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零售

搜索文档
网红书店的生意,今年不好做了
搜狐财经· 2025-07-01 07:11
行业现状 - 2024年初至2025年4月全国至少7家知名网红书店品牌出现大规模闭店或退出市场现象,包括茑屋书店(关闭西安、上海、天津3家门店)、十点书店(厦门3家门店全关)、钟书阁(重庆旗舰店关闭)等 [2] - 叠加言几又从60家缩至3家(关闭57家门店),实际关停网红书店总数超50家,波及北京、上海、西安、厦门等十余座城市 [2] - 2024年实体书店在图书零售市场占比仅13.99%,不足线上渠道三分之一 [4] - 茑屋书店母公司Culture Convenience Club在日本拥有7000万T-CARD积分卡用户,超全国半数人口 [7] 商业模式转型 - 书店整体销售额中卖书仅占30%,餐饮等非书业务贡献70%,卖书利润占比不足10% [5] - "书+"模式成为主流,咖啡、文创、活动等构成主要收入来源,空间设计强调网红打卡属性 [5][7] - 茑屋书店通过用户消费数据构建精准营销网络,根据社区偏好动态调整商品陈列(如旅行指南、食谱等) [7] - 行业尝试从有形产品转向无形服务(课程、知识、社交),线上线下结合积累信任客户 [21] 经营困境 - 顾客拍照打卡多但实际消费转化率低,文创产品定价虚高(如袜子170元)导致乏人问津 [4][12] - 书架设计重装饰轻实用,上半部分多为书壳模型,实体书品类偏向小众艺术设计类 [13] - 南京先锋书店因商拍摊位挤占阅读空间引发争议,被迫发布禁止拍立得公告并拆除标志性门头 [13] - 高颜值空间带来高租金和维护成本,坪效压力大,收入难以覆盖支出 [16][17] 成功案例 - 成都阿来书房通过在地文化讲座实现线上线下场场爆满 [22] - 北京风入松书店放弃网红模式,设置免费阅读座位,专注学术书籍和"先阅读后购买"服务 [24] - 部分独立书店通过社区亲子活动、文化讲座、公益课堂建立"血肉联系" [22] - 店员专业荐书服务创造计划外的阅读发现,形成算法无法替代的体验 [25] 核心观点 - 实体书店核心竞争力在于扎根本地文化、建立社区情感连接,而非单纯依赖视觉设计 [26] - 过度追逐网红效应导致背离核心读者群体,高价"生活方式提案"难获消费者持续买单 [10][12] - 行业需在吸引客流与保持阅读本质间寻找平衡,避免同质化竞争 [19][20] - 长期存活的书店需兼具选书专业性、人文温度及可持续商业模式 [24][25][26]
没有一家网红书店,能逃得过被嫌弃
虎嗅· 2025-06-25 15:45
行业现状 - 网红书店面临大规模闭店潮,2024年初至2025年4月全国至少7家知名品牌关闭或退出市场,包括茑屋书店(关闭3家)、十点书店(厦门3家全关)、钟书阁(重庆旗舰店关闭)等 [3] - 叠加言几又从60家缩至3家(关闭57家),实际关停总数超50家,波及北京、上海等十余城 [4] - 实体书店在图书零售市场占比仅13.99%,不足线上渠道三分之一 [7] 商业模式困境 - 网红书店陷入"拍照打卡多、实际购书少"循环,文创产品(如170元袜子)滞销,电商冲击致价格成本劣势 [5][6] - 书店整体销售额中卖书仅占30%,利润贡献不足10%,70%依赖餐饮等非书业务 [8] - 转型依赖"书+"模式(咖啡、文创、高颜值空间),但坪效压力大,装修维护成本高企 [10][28][29] 转型案例与问题 - 茑屋日本成功依托7000万T-CARD用户数据做"生活方式提案",但中国水土不服连关3店 [12][16] - 国内书店定价虚高(如32元贴纸日本原价17元),文创性价比低致消费者热情消退 [18][21] - 书品类偏向小众艺术设计,大众读物稀缺,部分书店书架上区为装饰性书壳 [23] 可持续路径探索 - 未来盈利需拓展课程/知识服务、强化社交情感链接、线上线下融合 [33] - 中小型独立书店通过社区活动(亲子故事会、文化讲座)建立本地化链接 [35] - 部分书店回归选书专业性,如风入松设免费阅读座,主推"先阅读后购买"模式 [36][37] 核心矛盾与趋势 - 高颜值空间短期引流但难转化,流量与销量失衡导致商业泡沫破裂 [27][29] - 消费者需求从"打卡消费"转向专业服务与温度,社区化、教育化或成突破口 [35][38] - 行业共识为平衡创新与本质,避免过度追逐流量丢失书店文化属性 [31][32][40]
搬来书店做邻居(文化中国行·人文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22 05:47
街区改造与文化业态引进 - 大学路街区通过引进7家书店解决噪声扰民和油烟投诉问题,投诉量从每周六七起降至零[4][6][7] - 街道依托百脑汇议事堂平台协调居委会、业委会、商铺运营方等多方诉求,制定招商白名单优先引进文化业态[5][6] - 运营方创智天地提供租金优惠和闲置场地支持,成功吸引二手书店等文化商户入驻[6][7] 书店运营与社区融合 - 悦悦书店举办科普讲座、读书会等活动,吸引家长和青少年参与,活动信息通过小区微信群传播[8][9] - 朵云书院结合高校资源推出托育服务,并计划向居民开放图书馆,满足家长进修需求[10] - 二手书书店协助举办社区书画展,谜芸馆为大学生推理协会提供活动场地,形成文化互动[10] 文化活动与居民参与 - 杨浦区妇联联合书店开展"家+书屋"项目,组织亲子阅读、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8][9] - 街区举办美好书店节,发放"串门卡"优惠券吸引居民参与,周末设为限时步行街[3][13] - 居民自发设计书店主题CityWalk路线,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群体也参与书店休闲[10][11] 基层治理与社会资源整合 - 街道联动城管部门为书店申请外摆位,一站式审批活动保障,提升营业空间[13] - 复旦大学人民城市研究院指出文化空间可化解基层治理"硬冲突",增强居民归属感[12] - 街区党支部在书店举办共建会议,提议整合农园劳动教育与图书整理等创新服务[14]
一年连关三家,红极一时的网红书店为什么不红了?
36氪· 2025-05-19 17:20
曾经,网红书店都是各个城市的打卡目的地,不少年轻人都会把约会地点选在网红书店,甚至网红书店成为了一众文艺青年们最喜欢的地方,然而就在最近 红极一时的网红书店就接连关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一年连关三家的网红书店?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曾红极一时的网红书店,又一家门店正式闭店!2025年4月,在经历三个月的停摆后,茑屋位于上海静安MOHO商场的书店 TSUTAYA BOOKSTORE正式宣布闭店,让许多人叹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位于江宁路699号的静安MOHO商场,发现该商场目前几乎处于半停摆的状态。商场地下两层至地上四层,约半数店铺空置,客流 稀疏,只有一楼的服务台前坐着客服人员。许多买手店和潮流品牌店都已关停,所剩不多的餐饮店冷冷清清。 原先茑屋书店所在的三楼大半平层,已经被新开业的网红健身房Change健身中心占据——与整座商场的冷清形成对比,这里反而是人气高地。 茑屋书店在日本文化消费市场不啻传奇般的存在。成立40余年,茑屋书店在日本开枝散叶,顶峰时门店超1400家,会员覆盖超半数国民。 首创书籍区与星巴克融合模式的六本木之丘TSUTAYA TOKYO ROPPONGI,创造集超美大型 ...
浙江新华的“年轻化转型”:鼓励全员直播荐书 背后有什么考量?
财富在线· 2025-05-08 16:33
公司转型背景与战略 - 浙江新华拥有75年历史,拥有800余个连锁网点和近50万平方米卖场面积,但面临线下客流减少和传统渠道增长见顶的挑战 [3] - 2020年7月成立电商事业部,2022年开始探索直播电商,从传统书店转型为图书知识分享博主和抖音店播卖书 [5] - 2024年启动"千人主播"计划,鼓励全省700多家县市门店开展直播荐书,已带动35家门店在抖音开店并开启直播 [5][6] 直播电商运营成果 - 《敖丙传》最高单日销售7500册,累计直播销售近5万册,码洋280万元;《孩子开窍要趁早》3天销量超1万册,累计销量6.5万册,码洋389万元 [1] - 2023年店铺总销售额2000万元,2024年增长至3000万元 [9] - 《哈利波特》25周年纪念版直播实时在线人数达7000人,销售超8000件,码洋320万元 [13] - 抖音平台粉丝超过30万,首创"仓播"模式使在线人数从60-100人提升至400-500人 [5][7] 运营模式与方法论 - 搭建10余人新媒体团队,包括5名主播及选品、运营、商务等专职人员 [9] - 采用"全域兴趣电商"模式,结合短视频内容电商与货架电商场景 [12] - 首创"仓播"模式引发用户情怀共鸣,带动行业模仿 [7][8] - 与抖音电商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获得平台规则指导和流量支持 [10][11] 行业趋势与影响 - 抖音电商2025年一季度日均售出图书超300万本 [16] - 2024年2月至2025年1月,69%商家通过店播动销,超1000个商家店播销售额过亿元,2.1万个商家超千万元 [16] - 用户消费习惯改变,倾向于通过短视频筛选和直播间推荐购买图书 [9][12] - 公司凭借100多万个SKU的庞大货盘优势,避免小出版社货盘不足的问题 [10]
杭州实体书店成“度假”顶流地
每日商报· 2025-05-07 08:14
书店客流量增长 - 杭州市内多家书店"五一"假期客流量较平日增长近一倍 [1] - 西西弗书店(国大城市广场店)假期日均客流量达800-900人,较平日400-500人翻倍,同比往年增长20%以上 [2] - 苇草电影书店假期客流量显著提升,座位常满且购书率上升 [2] - 普通读者(世纪城店)假期客流量可观,顾客年龄层从20多岁年轻人扩展至七八十岁老年人 [2] 消费行为变化 - 西西弗书店咖啡区消费量较平日增长超50% [2] - 顾客购书量增加,部分一次性购买两三套书籍 [2] - 消费者倾向选择书店作为假期"避世充电站",避开景区拥挤 [3] 业态创新与服务升级 - 实体书店采用"阅读+咖啡+文创+活动"复合模式吸引客流 [1] - 西西弗书店推出刷边版图书和影视剧原著专区成为打卡热点 [3] - 茑屋书店通过漫画专柜、手办展位和青年市集吸引潮玩爱好者 [3] - 称心书房推出"旧书换蔬菜"活动,单向空间举办新书分享会,新华书店推出光合作用盲盒书活动 [3] 行业趋势 - 单纯依靠图书销售难以维持盈利,需通过复合业态实现进化 [3] - 明星周边和潮流文创成为引流重要手段,甚至吸引外地专程顾客 [3] - 场景营造与创新服务被视为实体书店未来发展关键 [3]
用建筑和文字凝结百年时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29 08:59
书店概况 - 雅典人书店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的圣菲大道,前身为1919年建成的大光明剧院,2000年改造为书店后正式营业[1] - 书店面积超过1700平方米,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1] - 书店保留了剧院的建筑特色,包括穹顶巨幅壁画、舞台深红色幕布和包厢浮雕等装饰元素[1] 历史沿革 - 大光明剧院由著名建筑师设计,内部装潢典雅,穹顶壁画由意大利画家纳萨雷诺·奥兰迪绘制,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1]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经济危机和影视普及导致剧院衰落,2000年市政府将其改造为书店[1] - 2019年剧院建成一百周年时,书店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最美书店"之一[2] 文化价值 - 阿根廷是世界上人均阅读时间最多的国家之一,布宜诺斯艾利斯遍布书店和二手书摊,雅典人书店是当地购书首选[1] - 书店将戏剧与书籍融为一体,为读者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2] - 插画家布鲁诺·马尼亚特拉表示书店具有令人平静的能量,适合阅读和创作[2] 社会影响 - 阿根廷作家奥古斯丁娜·林奇认为书店是人们与故事、知识、想象力接触的重要场所[2] - 书店已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文化地标,百年穹顶油画见证着城市变迁[2] - 书店为爱书人营造了家的感觉,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聚集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