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药材
icon
搜索文档
七彩云南诚挚邀约 投资云南正当其时
搜狐财经· 2025-07-16 22:36
招商推介会概况 - 云南省在上海举办"投资云南·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招商推介会,邀请上海市浙江商会、福建商会、江苏商会、云南商会及商界领袖参与 [1][3] - 120余家知名企业现场交流并见证投资合作协议签约,包括均瑶集团、阳光控股、大众交通、复星国际等企业高管出席 [4] - 推介会聚焦"绿电+先进制造"、茶产业工业化、中药材产业化等细分产业链 [5] 绿色能源与制造业 - 云南省凭借绿电资源、气候环境、低成本生产要素和稳固产业链基础,成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理想之地 [7] - 钦实集团联合文山州、云南交投集团投资21亿元打造中国第一条绿色铝零碳运输走廊,预计年节省物流成本5亿元 [13] - 云南省强化"绿电+智造""绿电+智算",巩固绿色能源优势,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 [14] 茶产业与农业 - 农夫山泉计划在云南投资茶叶加工基地,推动茶产业链工业化,利用云南高原气候优势提升茶叶种植竞争力 [9] -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7万亿元,咖啡、天然橡胶、坚果等8种特色农产品具市场竞争力 [13] 中药材与生物制造 - 云南白药发起100亿元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成立"云药企业联盟",覆盖种业科技、产业数字化等五大领域 [11] - "数智云药"平台运营半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开放给种植户和产业伙伴 [11] - 玉溪生物制造产业园项目签约,云南省前瞻布局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 [15] 文旅产业 - 云南省拥有207个4A级以上景区、6项世界遗产,2024年省外游客占比51.8%,入境过夜游客同比增长168% [14] - 华住集团计划未来3年在云南布局数百家酒店,覆盖16个州市和100余个县级行政区,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11] - 香格里拉世界旅游目的地全域观光文旅项目签约 [15] 新兴产业与营商环境 - 云南省发展工业母机、电力装备、智能物流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氢能等未来产业 [14] - 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包括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强化招商引资要素保障 [15]
河南淅川:河滩荒地种出致富新产业
中国经济网· 2025-07-16 12:51
面对疑虑,工作队迅速行动。 王向东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走访周边乡镇取经。回村 后,他们通过联户党员,掰着指头给村民算经济账:石菖蒲市场紧俏,兼具美化环境、改善水质功能; 亩产鲜品可达7000斤,加工成干药材约1400斤,按现价一斤35元计算,三年亩产值可达4.9万元,远超 传统农作物种植效益。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村民一致同意第一年试种50亩。 给村民吃下更大"定心丸"的是, 淅川县海峡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及时伸出了橄榄枝,签订了保 底收购协议。 春分过后,沉寂的河滩重现生机。17位村民涉水弯腰,精心栽下菖蒲苗。新翻的泥土乌黑发亮,嫩 绿的苗株沿河蜿蜒,宛如给泉水河系上一条碧玉腰带。 盛夏一场暴雨过后,李大姐第一个冲到河滩。拨开被雨水洗得发亮的菖蒲叶,她欣喜地喊道:"快 来看!这些根须跟老牛筋似的,洪水都扯不断!"50亩试验田安然无恙,绿意盎然。正在记工的村会计 打趣道:"李婶子,你这3天拔草就挣了180元,菖蒲还没卖,工资倒先揣兜里了!" 盛夏时节,河南省淅川县大石桥乡石燕河村的河滩上,菖蒲郁郁葱葱。村委主任杨圈子拨开茂密的 叶片,露出水下盘根错节的根须网:"王书记,看这菖蒲根扎得多牢!"一旁劳 ...
日常烟火气 沉淀边民情(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7-16 06:10
中越边境贸易与文化交流 - 天保口岸作为国家级一类开放口岸,2025年进出口货值达21.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 [9] - 口岸附近形成固定中越农特产品交易市场,进口商品包括水果、铁木菜板、橡胶拖鞋等 [9] - 越南美食街等商业业态距离口岸仅50米,越南卷粉等特色食品通过进口原料+本地配方模式经营 [8][9] 边境集市经济 - 马崩村"街天"每六天一次的赶集传统吸引中越边民,120个摊位中过半数已出租 [10] - 越南边民通过边民通道参与集市,布料批发店客户中超50%为越南人 [10][11] - 猛硐瑶族乡越南籍居民通过服装制作教学建立商业网络,带动6名当地妇女参与成衣制作 [12] 文旅产业联动 - 2025年天保国门花山节8天活动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其中越南游客3200余人 [12] - 节日期间单日商户最高销售额达14万元人民币,中越特色商品同步销售 [13] - 文山州2024年举办30余场民间外交活动,包括跨境骑行、民歌会等 [14] 区域合作深化 - 文山州与越南缔结7对国际友好城市、35对友好乡镇,建立民间外交联席会议机制 [15] - 中越联合开发古树茶产品"中越友谊茶",进入联合国总部展示 [14] - 边境地区形成"同饮一江水、同赶一条街、同过一个节"的常态化交流模式 [5][9][12]
新会陈皮登顶榜首,领跑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南方农村报· 2025-07-15 21:11
品牌声誉榜单 - 新会陈皮以品牌声誉指数857.44位居"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100"榜首 [1][2] - 宁夏枸杞(852.47)、长白山人参(851.97)、化榴红(848.70)、文山三七(844.49)分列第二至第五名 [2] - 榜单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评选,覆盖全国15个省份的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 [3] 新会陈皮核心优势 - 核心产区位于潭江与西江交汇处,独特水土环境与茶枝柑种质奠定品质基础 [3] - 传承"三瓣开皮""天然生晒"等传统工艺,形成"陈久者良"的药食同源特性 [3] - 政府推动全产业链建设,覆盖种植、加工、仓储,并延伸至文化、旅游、康养领域 [4] 产业发展现状 - 全产业链产值达261亿元,新会柑种植面积14.3万亩,相关经营主体超7800家 [6] - 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标准化种植基地支撑产业规模化发展 [4][6] - 健康茶饮等深加工产品受市场青睐,品牌溢价能力显著提升 [7] 未来战略方向 - 政府计划深化"品质立本、文化铸魂、品牌强农"战略,延伸产业链价值 [10] - 目标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强化公共品牌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 [8][10]
农行山西长治分行金融活水滴灌中药材特色产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13 23:46
平顺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概况 - 平顺县是山西省优质中药材产区,素有"潞党参之乡"美誉,入选上党中药材专业镇,跻身全国中药材产业示范县行列[1] - 全县生长有中药材300多种,大宗中药材67种,道地药材10多种,包括潞党参、连翘、黄芪等[1] - 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超85万亩,产值突破12亿元,带动5.8万人人均年增收5800元[1] 山西正来制药有限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营业务涵盖药品生产、中药饮片加工及中药提取物生产,延伸至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1] - 主打产品潞党参口服液形成行业标准,近3年累计收购转化潞党参1000多吨,年产量达5000多万支[1] - 正在扩建新厂区,开发参脉饮、四妙丸等药食同源新产品[2] 农行金融支持情况 - 农行山西长治分行为正来制药发放1000万元贷款支持新产品开发[2] - 针对中药材产业制定专项服务方案,累计为36位种植户发放贷款超5100万元[3] - 依托"晋品e贷"平台推出药材种植贷等产品,上半年余额达11.77亿元,实现县域全投放[4] 产业链带动效应 - 种植户韩小亮通过200万元贷款将种植面积从100亩扩大到200亩,年收入从20万元增长到35万元[2] - 带动周边70多户农户共同发展中药材种植[2] - 农行重点支持正来制药、振东集团等企业,提供超6.84亿元融资支持[4]
石家庄赞皇:太行热土澎湃县域新动能
新京报· 2025-07-11 15:03
文旅产业 - 赞皇县嶂石岩景区五一假期接待游客82.6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近6亿元 [4] - 嶂石岩景区新开放的岩美术馆采用40米悬挑木梁结构,成为国内单梁单跨最长木构建筑 [4] - 当地民宿产业快速发展,张晓妹改造8座院落形成"栗椿别苑"民宿集群,周末入住率达100% [2][3] - 高王平经营的"大凡营地"吸引石家庄周边家庭度假消费,形成特色露营经济 [2] - 赞皇县推出"全域全季全时"旅游发展战略,配套开发天台湖垂钓、宰相馆等新业态 [3] 酸枣仁产业 - 赞皇县拥有23万亩酸枣林,年加工酸枣30万吨,产出7000吨酸枣仁,占全国市场份额70% [5][7] - 当地形成300家专业公司、1500户加工农户的产业集群,年产值近50亿元 [6][7] - 河北康平健康产业公司专注酸枣仁深加工,产品覆盖食药同源和植物提取物领域 [6] - 赞皇酸枣仁因有效成分含量高被列为道地产区,近期发布区域公用品牌"赞皇酸枣仁" [7] 陶瓷产业升级 - 河北汇瓷电子公司突破陶瓷基板技术,产品价格较进口降低50%以上,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8] - 企业投资10.1亿元建设电子陶瓷项目,达产后可年产陶瓷基板300万片,预计年产值6亿元 [9] - 赞皇县推动传统陶瓷向电子陶瓷转型,产品应用于集成电路、航天军工等高科技领域 [8][9] - 当地实现"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汇瓷电子从立项到试生产仅用两个多月 [9]
萧山夫妻探索“人种天养”石斛种植新模式
杭州日报· 2025-07-08 11:00
公司经营模式 - 采用"斛梨共生"模式将驯化两年的石斛苗系于梨树枝干实现拟境种植[3][4] - 创新堡坎石缝种植技术通过小石块固定苗子并定制防雨树桩解决根茎黑腐问题[5] - 实行"人种天养"原则全周期不施农药化肥不刻意除草除虫[4] 产品特性 - 拟境种植使石斛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大棚种植品种[4] - 鲜条采摘期严格控制在每年2-4月开花长苗前以保障茎干养分[5] - 终端产品形态包括鲜食、泡茶、煮汤及磨粉冲泡[5] 产能与经济效益 - 当前种植规模为梨树附生10亩+堡坎寄生5亩[6] - 石斛市场均价达600元/公斤带动年总产值预计22.5万元[6] - 创新开发盆栽式小树桩产品拓展消费场景[5] 行业推广价值 - 林药立体模式实现"不争田不争地"高效利用资源[6] - 获市区两级农技推广基金会支持拟扩大示范规模[6] - 模式具备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势能的潜力[6]
平园村石斛共富之旅:解码“仙草”背后的乡村振兴密码
中国食品网· 2025-07-07 11:03
铁皮石斛产业发展模式 - 平园村依托独特自然条件发展铁皮石斛产业,形成"石斛共富"特色发展路径 [1] - 龙头企业植然方适农业科技展示完整产业链,从原料鲜条到保健品、护肤品等多元产品线 [2] - 采用生态种植方式模拟野生生长环境确保品质 [2] 产业运营创新机制 - 创新推行"五化种植"模式:品种多样化、种植多样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数字化、品质追溯化 [4] - 建立"三金共富"机制:村民通过土地租赁、村集体固定分红、园区优先就业三种渠道获益 [4] - 实现"三产融合"发展格局,显著壮大村集体经济 [4] 传统工艺与产品价值 - 保留传统"枫斗"制作工艺,工序繁琐需将石斛茎条烘烤软化后缠绕定型成"龙头凤尾"状 [6] - 产品形态丰富包括鲜条、枫斗、饮品、护肤品等多种形式 [4][6] - 工艺凝聚农户匠心,体现对高品质产品的不懈追求 [6] 产业链整合成效 -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 [9] - 形成从选种育苗到日常管护再到精细化加工的完整生产流程 [2] - 成功打造铁皮石斛特色产业品牌,成为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9]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辽宁桓仁:革命老区绘就多彩乡村振兴画卷
新华社· 2025-07-04 19:38
红色旅游产业 - 桓仁县系统挖掘保护抗战遗址 包括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旧址 老秃顶子抗联一军根据地遗址等 并逐步对外开放 [1] - 枫林谷景区开发50余个景点 日承载量达3.5万人 通过整合抗联遗址资源发展森林旅游 [1] - 农家院经营者王广超在旅游旺季收入达30万元 反映红色旅游带动当地民宿餐饮业发展 [2] 林下参种植与加工 - 桓仁县林下山参保护地面积达65万亩 2002年起出台多项政策扶持产业发展 [2] - 摇钱树自然屯50%以上村民种植林下山参 成立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 并引进龙头企业进行深加工 [2] - 山参产业示范园区生产山参粉 山参晶 山参膏等系列产品 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2] 生态农业与特色产业 - 桓仁县森林覆盖率78.94% 山参 辽五味子等中药材种植规模超万亩 [2] - 冰酒产业形成规模 秋季葡萄丰收使桓仁成为中国冰酒主产区 [2]
山里没有海,但也有海关!海关系统代表答21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9:20
海关助力特色农产品出口 - 重庆海关成立工作专班帮助重庆石柱县中益乡黄精产业解决精深加工和出口渠道问题 [1] - 通过9个月时间推动黄精面条首次实现出口 使"土疙瘩"变成"金疙瘩" [2] - 重庆海关实施促进优势特色农食产品出口行动 已帮助30多种产品实现常态化出口 [2] 海关技术帮扶与质量管理 - 重庆海关指导企业建立良好质量管理体系 确保产品满足出口市场要求 [2] - 实施出口农产品"绿色通道"和"云签发"动植物检疫证书等措施加快通关速度 [2] - 农户从最初不理解转变为主动寻求海关技术帮扶 查看黄精长势 [1][2] 粤港澳大湾区民生物资通关便利化 - 港珠澳大桥海关探索"空陆鲜活产品专属快线"新模式 共建快速通关流程 [3] - 为价值40万元鲜活水产开通绿色通道 20分钟内完成查验并提前1小时送达香港 [3] - 每年约40亿元农食产品经大桥口岸出口 实现内地与香港民生物资"双向奔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