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制造业
搜索文档
粘胶短纤市场展望专家会
2025-09-26 10:29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粘胶短纤(亦称尼龙短纤/尼奥短线)及其上游溶解浆、下游涡流纺与无纺布行业[1] * 主要提及的公司包括赛得利(市场份额约40%)、中泰、三友化工、斯利亚、山东雅美、金光集团等[2][18][21][24][28] 市场供需与产能 * 粘胶短纤总产能呈下降趋势,目前为486万吨,行业前三名龙头企业市场份额超过70%[2] * 尽管总产能下降,但通过产能利用率提升,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首次超过400万吨,预计2024-2025年将接近435-440万吨[1][3] * 当前市场供需总体平衡,总供应量和消耗量约450万吨,在需求增长下,后期消耗量可能达到470万吨,可能出现阶段性紧张[1][5] * 行业开机率较高,接近90%,库存水平较低,经营指标接近2016-2017年牛市水平[5][26][35] * 未来明确的新增产能规划有限,金光集团50万吨产能计划预计2027年下半年落地,赛得利通过技改在2025-2026年预计带来几万到十几万吨增量[21] 需求驱动与增长点 * 未来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下游涡流纺技术的大规模投扩,其生产效率比传统环锭纺提升25倍以上,制造成本更低,具有价格优势[4][16][17] * 无纺布领域,特别是水刺无纺布在疫情后消费习惯(如洗脸巾)得以延续,需求持续增长,终端擦拭巾销售额年增约10%[1][4][13] * 粘胶短纤主要通过涡流纺技术升级替代棉类市场,根据涡流纺扩能节奏,未来三年消耗量可能增加40多万吨[13][29] * 过去十年行业需求复合增速约为4%,基本符合预期[15] * 出口市场表现低迷,份额被涤纶短纤挤压[12][31] 成本、利润与价格 * 行业内企业成本差异显著,制造成本约6,000元/吨,完全成本约12,800元/吨[24][25] * 企业独特优势包括:赛得利(林浆纸一体化)、中泰与三友(自有绿碱)、新疆企业(能源优势)、亚美(电场优势)[3][24] * 行业平均每吨盈利约300-400元,能使用纸浆替代溶解浆的企业利润可达600多元/吨[25][35] * 部分企业(斯利亚、中泰、三友)使用纸浆替代约30%-40%的溶解浆,可降低成本约1,000元/吨,且产品销售价格不折价[10][33][34] * 当前行业具备提价条件但提价谨慎,因下游采用小单快返模式且盈利状况不佳,对价格敏感[3][26] * 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均:溶解浆环节占55%-60%,粘胶生产环节占约30%,下游纱布环节占不到10%[32] 技术、替代与竞争 * 涡流纺技术是核心增长驱动力,国内布局企业包括斯利亚(约100-200台设备)和中泰(300多台,计划扩至500台),赛得利仅少量设备用于研发[18][19] * 莱赛尔纤维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目前约79万吨,在无纺领域对粘胶短纤有一定替代,但总体冲击有限;在牛仔和家纺领域与棉花混纺销售良好[1][6][7] * 在无纺布领域,因价格差异不明显,莱赛尔使用量有所下降[8] * 涤纶因价格便宜,在疫情后需求迅猛增长,对粘胶短纤形成竞争[13][31] 上游原料市场 * 全球溶解浆新增产能约150万吨,多为摇摆装置(可产纸浆或溶解浆)[9] * 受纸浆价格下跌影响,更多摇摆装置转向生产溶解浆,导致溶解浆供应增加,价格已下跌超过1,000元/吨,预计2025年将继续下跌[9] 政策与环境 * 政策对新增产能要求严格,包括规模下限和含硫废气回收装置(全硫回收率需达90%以上),新建项目审批难度大,但对现有存量产能影响较小[22] * 过去几年产能退出主要因经营不善无法度过行业低谷,而非环保限制[23] * 宏观环境如中美对抗、地缘政治冲突使得关税影响弱化[11] 企业策略与行业动态 * 行业处于反内卷阶段,无协同减产意向,因各厂商均处于盈利状态[27] * 最大生产商赛得利经营策略转向注重稳定而非激进提价,难以与国内厂商协同[28] * 中泰因外销无补贴且物流费用高,选择将大量产能(约55-60万吨)用于内部消化[36][37] * 未来价格弹性主要取决于需求端爆发式增长或供应端变化(如斯利亚12万吨装置搬迁)[29]
海阳科技9月25日获融资买入789.36万元,融资余额8431.8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9:46
股价及交易表现 - 9月25日公司股价下跌1.11% 成交额9019.33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789.36万元 融资偿还872.47万元 融资净流出83.11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8431.81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6.64%[1][2]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余额8431.81万元 融券方面无交易活动[2]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江苏省泰州市 成立于1979年11月5日[2] - 2025年6月12日上市 主营尼龙6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2] - 收入构成:尼龙6切片60.75% 帘子布34.50% 尼龙6丝线4.51% 其他0.23%[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2.62万户 较上期增加1.58%[2] - 人均流通股1355股 较上期减少1.55%[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58亿元 同比下降14.01%[2] - 归母净利润7884.62万元 同比增长1.61%[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625.03万元[3]
万凯新材9月25日获融资买入2317.38万元,融资余额6.5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9:36
股价与融资交易 - 9月25日公司股价下跌1.23% 成交额2.38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317.38万元 融资偿还2216.32万元 融资净买入101.06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6.55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10.67%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8月31日股东户数2.82万户 较上期减少10.60% [2] - 人均流通股10100股 较上期增加11.85% [2] - 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持股444.35万股 较上期减少8.60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2]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A持股389.59万股 较上期增加8.22万股 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2] 财务表现与分红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82.13亿元 同比减少4.8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5629.34万元 同比增长30.3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2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56亿元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 2008年3月31日成立 2022年3月2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聚酯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瓶级PET占比97.51% 大有光PET占比2.04% [1]
达产后年产值可达约8亿元 和顺科技碳纤维项目设备安装进入收尾阶段
全景网· 2025-09-25 22:06
项目建设进展 - 杭州和兴年产350吨碳纤维项目基建及设备安装进入收尾阶段 即将进行开机试车投产[1] - 项目占地80亩 新建聚合纺丝碳化主生产厂房及配套公辅厂房罐区仓储检测研发中心[1] - 项目总投资约9.92亿元 建成后可年产350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850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1] 项目经济效益 -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8亿元 年缴纳税收初步测算预计0.93亿元[1] - 项目被列为2025年浙江省"千项万亿"项目[1] 碳纤维行业应用 - 高性能碳纤维应用领域已扩展至民用航空 3C数码产品 低空飞行器 赛车等多个关键领域[1] - 应用场景持续扩容为我国碳纤维产业打开增量市场 奠定规模化发展基础[1]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专注于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2] - 主要产品包括有色光电基膜 其他功能膜及透明膜 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制程 汽车等领域[2]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秉持差异化功能性为核心经营理念 立足有色光电基膜拓展其他功能膜产品[2] - 持续探索新材料领域 布局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2]
西大门股价涨5.07%,诺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84.02万股浮盈赚取66.3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0:05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5日股价上涨5.07%至16.36元/股 成交额达2983.73万元 换手率0.98% 总市值31.30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功能性遮阳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核心业务 成品窗帘占比50.84% 遮光面料占19.73% 阳光面料占17.69% 可调光面料占8.89% 其他业务占2.84% [1] 机构持仓动态 - 诺安多策略混合A(320016)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84.02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44% 当日浮盈约66.38万元 [2] - 该基金规模13.99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58.86% 近一年收益率110.58%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206.6% [2] 基金管理团队 - 基金经理孔宪政任职4年304天 管理规模46.07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69.77% 最差回报-16.74% [3] - 基金经理王海畅任职3年66天 管理规模25.29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57.83% 最差回报-18.8% [3]
华峰超纤9月24日获融资买入3525.53万元,融资余额10.0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3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0.95% 成交额3.12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3525.53万元 融资偿还3586.83万元 融资净流出61.30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0.05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10.03亿元占流通市值7.64% 处于近一年70%分位较高水平[1] 融券交易情况 - 9月24日融券偿还6100股 融券卖出3100股 卖出金额2.31万元[1] - 融券余量31.40万股 融券余额233.93万元 低于近一年50%分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9.40万户 较上期减少3.09%[2] - 人均流通股15801股 较上期增加3.19%[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1377.64万股[3] -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109.07万股至1163.08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9.72亿元 同比减少16.61%[2] - 同期归母净利润7568.15万元 同比增长11.18%[2]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超纤材料生产销售及移动支付软件服务[1] - 收入构成:超细纤维合成革30.30% 超细纤维底坯25.72% 尼龙622.16% 绒面材料11.98% 威富通技术服务3.98%[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1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880.53万元[3]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25 06:50
业绩预告概况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000万元至42,000万元 同比增长69.81%至109.77% [1][2] - 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400万元至40,400万元 同比增长79.88%至124.29% [1][2]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21.85万元 扣非净利润为18,012.08万元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外贸市场份额提升 PVA出口量同比增长超40% 醋酸甲酯出口量增长约30% VAE乳液出口大幅增长 [5] - PVA光学薄膜等新材料产品产销两旺 打破国外垄断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5] - 煤炭、醋酸、PTA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 推动PVA和聚酯切片等产品毛利率提升 [5] - 公司强化成本管控 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 [6] 非经常性损益说明 - 预计非经常性损益约1,600万元 对业绩无重大影响 [7] 数据有效性说明 - 业绩预告数据未经审计机构审计 [3] - 具体财务数据以正式披露的三季度报告为准 [8]
皖维高新预告前三季度业绩大增
证券时报· 2025-09-25 02:06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4亿元至4.2亿元 同比增长69.81%到109.77% [2] - 预计扣非净利润3.24亿元至4.04亿元 同比增长79.88%到124.29% 上年同期扣非净利润1.8亿元 [2] 销售与出口 - 调整销售策略推动外贸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2] - PVA出口量同比增长40%以上 醋酸甲酯出口量同比增长30%左右 VAE乳液出口量大幅增长 [2] 产品与技术 - 聚焦PVA下游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2] - 突破高端产品工艺技术壁垒 部分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2] - PVA光学薄膜等新材料产品产销两旺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2] 成本与效率 - 煤炭、醋酸、PTA等原材料价格同比大幅下跌 [2] - PVA、聚酯切片等产品毛利率提升 盈利能力增强 [2] - 强化成本管控 推进降本增效 企业运行效率持续提升 [2]
皖维高新预告 前三季度业绩大增
证券时报· 2025-09-25 01:59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4亿元至4.2亿元 同比增长69.81%到109.77% [1] - 预计扣非净利润3.24亿元至4.04亿元 同比增长79.88%到124.29% 上年同期扣非净利润1.8亿元 [1] 销售策略 - 调整销售策略使外贸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1] - PVA出口量同比增长40%以上 [1] - 醋酸甲酯出口量同比增长30%左右 [1] - VAE乳液出口量实现大幅增长 [1] 产品研发 - 聚焦PVA下游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并加大研发投入 [1] - 持续攻关高端产品工艺技术壁垒 部分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1] - PVA光学薄膜等新材料产品产销两旺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1] 成本控制 - 煤炭、醋酸、PTA等原材料价格同比大幅下跌 [1] - PVA、聚酯切片等产品毛利率提升 盈利能力增强 [1] - 强化成本管控并推进降本增效 企业运行效率持续提升 [1]
优彩资源: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24 21:37
公司股权激励进展 - 优彩资源于9月24日晚间完成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的授予登记工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