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餐饮
icon
搜索文档
正式营业第一天爆单!揭秘京东外卖新模式:与品牌、厨师、食材供应链合营,“不是外卖集合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22:51
业务模式 - 公司正式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投入10亿元现金,面向全国餐饮品牌与个体厨师为1000道招牌菜招募合伙人 [1] - 合伙人仅需提供菜品配方并参与研发,由七鲜小厨承担现炒制作及品控,以外卖、自提两种形式销售 [1] - 公司定位为合营的餐饮制作平台,上线的是合伙人的菜品而非独立档口或门店 [2] - 租金、人力、运营成本均由公司出资,餐饮商家只需负责菜品研发 [2] - 针对每道菜的合伙人给予100万元保底分成,后续销售分成上不封顶 [4] 供应链管理 - 供应链上游严格筛选,只选用大品牌、有保障的供应商 [1] - 调味品复用京东现有优势供应链,包括中粮、中盐和益海嘉里等大品牌 [1] - 肉类和净菜由工厂洗切、检测并密封包装后冷链运输至门店 [1] - 公司愿意与更多优质供货商、餐厅合作 [5] 门店运营 - 首家门店选址北京东城区,紧邻市中心,不藏于封闭居民楼 [5] - 主打"24小时后厨直播"以增强透明度 [5] - 优先选址"幽灵外卖"订单占比高的地段,避开合伙人老店布局 [5] - 计划3年内投入超百亿元资金在全国建设超10000个门店 [5] 市场反响 - 开业首日即爆单,显示市场需求旺盛 [1] - 合伙人招募已有近8000个报名数据 [1][4] 合作策略 - 对入驻其他外卖平台持开放态度,不设限单一平台经营 [6] - 商业模式区别于美团,强调高性价比和安全食品 [1]
京东首家自营外卖门店开业?商品单价在10元到30元之间,工作人员:全是现炒现做,没有预制菜
新华网财经· 2025-07-22 10:21
京东外卖业务布局 - 京东旗下首家外卖自营门店"七鲜小厨"于7月20日正式开业 定位为外卖+自提模式 无堂食区域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 [1][6] - 门店采用透明厨房设计 配备炒菜机等设备 菜品均为现炒现做 不含预制菜 品类涵盖意面 炒饭 拌饭及特色烧烤等 [6] - 商品单价区间为10-30元 已售800份 目前仅入驻京东外卖频道 未在美团和饿了么上线 [6] 商业模式创新 - 公司创始人刘强东表示将推出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外卖商业模式 具体细节尚未披露 [1] - 门店选址耗时较长 显示战略谨慎性 厨房设置外卖员取餐区和自提区 配备大量外卖柜 [1][6] 菜品合伙人计划 - 公司启动10亿元现金招募1000道招牌菜的合伙人 每道菜提供100万元保底分成 销量分成上不封顶 [8][9] - 合伙人仅需提供配方 由七鲜小厨负责现炒制作和品控 面向品牌餐厅和个体厨师开放 [8][9] 扩张计划 - 公司计划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门店 显示快速扩张意图 [10] - 七鲜小厨商标由京东全资控股的江苏卓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有 体现业务战略重要性 [6]
为无堂食外卖立规矩(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7-16 06:10
无堂食外卖行业现状 - 无堂食外卖指仅做外卖不做堂食的餐饮模式 具有降低成本、轻量化运营的优势 [1] - 行业普遍存在隐蔽性问题 如后厨环境、食材安全、加工规范等监管难题 引发消费者顾虑 [1] - 典型运营模式为单厨房结构 且多不设在沿街店铺 进一步加剧监管盲区 [1] 地方监管创新实践 - 重庆市发布《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团体标准 首次明确行业服务规范 [1] - 部分平台推出新模式 由平台投资改造并管理线下厨房 实现"全程可视可追溯"食品安全保障 [1] - 浙江推行组团式管理 将零散商户集中至161个合规聚集区 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规范化治理 [1] 政企协同治理机制 - 政府角色转变为"创新治理者" 负责规则制定、平台搭建和方向引导 [2] - 专业运营商承担聚集区建设管理 平台提供流量与数字化支持 商户需遵守规范自治 [2] - 该模式实现政府与市场协同 通过共治共享解决食品安全痛点 激活消费信心 [2] 行业发展趋势 - 治理创新成为新业态发展关键 通过标准化和透明化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2] - 可复制推广的聚集区管理模式 正在从浙江向全国范围快速渗透 [1]
新华视点|高温加热有风险!警惕外卖餐盒中“看不见的塑料”
新华社· 2025-07-03 15:51
行业动态 - 我国自2024年9月6日起正式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4806.7-2023),明确规定塑料餐盒在预期使用条件下不得释放有害物质且需标注最高使用温度 [1] - 耐高温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已逐步进入市场,但因生产成本较高导致推广速度缓慢 [2] 产品安全 - 即便标注"微波炉适用"的5号聚丙烯餐盒,在高温环境下仍可能导致微塑料释放 [2] - 标准要求塑料餐盒相关化学物质迁移量需符合安全限量 [1] 消费者行为 - 消费者需关注塑料材质编号、避免高温长时间使用并及时转移食物以降低健康风险 [2] - 外卖塑料餐盒安全性差异引发公众广泛关注,日均点外卖2.5次的高频使用案例引发社会讨论 [1] 市场现状 - 外卖食品包装安全问题已成为行业焦点,便捷性与健康风险需平衡 [2] - 塑料餐盒需在产品上清晰标注最高使用温度以符合新国标要求 [1]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强化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中国食品网· 2025-05-09 10:11
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强化党建引领,开展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1] - 采取随机抽取、数据比对、实地查验等方式进行"穿透式检查",线上线下同步推进 [3] - 检查平台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配备和职责制定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落实情况 [3] 外卖入网经营者检查重点 - 重点检查入网资质审查情况,包括食品经营许可证审查、许可和公示信息真实性核查、食品安全协议签订 [3] - 检查经营场景公示和真实性,菜品名称、原料名称公示真实性,"互联网+明厨亮灶"上线情况 [4] - 现场检查食品采购、运输、进货查验合规性,原料、半成品、成品贮存、食品添加剂管理情况 [4] 食品安全管理细节检查 - 检查食品交叉污染、容器餐具清洗消毒、后厨环境卫生、加工贮存设施设备定期清洗维护情况 [4] - 检查防尘、防蝇、防鼠、防虫等病媒生物防制设施设备配备和运转情况 [4] - 检查从业人员防护措施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落实情况 [4] 违法违规行为打击 - 严厉打击无合法资质入驻平台从事外卖服务、经营地址和许可地址不符、实际经营场景和平台展示图片不符等行为 [4] 下一步检查计划 - 以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为重点区域,无堂食外卖、连锁餐饮品牌外卖为重点业态开展检查 [4] - 针对投诉举报多或差评多、多批次监督抽检不合格、受到过行政处罚的外卖入网经营者加密检查频次 [4]
“垃圾外卖”背后推手:批量复制门店,加盟狂揽2000万
商业洞察· 2024-11-06 16:35
行业趋势与商业模式 - 外卖行业出现"精致廉价外卖"现象,特点是国潮包装、黑色一次性软勺、色素饮料和低价加购品,主要来自15-20平米的档口店,无堂食只做外卖[3] - 行业衍生出"流水线"式加盟模式,通过夸张店名如"赌上十年厨师生涯卖的炒饭"吸引流量,月销可达9999+,评分4.8分,已从炒饭麻辣烫扩展至牛排黄焖鸡等品类[4] - 典型加盟模式为收取2.98万元加盟费加3%营业额代运营费,某品牌拥有700家加盟商,仅加盟费收入就达2000万元[4] 运营策略与成本结构 - 总部控制核心调料供应,600元调料可做3000份炒饭,加盟商月销5000单需支付上千元调料费[6] - 标准化操作可实现30秒出餐,招商宣传甚至称8秒出餐,大幅节省人力成本[6] - 单店日销可达600单,炒饭定价15元左右,选址集中于大学城、写字楼等高流量商圈[6] - 实际运营成本包括:房租、平台扣点、总部抽成、营销投放等,前期投入需十几万,典型加盟商年利润约20-30万元[9] 流量获取与营销创新 - 采用网文风格店名如"重生之我在卖麻辣烫",入店转化率达11.2%,在商圈66家店中排名第二[6] - 通过0.01元加购品(香肠、鸡腿等)制造薅羊毛感提升下单率[9] - 当流量下滑时,品牌方会更换项目名称(如从"赌上厨师生涯"改为"一碗吃到爽"),并降低加盟费至1.98万吸引新加盟商[9] 产品质量与消费者反馈 - 产品主要依赖标准化调料,实际无专业厨师,口味一致性靠工业化生产实现[6] - 国潮包装成本仅0.1元/个(拼多多销量70万+),但配套餐具质量差(易断筷子、弯曲黑勺)[11] - 消费者总结出"廉价外卖公式":网文店名+国潮包装=可能的小作坊预制菜,对卫生状况产生担忧[11] - 部分商家为维持低价策略,在包装和食材上过度压缩成本,导致产品"踩雷"概率增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