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搜索文档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上党金秋酸枣收购加工忙 中药材产业发展促振兴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8:42
 产业发展现状 - 当前正值酸枣成熟采收季,合作社组织村民进行晾晒、加工等作业 [1] - 合作社采用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 [3] - 合作社主要进行柴胡、党参、酸枣等中药材的收购及初加工 [3]   生产流程与质量控制 - 从鲜酸枣收购到晾晒、洗核、破壳取仁,每个环节均需严格把控以保证酸枣仁药效 [3][5] - 在晾晒场,村民通过翻动酸枣确保其被均匀晒干 [3]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扩大收购区域,以长治为中心,辐射至晋城、临汾、吕梁等地 [5] - 计划改进加工设备,在保证药效的同时提高加工产能 [5] - 通过规模化经营推动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旨在带动更多农民参与,增加就业机会,实现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瓜果飘香采摘忙 特色果蔬绘“丰”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1:45
 杜寨村果园产业模式与效益 - 果园采用“合作社+农户+公司”模式,打造多元种植、错峰上市的产业格局[3] - 果园占地300余亩,种植苹果、梅子、杏、黄梨、桃子等20余种水果[3] - 果园带动50多名村民就业,水果采摘从6月持续至11月底,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达1万元[3][5]   杜寨村苹果产销情况 - 当前苹果总产量预计约3万斤,产值可达6万元[3] - 苹果除游客采摘外,亦有收购商上门收购,主要销往本地及周边县区[3] - 村民在果园工作每日可获得60元收入,工作相对稳定[3]   河西村酸枣产业发展 - 河西村党支部领办创立三道河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340亩废弃河滩地规模化种植100亩酸枣树[4] - 合作社与山西省农科院对接,引进优质种苗并推广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采用物理防虫、不施肥料等方式保障果品质量[4] - 酸枣基地还种植200亩玉米、20亩红薯和20亩土豆,通过多元产业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4]   河西村酸枣产量与深加工规划 - 今年为酸枣树挂果第一年,预计亩产500斤,总产量4万斤,产值有望突破10万元[6] - 待明年进入丰产期,亩产预计可达1500斤,效益将实现翻番[6] - 村里已引进深加工企业,计划开发酸枣仁、酸枣汁、酸枣叶茶、酸枣仁中药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并已完成深加工厂房选址[6]   村民就业与生态效益 - 河西村酸枣基地雇佣村民进行采收,村民每日可获得六七十元收入,实现家门口务工增收[4][6] - 酸枣种植让荒地披上绿装,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6]
 扬子江药业集团:设定质量硬指标 打造晋药新名片
 人民日报· 2025-09-05 06:16
 核心观点 - 公司在山西省晋中市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模式提升中药材质量和产业效益 推动当地乡村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1][2][3][4]   种植技术创新 - 引入"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新模式 与农户签订保底协议 实行统一选种 科学轮作 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 [2] - 在亩均化肥用量减少的情况下实现种植药材量质齐升 有效保障种植户利益和中药材质量 [2] - 酸枣仁基地亩产量从60公斤提升至100公斤 采收效率提高2-3倍 通过地膜加固和科学配比有机肥等技术解决坐果率低和根腐病问题 [4]   质量管控体系 - 制定81份质量管理文件 对施肥 病虫害防控 采收和加工等环节进行明确规定 [3] - 建立全流程透明可追溯机制 覆盖从种植源头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检验 [3] - 定期抽样检测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和农药残留指标 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目前质量管控体系已推广至全国80多个规范化种植基地 [3]   产业规模与效益 - 在平遥和灵石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5000余亩 带动周边农户就业2000人次 [4] - 在晋中地区建立5个规范化种植基地 涵盖北柴胡 黄芩和酸枣仁等道地药材 [4] - 通过技术共享模式推动中药材种植成为惠民大产业 实现产业振兴 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4]
 河北赞皇 山地农业储绿富农
 经济日报· 2025-08-12 07:09
 核心观点 - 赞皇县通过发展特色化、高效化、融合化的山地农业路径,成功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形成以林果产业为核心、深加工和文旅融合为延伸的现代农业体系,显著提升县域经济价值 [1][2][3][4][5][6][7][8]   特色林果产业发展 - 全县林果面积达100万亩,涵盖大枣、核桃、樱桃、酸枣仁等10余种品类,总产值近29亿元 [3] - 鲍家滩村樱桃种植面积近1万亩,辐射带动7个乡镇90多个村,采摘旺季日接待游客5000人 [2] - 三六沟村板栗、松会村葡萄、岭根底村苹果等村镇均形成特色作物种植 [2]   酸枣产业转型与深加工 - 大枣产业转型酸枣种植,全县酸枣种植面积达23万亩(含5万亩改接及18万亩野生资源),建设10个示范基地3000亩和6个农业产业园 [4] - 酸枣亩收益从大枣的4000元提升至2万元,任家洞村村集体收入保底30万元并可分红 [4] - 引进康平健康产业公司投资3500多万元建设深加工工厂,年产能达药食同源产品300多万盒和植物提取物100多吨,开发5款全国领先产品 [4] - 年加工酸枣30万吨,年产酸枣仁7000吨,年产值超50亿元,培育300多家专业公司和1100多加工户,带动就业上万人 [5]   文旅融合与价值链提升 - 松会村种植葡萄2100亩(年产量3150吨),引进润石公司打造葡萄酒度假小镇,发展休闲采摘和露营等新业态 [6][7] - "向云端"露营地自2024年五一运营以来营业收入达300万元,配备36个帐篷及环湖骑行等一体化服务 [7] - 蕊源蜜蜂博物馆年接待研学学生1.2万人次,配套种蜂场体验和手工制作活动,获全国五星级科普基地认证 [7] - 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562万人次,旅游总花费65.4亿元;五一假期接待82.6万人次(花费5.78亿元,同比增长80.6%) [8]   品牌与产业链建设 - 2023年发布"赞皇酸枣仁"区域公用品牌,采用"区域+企业+产品"三级品牌架构 [5] - 形成酸枣仁、酸枣芽茶、酸枣仁粉等多元产品线,持续挖掘利用价值满足市场需求 [5] - 农文旅融合覆盖休闲观光、健康养生、亲子体验及研学示范,显著提升山地农业价值链 [8]
 石家庄赞皇:太行热土澎湃县域新动能
 新京报· 2025-07-11 15:03
 文旅产业 - 赞皇县嶂石岩景区五一假期接待游客82.6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近6亿元 [4] - 嶂石岩景区新开放的岩美术馆采用40米悬挑木梁结构,成为国内单梁单跨最长木构建筑 [4] - 当地民宿产业快速发展,张晓妹改造8座院落形成"栗椿别苑"民宿集群,周末入住率达100% [2][3] - 高王平经营的"大凡营地"吸引石家庄周边家庭度假消费,形成特色露营经济 [2] - 赞皇县推出"全域全季全时"旅游发展战略,配套开发天台湖垂钓、宰相馆等新业态 [3]   酸枣仁产业 - 赞皇县拥有23万亩酸枣林,年加工酸枣30万吨,产出7000吨酸枣仁,占全国市场份额70% [5][7] - 当地形成300家专业公司、1500户加工农户的产业集群,年产值近50亿元 [6][7] - 河北康平健康产业公司专注酸枣仁深加工,产品覆盖食药同源和植物提取物领域 [6] - 赞皇酸枣仁因有效成分含量高被列为道地产区,近期发布区域公用品牌"赞皇酸枣仁" [7]   陶瓷产业升级 - 河北汇瓷电子公司突破陶瓷基板技术,产品价格较进口降低50%以上,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8] - 企业投资10.1亿元建设电子陶瓷项目,达产后可年产陶瓷基板300万片,预计年产值6亿元 [9] - 赞皇县推动传统陶瓷向电子陶瓷转型,产品应用于集成电路、航天军工等高科技领域 [8][9] - 当地实现"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汇瓷电子从立项到试生产仅用两个多月 [9]
 广西东兰县:锚定10亿目标 中草药产业“绿叶”变“金叶”
 中国经济网· 2025-05-01 08:03
 中医药种植模式创新   - 通过组培育苗和仿野生种植技术,岩黄连亩产从30公斤提升至200公斤,带动全县累计种植面积超5000亩 [3]   - 采用药粮套种模式实现"一地多收",11月播种岩黄连,4月采收后种植水稻 [3]   - 复合立体种植模式包括林药套种、果药复种、粮药间种,显著提升效益:岩黄连每亩鲜品500公斤产值2.5万元(半年周期),山乌龟每亩5000公斤产值5万元(三年周期),肿节风每亩2000公斤产值6500元(年收) [3]     产业链发展与经济效益   - 全县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达17.18万亩,年产量超6500吨,建成18个各级示范基地(7个自治区级、5个市级、6个县级) [7]   - 龙头企业广西河丰药业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2024年产值达4亿元,完成3000亩示范基地种植 [8]   - 村民通过土地租金、药材采摘和粮食种植实现年增收1万多元 [5]     政府政策与产业规划   - 成立全区首个县级中医药发展中心,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以上完善配套设施 [8]   - 实施"生态种植+精深加工+文旅康养"三位一体战略,引进生物医药企业建设中草药产业园 [7]   - 2025年计划新增种植4万亩,目标产值突破10亿元,打造5个2000亩以上示范基地 [10]     文旅康养融合创新   - 开发200多道药膳和7款养生茶,实现产值超1000万元 [9]   - 推出"岩黄连康养谷""石斛养生民宿"等IP,2025年Q1中医药康养旅游占比超45%,接待游客86.71万人次,消费总额9.4亿元 [10]   - 创新中药奶茶产品如"美容美白奶茶"(黄精+芡实)、"安神助眠奶茶"(酸枣仁+麦冬) [9]     区域资源与生态优势   - 东兰县森林覆盖率84.35%,土壤富硒,拥有768种中药材,被誉为"天然药库" [7]   - 重点发展岩黄连、铁皮石斛等道地药材,申报区域公用品牌与地理标志商标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