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博
icon
搜索文档
假期文博游火热 公众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央广网· 2025-10-04 09:02
央广网北京10月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庆中秋假期, 各地文博场馆推出多场主题展览与特色活动,让公众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这个假期,"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在北京故宫午门对公众开放,备受关注的北 宋《清明上河图》与东晋《伯远帖》、唐代《五牛图》等一批历经流散的"顶流"书画珍品震撼亮相。从 昔日深藏宫禁的帝王私藏,到今日全民共享的文化瑰宝,《清明上河图》见证了"国运兴则文运兴"的历 史真谛。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许彤:在百年院庆中它再次出现,和院庆展的主题、百年院史的历程息息相 关。我们在展厅能看到这样的作品,它背后是非常艰难的。 在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互动体验区里欢声笑语不断。工作人员欧阳子谦介 绍,通过学习和体验六博棋,不少青少年对汉代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欧阳子谦:我们会详细介绍游戏规则,游客和我们下一盘棋,我们会发放一些"金币"或者"银币", 可以适当兑换一些奖品。 李磊:我的感受是课本上的文物在这里都能直观地看到,还能亲手体验钻木取火这些神奇的项目。 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马遥:我们升级了研学项目、开发了新的课程。推出好看 ...
文旅消费“热”与最美“中国红”拉满节日氛围感
央视网· 2025-09-28 10:58
当秋日的风开始裹着桂香的甜,秋日的阳光也铺展了人们对国庆假期的期待,拨动心弦。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这两天,在大江南北, 在街头巷尾,正酝酿着盛大的一抹红色。 在山西省太原市,当地的大街小巷被装扮一新,道路两旁五星红旗飘扬,营造最美"中国红",处处洋溢着喜庆热烈、文明祥和的国庆氛 围,绘就城市里最美的风景线。 这两天,河南郑州街头的节日氛围日渐浓厚。39条重点路段悬挂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将城市装扮得格外喜庆。 "中国红"还藏在孩子们的剪纸作品里,挂在公园里的红灯笼上,也飘扬在新疆喀什边防巡逻队员的心中。不必说"盛装"与"浓情",只这风 里的香、街头的红,就藏着所有人对祖国最朴素的欢喜,像桂花开得自然,像红旗飘得耀眼,把满心的敬意与祝福都融进了这秋光里的每一处 细节。 在重庆渝中区,当地在长江大桥等20条重要路段以及城市交通要道、旅游景点周边的道路灯杆上悬挂了4000余面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整齐 划一,与成荫的绿树和蓝天白云相互映衬,将城市妆点得格外喜庆。 而在北海公园,一处立体花坛微缩景观复原了昔日皇家园林的殿宇,大气恢弘。这个"一池三山"的主题花坛采用无土装置技术勾勒出三山 轮廓,搭配可控式雾气系统,烘托出云雾 ...
文博讲解不能信口开河
经济日报· 2025-09-28 09:10
培育人才,夯实讲解本领。讲解不是机械化"背稿子",也不能一味玩"脱口秀",应基于知识积累与 讲解技巧,以专业性实现文化价值与信息的大众化传递。为此,需要根据当前文博行业对讲解服务职业 的供需现状,构建系统化人才培养机制。比如,可以推动文博单位与高校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 合考古学、历史学及大众传播、表达训练等内容,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此外,应建立面向社会的公益 培养体系,组织有兴趣参与讲解服务的各领域人才,通过线上课程学习、线下文物修复观摩、现场讲解 实习等方式,以扎实本领完成考核后,鼓励其加入文博讲解队伍,为行业注入新力量。 强化监管,护航行业发展。乱象背后,往往存在监管缺位。针对讲解服务的复杂性,可进一步探索 游客反馈、专家寻访、技术筛查等监管机制。一方面,根据游客实时扫码评分,能对文博展馆内各类讲 解服务进行客观判断,再结合专家不定期在现场了解情况,能对不良讲解行为进行纠正。另一方面,要 善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对线上不实讲解信息进行自动化筛查,标记虚假或低俗内容后及时处 理。同时,针对讲解效果未达预期、游客付费却被蹭听等情况,应积极探索个性化讲解定制、游客专属 耳机配件等综合举措,保障游客权 ...
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 文旅消费“热”与最美“中国红”拉满节日氛围感
央视网· 2025-09-27 20:34
全国节日氛围营造 - 山西省太原市大街小巷装扮一新,道路两旁悬挂五星红旗以营造国庆氛围 [1] - 河南省郑州市在39条重点路段悬挂五星红旗装饰城市 [3] - 重庆市渝中区在长江大桥等20条重要路段及交通要道、旅游景点周边灯杆上悬挂4000余面五星红旗 [7] - 四川省绵阳北川新县城从主干道到商业街区挂满五星红旗,增添节日氛围并点燃市民爱国情怀 [10] - 江苏省南通市濠河边悬挂国旗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无锡、扬州等地为绿化带更换红黄色为主草花以烘托气氛 [12][14] - 商业街区通过布置国庆特色景观、灯光秀、音乐等元素打造沉浸式节日场景 [9] 公园景区假日布展 - 北京市景山、北海等市属公园精心打造花坛花境并设立游客打卡点位,布展已全部完毕 [15] - 景山公园东门布置以中式窗框为背景、四季海棠组成牡丹造型的"嘉和东冉"花坛,并设有动态蝴蝶牡丹科技装置 [15] - 北海公园设置采用无土装置技术和可控雾气系统的"一池三山"主题立体花坛,复原皇家园林殿宇景观 [18] - 北京市100个"金角银边"城市微花园在街角亮相,吸引市民游客停留打卡 [21] 文博旅游市场举措 - 陕西省多家重点文博单位在国庆中秋假期实行延时开放、增加门票供应、加强服务保障等措施 [22]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10月1日至7日将检票时间提前至7时30分,停止检票时间推迟至18时 [24] - 黑龙江省文旅部门推出串联哈尔滨、伊春、黑河的金秋特色旅游线路及"林海雪原·抗联之路"红色旅游线路 [25] - 黑龙江省1至8月累计接待游客1.84亿人次,同比增长11.9%,实现旅游总收入2501.8亿元,同比增长21.2% [27] - 黑龙江省国庆中秋假期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81%,期间将举办各类特色文旅活动500余场,部分景区酒店推出凭票根享受优惠活动 [27][28]
“文博热”靠什么走向长红
经济日报· 2025-09-27 05:52
行业核心观点 - 文博消费持续升温,2025年暑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3.0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热门机构再现“一票难求”景象 [1] - 行业面临供给侧挑战,包括展陈方式传统、互动体验不足、文创产品同质化、服务机制与公众需求错位等问题 [1] - 行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得到政策支持 [1] 行业供给创新 - 核心竞争力根植于独特文化内涵,需运用数字化、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交互式观展体验 [2] - 应开放馆藏资源,通过授权合作引入社会创意与资本,开发兼具文化品位与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 [2] - 鼓励文博展览走出场馆,进入商场、社区、公园等公共空间,打破物理围墙 [2] 行业服务优化 - 良好消费体验是维持公众参观意愿的基础,需科学灵活调整开放时间以匹配现代生活节奏 [2] - 预约管理制度需持续优化,向便捷、人性化方向改进以减少公众参观隐性成本 [2] - 需提升讲解导览专业性及休憩环境舒适度,营造友好便利的消费环境 [2] 行业融合发展 - 深入推动“文博+旅游”,开发主题鲜明的文博旅游线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力 [3] - 积极促进“文博+教育”,深化馆校合作打造精品研学项目,培养青少年文化认同 [3] - 探索“文博+科技”,利用新技术拓展线上展示、云端导览等新业态,打破时空限制 [3] 行业机制改革 - 需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如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允许将创新经营收益用于奖励,调动积极性 [3]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资源开发 [3] - 目标形成国有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3]
构建敦煌学研究的“数字基座”
人民日报· 2025-09-27 05:45
公司数字化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为1944年成立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历经1950年更名敦煌文物研究所 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 2017年形成"一院六地"管理格局 负责敦煌莫高窟等六处文化遗产管理[1] - 自1980年代末启动数字化保护探索 已完成300个洞窟数字化数据采集 200个洞窟数据处理 212个洞窟三维重建 45身彩塑重建 16处遗址重建 5万余张历史档案底片数字化 总数据量达500TB[1] 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 2022年12月8日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 开放6500余份高清数字资源档案 涵盖莫高窟遗址及藏经洞文献[2] - 平台提供官方授权资源获取功能 支持用户上传创作成果进行共创开发 实现文物数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 数字化创新应用成果 - 2025年5月31日推出"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 通过数字化形式实现海外流失文物的解读与共享[1] - 开发"数字藏经洞"云游戏 高精度还原敦煌藏经洞原貌 结合游戏技术与历史叙事演绎文化故事[3] - 构建涵盖实景洞窟复制 沉浸式展示 三维重建等多元形式的数字展览体系 2014至2025年在国内外举办超50场数字展览[3] 行业技术实践与影响 - 开创文化遗产数字化参与式体验新模式 推动数字文博进入创新发展阶段[3] - 通过深度挖掘数字资源价值 结合科技与艺术手段 实现传统文化数字化创新弘扬[3] - 构建敦煌学研究"数字基座" 为学术研究及多元利用提供持续支持[4]
江苏“双节文旅大餐”就位 数千项活动惠民助消费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9:58
演出市场持续升温,"双节"期间,江苏将举办营业性演出464场次,其中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25场次。 紫金文化艺术节、咪豆音乐节、华晨宇火星演唱会等热门项目一票难求。各地创新推出"票根+"政策, 乐迷凭演出票可享受景区门票、住宿餐饮等优惠,推动演出"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惠民措施方面,江苏将推出150余项暖心举措,包括景区门票减免、消费券发放、特定人群优惠等。常 州开通免费旅游直通车,连云港开通高铁站至景区接驳专线,扬州免费开放主城区50家机关事业单位内 部停车场,盐城新增1800个临时停车位并开通免费旅游公交专线,让游客畅享"一张票玩转一座城"的便 捷体验。(完) 江苏"双节文旅大餐"就位 数千项活动惠民助消费 中新网南京9月25日电 (记者 徐珊珊)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将至,江苏省文旅厅25日对外通报,假日期 间将联动全省推出文旅活动超4200项,其中重点活动170余项,涵盖艺术展演、文博展览、互动体验等 多种类型,着力打造"家门口"的"文旅盛宴",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 民众走进文博场馆。(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泱波 摄 "双节"期间,江苏将组织"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巡演活动,在江阴顾山镇、靖 ...
文化·视点|延长营业时间、推行免预约,如何做好“文博消费”文章?
新华社· 2025-09-25 14:04
"关键是要建立多元合作机制、完善收益分配机制、优化办展政策环境,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熊海 峰说,创新办展、市场化办展并非削弱文博场馆的公益性,而是通过模式创新和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 能、传播效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题:延长营业时间、推行免预约,如何做好"文博消费"文章? 新华社记者杨湛菲 伴随全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关注度提高,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特别是在节假日,一些热门 馆"一票难求";文博消费持续升温,成为文旅融合和服务消费的重要增长点。 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日前发布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结 合实际、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推行免预约。 人民群众对博物馆工作怀有新期盼。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乔云飞表示,一方面增强供给能力,通过大馆带 小馆,巡展、借展、联合办展、"云展览"等方式,把更多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另一方面提升服务质 效,科学实施预约机制,丰富优质文博内容,优化参观线路,提升公众参观体验。 三星堆博物馆寒暑假和部分节假日闭馆时间从18时延迟至20时;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9月起全面 推行个人参观免 ...
北京实现减量背景下的高质量跃升
央视网· 2025-09-20 20:53
城市发展战略转型 - 北京作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超大型城市 推进内涵式发展和人民城市理念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径 [1] - 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超3000家 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约1000个 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50平方公里 [3] - 形成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 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六成 [3] 城市空间功能重构 - 大红门区域由服装批发市场转型为文化科技聚集区 国家自然博物馆等国家级文博设施落地 建设首都文化客厅 [3] - 利用拆违腾退空间实施绿化约9000公顷 拆除护栏1000多公里 5000多条背街小巷面貌焕然一新 [5] - 推进管线箱体入地改造 增加全龄友好公园数量 实现市民出门见绿 [5] 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 海淀区开展"双智"城市智慧交通试点 通过3D建模和视频算法实现AI控制交通信号灯时长 [5] - "京通""一网通办"平台推动惠民惠企政策一码办事 智慧医疗实现250家医疗机构互认206项检验项目和400项影像检查项目 [7] - 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扩区至600平方公里 城市运行效率大幅提升 形成智慧城市建设全市统筹机制 [7]
中小学春秋假要来了!这个新政干货太多了
新浪财经· 2025-09-18 04:26
政策框架与目标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包含19条具体举措 从培育消费平台、丰富服务供给、激发新增消费、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健全统计监测五个方面系统部署服务消费扩容提质 [1] - 政策突出系统性施策 从供给、需求、环境三端协同发力 旨在培育可持续消费动能并破解服务消费供需瓶颈 [2][4][5] - 政策既是短期稳增长的关键举措 更是中长期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布局 [1] 消费平台培育与创新 - 首次提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 [2] - 通过"科技赋能+场景融合"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2] 服务供给扩容与开放 - 政策在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明确扩大开放试点 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3] -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 减少限制性措施 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和民营资本进入 [3] - 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 允许其收益按规定用于绩效激励 并根据工作成效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 [3] - 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 打造高知名度精品赛事、职业联赛及自主知识产权体育竞赛表演品牌 [3] 民生领域支持措施 - 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场地支持和运营补助 支持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 [3] - 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 对养老护理、家政服务、长期照护等领域落实支持政策 [3] 财政金融支持机制 - 开展重点领域消费贷款贴息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3] - 支持地方通过新设或纳入现有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方式分担消费信贷风险 [3] 新增消费激发举措 - 通过吸引境外人员入境消费、拓展数字服务消费、优化学生假期安排等措施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4] - 鼓励有条件地区在总放假天数和教学时间不变前提下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并缩短寒暑假 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4] 服务消费经济地位 - 服务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关键引擎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达390314亿元同比增长5.5% 服务零售额增长5.3%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6] - 我国人均GDP已超1.3万美元 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但规模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演出、赛事、文旅等领域潜力巨大 [6] -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1.5万美元时消费结构将加快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 [6] 政策出台背景与意义 - 基于三重背景:促消费成为持续性政策重点、服务消费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可稳定经济、近期消费数据显现疲软需政策介入巩固支撑作用 [6] - 政策可引导社会资源和资金向创新领域集聚 增强服务消费长期发展信心 促进服务贸易供需有效匹配 [7] - 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既让国内消费者享受全球高品质服务 又倒逼国内服务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推动中国服务走出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