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产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江川协作促振兴!湛江国联水产“粤桂协作帮扶车间”在吴川揭牌
南方农村报· 2025-05-26 23:34
粤桂协作帮扶车间揭牌 - 湛江国联水产在吴川市举行"粤桂协作帮扶车间"揭牌仪式,吴川市委副书记李翾和三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吴玉珊出席活动 [2][3] - 帮扶车间是湛江吴川市和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落实东西部协作战略的创新举措,旨在深化产业合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4][5] - 车间将广东的产业优势与三江的劳动力资源结合,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直接带动三江劳动力稳岗就业 [6][7] 车间运营模式 - 车间采用智能化生产线,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员工休息区福利保障完善、文化氛围温馨 [10][11] - 吴玉珊强调要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效能,以人文关怀留住人才,将车间打造成粤桂协作示范标杆 [11][12] - 国联水产将自身在水产加工、冷链物流、技术研发等优势与三江生态资源、劳动力资源深度融合,优先采购当地优质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14][15] 就业带动效果 - 自吴川三江结对以来,国联水产每年在三江开展专场招聘会,累计已有近百人次三江籍工人在公司工作 [18][19] - 今年国联水产继续提供近百个岗位给三江籍工人,通过"技能培训+岗位实践"模式培养新时代产业工人 [19][20] - 帮扶车间启动标志着两地协作从"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型,未来将拓展产业对接、人才交流、消费帮扶等领域合作 [22][23]
连亏六年的国联水产:剥离上游业务,财务、内控等多项违规
贝壳财经· 2025-05-22 16:19
公司业绩与战略调整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4.09亿元,同比减少26.16%,净利润亏损7.42亿元,亏损幅度扩大39.62% [2] - 公司连续六年亏损,2019-2024年五年营收净利双降,仅2022年短暂回温 [3] - 公司实施"321大单品"策略,前三大单品目标占营收30%、20%、10%以上,聚焦食品主业并剥离上游业务 [3] - 2024年公司94.80%营收来自水产食品行业,饲料营收占比降至4.35% [3] 募投项目变更 - 公司原计划投资6.02亿元建设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新增年产能1.53万吨小龙虾和2.97万吨鱼类深加工产品 [5][6] - 项目募集资金仅投入3887.69万元(不足10%)后终止,因市场需求变化及现有产能利用率不足 [7] - 终止原因包括小龙虾热度减退、价格下跌及预制菜市场繁荣度下降 [7] 财务与内控问题 - 2023年年报被查出收入核算不准确、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等七项问题 [8][9] - 收入核算问题包括供港业务应采用净额法却采用总额法,部分销售业务提前确认收入 [8][9] - 内控缺陷涉及采购业务原始单据缺失、存货管理无书面记录、SAP系统权限问题等 [9] - 公司对2021-2023年营业收入进行追溯调整,调减幅度分别为1.13亿元、2.65亿元、2.92亿元 [11] 行业与市场环境 - 水产行业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贸易关税影响,消费市场景气度不佳 [2] - 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低位,终端市场销售缓慢 [2] - 小龙虾市场规模从2016年1466.10亿元增长至2020年3448.4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3.84% [6]
年加工水产品3.5万吨!广州市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园蓝色渔港正式投产
广州日报· 2025-05-17 00:27
项目概况 - 广州市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园蓝色渔港正式投产 总投资3亿元 占地30亩 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 [1] - 项目集成水产精深加工、智能分拣、冷链物流等七大功能模块 年加工水产品3.5万吨 冷链仓储能力超8000吨 [1] - 年产值预计突破10亿元 投产后将成为大湾区水产品加工量最大的基地之一 [1] 运营主体与合作模式 - 恒兴食品(广州)有限公司作为运营主体同期开业 [1] - 广东恒兴集团与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合作 融合恒兴30多年水产全产业链优势与南沙国企区位政策优势 [1] - 目标在未来三年内达到满产 为大湾区8000多万人口提供食品供应保障 [3] 战略定位与行业意义 - 项目是南沙区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具体实践 打造大湾区"蓝色粮仓" [1] -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核心项目 保障食品安全供给 [1] - 全面运营后每年可向大湾区输送超过3万吨高标准水产制品 为养殖企业提供稳定销路 [2] 市场与生产规划 - 项目致力于推动市场、生产、仓储物流、科研创新四个共享 [2] - 通过标准化生产保障食品安全 实现从塘头到餐桌的朝捞夕至 [2] - 为湾区消费者供应新鲜优质水产品 创造新的产品形态和消费场景 [2]
小龙虾价格暴跌背后:国联水产主业萎缩连亏六年,收监管函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15: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09亿元,同比大降26.16% [2] - 扣非净利润亏损7.5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增加39.22% [2] - 自2019年开始,公司扣非净利润、归属净利润连续亏损六年 [2]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扭亏为盈,盈利0.03亿元,但营收同比下降22.04%至8.12亿元 [13] 主营业务分析 - 水产食品业务收入32.32亿元,同比大跌25.15%,占公司营收比重常年超九成 [3] - 水产食品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2.89%,但存货周转率大幅下降导致计提增加 [3] - 存货账面余额25.65亿元,跌价准备6.66亿元,最终账面价值18.99亿元,减值比例远高于2023年 [3] - 国际营销渠道营收7.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非美国市场销量增34%,欧洲市场出口额增60% [10] 财务问题与监管 - 收到广东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指出收入核算不准确等七大问题 [5] - 2023年营收数据调整后较调整前减少2.91亿元,因供港业务和经销商自提模式收入确认不当 [5] - 存货跌价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计提不充分,导致净利润虚高 [6] - 内部控制不规范,存货管理效率低,信息系统与实物管理脱节 [7] - 2023年年报前五大客户披露不准确,内幕信息管理不规范 [8] 管理层应对策略 - 提出聚焦"321大单品"策略,前三大单品分别占营收30%、20%、10%以上 [9] - 优化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销售格局,扩大销售规模 [9] - 研发端聚焦爆品,2024年研发费用率1.44%,低于行业部分公司 [9] - 产业链优化升级,战略聚焦食品主业,剥离上游板块 [9] 市场与行业环境 - 水产行业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中美贸易关税影响,消费市场景气度不佳 [4] - 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低位,终端市场销售缓慢 [4] - "小龙虾价格暴跌50%"对行业造成压力 [4] - 中国市场营收占比68.54%,国外市场占比31.46%,国内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1.03% [11][13]
国联水产(300094) - 300094国联水产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18:00
公司业绩说明会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2025年05月13日15:00 - 17:00,地点是价值在线网络互动 [2] - 参与人员为线上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李忠、独立董事杨雅莉、保荐代表人罗黎明、财务总监樊春花、董事会秘书梁永振 [2] 海外市场营销渠道建设 - 2024年国际营销业务覆盖40多个国家及地区,首次进入重要东欧国家市场,预制菜打入欧洲、日本、韩国市场 [2] - 2024年国际营销业务同比大幅增长,非美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34%,欧洲市场出口额增幅达60% [2] 原材料供应与成本控制 - 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布局全球供应链,在全球主要对虾等水产品主产区构建战略合作伙伴,深挖国内养殖水产品品种潜力 [3] 未来盈利增长点 - 生产端聚焦“321大单品”策略,狠抓精细化管理和工厂降本增效 [3] - 销售端优化销售格局,推进全渠道营销,扩大销售规模 [3] - 研发端聚焦爆品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 [3] - 产业链上优化升级,聚焦食品主业,剥离上游板块 [3] 长期发展战略 - 以水产食品加工销售尤其是精深加工作为核心战略业务,围绕多种水产品开发预制菜 [3] - 坚持以国内市场为核心,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 [3] - 渠道方面坚持全渠道运营策略,加强市场传播力度强的渠道管理和投资 [3] 2024年业绩整体情况 - 营业总收入34.09亿元,同比减少 - 26.16%,主要因贸易类产品和市场受影响;净利润约 - 7.42亿元,亏损增加,受宏观经济、关税、市场景气度等因素影响 [4] - 国内流通渠道推进渠道下沉,开发约300家达标经销商,新开客户贡献业绩1.4亿元 [4][5] - 国际营销渠道营收7.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5] - 电商渠道传统电商销量稳定提升,京东平台虾仁好评量突破400万 + ,铂金虾仁上市90天冲进行业头部,预制菜“四大主力”销售大幅增长,黑鱼片同比增长600%;内容电商业务脱颖而出 [5] - 餐饮重客渠道收入同比下滑,但业务有韧性,为多家大型餐饮连锁企业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5] - 商超渠道部分传统商超业务收入下滑,高端商超及保亭商联等业务逆势增长,与盒马业务合作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与保亭商联等商超业务合作收入同比增长超40% [5] 其他问题回复 - 未参与2025年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 [5] - 考虑产业并购整合但非必要选项,以拓展全球渠道为目标 [6]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因鲜活水产品出口业务和贸易业务下降,核心主业水产食品加工业务未下降 [6] - 公司是国内水产食品、预制菜领军企业,优势在于全球化采购能力、强大的食品质量管控能力、全渠道覆盖的营销能力和研发能力 [6][7] - 公司管理层目标是增强盈利能力促进市值提升,但未明确是否采取主动市值管理措施及市值考核目标 [7] - 公司将聚焦水产食品加工领域,推进国内国外双循环格局,拓展国际市场 [7] - 2024年公司直接出口美国产品占总体营收比例小,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有限,公司积极拓展市场,不对未来业绩预测 [8][9] - 公司连续多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025年第1季度持续净流入,日常现金流运转正常 [9]
旺季来临销量明显增加 小龙虾加工品成海外市场新宠
央视新闻· 2025-05-13 09:12
小龙虾加工行业现状 - 小龙虾加工品已成为欧盟、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的新宠 [1] - 2024年全国小龙虾产量达到300多万吨,加工产业占比逐年增加 [11] - 去年加工量同比增长10%以上,调味整虾同比增加30% [13] 企业生产情况 - 湖北潜江某企业每天加工500吨小龙虾,包括20多个品种 [3] - 该企业清水虾和速冻虾尾销量增长20%,预计年加工4.3万吨,产值20亿元 [5] - 湖南某企业32条生产线日产能300吨,计划今年出口额突破2500万美元 [7] 产品与市场表现 - 新品销量明显增加,特别是线上电商销售的吮指虾尾和调味虾尾较火爆 [3][5] - 加工产品包括清水虾、调味虾、虾仁、虾尾等多种品类 [3] - 出口产品涵盖麻辣、蒜蓉、鲜香等多种口味 [5] 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 - 采用清洗、杀菌、分选、蒸煮、包装等数道工序加工 [5] - 打造终端智慧平台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9]
搭乘RCEP东风 辽宁特色水产品争“鲜”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5-12 23:53
"我们将持续深化原产地业务改革,帮助进出口企业提升RCEP等优惠贸易协定享惠水平,切实为地方外 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大连海关关税处副处长周斌表示。(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5月11日,在辽宁某生物科技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将一批冻煮杂色蛤产品进行最后的打 包装箱、装车启运。在大连海关所属大东港海关监管下,这批总重25吨、货值56.8万元人民币的水产品 被运往大连港码头,即将搭乘货轮出口海外。 "自RCEP政策实施以来,我们出口货值每年都保持10%以上增长。"企业负责人邢连宏说,得益于 RCEP 政策红利,该公司的特色产品正逐步从"地方特产"蜕变为"国际品牌"。 为使本土水产品搭乘RCEP政策"东风",大连海关专门组建RCEP专家团队为辖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和政 策帮扶,主动上门为25家水产企业开展政策宣讲和关税减让数据分析;通过推广智能审核、自助打印等 便利化措施,出口原产地证书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证书自主打印覆盖率达99.96%,切实为企业提效 能、降成本。 中新网大连5月12日电 (记者杨毅)大连海关12日发布消息称,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 实施以来,大连海关加大支 ...
“保水虾仁”后续来了,4家涉事企业被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
贝壳财经· 2025-05-07 20:22
涉事企业处罚情况 - 4家涉事企业被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并累计罚款超800万元 [1] - 宝辉水产被没收青虾仁603箱 没收违法所得6290元 罚款2123万元 [3] - 良基食品被没收青虾仁646箱 没收违法所得8625元 罚款12825万元 [3] - 尚方舟食品被没收鲜冻虾仁581箱 没收违法所得2488元 罚款2264万元 [3] - 中青海洋水产被没收涉案批次青虾仁 没收违法所得416元 罚款18185万元 法定代表人被罚1944万元 主要负责人被罚372万元 [4] 违规行为细节 - 宝辉水产冻虾仁磷酸盐含量757克/公斤 超标514% [1] - 良基食品冻虾仁磷酸盐含量125克/公斤 超标145% [1] - 尚方舟食品按客户需求定制不同保水剂浸泡时间的虾仁 [1] - 中青海洋水产通过保水剂和包冰实现增重 100斤虾仁可增重至124斤 [2] 行业标准 - 国家标准规定冷冻水产品中磷酸盐最大使用量为5克/公斤(以磷酸根计) [1]
3·15曝光保水虾仁涉事企业现状:多家涉事公司被罚
新华网财经· 2025-05-07 15:31
315曝光保水虾仁事件核心分析 涉事企业处罚情况 - 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被没收违法所得6290元,罚款2123万元,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1] - 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被没收违法所得8625元,罚款12825万元,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1] - 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被没收违法所得2488元,罚款2264万元,吊销许可证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2] - 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被没收违法所得416元,罚款18185万元,吊销许可证,法定代表人被罚1944万元,主要负责人被罚372万元[2][3] 行业违规操作手法 - 企业通过添加磷酸盐类保水剂实现"泡药增重",部分虾仁添加量达30‰(超国家标准),浸泡时间超10小时,保水率高达20%[4] - 加工环节存在双重增重手段:先泡药水增重,再通过包冰工序二次增重[4] - 成品包装故意隐瞒添加剂信息,成分表仅标注虾仁和水[4] 技术背景与健康风险 - 保水剂主要成分为复合磷酸盐,具有保持水分、改善口感、延长保质期功能[4] - 过量摄入磷酸盐可能导致消化系统问题、钙磷比失衡、缺钙及心血管疾病[6] 监管处罚依据 - 处罚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124条、125条、126条、135条等条款[1][3] - 典型处罚包含没收产品、追缴违法所得、5-20倍罚款、吊销许可证、5年行业禁入等[1][2][3]
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小龙虾产业继续平稳发展
小龙虾产业总体发展 - 2024年小龙虾产业总产值突破4600亿元,延续平稳发展基调 [1] - 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和新兴渠道(电商、直播)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1] - 未来将通过提高苗种自给率、强化产业链协同等举措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养殖区域与产量 - 2024年养殖面积约3000万亩,总产量超300万吨,与2023年持平 [2] - 湖北、安徽、湖南等主产区养殖面积增速放缓,广西、四川、海南等非主产区异军突起 [2] - 非主产区利用气候优势发展反季节养殖,冬虾市场价格较旺季高30%-50%,亩均收益超2000元,带动当地养殖面积增长20% [2] 加工业发展 - 2024年41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收购总量26万吨(同比+11.9%),加工总量逾10万吨(同比+14.8%),总产值50.6亿元(同比+13.5%) [3] - 全国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加工量突破150万吨,总产值达50.6亿元 [3] - 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转型:虾尾产品同比+6%,虾仁+10.6%,调味虾+33.3%,清水虾增长有限 [3] - 线上销售占比从2023年8.03%提升至2024年9.33% [3] - 41家加工企业全部实现盈利,部分企业销售额大于产值 [4] 消费趋势与预制菜 - 消费者偏好麻辣、蒜香等经典口味(占比超60%),客单价集中在100-150元区间 [5] - 90后占比近60%,倾向线上渠道消费 [5] - 预制菜线上销售额同比+40%,电商、直播等渠道加速渗透 [5][6] 产业链融合与政策支持 - 苗种国产化目标:6省建设15家省级良种场,未来自给率有望提升至80% [9] - "小龙虾+文旅"模式兴起,节庆活动对总产值贡献超10% [9] - 政策支持强化,推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9] 短期挑战与解决方案 - 挑战包括养殖成本攀升、利益分配失衡、国际竞争加剧 [7] - 解决方案:推广智能化投喂技术、生态混养模式,完善订单农业机制与价格联动 [7] - 国际市场需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