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交流
icon
搜索文档
边城见闻:草原边境小城,寻访“文化秘境”
人民日报· 2025-09-19 08:11
地理与行政概况 - 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拥有65.018公里长的边境线,与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接壤,使甘肃成为沿边省份[13] - 肃北县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但常住人口仅约1.5万[13] - 肃北县是甘肃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唯一的边境县,并且是唯一行政区划为两个独立片区的县,南部祁连山地区与北部马鬃山地区中间隔着河西走廊[13][14] 文化资源与非遗传承 - 肃北县拥有“雪山蒙古族”独特的原生态文化,长调、歌舞、祝赞词等传统艺术得到完整传承[14][20] - 蒙古族服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娜仁其其格传承特有的夏格拉绣,该纹饰在蒙古国已失传[5][20] - 肃北蒙古族祝赞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山西在全国祝赞词大赛中凭借《巴音颂》夺得一等奖,该曲目仅在肃北得以完整留存[20] 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 肃北县通过“村BA”球王争霸赛等体育赛事开展对外交流,2024年首次设立甘肃肃北赛区并邀请蒙古国国际友城篮球队参赛[15][16] - 2023年4月,肃北县与蒙古国巴彦洪格尔省巴音乌恩德尔县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近两年双方友好互动愈发频繁[15] - 肃北乌兰牧骑作为甘肃省唯一的乌兰牧骑,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原创作品融合马头琴、呼麦等艺术形式[17][18][19] 文旅产业与发展潜力 - 肃北县是“地质地貌大观园”,拥有草原湿地、戈壁雪山等多样景观,并作为古代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具有丰富的文旅资源[14][20] - 独特的文化成为吸引中外游客和推动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的桥梁,文化活动如那达慕文艺演出有效提升了当地知名度[11][16][17] - 酒泉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拥有5处世界文化遗产,并通过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平台推动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21][22]
草原边境小城 寻访“文化秘境”
人民日报· 2025-09-19 06:47
肃北县地理与人口概况 -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是甘肃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唯一的边境县以及唯一行政区划为两个独立片区的县,中间隔着河西走廊[6] - 该县常住人口约1.5万,是甘肃面积最大的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六分之一[6] - 拥有65.018公里长的边境线,以北是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以南是甘肃唯一的边境城镇马鬃山镇[6] 跨境体育交流活动 - 2024年5月,肃北举行"村BA"球王争霸赛甘肃·肃北赛区篮球赛,蒙古国应邀派出国际友城篮球队参加,并与肃北雪域先锋队举行友谊赛[10] - 2023年4月,肃北县与蒙古国巴彦洪格尔省巴音乌恩德尔县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近两年双方友好互动愈发频繁,开展互访交流、举行贸易展销[10] - 赛事期间蒙古国队员参观了肃北县博物馆、祁连山国家公园肃北片区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馆,加深了对当地历史文化与民风民俗的了解[10] 乌兰牧骑文艺团体发展 - 肃北乌兰牧骑成立于1974年,是甘肃唯一一支乌兰牧骑,也是甘肃唯一的少数民族边境县文艺团体,每年完成100多场演出[12] - 团队演出范围广泛,下乡服务有时一次来回就要1000多公里,通常需要三四天时间,如今既扎根基层也站上了更高舞台[12] - 在对外交流中作用突出,曾为"村BA"开幕式量身打造原创情景剧《我和我的村BA》,融合马头琴演奏、舞蹈、呼麦等艺术形式[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 蒙古族服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娜仁其其格的作品使用肃北蒙古族特有纹饰夏格拉绣,三条横杠象征"吉祥三宝",该绣纹在蒙古国已失传[14] - 肃北蒙古族祝赞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山西凭借《巴音颂》在全国祝赞词大赛夺得一等奖,该祝赞词50年前在多地能听到,如今大多失传,唯独在肃北完整留存[14] - 肃北县博物馆资料显示,马鬃山岩画上有独特的鹿图案,其风格、造型与蒙古国岩画上的鹿图案相似,表明古代肃北已与不同地区开启广泛文化交流[14] 区域发展战略定位 - 肃北县南部祁连山地区与北部马鬃山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形成南北两侧拱卫河西走廊的"门户"[6] - 酒泉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构建起辐射中亚、西亚的物流联通网络,成为甘肃对接国际市场的重要门户[15] -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已成为全球丝路文化对话的重要平台,每年吸引来自数十个国家的代表参与,推动莫高窟文化研究等走向世界[15]
威海|韩国仁川威海馆“焕新”投用
大众日报· 2025-09-12 09:15
中韩地方经济合作模式创新 - 创新性推出互设城市展馆的"双城双馆"合作模式 成为中韩两国地方城市交流的典范[2] - 威海馆与仁川馆围绕城市形象展示 经贸合作 文化交流等多领域开展联动合作 共同打造集城市宣传 投资洽谈 贸易促进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3] 经贸合作成果 - 威海馆累计策划举办320多场中韩经贸交流活动 拉动进出口贸易额10亿美元[3] - 仁川馆成为韩国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跳板" 82家仁川企业带着360多件产品在此扎根[3] 展馆功能升级 - 升级改造后的威海馆按照"展示威海 对接韩国 深化合作"的总体定位 以中韩文化交融与地方经济合作为核心主题[3] - 新馆融入更多威海地域元素 通过数字化技术系统呈现威海产业优势与文化魅力[3] - 优化产品展示区 汇集钓具 滑雪板 地毯 打印机等"威海好品"及医疗器械 智能穿戴设备等科技产品[4] 合作机制深化 - 常态化举办产业对接会 投资说明会等活动 深化与韩国政府 商协会及世界500强企业 韩国优质中心企业的合作联动[2] - 设置跨境电商直播区 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拓宽经贸往来渠道 形成"展馆搭台 企业唱戏 产业联动"的合作模式[4]
第十届 “炫彩世界” 文化展示交流活动启幕
新京报· 2025-09-10 22:48
活动概述 - 第十届“炫彩世界”文化展示交流活动于9月10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展区启动 [1] - 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1] - 活动主题为“十年共架友谊桥,繁荣文明百花园” [1] 活动内容与形式 - 活动聚焦“一带一路”人文交流 [1] - 通过展览展示、文艺演出、文旅推介等多种形式进行 [1] - 活动旨在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推动文明互鉴、文化交流 [1]
同饮一江水、共护一片蓝,澜沧江湄公河——长江文明论坛在汉举行
长江日报· 2025-09-03 16:16
论坛背景与核心内容 - 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与武汉大学联合主办澜沧江湄公河—长江文明论坛 聚焦江河文明对话与区域合作发展议题[1] - 论坛吸引中国及东南亚多国专家学者和高校代表参与 为流域文明互鉴与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1][3] - 活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 呼应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中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家园建设精神[3] 区域合作成果 - 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江豚监测技术已应用于湄公河生态保护[1] - 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参与制定湄公河国际航运规则[1] - 长江水利委员会生态文明讲堂常态化汇聚澜湄各国专家[1] - 武汉大学与澜湄五国28所高校建立合作 推动杂交水稻技术及水污染治理方案在东南亚落地[1] 学术合作机制 - 设立边界海洋 长江文明 地理空间 碳中和 非传统安全五大分论坛[2] - 汇聚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等国内机构及泰国 柬埔寨 新加坡等国专家学者[2] - 复旦大学主办9届的澜湄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将由武汉大学于2026年接棒主办第十届[2] 论坛成果与影响 - 深化两大江河文明内在联系认知 促成多项合作共识[2][3] - 主办方将推动学术成果转化 通过青年创新大赛持续注入文明交流新动能[2] - 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作为核心主办单位 成为连接两大流域文明对话的重要纽带[3]
2025面向东盟文化交流合作论坛在柳州举行
广西日报· 2025-08-20 10:26
行业活动 - 2025年8月18日在中国柳州市举行面向东盟文化交流合作论坛 聚焦博物馆与城市未来主题 推动中国与东盟文博领域合作[1] - 论坛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1] - 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与柳州工业博物馆签署工业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合作备忘录[1] 行业交流 - 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博机构专家学者围绕博物馆角色 馆际协作 文物保护活化 地方文化展示等多角度分享前沿实践与创新理念[1] - 同期举办广西之夜2025广西柳州入境旅游推介会 展示广西丰富多样的文旅资源[1]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今明两日在曲阜尼山举办
大众日报· 2025-07-09 09:06
文化论坛与学术交流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尼山举办,聚焦儒家文化与现代议题的融合[1][2] - 论坛吸引了来自13个国家的22名国际汉学家参与驻研计划,已举办多场学术对话会,包括"儒学作为哲学研究的当代意义"等主题[3][4] -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16所高校合办研究生院,招收1836人,并设立海外分中心和研究基地,推动"尼山品牌"国际化[4] 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 - 山东广饶傅家遗址发现距今4750年前的史前母系社会组织,为世界首次确证[7] - 山东推进"海岱考古"工程,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研学热点,打破"中国文化西来说"[7] - 全省博物馆达839家(国家一级馆32家),国有可移动文物286万余件(套),全部实现数字化保护[8] 古籍整理与数字化 - 《齐鲁文库》计划出版13亿字、4000多册典籍,已整理出版《儒典》1816册和《齐书》1096册[8] - 山东省古籍数字资源平台上线408种古籍(4903册),提供36万余拍数字资源,支持智能检索和跨终端阅读[8] 文化惠民与乡村振兴 - 济宁市兖州区开展非遗"课目制"活动100余场,覆盖群众3.7万余人,推动非遗进社区[10] - 山东打造"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覆盖1200多个乡镇和5万多个村,带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12] - 全省开展移风易俗小戏小剧巡演,整治高价彩礼等陋习,推动乡村文明建设[11]
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环球掠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3 08:52
文化交流活动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委宣传部举办"通天下 州如画"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1] - 外国友人参观体验红木雕刻技艺、香云纱丝绸面料制衣、中华老字号新中腐乳制作等项目 [1] - 活动展示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1] 参与者体验 - 来自俄罗斯的大学生体验红木雕刻技艺 [1] - 俄罗斯大学生体验用毛笔书写汉字 [1]
济宁:以文为媒,打造“国际会客厅”
大众日报· 2025-07-02 12:17
文明交流论坛 - 第二届和谐世界文明论坛在印尼巴厘岛召开 来自中国 美国 日本 印尼 泰国等国家及联合国组织的政要和专家学者参与 主题为"探讨超越'丛林法则'的人类新文明" [1] - 论坛达成共识 认为孔子"和合"理念应在科技迅猛发展 文化壁垒被突破的当下得到更广泛应用 各国需重建文明间和谐的集体意识以应对战争冲突 极端主义 全球不平等等问题 [1] 文化交流活动 - 济宁通过孔子国际文化节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全球媒体创新论坛等大型活动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 [2] - 济宁以传统文化为轴 串联古运河 曲阜"三孔" 邹城"两孟"等文化遗产 多维度展现中华文脉 [2] - 科技赋能文化展示 如鲁源村"鲁源奇妙夜"中孔子与机器人对话 《尼山圣秀》主题光影秀 《明灯三千》无人机表演等新场景呈现科技国潮 [2] 文化国际传播 - 济宁与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博物馆开展线上文化交流 展示丝绸之路突厥文化石像和汉画像石 并启动"汉画像石上的中国文化"线上展月活动 以多语种解读图像文字 [3] - 济宁以22个国家的30个友好城市为基础 联动全球30家驻外旅游办事处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及国际新媒体矩阵 开展主题宣推 累计推送报道600余篇 覆盖近500万人 [3] - 济宁推动对外传播从"文化出海"向"价值传播"升级 搭起文明对话的"国际会客厅" [3]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东活动周将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10:14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东活动周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东活动周将于2025年6月27日至29日举行 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1] - 大阪世博会主题为"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 举办时间为2025年4月13日开始为期半年 地点在日本大阪市世博园 [1] - 中国馆主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 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 是大阪世博会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 [1] 广东活动周主要内容 - 广东活动周主题为"绿美广东 智创未来" 将突出岭南地方特色和文化特点 举办一系列经贸、文化、科技交流活动 [1] - 6月27日上午在中国馆举办广东活动周开幕式 [2] - 6月28日上午在神户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环境推介暨中日大健康产业对接会 预计300多名中日企业代表参会 重点对接大健康和智能制造领域 [2] 科技与文化展示 - 广东生产的人形机器人WalkerC将在活动现场提供智能化导览接待服务 展示人工智能领域最新成果 [2] - 6月28日晚在京都举办中日禅宗文化交流会 以交响乐形式演绎中国佛教文化经典 促进禅宗文化交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