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打印机
icon
搜索文档
改革开放走在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进阶:迈向创新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20:53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国内生产总值达约14.79万亿元,其中内地九市115365.14亿元,同比增长3.7%,香港31769.93亿港元,同比增长2.5%,澳门4033.14亿澳门元,同比增长8.8% [7] -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超越纽约和旧金山两个世界级湾区,与东京湾区并列全球经济规模第一梯队,人均GDP估算约17.02万元 [2][7] 产业发展与供应链协同 - 纳思达的供应链70%以上能够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解决,打印机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已经自成系统 [2][6] - 产业创新发展趋势是从跟随者到领跑者,细化的社会分工是完成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 [2][6] -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已与国药集团、华润医药、珠海一微半导体等20余家企业签订联合实验室协议,精准对接相关企业并迅速实现产线落地 [6]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大湾区拥有超过7.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 [11] -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有超过300位师生开展项目研究,累计吸引项目金额超过3亿元,其中政府项目超过170项、商业项目超过180项 [6] - 科技进步依赖基础科研机构、应用技术转化企业和强大金融服务三驾马车,粤港澳大湾区在这三方面条件最为具备 [11] 区域协同与要素流动 - 大湾区内部人才流动率近三年提升25%,与外部交流频率增长30% [4] - 截至2024年5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11.57万人,跨境汇划金额590.61亿元 [4] - 交通基建和跨境机制建设支持要素流动,从澳门到珠海横琴的通勤时间从2019年的一个半小时缩短至现在的10分钟 [2][4] 城市功能定位与转型 - 大湾区发展引擎已经从以香港、广州为代表的门户城市,转向以深圳为代表的创新城市 [3][8] - 广州通过南沙科学城建设、引进华为等科创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香港在保持传统支柱产业基础上推动“再工业化”,澳门发力“1+4”产业多元化战略 [9][10] - 深圳持续强化创新优势,并通过构建都市圈的方式将部分生产功能疏解至东莞、惠州、中山等周边地区 [10] 全球化战略与市场链接 - 粤港澳大湾区在链接东南亚市场方面具有地理与市场双重优势,未来要在链接“一带一路”市场上承担引擎作用 [12] - 珠海中科慧智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意向合作金额已经超过十亿元,计划明年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重点拓展中东、东南亚和非洲市场 [12][13] - 外资企业基于“中国+1”战略布局,大湾区城市可成为辐射中国本土与东南亚供应链的亚太研发中心所在地 [13] 未来发展路径与潜力 - 粤港澳大湾区有望在未来的十年内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和世界上最大的科创中心 [8][11] - 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关键是形成“产业+金融+创新”三轮驱动,构建功能互补的城市网络 [14] - 粤港澳大湾区有机会超越前三大湾区,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复合功能最强的世界级城市群 [14]
乘“风”破浪! 明阳智能二十年向海逐梦深蓝
上海证券报· 2025-09-30 07:56
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树根科技) - 公司使命为“赋万物智能,助工业进步,创社会富足”,致力于以数据驱动中国制造业升级 [1] - 公司连续6年入选Gartner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魔力象限,成为亚太地区为数不多的代表企业 [1] - 业务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专注于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并优化工业设备运营 [1] - 公司最初以三一重工的制造场景为试验田,专注于大型工程机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 [2] - 业务范围从“后市场服务”拓展至智能生产及企业智能决策,旨在打造开放通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2] - 根云平台可兼容超1100种工业协议,连接超250万台高价值工业设备,协议类型超5000种 [3] - 在三一重工18号工厂应用根云平台,实现8大工艺、32个典型场景的智能化,日产生数据超30TB [4][5] - 平台帮助某汽车厂批量级质量缺陷减少超50%,全年减少加班工时7800小时 [5] - 公司服务领域从重工业拓展至物流、养殖等行业,实现跨行业数据应用 [5] - 2024年9月发布售后维修Agent和柔性智能产线生态平台,致力于解决制造业全球化服务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6] - 公司通过“企业大脑”与“机器人大脑”提升组织管理效率并降低成本 [6]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纳思达) - 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自主的打印机品牌,2010年发布中国首台自主核心技术激光打印机“奔图” [4][10] - 2024年发布首台自主A3激光复印机,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4] - 公司为全球第四大激光打印机厂商,其通用耗材芯片产销量位居全球前列 [4] - 从耗材生产转向整机研发,累计研发投入超20亿元,打印机业务于2018年实现盈亏平衡 [10][11] - 芯片子公司极海微电子2024年利润达363亿元,同比增长108.97% [11] - 极海微电子拥有600余人研发团队,累计获1333项集成电路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超100项 [11] - 芯片业务从打印机耗材延伸至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11] 明阳智能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明阳智能) - 公司用20年时间参与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13][17] - 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位列第二,产品远销欧洲、日本等地 [13][19] - 2025年上半年新增海外订单1.68GW,稳居全球风电企业前列 [19] - 自主研发的16.6MW“明阳天成号”为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年发电量约5400万度 [15][20] - 平台叶轮扫风面积相当于50个足球场,采用抗压能力115兆帕以上的混凝土浮式基础 [15][20] - 陆上风机装机价格从2022年的6200-6800元/千瓦降至2000-2500元/千瓦,海上风机降至3000元/千瓦 [14][18] - 攻克离岸100公里、水深100米的深水区作业难题,参与国内5台漂浮式示范工程中3台的研发 [8][20] - 公司从风机制造商向智慧能源服务商转型,打造覆盖发电、储能、用电的能源生态链 [9][21] - 在海南文昌推进百万吨级深远海绿色电氢氨醇项目,包括风电、制氢及甲醇装置 [9][21] - 与阿里巴巴在河北张家口合作绿电与算力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4亿元,规划年发电7.97亿千瓦时 [21]
创“芯”为基!纳思达打造中国打印机名片
上海证券报· 2025-09-30 07:54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公司从一家墨盒生产商起步,历经二十余年发展,成长为全球第四大激光打印机厂商,其通用耗材芯片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 [1] - 公司于2010年发布中国第一台自主核心技术激光打印机,并于2024年发布首台自主可控的A3激光复印机,填补了多项空白 [1] - 公司打印机业务在2018年实现盈亏平衡,此前累计研发投入超20亿元 [3] 战略转型与核心驱动力 - 公司经历了两次关键战略转型:第一次从做耗材转向做打印机整机,以从“追随者”变为“主导者” [2];第二次从做办公产品转向做关乎国家信息安全的“中国打印机” [3] - 公司选择激光打印机赛道是基于其打印速度更快、显色技术更优、更利于档案保存的性能优势和应用前景 [2] - 技术突破是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芯片子公司极海微拥有600余人的研发团队,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累计获1331项集成电路授权专利 [6] 芯片业务与新增长曲线 - 芯片子公司极海微最初为打印机耗材设计芯片,自2018年起将技术延伸至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等更广阔赛道 [5] - 2024年极海微全年芯片销量达到6.15亿颗,同比增长26.01%,其中非打印耗材芯片销量同比大幅增长42% [5] - 极海微已成功研发并量产多款高端32位通用MCU芯片,2024年净利润达3.63亿元,同比增长109.97% [5] - 公司将芯片业务视为继打印机之后的“第二个长征”,是战略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6] 行业意义与未来目标 - 公司的发展轨迹是中国打印机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缩影,证明中国企业只有依靠创新才能真正实现自强 [1] - 公司2010年首台自主激光打印机的发布,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拥有激光打印机核心技术的国家 [3] - 公司未来将持续投入研发,依靠创新力量,为全球市场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优质产品 [4][5]
根的力量
上海证券报· 2025-09-30 01:46
树根科技 - 公司连续6年入选Gartner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魔力象限,是亚太地区为数不多达成此成就的企业 [3] - 公司使命为“赋万物智能,助工业进步,创社会富足”,致力于为中国参与全球工业竞争提供底层能力支撑 [3] - 根云平台已连接全球超250万台高价值工业设备,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兼容超1100种工业协议,协议类型超5000种 [3][4] - 业务发展从设备远程监控起步,逐步拓展至智能制造及企业智能管理,目标打造开放通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4] - 在三一重工18号工厂的应用中,平台连接1540个传感器和200台机器人,每日产生超30TB数据,实现9大工艺、32个场景的智能化 [5] - 公司服务已拓展至天津港、奶牛养殖、汽车制造等多个行业,在汽车厂应用后实现批量报废减少超50%,全年减少加班工时超7800小时 [6] - 近期发布售后服务智能体和柔性智能焊接生态平台,旨在解决制造业全球化服务难题和突破国外焊接系统技术封锁 [6] - 公司正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构建“企业大脑”与“机器人大脑”,以提升管理效率并降低成本 [7] 纳思达 - 公司已成长为全球第四大激光打印机厂商,其通用耗材芯片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 [7] - 2010年发布中国第一台自主核心技术激光打印机,2024年发布首台自主可控A3激光复印机,填补国内空白 [7][12] - 公司发展历经从耗材生产到整机制造的战略转变,打印机业务直至2018年才实现盈亏平衡,累计研发投入超20亿元 [9][11] - 芯片子公司极海微2024年芯片销量达6.15亿颗,同比增长26.01%,其中非打印耗材芯片销量同比大幅增长42% [12] - 极海微已成功研发量产多款高端32位通用MCU芯片,2024年净利润达3.63亿元,同比增长109.97% [13] - 极海微拥有600余人研发团队,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累计获1331项集成电路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50项 [13] - 公司将芯片业务视为“第二个长征”,正将其技术拓展至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等更广阔赛道 [12][13] 明阳智能 - 公司2024年有超1300台海上风机成功抵御超强台风“桦加沙”考验,未出现设备受损 [15] - 在全球前5大风电整机厂中,中国企业占据3席,全球新增风电装机超50%来自中国 [16] - 公司稳居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第二,2025年上半年新增海外订单1.68GW,产品远销欧洲、日本等地 [17] - 国内陆上风机装机价格从2022年的6200元–6500元/千瓦降至2000元–2500元/千瓦,海上风机价格降至3000元/千瓦 [16] - 公司投运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16.6MW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叶轮扫风面积相当于50个足球场,年发电量约5400万度 [15][18] - 公司深度参与国内已建成5台漂浮式风电示范工程中的3台,攻克离岸100公里、水深100米的深水区作业难题 [18] - 公司正从风机制造商向智慧能源服务商转型,布局包括绿电制氢、绿色甲醇在内的能源生态 [19] - 与阿里巴巴在河北张家口联合打造绿电与算力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4亿元,规划200MW风电装机和储能系统,预计年发电7.97亿千瓦时 [19]
以“打印+芯片”双引擎驱动发展——专访纳思达副总裁张剑洲
新华财经· 2025-09-29 19:07
公司核心业务与战略 - 公司是一家以打印全产业链和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的科技企业 [1] - 公司凭借“奔图”自主品牌和极海微电子的技术突破构筑长期增长潜力 [1] - “打印+芯片”的深度协同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需求-研发-应用-迭代”的技术闭环 [6] 奔图打印机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奔图信创市场打印机销量同比增长约65%,其中二季度销量环比增幅高达130% [2] - 奔图打印机已在金融行业为多家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提供定制化打印解决方案 [2] - 奔图打印机已批量进入省级政务云项目,合作范围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的政务系统 [2] 海外市场拓展策略 - 公司出海重心转向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核心思路是深度本地化 [3] - 公司在巴西成立本地子公司,并与巴西本土MIS供应商NDD达成战略合作 [3] - 公司在墨西哥建立子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墨打印产业技术交流与市场合作的桥梁 [3] - 在东南亚地区针对高温高湿环境对打印机散热防尘结构进行专项优化,在中东地区嵌入符合当地数据加密标准的安全模块 [3] 极海微电子芯片业务进展 - 2024年非打印芯片营收增长42%,体现了从打印芯片向工业汽车高端芯片延伸的成功 [4] - 高安全车规级微控制器芯片2024年累计销量超3000万颗,成功上车一汽上汽长安小鹏奇瑞等主流车企 [4] - 联合广汽集团发布国产首款AK2超声波传感器芯片G32A217,采用全国产供应链 [5] - 推出全球首款基于Cortex-M52双核架构的G32R501实时微控制器,已与国内多家头部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进入原型机测试阶段 [5] 打印与芯片业务协同效应 - 极海微成功开发出基于国产CPU内核的首款多核打印机主控SoC芯片,实现了国产激光打印机从整机到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 [6] - 协同为客户带来安全可控、供应链稳定和成本优化三大价值 [7] - 奔图打印机的主控芯片主要由极海微提供,该解决方案已在信创市场和海外市场形成竞争优势 [7] 未来发展规划 - 极海微的核心目标是从“国产替代”升级为“国产定义”,计划将研发投入提升至营收的18% [5] - 公司计划将“打印+芯片”的协同模式复制到工业打印智能终端等领域 [7]
2025年1-5月中国复印和胶版印制设备产量为74.1万台 累计下降10.3%
产业信息网· 2025-09-26 09:11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2020-2025年1-5月中国复印和胶版印制设备产量统计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打印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复印和胶版印制设备产量为13.8万台,同比下降19.8%;2025 年1-5月中国复印和胶版印制设备累计产量为74.1万台,累计下降10.3%。 ...
AI的风也吹到了打印机行业
华尔街见闻· 2025-09-10 21:44
产品发布与功能 - 京东与爱普生联合发布全球首款AI学习打印机 聚焦语文和数学核心学科场景 首次上线AI作文批改 AI口算批改和AI错别字批改三大功能 [1] - AI作文批改功能支持拍照上传作文 可自行选择批改模型 文体题材和就读年级 提供文字修正 情绪激励 句子优化 写作思路拓展和好词好句锦囊等深层辅导 [2] - AI口算批改可快速完成并标注错题 在试卷末尾附参考答案 便于家长核验 AI错别字批改可精准挑出错别字 漏字和标点符号问题 并结合语境纠错 [2] - 输出内容在字体 字号和色彩方面针对儿童阅读习惯设计 提升纸质学习体验与效率 帮助孩子沉浸式学习 避免电子设备分散注意力 [2] 技术合作与战略规划 - 三大AI功能通过与豆包企业版大模型 汉王天地大模型等AI厂商合作 对算法进行专项调优调参 用户通过手机拍摄 导入云打印和一键生成打印批改结果三步操作 即刻输出排版清晰且专业的批改结果 [2] - 爱普生分享家用打印AI战略 未来将继续丰富打印机场景化AI功能 推出AI英文作文批改和AI英文单词练习等新应用 使打印机功能可持续升级而非固化 [3] - 爱普生计划在全国3000家爱普生门店及超3000家京东之家 京东MALL等京东线下门店部署AI学习打印机体验区 [3] 市场机会与增长数据 - 京东2024年初启动AI换新加速计划 联合多家品牌加速推进AI在终端设备上的广泛应用和市场普及 涵盖AI笔记本 AI手机 AI平板 AI学习机 AR眼镜和AI机器人等品类 [3] - AI相关硬件产品增长强劲 过去两年AI笔记本和平板成交额同比增长150% AI手机销量增长4倍 其他AI硬件也有非常高热度 [3] - 围绕AI的新一轮硬件迭代为硬件企业和京东等3C强心智零售平台带来新机会 [5] 商业合作与客户拓展 - 京东与爱普生举办商用打印机业务企成计划签约仪式 双方将聚焦政企客户权益和服务能力升级 依托京东连接的超800万家企业客户 [4] - 合作通过专属政策支持 客户深度运营 中小企业采购模式创新和全链路营销资源协同 寻找新增长点 [4]
纳思达:奔图电子与华为鸿蒙系统(HarmonyOS)于今年6月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证券日报网· 2025-09-10 19:17
战略合作 - 奔图电子与华为鸿蒙系统于今年6月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公司是首家启动鸿蒙系统适配开发的第三方打印机企业 [1] - 公司是首家获得华为适配认证证书的厂商 [1] 信息披露 - 具体合作细节与客户情况以公司官方公告披露信息为准 [1]
纳思达(002180):国产打印机龙头地位稳固,非耗材芯片布局初具成效
信达证券· 2025-09-01 16:1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 核心观点 - 重大资产出售造成短期利润波动但不改长期发展前景 剥离利盟国际后业务发展或将更加稳定 [2] - 奔图信创生态与高端产品放量带来增长潜力 非耗材芯片布局初具成效并实现批量出货 [2] - 费用端控制良好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4.45%至5.62亿元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3.27亿元(同比-3.65%) 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132.02%) [1] - 单Q2营收63.99亿元(同比-1.58%) 归母净利润-3.96亿元 [1] - 毛利率31.05%(同比-2.18pct) 经营现金流净额5.62亿元(同比+14.45%) [2]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0.61/0.88/1.05元 对应PE 40.70/28.50/23.70倍 [3] 业务板块分析 - 奔图营收23.09亿元(同比+10%) 净利润3.24亿元 [2] - A3打印机销量同比+115% Q2环比+30% 信创市场出货量同比+65% Q2环比+130% [2] - 极海微芯片营收5.56亿元(同比-18%) 非耗材芯片营收2.54亿元(同比+52%) [2] - 非耗材芯片销量1.82亿颗(同比+47%) 总出货量2.93亿颗(同比+16%) [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车规级芯片实现量产 与广汽合作发布AK2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及DSI3网络收发器芯片 [2] - 工业级MCU APM32E030实现主频/功耗/抗干扰优化 人形机器人芯片已向宇树科技/汇川技术批量出货 [2] - 奔图"扛打系列"服务用机支持连续打印超40万页 卡纸率低于0.02‰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91.86/324.02/364.58亿元 同比+10.5%/+11.0%/+12.5% [4] - 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72/12.45/14.97亿元 同比+16.4%/+42.8%/+20.3% [4] - ROE预计从2025年7.8%提升至2027年10.8% [4]
泉果基金调研纳思达,自研A3 产品可覆盖超过 50%的使用需求
新浪财经· 2025-09-01 14:34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3.27亿元 同比下降3.6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亿元 同比下降132.02% 扣非净利润-1.65亿元 同比下降126.51% [2] 奔图电子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奔图营业收入23.09亿元 同比增长10% 净利润3.24亿元 同比下降16% 打印机整体销量同比下降5% A3复印机销量同比增长115% [3]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3.16亿元 环比增长33% 净利润2.27亿元 环比增长136% 打印机整体销量环比增长24% A3复印机销量环比增长30% [3] - 上半年信创市场打印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5% 二季度销量环比增长130% [3][11] - 与华为鸿蒙系统完成战略合作适配 成为首家获得认证的第三方打印机企业 已与10余款国产操作系统及20余款国产办公软件完成深度适配 [4] - 奔图"扛打系列"打印机经认证可连续打印超过40万页且卡纸率低于0.02‰ 被确认为世界卓越的扛打耐用打印机 [4] 极海微电子业务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6亿元 同比下降18% 其中工控、汽车等非耗材芯片营收2.54亿元 同比增长52% [5] - 净利润0.18亿元 同比下降94% 扣非净利润0.11亿元 同比下降84% 芯片总出货量2.93亿颗 同比增长16% 非耗材芯片销量1.82亿颗 同比增长47% [5]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02亿元 环比增长19% 非耗材芯片营收1.5亿元 环比增长44% 芯片总出货量1.68亿颗 环比增长34% 非耗材芯片销量1.09亿颗 环比增长50% [6] - 研发投入金额超过营业收入的30% [6] - 与广汽集团发布国产首款量产车规级芯片AK2超声波传感器芯片与双通道DSI3网络收发器芯片 G32A14X系列MCU在多家主流车厂实现规模量产 [6] - 推出多款工业级MCU产品包括APM32E030和AMP32F402 以及三相电机专用栅极驱动器GHD3125R40V [7] - 发布全球首款基于Arm Cortex-M52双核架构DSP芯片G32R501 推出高压伺服控制器等多款一站式解决方案 [8] - 产品已面向宇树科技、汇川技术等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领域企业批量出货 [9] 通用打印耗材业务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97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净利润0.28亿元 同比下降64% 总销量同比持平 [10] 信创市场进展 - 在金融行业国产化替代进展良好 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正逐步开展打印机替代 [11] - 在国家电网等国央企客户年度采购中有所启动 在医疗行业已取得部分头部三甲医院中标 [11][12] - 在教育行业与国内头部AI企业合作开发智能打印机 相关产品正在推进中 [12] 战略方向 - 出售利盟后公司经营更加稳健可控 奔图在欧洲和一带一路国家有望占据一定份额 [13] - 极海微在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中力争处于靠前位置 技术水平与市场定位处于较高水平 [13] - 自主研发的A3产品适合发展中国家市场 目前可覆盖超过50%的使用需求 预计两年内覆盖接近90%的市场需求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