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

搜索文档
实探郑州市场:“躺赢”态势不再,“谷子经济”迈入洗牌期 | 解码千亿谷子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6-04 18:27
谷子经济发展现状 - 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列为重点任务,谷子经济作为二次元文化衍生出的周边商品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 - 2024年谷子经济在全国迎来狂飙式发展,郑州形成以二七商圈大上海城、新田TK360为主,其他区域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 [1][3] - 郑州市场目前约有100家以上的谷子店,形成两大主要聚集区 [6][8] 谷子经济商业逻辑 - 谷子经济特指基于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等流行文化内容IP衍生出的周边商品经济 [3] - 谷子消费者主要关注情绪价值和社交价值,购买行为与情感满足和社交需求高度相关 [8] - 泛二次元文化的加速渗透和国内谷子产业制造的完善是推动谷子经济发展的两大关键诱因 [10] 谷子经济市场表现 - 大上海城通过二次元主题转型重获年轻人青睐,谷子店数量已发展至约50家,主要集中分布在1层和2层 [5] - 新田TK360购物中心从经营低迷转变为城市玩乐中心,引入多家二次元品牌门店并填充泛二次元玩乐业态 [6] - 大上海城和新田TK360购物中心均划定了特定场地无偿给爱好者摆摊交易,周末集聚大量二次元爱好者 [6] 谷子经济竞争格局 - 2025年郑州线下谷子市场迎来洗牌潮,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谷子店面临淘汰 [11] - 大上海城某店去年单月销售额最高达50多万元,今年单月销售额最高仅有20多万元 [11] - 今年一季度国内已有近百家线下谷子店关闭或计划闭店,包括知名连锁品牌 [11] 谷子经济差异化策略 - 部分商家通过精准定位构建护城河,如秋子谷子店主打中古谷子,漫谷以《鬼灭之刃》进口谷子为特色 [13] - 线上渠道的先发优势挤压线下市场流量,但限量款谷子线下发售仍吸引消费者抢购 [13] - 行业经历从无序扩张转向理性发展的必经阶段,长期成长性不会改变 [13]
2025年谷子经济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2 09:09
行业定义与起源 - "谷子"源自英文"goods"音译 专指二次元IP周边产品 涵盖徽章 立牌 纸制品等装饰性物品 [5] - 起源于二次元文化 基于漫画 动画 游戏等内容IP衍生 具有体积小 成本低 轻便等特点 [5] - 行业早期依赖日本进口IP衍生品 2010年后本土制造商凭借供应链优势入局 2014年国产IP崛起推动生态构建 [8][9]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700亿元 同比增长超40% 预计2025年突破2000亿元 [1][12] - 2018-2024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2022年首破千亿 盲盒 潮玩等创新形态快速普及 [8][12] - 泛二次元用户规模2024年达5亿 Z世代占比40% 消费潜力支撑行业长期增长 [1][16] 产品结构与渠道 - 产品以徽章(吧唧)为主 占二手市场64%份额 纸制品(19%)和立牌(12%)次之 [10][11] - 销售渠道多元化 线上电商 社交平台与线下谷子店 动漫展会并存 二手交易活跃 [31][32] - 国产IP在头部销量TOP10中占比提升 2025年占据6席 超越日系IP趋势明显 [21][22] 用户画像与消费行为 - 女性消费者占比从2023年67%升至2025Q1的78% 情绪消费和社交属性突出 [34][37] - Z世代月均购买3次 单次消费超百元 65.7%用户接受40%以上溢价 限量款需求旺盛 [1][35][36] - 00后和05后占比达55% 经济独立性增强推动收藏和同人创作生态繁荣 [37] 产业链与IP运营 - 上游以IP开发为核心 中日IP平分秋色 中游需1-3个月完成设计生产 快速响应市场热度 [19][23] - 国产IP衍生品化率仅10% 远低于美日(30%-40%) 国风IP和跨界联名是未来突破点 [2][18] - 迪士尼等国际IP通过体系化授权开发实现高变现 国产影视IP需加强系列化和前置化布局 [63][66] 代表企业动态 - 上影集团开发60个经典IP 覆盖联名授权 游戏联动 AI数智人等多元变现路径 [83][86][87] - 光线传媒《哪吒》衍生品销售额3亿元 但备货不足限制IP价值充分释放 [88][89] - 奥飞娱乐推出AI玩具 结合"喜羊羊"等IP实现交互功能升级 布局全球增长市场 [96][99] - 阿里鱼聚合宝可梦 三丽鸥等顶级IP 2024年全球授权代理零售额排名升至第11位 [101][105]
2025年谷子经济行业简析报告-嘉世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5-29 19:35
行业定义 - "谷子"源自英文"goods"音译,指二次元IP周边产品,涵盖徽章、立牌、纸制品等,"吃谷"即购买这些产品的行为 [7] - 行业起源于二次元文化,产品以徽章(吧唧)最热门,占二手市场销售额64% [13][15] 行业发展历程 - **萌芽阶段(2010年前)**:以海外IP衍生品引入为主,市场小众 [11] - **破局期(2010-2016)**:国产制造商介入,结合传统元素的IP崛起,如《大圣归来》带动国产IP发展 [12] - **成熟期(2020年后)**:供应链规模化降低成本,转向"内容+产品"协同模式 [1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40%,预计2025年突破2000亿元 [1][47] - 2018-2024年复合增速显著,2021年规模813亿元,2024年近1700亿元 [16][18] 用户特征 - **性别与年龄**:女性占比从2023年67%升至2025Q1的78%,Z世代为主力,00后、05后消费突出 [41][42] - **消费行为**:月均购买3次,单次消费超百元,65.7%用户接受40%以上溢价 [43][44] - **用户规模**:泛二次元用户2025年达5亿,Z世代占比不足20%但消费规模占比高 [23][2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IP开发)**:日本动漫IP与国产游戏IP(如《原神》《光与夜之恋》)主导,2025年国产IP占头部销量6席 [30][31] - **中游(生产运营)**:设计生产周期1-3个月,需快速响应市场热度 [32][35] - **下游(渠道)**:线上(电商、社交平台)与线下(谷子店、动漫展)并存,二手交易活跃 [36][38] 产品结构 - 徽章(吧唧)占比64%,立牌占12%,其他包括纸制品、玩偶等 [13][15] 行业挑战 - **同质化竞争**:2024年新增企业超272万家,部分因同质化严重倒闭 [45] - **版权问题**:盗版"同人谷"泛滥,劣质材料损害消费者权益 [46] 发展机遇 - **国产IP崛起**:国产电影衍生品收入占比仅10%,远低于美日(美30%、日40%),潜在空间巨大 [20][21][48] - **跨界联名**:国风IP与跨界合作推动差异化发展,挖掘IP后市场价值 [22]
《中国城市二次元产业活力指数报告》在沪发布
新华财经· 2025-05-11 21:04
中国城市二次元产业活力指数报告发布 - 《中国城市二次元产业活力指数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创新与青年发展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 对近20座城市二次元产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1] - 城市分为四个梯队 上海和北京位于第一梯队 成都 广州 深圳 武汉位于第二梯队 [1] - 评价指标包括产业基础 消费空间 活动载体 传播能级四个维度 [1] 各城市二次元产业发展特点 - 北京在产业基础方面领先各大城市 [1] - 上海在消费空间 活动载体以及传播能级方面领先 [1] - 北京二次元活动内容丰富 形态多样 [1] - 上海二次元活动专业性较强 垂类发展程度较深 [1] - 上海在二次元主题商场 "谷子"门店 社交媒体平台讨论热度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1] 二次元产业发展趋势 - 报告探讨了二次元与企业创新 城市空间拓展 文旅商体展联动 城市形象塑造四个维度的关系 [1] - 预估中国城市二次元产业将在技术创新 产品研发 小微企业生态培育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持续突破 [1] 相关配套活动与计划 - 同步发布《"青春小店"主理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计划》《杨浦区跨次元品牌集聚区建设工作方案》 [2] - "上海国际跨次元产业联盟"宣告成立 [2]
卖徽章、立牌、开设IP主题餐厅……“谷子经济”激发消费新场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4 14:49
谷子经济定义与特征 - 谷子经济指围绕二次元IP(漫画、动漫、游戏等)周边商品形成的消费文化,商品类型包括徽章、立牌、卡牌等,单价多在15元至50元区间 [1] - 核心消费群体为年轻动漫爱好者,商品兼具消费品属性与情感价值,体现对IP角色的热爱 [1] 二次元业态对传统商业的改造 -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引入卡游店等二次元业态,通过鲜明视觉设计和多IP主题区域吸引客流 [2] - 某传统百货转型为二次元主题商场后,两年总销售额突破7亿元,单日最高客流量达9万人次,改造区域2024年1-3月客流增长60%、销售额同比提升130% [4] - 商场引入70个品牌(含20家新店),地下500平方米空间定期轮换IP活动形成"兴趣聚落" [4] 消费群体与场景拓展 - 消费人群覆盖青少年至老年人,出现祖孙共同参与的现象,体现文化破圈效应 [3] - 静安区商场通过原创IP罗小黑战记快闪活动、主题餐厅及专用化妆间等细节提升体验,引发排队热潮 [4] 政策支持与行业规范 - 上海黄浦区出台二次元商业"合规指引",涵盖快闪活动、商品预售规则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推动新业态健康发展 [4]
cos委托:一种新型的“孤独经济”悄然出现
36氪· 2025-04-28 07:59
行业概述 - Cos委托服务是一种连接"二次元"和"三次元"的情感消费模式,年轻女性通过付费聘请Coser扮演虚拟角色进行定制化约会 [3][6] - 该服务属于"孤独经济"细分领域,满足年轻群体对陪伴和亲密关系的替代性需求,2023年中国未婚成年人超2亿,其中7700万独居 [9] - 行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委托方(单主)通过社交平台匹配服务方(委托老师),按小时或日计费,顶尖Coser日收入可达四位数 [4][10] 商业模式 - 定价体系分层明显:基础服务每小时60元起(4小时起订),日费260-500元,一线城市知名Coser单日收费可达1000元以上 [10][11] - 附加消费场景丰富:客户需承担交通、食宿、礼物及场景布置费用,单次最高消费记录达1.5万元,有用户年支出累计近50万元 [11] - 获客渠道集中于社交媒体:87%交易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促成,Coser通过发布"接单卡"(含角色还原度、价格、定妆照)吸引客户 [6][7] 用户画像 - 核心客群为18-28岁女性:大学生占比52%,职场新人占比38%,主要来自《恋与制作人》《光与夜之恋》等乙女游戏玩家 [7][8] - 消费动机呈现多元化:57%用户为补偿现实情感缺失,33%追求游戏角色现实化体验,10%用于特殊节日仪式感 [9][12] - 服务内容高度标准化:包含牵手(92%订单)、拥抱(76%)、壁咚(58%)等16种预设互动动作,求婚场景溢价率达300% [6][14] 运营特征 - 服务交付存在显著信息差:45%投诉涉及Coser身高/颜值与宣传不符,23%客户抱怨互动过程偏离角色设定(OOC) [17][18] - 版权风险持续存在:100%商业Cosplay涉嫌侵犯游戏公司角色著作权,但行业依赖版权方默许态度维持运营 [19] - 心理依赖性强:68%用户会产生情感戒断反应,15%出现焦虑/抑郁等躯体化症状,年均心理咨询支出超4000元 [15][16] 市场潜力 - 上游产业支撑强劲:相关乙女游戏市场规模超10亿元,《恋与制作人》单月流水突破2亿元,为Cos委托提供用户基础 [8][9] - 技术融合趋势显现:部分服务开始结合AR/VR设备提升沉浸感,但现阶段真人互动仍占90%市场份额 [1][6] - 区域发展不均衡: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客单价较二三线城市高40%,成都、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增速达200% [11]
4.27犀牛财经早报:多家银行警示黄金投资风险 哈佛大学拟售10亿美元私募股权基金资产





犀牛财经· 2025-04-27 09:45
金融投资行业 - 金价高位运行使黄金投资升温,多家银行发公告警示风险并严控信用卡“炒金”,专家称追涨黄金有资金风险,且贷款和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黄金投资 [1] - 4月24日多家外媒报道,哈佛资产管理公司正深入探讨出售约10亿美元私募股权基金资产,此前哈佛大学计划拆借7.5亿美元应急,后联邦经费超22亿美元被冻结且面临征税威胁 [2] - 4月25日弘业期货发布2025年一季报,三家已发布一季报的A股上市期货公司业绩分化,弘业期货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南华期货利润不变、营收下滑,永安期货营收净利双降 [5] 消费行业 - “谷子”经济以二次元周边商品为核心吸引Z世代,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预计2029年突破3000亿元,推动文化和消费市场发展 [1] 科技行业 - 4月26日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中科院理化所首发首展万瓦级氦制冷机,核心部件全部国产,将应用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小型500瓦氦制冷机已签约合肥先进光源 [1] - 4月25日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江苏无锡开幕,展示多种功能,江苏机器人企业关键技术取得进展,无锡形成产业集群优势,运动会推动行业发展 [2]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创建机器学习“元素周期表”,展示超20种经典算法联系,将改进现有AI模型或提出新模型,促进AI技术发展 [2] 互联网行业 - 4月27日美团声明“因使用双开或京东软件被永久停止接单”系恶意P图造谣,公司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3][4] 环保行业 - 北交所网站近日披露终止天和环保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审核,原拟募资1.8亿元用于相关项目 [4] 能源行业 - 天力锂能公告全资子公司四川天力名下土地使用权因诉讼被雅安市雨城区人民法院查封3年 [5] 企业合规与财务 - 宁波舜通因2024年公司债券中期报告及半年度财务报告多项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收到上交所书面警示 [6] - 日新科技公告未能按时偿还汉口银行两笔信用证贷款,剩余未偿本金3970万元,正与银行协商还款 [7] 教育与证券市场 - 成都勤学善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A股市场崛起,现身多只股票,在福达合金和雪祺电气持股市值合计超5500万元 [8] 医药行业 - 长春高新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近十年来首次同比下滑,高度依赖子公司金赛药业的生长激素,金赛药业收入和净利润也有所降低 [8]
“谷子”经济迅猛发展 年轻人带动千亿市场
快讯· 2025-04-27 08:59
谷子经济市场概况 - 谷子经济指以漫画、动漫、游戏等IP为原型的二次元周边商品经济模式 [1] - 该模式通过赋予商品"陪伴"和"精神消费"等情绪价值吸引Z世代消费者 [1] - 国内多个城市商圈正打造二次元消费地标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1689亿元 [1] - 较2023年增长40.63% [1]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1] 行业影响 - 谷子经济趋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1] - 为消费市场带来新活力 [1]
谷子也要按斤卖了?第二波谷店倒闭潮来了
创业邦· 2025-03-28 11:37
谷店倒闭潮现状 - 2024年前三个月近百家线下谷店关闭,2月单月闭店数量达60余家,新开店仅35家,行业呈现萎缩态势 [8] - 全国连锁谷店暴蒙BOOMCOMIC计划撤出北京市场,王府井和西单门店面临关闭 [10] - 商场抽成比例从2023年的15%升至2024年的30%,成都天府红商铺租金达270元/平方米 [10] 倒闭核心原因 - **选址问题**:二次元商圈规划不合理,如成都天府国际动漫城因远离市区及年轻人群导致客流不足,月流水3万仅够支付租金 [12][13][15] - **消费理性化**:IP同质化严重(如《咒术回战》《蓝色禁区》主导市场),消费者审美疲劳且产生"被割韭菜"感 [15] - **选品与压货风险**:店主需紧跟热门IP复刻,现金流与库存强绑定,滞销后小型谷店无法承受清仓损失(如潮玩星球5元痛Tee、4.9元吧唧促销) [15][17] 新兴业态:"垃圾堆"模式 - **价格与IP优势**:中古谷子售价仅为原价40%(如100元商品卖40元),且覆盖冷门IP吸引细分粉丝 [21] - **线上线下融合**:北京扑谷模仿日本骏河屋模式,周末客流量翻倍;抖音直播间如Q酱潮玩以10-50元低价拍卖库存,东北部分店铺按克(0.5元/克)销售 [22][23][25][28] - **连锁店转型案例**:快看漫画将门店2/3区域改为"垃圾堆",成为商圈唯一高粘性店铺 [25] 差异化转型路径 - **二次元主题咖啡店**:钢镚漫咖馆从航海王主题起步,1年内扩张至广州等5城,并升级为千平二次元街区+漫展模式 [32][34] - **手作体验服务**:提供拼豆、流麻等DIY项目,应援扇单价低于百元,推出不限时畅玩套餐 [34] - **卡牌游戏联动**:卡店通过组织《游戏王》等赛事提升客流,结合谷子销售形成综合业态 [36] 行业趋势判断 - 市场从蓝海转为红海,消费降级趋势明显,单纯依赖IP销售的粗放模式难以为继 [6][31] - 头部连锁店通过清仓促销挤压小商户生存空间,折扣便利店(如好特卖Max)入局加剧竞争 [17][19]
“对8岁以下禁售!”网友:必须支持
新浪财经· 2025-03-21 09:03
二次元产业发展现状 - 二次元产业快速发展,"谷子经济"(二次元相关产品)逐渐成为热潮,在商场、购物中心等场所随处可见二次元商品和顾客 [1] - 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务包括基于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等开发的周边产品,以及主题快闪活动、二次元主题店、主题餐饮、电商、直播带货、动漫展等场景下的经营活动 [4] - 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用户群体持续增长,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不断演进,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 [5] 上海黄浦区市场监管政策 - 上海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发布《黄浦区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务经营合规指引》,推动二次元新兴产业在合规框架内健康发展 [2] - 《指引》规定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务,向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时需确认取得监护人同意 [2] - 经营者需确保商品和服务内容符合未成年人保护要求,避免涉及暴力、恐怖、色情等不良内容 [2] 行业问题与监管措施 - 行业存在虚假宣传、商业混淆、不正当竞争等问题,消费纠纷显著增长 [5] - 2024年黄浦区涉及二次元领域的消费者投诉中,企业不按约定时间发货、无故拖延或无理由拒绝履行三包义务、售后服务不到位占投诉总量的一半以上 [5] - 市场监管部门制定"合规指引"帮助企业分清责任边界、规避经营风险,推动市场从"野蛮生长"转向"有序繁荣" [5] 社会反响 - 话题上海黄浦区对8岁以下禁售二次元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6] - 网友对相关政策表示支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