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

搜索文档
东营|东营产业援疆绘出疏勒致富新图景
大众日报· 2025-06-12 09:22
生态农业与特色养殖 - 疏勒县引入30万尾优质小龙虾苗发展特色垂钓体验项目 利用冰雪融水养殖 水质清冽甘甜且矿物质丰富 养殖的小龙虾肉质鲜美无土腥味 [2] - 采用"一水两用 一田双收"生态模式 稻田为小龙虾提供生存环境 虾排泄物作为水稻天然肥料 形成绿色循环 同时为休闲农业增添新体验 [2] - 羊肚菌产业在盐碱地实现高产 最高亩产达2000多斤 按160元/公斤收购价计算 单个大棚年产值超80万元 [3] - 羊肚菌产业带动当地就业 村民日收入超100元 东营援疆技术团队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3] 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 - 投资800万元建设羊肚菌产业基地 包含菌种生产车间 实验室 冷库和烘干房等设施 预计年产值800万元 可满足1000亩种植需求 [3] - 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南疆首个具备独立研发优质羊肚菌菌种能力的生产基地 推动特色农业发展 [3] - 水发农业建成6.7万平方米"红色疆南"加工园区 郭牌"蔬乐"产业园二期新增130座高标准温室 [4] - "鲁疆情"食用菌新增2条食品加工线 形成生产 加工 销售一体化产业链 [4] 盐碱地综合利用与新品种培育 - 推广耐盐碱油菜 杂交小麦 油葵等作物1000多亩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4] - 疏勒肉羊产业示范园已出栏1500多只 正在构建从育种到推广的全产业链 [4] - 持续壮大山东水发 郭牌西瓜 江苏德利尔等现代农业产业园 支持果蔬产业综合运营中心建设 [4] 工业园区与新经济发展 - 疏勒齐鲁数据服务产业园投入运营 吸引4家数据服务企业入驻 带动380多人就业 [5] - 利用援疆资金规划化工产业集聚区 支持齐鲁工业园申报国家级高新区 [5] - 通过招商活动签约14个项目 计划总投资达30.94亿元 [6]
长沙积极打造“中国入境游第二站”
长沙晚报· 2025-06-10 09:16
入境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一季度长沙市接待入境游客15.2万人次,同比增长56.81%,入境游客总花费6165.66万美元,同比增长51.76% [2] - 2025年1至5月长沙入境游客总人次同比增长39.3%,总消费同比增长38.81% [5] - 长沙抢抓国家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机遇,努力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 [2] 政策与市场拓展举措 - 长沙出台《长沙市2025年度入境旅游促进工作方案》,主动拓展入境旅游市场 [3] - 长沙文旅赴苏州、上海、大连等地联动入境旅游线路,参加国际友好城市交流活动深化与日韩俄文旅合作 [3] - 开展"非遗过大年长沙最韵味"推广活动,吸引首个香港旅游专列团(约800人)来长沙 [3] - 全球顶流网红"甲亢哥"在长沙进行Citywalk直播,提升城市吸引力 [4] 人才培养与服务质量提升 - 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与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合作,定制化培养外语导游人才,加大小语种人才供应 [6][7] - 启动"中英日韩"多语种标识标牌提质改造,推出"长沙导服"外语导游一键预约服务 [7] - 实施"啄木鸟计划",邀请多方力量排查修正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打造"外语无障碍城市" [7] 旅游产品与消费场景创新 - 推动"文旅+"跨界融合,打造"体育+旅游"、"会展+旅游"、"观演+旅游"等新模式 [8] - 开发湘绣、湘菜、铜官窑陶瓷烧制等体验项目,推出让境外游客"一眼心动、一步沉浸、一触难忘"的消费场景 [8] - 景区针对境外游客需求优化项目供给,如打铁花、烟花秀、汉服游园等 [9][10] 行业定位与战略目标 - 文化旅游业是长沙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入境旅游对展现国家形象、促进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2] - 长沙计划打造"中国入境游第二站",通过精准营销和服务提升,让"快乐长沙、韵味星城"成为入境游客的难忘记忆 [10]
行走蒙山沂水 传承红色血脉
中国新闻网· 2025-05-30 17:19
文旅产业发展 - 临沂依托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构建精品旅游体系,金融支持助力文旅发展 [1] - 竹泉村旅游度假区通过"整合资源、扩植翠竹、突出水景、活化民俗"模式开发,2009年营业后获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4] - 竹泉村2024年接待游客138万人次,营业收入1.8亿元,员工300余人中200多名为本地村民 [5] 金融支持措施 - 农业银行沂南支行2009年发放500万元贷款支持竹泉村建设,2022年追加1.3亿元授信用于景观和信息化改造 [4] - 农业银行蒙阴支行推出"农家乐"贷款产品,向椿树沟村农户提供10万元资金支持经营扩张 [7] - 农业银行临沂分行创新"金穗沂蒙兴农贷",支持农家乐、民宿等多元旅游业态 [8] - 农业银行为"新琅琊"不夜街区搭建综合结算平台,解决200余家商户资金管理问题 [9] 经济效益 - 竹泉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7年不足4000元增至4.5万元 [6] - 椿树沟村农户通过农家乐和山货销售实现收入增长,从依赖传统农业转型 [8] - "新琅琊"不夜街区规划入驻商户将达1000家,夜间经济带动全链条消费 [9] 项目开发案例 - 竹泉村改造前基础设施落后,现通过旅游开发保留乡土特色,村民月增收3000元 [4] - 椿树沟村因《舌尖上的中国》走红,农户利用自有房产发展农家乐 [7] - "新琅琊"不夜街区结合美食与游船体验,形成沉浸式文化消费场景 [9]
广东“百千万工程”:万企入场引新经济“活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08:36
松口古镇转型 - 松口古镇通过"可逆性工艺"重塑明清斗拱和临江吊脚楼,从商贸集散地转型为南洋风情文旅特色镇 [1] - 2025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同比增长超200% [1] - 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乡贤赋能+群众参与"共建模式,实现"公益+微利"项目动态平衡 [2] 中铁广投项目布局 - 参与广东11个城市、30个县区、208个镇街建设,占全省市县镇总量的52%、24%、13% [8] - 累计梳理项目873个,已开工705个,总投资额164亿元(公益项目558个/40亿元,微利项目147个/124亿元) [8] - 在紫金县打造"康养九和""红色苏区""茶香龙窝"三大IP,带动2024年GDP达169亿元(增长3.5%) [5] IP驱动开发策略 - 松口古镇实施"三复工程"复原历史街巷,打造客侨文化地标和南洋风情街业态 [4] - 汕尾长沙村开发"镇海炮台"IP,形成"海洋文化+国防文化"研学线路,2024年吸引游客20万人次 [6] - 河源紫金县采用"IP驱动+土地整治"双轮战略,整理建设用地75.27亩建设循环农业项目 [5] 多方合作模式 - 构建"政府主导+央企助力+乡贤赋能+群众参与"四联共建模式解决商业街改造难题 [8] - 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团队开展资源评估,确立"绿美生态+红色文化+生蚝产业"三大主题 [7] - 引进乡村治理专业团队探索数字乡村治理,建成亚洲村等数字化实践项目 [8] 全省企业参与情况 - 超1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乡村建设(10053家),结对帮扶8522条村,实施项目10665个 [9] - 民营企业投资金额达163.1亿元,捐赠资金32.5亿元 [9] - 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缩小至2.31:1 [1]
重庆银行落地全市首笔“集体林地经营权+生态产品价值”抵押贷款
财经网· 2025-05-26 15:03
绿色金融创新 - 重庆银行梁平支行向重庆百里竹海旅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授信4500万元,这是全市首个"集体林地经营权+生态产品价值"抵押贷款,为绿色金融赋能林业资源资产化提供示范 [1] - 该笔融资将投向项目区域内民宿康养、林下菌种植、竹编工艺品生产等特色产业中,助力林业生态产业搭建 [3] - 重庆银行绿色信贷规模超700亿元,年均增速超30%,落地多个全市首创绿色金融特色产品 [3] 政策与区域优势 - 梁平区是重庆市国家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综合试点"双试点"区县,拥有百里竹海等优质生态资源 [2] - 重庆银行抓住政策契机,主动协调相关机构,解决集体林地经营权确权和登记问题,成功完成1053亩集体林地经营权的抵押登记 [2] 生态产品价值评估 - 重庆银行引入第三方权威评估机构,依据《重庆市林业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导则(试行)》科学量化生态价值,精准算出项目地域内林地总价值2.1亿元 [2] - 创新制定组合抵押专项方案,以项目"集体林地经营权"和"生态产品价值"为抵押,有效破解生态产品定价难、变现难问题 [3] 业务模式创新 - 重庆银行与当地林业局等相关部门积极沟通,高效畅通内部业务流程,创新制定组合抵押专项方案 [3] - 该模式为全市集体林权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经验 [3]
“中国第一滩”崛起南海岛黄金旅游带,茂名打造广东乡村振兴新标杆
新浪财经· 2025-05-25 17:40
茂名滨海文旅发展概况 - 茂名市依托182公里海岸线和"中国第一滩"国际A级旅游资源,推进"农交文旅商"融合发展,打造南海岛黄金旅游带[1] - 2024年南海岛黄金旅游带接待游客48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3亿元[3] - 采用"生态修复+文化活化+产业联动"发展路径,成为粤西乡村振兴标杆[1] "中国第一滩"核心资源 - 拥有中国最长的沿海防护林带(80公里)和12公里银滩,可同时容纳10万人[6] - 海水能见度达8米,放鸡岛是全国首个潜水旅游基地[6] - 编制《南海旅游岛概念规划》,构建"春赏花、夏赶海、秋登山、冬康养"的全季旅游格局[6] 疍家墟文旅项目 - 2022年5月开业的塘霞俚街融合疍家文化、渔商文化,2024年接待游客41.4万人次,高峰期日客流1.5万人次[12] - 形成摄影、民宿、皮鞋三大主导产业,年营业额突破750万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00个[15] - 通过皮鞋街复兴当地传统产业,高峰期曾有435家皮鞋厂年产1740万双[12] 产业发展模式 - 实施"百墟千村振兴计划",形成"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的乡村振兴工作法[16] - 打造油城墟(工业遗产)、窦州墟(三华李)、高凉墟(冼夫人文化)等差异化项目[18] - 智慧交通系统和停车场建设提升游客体验,未来计划引入低空文旅、剧本游等新业态[9][18]
丝路古城谱新韵
人民日报· 2025-05-24 05:56
文旅融合与城市更新 - 库车市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进文化润疆工程,通过龟兹乐舞数字体验中心、库车大馕城等特色项目焕发龟兹文化新活力 [2] - 2012年库车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3年启动"拯救老屋行动",由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主导古民居普查与修缮,保留历史风貌 [3] - 面粉厂旧址改造为"龟兹数字创忆园",包含数字展示馆、龟兹书屋等业态,成为盘活存量资源的范例 [4] - 2023年发布《库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3—2035)》,规划涵盖名城保护、民生改善及特色产业培育 [5] 非遗保护与传承 - 库车市现有11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2项、自治区级5项,通过专项资金、展演及传帮带机制提升传承人积极性 [6] - 龟兹非遗工坊成为文旅融合亮点,艾德莱斯绸、铜器等传统技艺吸引游客 [5] - 萨玛瓦尔舞入选自治区非遗名录,相关作品《爷爷的萨玛瓦尔》获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 [6] - 推动非遗进校园,中小学开设特色课程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 [6] 文旅品牌打造与援疆项目 - 浙江文旅援疆"双珠"计划(2023-2026年)聚焦托木尔自然遗产和龟兹文化遗产,实施六大行动打造"丝路古龟兹·神奇阿克苏"品牌 [7] - 宁波援疆指挥部微改造1.2公里龟兹小巷,保留古城风貌并融入龟兹文化元素,成为网红打卡地 [7] - 独库(康村)游客服务中心计划2025年5月底运营,提供旅游咨询、文化展示等复合功能,预计带动就业与经济收益 [8] - 浙江援疆通过包机、专列"引客入阿",2023年以来累计引客370万人次,助力当地接待游客1794万人次 [8]
做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践行者
新华网· 2025-05-21 00:15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题:做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 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干部群众奋勇争先谱新篇 新华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 神为遵循,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鼓足干劲,自觉做推动高质 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践行者,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坚持创新引领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机器轰鸣中,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忙碌作业。9大类型、3万余种产 品在这里制造,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机械、风力发电等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说,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 路子。这坚定了我们做好制造业、挺起民族轴承工业脊梁的决心。"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 话,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莹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王新莹表示,企业将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提升核心竞争力,让轴承这 一机械设备的核心基础零部件更好服务于各产业,实现从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的跃升。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科技创新是推动高 ...
证券代码:002159 证券简称:三特索道 公告编号:2025-15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5-20 08:15
交易概述 - 公司于2022年12月1日和12月19日分别召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收购崇阳三特隽水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及关联交易事项[2] - 同时审议通过转让隽水河公司部分资产及崇阳三特隽水河生态农庄开发有限公司49%股权事项[2] - 因隽水河公司名下两宗住宅用地性质与公司经营理念不符,以1,520万元价格转让给崇阳旅业公司[2] - 截至2023年1月,交易款项已全额收到,仅剩土地使用权过户手续未完成[2] 交易进展 - 公司移交了两宗涉房用地的土地经营权和收益权,但因崇阳旅业公司开发投资不足25%,导致过户手续未完成[4] - 2024年10月,隽水河公司收到政府有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决定书,补偿价格为原土地出让金1,520万元[5] - 崇阳旅业公司委托隽水河公司签署《土地使用权收回协议》并办理相关手续[5] - 隽水河公司承诺收到土地款后及时支付给崇阳旅业公司,并扣除相关税费[5] 协议签署与款项支付 - 隽水河公司与崇阳县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正式签订《土地使用权收回协议》,并收到1,520万元土地款[6] - 协议要求隽水河公司在3个工作日内移交土地使用权证并配合变更登记及注销工作[6] - 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完成后将完结土地使用权转让事项[6]
【汉中】略阳徐家坪:用勤劳双手建设美丽家园
陕西日报· 2025-05-12 06:59
旅游业发展 - 徐家坪镇依托宝成铁路历史文化和嘉陵江古栈道等资源,建设了宝成铁路纪念馆等旅游景点,形成集观光、休闲、康养、研学、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景区 [2] - 2024年徐家坪景区接待游客约49万人次,带动5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 [2] - 景区正在筹备创建国家4A级景区,计划开发蚕桑文化研习、重走红军路、农事体验等多条精品研学路线 [2] - 景区已成为略阳县返乡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培育经营主体十几家,返乡创业青年增多 [2] 农业与农旅融合 - 徐家坪镇以桑园、樱桃园、枇杷园、薯香园、梯田生态园、核桃园"六园"为支撑,发展农产品种植、采摘、加工、体验、消费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模式 [3] - 周家坝村以果蔬种植为特色主导产业,新建红薯加工生产线并引入电商企业,带动30余名群众人均增收超过1万元 [6] - 预计2024年周家坝村村集体经济收益达25万元 [6] 蚕桑产业升级 - 徐家坪社区引进陕西福瑞源实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发展蚕桑产业 [4] - 公司建设600平方米产品加工车间,引进桑叶茶、桑果酒生产线2条,2023年生产桑叶茶、蒲公英茶10余吨,桑果酒50余吨 [5] - 2023年蚕桑综合产值达3200万元以上 [5] 区域协同发展 - 徐家坪镇以徐家坪社区上坪组为核心,辐射带动朱儿坝村、周家坝村、街口村、明水坝村实现"1+4"组团式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