订单量增长51.8% [6] - 按GTV计算,公司2024年市场份额提升至行业第二 [5] 定制车业务 - 在31个城市拥有超过34,000辆定制车车队,为中国同类最大 [7] - 运营枫叶80V和曹操60两款定制车辆,TCO分别为每公里0.53元和0.47元,比典型纯电动车低33%和40% [7] - 2024年定制车订单占GTV的25.1%,较2023年提升5个百分点 [7] - 定制车配备主动安全系统,2023-2024年事故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8] 自动驾驶布局 - 2024年2月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在苏杭两地试点Robotaxi服务 [9] - 构建国内首个"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全域自研闭环智驾生态 [10] - 预计2026年底推出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 [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6.31亿元、106.68亿元和146.57亿元 [10] - 2024年毛利率8.1%,较2023年的5.8%有所提升 [10] - 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和毛利率均高于去年同期 [10] 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改进车服解决方案、提升定制车、投资自动驾驶技术、扩大地理覆盖等 [11]
曹操出行(02643.HK)预计6月25日上市 引入Mercedes-Benz等多家基石
格隆汇APP· 2025-06-17 07:11
公司IPO计划 - 拟全球发售4417.86万股股份,其中中国香港发售441.79万股,国际发售3976.07万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 - 发售价为每股41.94港元,每手100股,预计2025年6月25日在联交所开始交易 [1] - 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及广发证券(香港) [1] - 基石投资者包括梅赛德斯-奔驰、未来资产证券、无极资本、国轩香港、亿纬亚洲、RoboSense HK等,认购金额不超过9.516亿港元 [4] - 预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7.184亿港元(未行使超额配股权)或19.886亿港元(悉数行使超额配股权) [5] 业务运营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4年底在136个城市运营,2024年新增85个城市 [2][3] - 2023年总交易价值(GTV)122亿元,同比增长37.5%;2024年GTV达170亿元,同比增长38.8% [2] - 市场占有率为5.4%(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 - 定制车车队规模超过34,000辆,覆盖31个城市,为中国同类最大车队 [3] - 2024年定制车订单占GTV的25.1%,计划进一步扩大定制车占比 [3] 战略合作与竞争优势 - 与吉利集团战略合作开发定制车,共同部署并优化经营效率 [3] - 利用吉利集团换电站及维修店网络降低司机保险和维修成本 [3] - 采用"净修计划"建立数字化保养维修协定 [3] - 与运力合作伙伴合作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同时发展自有附属司机队伍 [2] 资金用途规划 - 19%用于改进车服解决方案和服务质量 [5] - 18%用于提升和推出定制车系列 [5] - 17%用于技术提升和自动驾驶投资 [5] - 16%用于扩大地理覆盖范围 [5] - 20%用于偿还银行借款 [5] - 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5]
美媒:如何监管“起重机上的美科技巨头”?
环球时报· 2025-06-17 07:06
科技行业监管趋势 - 美国政府过去30年对科技巨头监管较少 导致大型科技公司通过蛮力冲击多个行业 如优步摧毁出租车行业 脸书冲击新闻行业 亚马逊粉碎小型零售商 [1] - 近期美国法院开始反击科技巨头垄断行为 包括谷歌广告技术垄断案 "苹果税"规则打破案 脸书反垄断诉讼案 亚马逊滥用垄断地位案 [2] - 遏制大型科技公司成为美国两党共同政策 拜登和特朗普政府均支持相关举措 [2] 具体公司反垄断案件 - 谷歌被裁定非法垄断在线广告技术市场 通过绑定广告服务器与交易平台违反反垄断法 [2] - 苹果被要求不能对应用外购买行为收取15%-30%佣金 也不能限制开发者引导用户应用外购买 [2] - 脸书面临被迫剥离WhatsApp和照片墙业务风险 FTC反垄断诉讼案正在审理中 [2] - 亚马逊被指控滥用垄断地位 近50%电商卖家需付费才能在搜索结果中获得更高排名 [2] 反垄断可能带来的行业影响 - 反垄断举措可能结束科技行业停滞 带来更多良性竞争 为小公司提供生存空间 促进行业服务质量提升 [3] - 若脸书被拆分 可能出现3个不同社交媒体平台 使用不同算法相互竞争 [5] - 若亚马逊诉讼胜诉 电商市场可能出现更多物美价廉商品选择 [5] - 搜索引擎领域需要法院强制开放谷歌数据 否则难以形成真正竞争 必应收集同等数据需17年 谷歌仅需13个月 [4] 历史经验教训 - AT&T在1984年被拆分为8家公司 初期带来便携式收音机普及等创新 但20年后重组形成AT&T和威瑞森双头垄断 [6][7] - 电信双头垄断导致美国手机和宽带服务比欧洲更昂贵 客户满意度下降 公司将大量资金用于游说政客 [7] - 历史表明仅靠反垄断裁决不足以维持市场竞争 需要持续监管防止权力滥用 [6][7]
曹操出行(02643)6月17日-6月20日招股 预计6月25日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6-17 06:54
公司IPO信息 - 公司拟发售4417 86万股 香港发售占10% 国际发售占90% 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 - 每股发售价41 94港元 每手100股 预期股份将于2025年6月25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1] - 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行使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 18亿港元 若超额配股权悉数行使 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9 89亿港元 [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网约车平台 由吉利集团孵化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136个城市运营 [1] - 2023年总交易价值(GTV)为人民币122亿元 较2022年增长37 5% 2024年GTV达人民币170亿元 较2023年增长38 8% [1] - 公司市场占有率为5 4% 凭借专为出行业务设计的定制车队伍加强品牌形象 [1] 定制车业务 - 公司与吉利集团战略合作开发定制车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31个城市拥有超过34 000辆定制车车队 为中国同类车队最大 [2] - 2024年定制车履行的订单占公司GTV的25 1% 计划向所有附属司机提供定制车并向运力合作伙伴销售更多定制车 预计该比例将增加 [2] - 2024年进军85个新城市 与当地运力合作伙伴合作销售定制车 [2] 资金用途 - 所得款项净额约19 0%用于改进车服解决方案及服务质量 [3] - 所得款项净额约18 0%用于提升并推出一系列定制车 [3] - 所得款项净额约17 0%用于提升技术及投资自动驾驶 [3] - 所得款项净额约16 0%用于扩大地理覆盖范围 [3] - 所得款项净额约20 0%用于偿还银行借款的部分本金及利息 [3] - 所得款项净额约10 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3] 基石投资者 - 公司与基石投资者订立协议 基石投资者同意认购不超过约9 52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2]
曹操出行申请通过香港IPO发行4418万股股票。发行价为每股41.94港元。预计股票将从6月25日开始交易。
快讯· 2025-06-17 06:18
IPO基本信息 - 公司申请通过香港IPO发行4418万股股票 [1] - 发行价为每股41.94港元 [2] - 预计股票将从6月25日开始交易 [3] 全球发售细节 - 全球发售股份总数44,178,600股(含超额配股权) [5] - 香港发售股份数4,417,900股(可重新分配) [5] - 国际发售股份数39,760,700股(可重新分配及含超额配股权) [5] 发行费用结构 - 每股发行价41.94港元需额外支付1%经纪佣金 [5] - 其他费用包括0.0027%证监交易征费、0.00565%联交所交易费及0.00015%会财局交易征费 [5] - 每股面值为0.00001美元 [5]
Uber重启纽约车载广告,从“令人抓狂”到“值得期待”?
36氪· 2025-06-16 19:04
在纽约这座广告无处不在的城市,Uber正试图将注意力的战场重新拉回车厢内部。自2025年6月起,Uber将在纽约部分网约车内正式上线JourneyTV——其 自建的车载广告平台,播放时长为15秒至90秒不等的视频广告,甚至包括完整电影预告片。以后,乘客打开车门的那一刻,迎接他们的将不只是司机,还 会有一块精准推送内容的广告屏。 这场动作的背后,是Uber与T-Mobile广告解决方案部门自去年起持续推进的深度合作。依托T-Mobile在2022年对互动广告公司Octopus Interactive的战略收 购,这家电信巨头打通了车载媒体的关键触点,如今已在全美约7.5万辆网约车中部署车载平板设备,构建起一个可规模化激活的移动广告网络。 这无疑蕴含着巨大商机。随着车载广告网络的可规模化部署,如何激活内容成为品牌比拼的下一个焦点。从美网公开赛到流行音乐演唱会、电影首映礼等 顶级文化赛事IP,正成为吸引注意力、驱动互动的关键引爆器。正如 Uber 广告北美销售负责人 Jessica Shuraleff 所评价:"这类高关注度内容,正是撬动 这一市场的绝佳支点。" Uber正在悄悄逆转车载广告的用户体验 纽约市民对后 ...
东莞通报网约车投诉 如祺出行哈啰出行小拉出行领先
中国经济网· 2025-06-16 14:44
网约车平台投诉情况 - 2024年下半年东莞市运营网约车平台共19家,按日均订单量分为三档:1万单以上、500-1万单、500单以下 [1] - 1万单以上平台中如祺出行投诉率最高(0.40件/万单),500-1万单档哈啰出行最高(2.13件/万单),500单以下档小拉出行最高(3.47件/万单)[1][2][3] - 乘客投诉主要类型:乱收费(预估价不符/取消订单收费/多收路桥费)、拒载、态度差 [3] - 驾驶员投诉主要类型:平台判责纠纷、收款异常(未及时付款/无法添加路桥费)、派单机制不合理 [5] 分订单量投诉排名 1万单以上平台 - 乘客投诉前三:如祺出行(0.34件/万单)、阳光出行(0.16件/万单)、T3出行(0.14件/万单)[4] - 驾驶员投诉前三:阳光出行(0.14件/万单)、T3出行(0.13件/万单)、喜行约车(0.13件/万单)[6] 500-1万单平台 - 乘客投诉前三:小拉出行(1.86件/万单)、斑马快跑(1.85件/万单)、J刻出行(1.45件/万单)[5] - 驾驶员投诉前三:携华出行(1.21件/万单)、腾飞出行(1.02件/万单)、小拉出行(1.61件/万单)[6][7] 500单以下平台 - 首汽约车、万顺叫车、如一出行、直哒车投诉率为0 [3][5][7] 平台管理问题 - 如祺出行、哈啰出行、小拉出行因总投诉率过高被扣50分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分,反映驾驶员管理及投诉处理机制不足 [7] - 行业要求平台加强驾驶员岗前培训(含扣款/扣分/封禁条款讲解)及在岗管理,首次判责需电话告知教育 [8] 网约车租赁公司投诉 - 2024年下半年涉及50家租赁公司投诉,主要纠纷类型:提前退车扣押金、车损赔偿、车况异常 [8] - 行业要求租赁公司规范合同条款,禁止不合理扣款/维修条款,严禁锁车/拖车等激化矛盾措施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