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服务

搜索文档
中电科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政府补助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04 02:53
政府补助公告 - 公司子公司收到政府补助合计29,400,000元,补助类型为与收益相关 [3] - 补助金额占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5.34% [3] - 根据会计准则,29,400,000元将计入当期损益,对2025年度损益产生一定影响 [2][4]
黑龙江行通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7-03 20:20
公司成立信息 - 黑龙江行通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云鹏,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黑龙江行通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持股比例100% [1] - 企业类型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期限为2025-7-2至无固定期限 [1] - 登记机关为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行政审批局,地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一路699号 [1]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数字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开发及销售 [1] - 涉及新兴能源技术研发、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及行业集成服务 [1] - 覆盖智能水务系统开发、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大数据服务及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 [1] - 其他业务包括物联网技术研发、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 [1] - 提供科技中介服务、数字内容制作服务及互联网销售(除许可类商品) [1] 行业分类 - 国标行业分类为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1]
东软集团:紧抓新一轮AI及数据价值化机遇 不断推动新产品研发及订单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8:52
交易终止事项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思芮科技43%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1] - 终止原因为交易各方未就条款达成一致且市场环境及标的公司情况发生变化[3] - 现金收购思芮科技57%股权已于2025年5月30日完成交割并纳入合并报表[2] 思芮科技业务概况 - 思芮科技专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信息技术服务,客户包括字节跳动、京东集团、上汽集团等[1]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客户烽火通信,合同持续增长[3] - 拥有AI及智能体项目经验丰富的团队及数据积累[3] 公司战略与经营进展 - 2024年初启动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聚焦AI、大数据业务创新[4] - 2024年新签垂直领域AI应用合同6.78亿元,数据价值化业务合同2.33亿元(同比+207%)[5] - 2025年一季度新签AI应用合同1.89亿元,AI+医疗合同1.39亿元(同比+211%)[5] 业务协同与整合 - 收购思芮科技旨在构建数字经济服务生态,推动数字服务智能化与数据价值化[2] - 思芮科技的人才数据资源将助力公司优化人才配置模型[2] - 业务整合已正式启动[2]
数字产业新动能持续积聚,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环球网· 2025-05-17 08:46
数字中国建设行动方案 - 国家数据局印发《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目标是到2025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 [1] - 2024年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 [1] - 2024年一季度数字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4.4个百分点 [1] 数字产业细分领域表现 - 智能可穿戴设备、无人飞行器、智能车载设备行业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保持较高投融资热度 [5] - 数字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消费电子国际化水平和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 [5] 数字产业集群发展 - 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向数字化、平台化、生态化方向升级 [1] - 全球范围内已涌现出若干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特征和模式的数字产业集群 [1] - 数字产业日益成为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 [1] 国际合作与场景应用 - 中国与东盟在AI领域合作深化,构建"中国技术+东盟场景"新范式 [2] - 数字技术服务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5]
“探元计划2024” 数字仿真复原技术重现马王堆千年汉锦风华
腾讯研究院· 2025-05-16 23:15
项目背景与目标 - 湖南博物院推出"探元计划2024"马王堆丝织文物智能数字仿真复原项目,旨在通过数字技术解决古代脆弱丝织文物数字化复原难题 [1] - 项目由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指导,多家机构联合发起,聚焦行业共性关键问题,在特定文化场景中实现技术创新与落地验证 [1] - 湖南博物院提出亟需创新技术解决古代丝绸服饰类文物脆弱易损、无法完整采集的行业痛点 [1] 技术合作与创新 - 湖南博物院与北京致心科技合作,通过AI技术创新实现马王堆汉墓丝织文物智能数字仿真复原 [2] - 项目以AI数字化技术为核心,针对西汉早期贵族妇女珍品服饰进行复原,其三层复合结构与复杂纹样构成极大挑战 [4] - 腾讯提供启动资金、技术、专家等支持,技术方成功摸索出数字复原技术路径,实现文物本体高精建模及动态效果复原 [4] 四大技术创新突破 - 首次毫米级还原马王堆汉墓丝织文物极致工艺,AI辅助纹样生成时间仅为手绘时间的1/3 [7] - 首次同时实现"修旧如初"和"修旧如旧"两种修复理念,AI辅助污损特征提取效率提升百倍 [8] - 首次将AI工业质检技术应用于文物仿真,还原度检查效率提升20倍 [10] - 首次真实复现西汉丝织服饰垂坠质感与动态效果,采用实物动捕技术采集三维运动数据 [11] 项目成果与影响 - 项目沉淀三大核心数字资产,未来计划推出可复用数字化工具,形成行业化解决方案 [14] - 团队投入1000小时建模,800K分辨率亚像素级精度,10TB过程数据,8卡GPU硬件支持 [16] - 已完成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三维仿真模型,预计6月底在湖南博物院展示 [16] 文化价值与行业意义 - 项目抢救性保存了承载中华文明密码的珍贵织物,保留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基因 [2] - 呈现丝织文物细节美感、工艺美感、历史美感与动态美感,为古老文物赋予"数字新生" [14] - 开创传统丝织匠人与AI数字匠人协作新模式,对西汉服饰制度、印染工艺进行数字化解码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