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botics
icon
搜索文档
New PatentVest Pulse Report Reveals IP Gaps in Billion-Dollar Humanoid Robotics Startups
Globenewswire· 2025-05-15 00:00
文章核心观点 尽管估值上升,但多数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足,长期价值面临风险,报告揭示了初创公司估值上升与知识产权保护缺乏之间的差距,为投资者等提供战略视角 [1] 关于报告 - 分析对标领先初创公司的知识产权组合,涵盖Figure AI、Sanctuary AI等公司,绘制全球794个实体的11000多个专利族 [3] - 突出创新发生的领域、保护者以及如何构建有防御力的平台 [3] 战略领导者 - Figure AI受关注并获资本,Sanctuary AI悄然构建最具防御力的平台之一 [6] - Neura Robotics、Apptronik和Agility Robotics通过专注的知识产权战略和可执行技术获得发展动力 [6] 企业知识产权整合 - 超过11000个人形机器人专利族由索尼、优必选、本田等工业巨头持有 [6] - 初创公司中仅Sanctuary AI跻身全球前20大专利持有者 [6] 大学主导的创新 - 清华大学、东京大学等机构持有运动、操作和认知机器人领域的关键专利 [6] - 其研究塑造核心技术和许可机会,推动下一波商业化浪潮 [6]
多模态及具身大模型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
2025-05-14 23:1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巨型机器人、计算机、智能大模型、VRM(Virtual Reality Modeling)、智能大规模AIIT项目 - **公司**:飞利浦、字节跳动、特斯拉、瑞芯微、华为、英伟达、地平线机器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人形机器人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2024年初开始):关注核心零部件和本体结构,搭建完整架构,对自身模型和AR能力关注少[3] - 第二阶段(2025年):本体硬件架构基本确定,从demo阶段向量产过渡,落地应用核心是AR和大模型能力满足用户需求[3] - 第三阶段(预计3 - 5年):实现硬件与模型深度融合,在生活场景广泛应用,AR能力显著提高[3] 2. **大型机器人研究方向** - 巨型机器人本体:已进入量产阶段[4] - 仿真技术:解决训练数据量不足问题,有虚实结合、完全虚拟化仿真、实产数据采集等路线[4] - 感知技术:主流通过视觉,还有力觉融合视觉、触觉传感器等方式,对应不同创新创业公司研究应用[4] - 智能体概念:强调垂类场景或任务专业性、高成功率和正确率[5] - 具身交互:通过仿生硅胶皮肤结合AR语音应用,实现自身交互场景落地[5] 3. **AI Agent相关** - **计算机领域应用**:在用户反馈和需求基础上,通过大语言模型拆解任务,调用工具或利用数据记忆提供规划功能,实现软件程序部署,强调专业性和高准确度[6] - **区分工具类型**:调用软件接口或工具属传统软件层面;调用与物理世界交互的工具,如传感器、机械手臂等,属具身机器人领域,此时AI Agent成为“大脑”[7] - **具身机器人领域任务**:负责任务决策规划与推理,调用底层硬件驱动机器人运动,不同场景使用不同类型AI Agent提高任务执行效率[8] 4. **具身机器人大脑框架层级** - 物理层:包括算力和分布式计算平台[9] - 训练层:使用开源大模型作为训练基础[9] - 数据层:涉及多元数据采集、来源、训练标准、清洗和格式标准[9] - 模型层:包括语言模型(LLM)、多模态模型(VLM)、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9] - 应用层:即ARI进程,根据场景设计AIID,有快思考(动作表情及执行动作)和慢思考(记忆推理和规划)能力[9] 5. **VLA模型发展** - **谷歌贡献**:最早发布基于RT - 1架构控制机械臂研究,后发布完整VLA模型RT - 2,但未开源,进展较慢[10] - **开源项目影响**:斯坦福和伯克利大学开源AutoOrca和Open VLA模型带动行业发展,但有只能单臂操作缺陷;清华大学发布可双臂操作的RDT模型,促使谷歌开放RT - 2项目[12] - **谷歌RT系列版本特点**:RTX使用x involved open involved数据,RTH是完全基于human about的整体RVIVRA模型[13] 6. **模型应用差异** - **飞利浦Helix架构与VOLATI模型区别**:VOLATI采用完全端到端方法,用于研究和发表论文;Helix采用分层级系统,硬件升级只需重新训练部分参数,降低成本[14][15] - **工业界与学术界VLM应用差异**:工业界采用分层级具身大模型架构,避免硬件升级导致软件重新训练;学术界采用完全端到端方法,不考虑硬件升级对软件影响[17] 7. **VLA模型挑战及解决方向** - **挑战**:数据量不足、任务泛化能力低、光照或背景变化影响性能[18] - **解决方向**:引入3D空间感知能力,减少光照等影响,提高空间建模和感知能力,实现通用AGI[19] 8. **数据相关** - **巨型机器人VRA训练数据集**:需要视频数据、互联网抓取视频数据等,质量较低,需提取动作信息[20] - **互联网数据评估**:量大数据准确度受污染,未来价值不高;实验室仿真数据有局限性,真实数据更可靠;有许多开源数据集可使用且不断扩充[21][22] - **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采集关节电机角度速度、末端执行器位置、视觉摄像头位置等数据;未来可能收集贴合人类感官的数据;Sim - to - Real差距缩小,域控技术降低量产成本[23] 9. **行业标准制定**:涉及顶层设计和核心领域,是争夺话语权重要方面;不同场景需不同安全等级和评测标准;安全认证或行业标准认定类似3C认证但更严格;掌握制定权对市场发展影响重大[24] 10. **多模态大模型应用**:在机器人领域应用壁垒高、成本昂贵;字节跳动豆包模型因提供丰富接口和中间件受欢迎;倾向使用成熟大模型或开源版本微调及开发应用层;在交互能力要求高但动作执行不完善时应用价值高[25] 11. **VRM模型**:交互能力核心是语音识别、输出和表情管理;语音技术进展显著,广泛应用于客服和电话营销;基于VLM模型训练,提升机器人任务识别、理解和规划能力[26] 12. **智能大模型发展趋势及终端厂商竞争力** - **发展趋势**:通过大量多元数据训练通用且泛化能力强的VRA模型;整合人类感知数据提高任务成功率;结合传统算法与现代端到端VI模型进行精细化操作;可能出现统一基础VOI模型[27] - **终端厂商竞争力**:对基础大模型优化,场景数据训练有独特优势,实现更好硬件结合与场景适配[27] 13. **智能大规模AIIT项目中VI模块发展方向**:多模态感知融合,整合触觉、嗅觉等感知方式;精细化操作,结合传统算法与现代VI模块处理复杂任务;利用开放数据集提升性能并针对硬件微调[28] 14. **语义链、华为云链和自研链竞争优势差异** - **硬件部分**:华为云链不涉及电机本体零部件生产;传感器通常外购[30] - **控制器选择**:语义链可能用瑞芯微3,588芯片,算力低;华为自主研发CPU、NPU及模型;自研链早期依赖英伟达,未来可能与国内供应商合作[30] - **核心技术**:都不放弃自主研发,可能在零组件及关键链接代工合作优化资源配置[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VELAN模型结构简单,通过文本、视觉、动作编码数据输入训练,形成端到端VOA模型,类似特斯拉自动驾驶方案[16] - 智能化评价通过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层面细分能力等级,比自动驾驶评价等级更精细[24]
人形机器人竞速:城市的野心与一场技术长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21:17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今年以来多城市举办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和马拉松测试复杂场景智能化水平如北京亦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无锡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北京举办[1] - 行业面临应用场景匮乏挑战工业和泛工业场景商业和家庭场景应用需逐步推进智能化水平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需长时间优化场景适配[1] - 人形机器人正成为未来产业新赛道技术处于从实验室迈向现实应用规模化量产关键期[9] 政策支持与城市竞速 - 2023年工信部出台《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2025年初步建立创新体系2027年构建国际竞争力产业生态[2] - 2024年以来深圳无锡苏州重庆浙江河南北京上海安徽山东等多地出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划[5] - 深圳目标2027年关联产业规模超千亿元培育百亿企业10家以上十亿企业20家以上十亿级应用场景50个以上产业集群企业超1200家[6] - 北京目标2027年量产总规模突破万台培育核心企业50家量产产品50款三大场景规模化应用100项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6] - 上海提出创建国家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涵盖核心零部件整机本体应用终端等环节[6][7] - 苏州目标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100亿元支撑全市机器人产业规模2000亿元培养3家以上商业化量产企业[7] - 无锡目标三年内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产业集群企业200家打造典型应用场景300个[7] - 宁波目标2027年拓展应用场景25个成为国内重要研发制造应用基地[8] 企业合作与场景探索 - 华为与优必选科技合作推进工业家庭场景商业化应用[12] - 传化集团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共建实验室探索人工智能与实体产业融合[12] - 侨银股份与国家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合作开发环卫物业家居场景机器人产品[13] - 优必选WalkerS系列进入汽车工厂完成搬运质量检查零件安装SPS分拣等任务2024年部署20台人形机器人至东风柳汽车厂[13] - 上海智元机器人推出5款人形机器人并开启交付傅利叶中电科21所开普勒等企业发布多款原型机[8] - 乐聚机器人在苏州启动江苏省首条人形机器人产线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8] 应用场景测试与突破 -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设置田径足球舞蹈搬运分拣等主体赛事及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外围赛事测试复杂环境智能交互[11] - 无锡运动会设置竞速跑越野跑足球篮球搬运智能抓取救援等竞技应用赛及围棋象棋书法咖啡售卖烧烤等互动体验[11] - 商用领域集中在餐饮旅游展馆教育科研医疗等场景已实现展览讲解科研场景落地极端作业和复杂任务仍需攻克[11] - 行业判断人形机器人是万亿级产业需从技术市场生态多维度破局工业制造领域如汽车制造整车装配物流分拣可率先落地积累数据迭代算法[14]
Micropolis Begins Testing Phase in AI and Robotics Infrastructure for SEE Holding's Sustainable City 2.0
Globenewswire· 2025-05-14 21:00
文章核心观点 - 无人地面车辆和人工智能驱动安全解决方案先驱Micropolis与SEE Holding合作,在The Sustainable City 2.0启动测试阶段,部署先进技术,联合研发项目也在进行中 [1][4][5] 合作情况 - 2025年5月14日Micropolis宣布与SEE Holding在The Sustainable City 2.0启动合作测试阶段,部署先进机器人平台、人工智能驱动监控系统等 [1] - 此次合作是4月签署谅解备忘录后的最新举措,部署涵盖安全运营集成指挥系统、自动驾驶车队等技术 [4] - 公司CEO表示在The Sustainable City 2.0部署技术是重要里程碑,初始阶段将展示人工智能驱动解决方案与净零原则的融合效果 [5] - 双方联合研发项目正在推进,旨在提升SEE Holding全球可持续城市项目的运营效率、居民体验和环境绩效 [5] 公司介绍 - Micropolis是阿联酋公司,专注于无人地面车辆、人工智能系统和智能基础设施的设计、开发和制造,具备垂直整合能力 [6] - SEE Holding是阿联酋可持续发展全球控股集团,通过三个业务板块设计、投资和建设可持续基础设施和城市,致力于实现净零排放未来和2050年联合国目标,目前在阿联酋和阿曼有项目 [7][8]
Amazon's new robot has a sense of touch, but it's not here to replace humans
TechXplore· 2025-05-14 20:47
亚马逊新仓库机器人Vulcan - 亚马逊推出具备触觉感知的新型仓库机器人Vulcan 采用压力敏感抓取和人工智能技术 能轻柔处理物品 目前在美国斯波坎和德国汉堡的两处设施进行测试 [1] - Vulcan专为协助工人完成"入库"流程设计 主要操作在最低和最高工作区域("跪姿区"和"梯子区")这些区域对人类体力消耗最大 可降低工伤风险并提升效率 [3][4] - 机器人配备力敏抓取器 通过AI预测合适抓取力度 对柔软物品轻握 对坚硬物品紧握 并采用扁平叉齿优化货箱空间利用率 类似俄罗斯方块式摆放 [5] 自动化与人类协作 - Vulcan当前工作速度与人类相当 每日运行约20小时 但需在安全围栏后操作 且仅能处理8磅(3.6公斤)以下物品 对圆形物体处理存在困难 [6] - 公司强调引入机器人旨在减轻重复性体力劳动 而非替代员工 同时开展机电与机器人学徒计划 员工通过免费培训转技术岗位后薪资最高可提升40% [8][10] - 早期机器人Sparrow可处理60%库存 Vulcan将覆盖率提升至75% 显示自动化仍存在局限性 [15] 行业发展趋势 - 模块化机器人采用可重组硬件模块 便于定制化自动化方案 同时行业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 更多企业如亚马逊开发自有定制组件 [17][18] - 完全无人化仓库存在运营风险 复杂物流系统中单个组件故障若无人工及时处理 可能导致整线停工 在高吞吐量环境下每小时停机代价巨大 [13][14] - 未来趋势是机器人辅助人类工作 而非完全取代 人类将转向装配调试快速维修系统重构等新岗位 形成人机协作模式 [12][16]
3 AI ETFs Tapping Into the Heart of the AI Revolution
MarketBeat· 2025-05-14 20:02
AI行业投资趋势 - 一季度财报季显示AI革命持续活跃 多家公司如微软和Meta确认将重点投资AI基础设施建设 [1] - 4月初大幅下跌的AI相关科技股已显著回升 [1] - 投资者可通过ETF分散个股风险 文中提及三只ETF从不同角度布局AI领域 [2] Global X机器人及人工智能ETF(BOTZ) - 聚焦AI实际应用领域 重点布局工业及医疗行业 管理资产规模达24 9亿美元 [3] - 持仓包含芯片巨头如英伟达(权重8%)及医疗机器人公司直觉外科(权重8%) 同时覆盖小盘股如SoundHound AI [4] - 4月经历大幅回调后已收复大部分失地 接近200日均线 [5] Global X数据中心及数字基建ETF(DTCR) - 专注AI基础设施领域 管理资产规模2 305亿美元 费用比率0 5%为三只ETF中最低 [7][8] - 超50%资产配置于数据中心REITs 包括Equinix Crown Castle和美国铁塔 [8] - 成立于2021年 受益于Meta微软等公司持续AI资本开支 [7] Roundhill生成式AI及科技ETF(CHAT) - 重点布局生成式AI 持仓包含"七巨头"及Palantir博通等软件企业 管理资产2 6116亿美元 [10] - 采用主动管理策略 使用专有选股方法 费用比率0 75% [11] - 2023年成立 是三只ETF中最年轻的产品 [11]
发起百亿基金!2025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发展大会举办
齐鲁晚报网· 2025-05-14 19:51
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政策 - 发布《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2025年行动方案》,聚焦技术攻关、平台支撑、产品制造、要素聚合和生态构建[1][5] - 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科技示范工程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和1000万元资金支持[5] - 青岛将人工智能作为优先发展产业,目标打造北方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和研发制造中心[3] 产业支持措施 - 成立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战略咨询委员会,由乔红院士领衔,10位专家担任常务委员[7][9] - 同步成立产业发展联盟,促进产学研金服用协同[9] - 发起目标规模100亿元的产业基金,由海尔创投与青岛创新投联合设立[10] 技术研发与场景应用 - 重点突破"小脑"运动协调和"大脑"多模态交互技术,区别于传统工业机器人[3] - 建设"一场三区"训练场(通用/康复/海洋场景),打造国内首个康复和海洋场景训练基地[12] - 发布8大超级场景(民政/智慧家庭/工业制造等)覆盖60多个细分应用场景[12] 产业基础与优势 - 青岛拥有雄厚工业基础和完备制造体系,在工业质检/智慧医疗/应急救援领域已有场景突破[3] - 依托海尔/海信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成果转化,采用"揭榜制""赛马制"攻关共性技术[5] - 海洋科技和康复医疗领域的发展优势为差异化场景提供支撑[12] 人才与生态建设 - 人社局配套人才政策,在市级科技项目中向具身智能领域倾斜资源[5] - 通过战略咨询委员会促进国际交流与产学研转化[7][9] - 大会聚集业界专家探讨技术演进路径,强化产业协同[12]
井松智能:预计8-9月完成首台轮式人形机器人工程样机测试
快讯· 2025-05-14 16:51
公司研发进展 - 首代轮式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发按计划稳步推进 [1] - 预计8-9月完成首台工程样机内部测试与基础功能验证 [1] - 后续将根据研发进展及市场反馈适时向公众展示阶段性成果 [1]
“开源鸿蒙之城”生态新高地:全国首家省级开源鸿蒙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深圳前海
搜狐网· 2025-05-14 12:43
开源鸿蒙生态建设 - 全国首个省级开源鸿蒙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广东前海揭牌,标志着我国开源鸿蒙生态建设迈入新阶段 [1] - 创新中心由深开鸿、深圳中软国际牵头,聚焦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研发M-Robots OS机器人统一操作系统 [1] - M-Robots OS是全国首个基于开源鸿蒙的分布式异构多机协同机器人操作系统,已于2024年4月发布 [1] 技术研发与突破 - 创新中心将围绕实时计算、AI等核心技术,研发高安全性、广兼容性、强实时性的M-Robots OS [1] - M-Robots OS以开源鸿蒙为底座,通过统一标准实现多形态机器人高效协作,赋能机器人与人、环境的智能交互 [2] - 该系统已在工业机械臂、协作机器人等场景完成验证,预计2025年实现工业产线商用测试 [2]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全球机器人产业面临传统"Linux+ROS"生态垄断和国内技术路线碎片化两大挑战 [2] - 硬件、软件互不兼容导致重复开发成本高、协同效率低下,M-Robots OS旨在解决这些问题 [2] 生态合作与规划 - 深开鸿将联合乐聚机器人等企业,以开源社区模式分阶段推进系统迭代 [2] - 计划2025年底发布2.0版本,3年内构建完善的开发生态工具链(仿真、数据管理、交互等) [2] - 公司将与粤科金融集团、前海金控合作,加速集聚开源鸿蒙生态链上下游企业 [3] 区域发展动态 - 前海已成为开源鸿蒙生态发展热土,2023年11月首届鸿蒙生态大会在此举办 [2] - 创新中心落户将进一步推动开源鸿蒙应用软件生态的创新高地和产业集群建设 [3]
快讯|冀北地区首次应用四足式机器人开展电缆隧道巡检,荷兰AMOLF研究所推出新型软体机器人,小鹏汽车公布足式机器人步态控制专利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14 11:47
海康机器人新品发布 - 海康机器人在深圳推出工业相机、2.5D视觉、3D视觉等多款机器视觉新品及解决方案,覆盖汽车、3C等工业制造领域,可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 [1] - 公司业务涵盖机器视觉等多领域,已服务超1.5万家客户,是国内头部供应商 [1] 四足机器人电缆隧道巡检应用 - 冀北地区首次在唐山110千伏甄北隧道投用四足式巡检机器人,具备全地形作业能力,支持双模巡检、跨越障碍、攀爬斜坡等功能 [4] - 机器人搭载多维感知系统,检测精度高,可自动切换应急灭火模式,降低人员风险 [4] - 国网唐山供电公司正构建新运检模式以保障电网安全 [4] Piaggio Fast Forward推出星球大战主题机器人 - 公司发布《星球大战》主题载货机器人G1T4-M1N1,售价2875美元(较标准版贵400美元),续航21英里,载重20磅 [7] - 机器人配备摄像头、传感器及定制音效,支持避障、自主跟随,灯光显示电池状态,部分功能可通过Mygita应用调节 [7] 荷兰AMOLF研究所软体机器人技术 - 研究所设计新型两足/四足软体机器人,腿部由弹性体管组成,通过空气泵驱动产生振荡运动,速度达每秒30个身长 [10] - 机器人可自动同步腿部动作,适应障碍物、游泳步态,技术未来或应用于微型机器人、外骨骼及恶劣环境机械 [10] 小鹏汽车足式机器人专利 - 公司公布"足式机器人的步态控制方法"专利,通过延迟触地控制周期使机器人适应崎岖地形 [13] - 2024年研发投入64.6亿元,新增授权专利574项,2025年计划与小鹏汇天共同投入95亿元用于研发 [13] 行业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领域包括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等12家企业 [18]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领域涵盖亿嘉和、普渡机器人等7家企业 [18] - 医疗机器人领域涉及元化智能、天智航等12家企业 [18] - 人形机器人领域包含优必选科技、宇树等20家企业 [18]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22家企业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