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产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酒企在啤酒中添加类似“伟哥”物质,被追究刑事责任
齐鲁晚报· 2025-07-30 11:49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孟广鑫 记者今天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市场监管部门已连续多年聚焦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开展"铁拳"行动, 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执法手段,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今年上半年,全系统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8.1万件,罚没7.4亿元,移送司法机关653件。今天通报了5起 典型案例。 案例一:广东湛江"保水虾仁"案 2025年3月,媒体曝光湛江4家冷冻虾仁企业为"增重牟利",在生产环节超限量添加磷酸盐等水分保持 剂,同时虚假标注"零添加"。湛江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立即对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湛江良基冷 冻食品有限公司、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开展执法检查,查实4家企业 存在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虚假标注、使用未经检定计量器具、未按规定实施生产过程控制等违法行 为。 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处罚款749.43万元、吊销4家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且五年内不得重 新申请;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处以260余万元的罚款并实施五年的行业禁入。 案例二:北京海淀"直播带货有毒压片糖果"系列案 2024年9月,有消费者向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投诉,反映其在直播平台"芬姐教搭配"购 ...
创280万条无刺安全记录 烟台海和破圈国内鳕鱼市场
齐鲁晚报· 2025-07-14 09:05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婴幼儿辅食鱼刺卡喉问题严重,某三甲医院儿科数据显示近3年接诊病例年均增长12% [1] - 2024年《中国婴幼儿辅食安全白皮书》指出市售"鳕鱼"超30%为廉价油鱼冒充,部分产品检出汞超标 [1] - 鳕鱼市场存在命名混乱现象,非鳕属鱼类常被冠以"鳕鱼"名称,品质参差不齐(如俄罗斯深海鳕鱼蛋白质含量低) [2] 公司技术优势 - 实现280万条鳕鱼0鱼刺的世界级安全纪录 [1] - 采用-60℃超低温锁鲜技术保留DHA活性,结合手工初筛与X光机扫描的双轨去刺术 [2] - 每批次产品附MSC生态溯源码,实现捕捞加工全流程可追溯 [2] -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评价其加工精度达国际领先水平 [2] 市场表现与合作伙伴 - 冷鲜产品在日本销量连年第一,与丰田通商、日冷食品、日清医疗建立战略合作 [1] - 年糕妈妈平台数据显示首批10万单实现零鱼刺投诉,复购率达92%,73%用户用于7-12月龄宝宝辅食 [2] - 通过抖音平台"石油甄选济南店"以69.9元/1KG(官方价3.5折)试点优质蛋白普惠工程 [3] 产品认证与标准 - 正宗鳕鱼包含大西洋鳕鱼、太平洋鳕鱼等4种,2015年美国渔业协会将阿拉斯加狭鳕划归鳕属 [1] - 产品需通过三重国际认证质检,加工标准超越日本质检要求 [2]
全国第一!今年前5个月福建鲍鱼制品出口规模创新高
福建省鲍鱼制品出口情况 - 前5个月福建省鲍鱼制品出口8.9亿元,同比增长2.2%,占全国同类商品出口的98.5% [1] - 民营企业出口8.1亿元,同比增长1.4%,占比90.1% [1] -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同比增长24.6% [1] - 主要出口市场为东盟(3.1亿元)、台湾地区(2.6亿元)、香港地区(2.4亿元),合计占比91.9% [1] 企业出口表现与订单情况 - 平潭凉亭岛渔业专业合作社出口订单排至10月份,通过海关"绿色通道"确保如期交货 [1] - 莆田市汇龙海产有限公司专注鲍鱼罐头研发生产10余年,产品畅销东南亚 [2] 海关政策与行业支持 - 福州海关实施"提前申报""预约查验""绿色通道"等便利化措施,压缩通关时间 [2] - 定制"一企一策"服务清单,指导企业对接出口目标市场准入标准 [2] - 建立从养殖到出口的闭环管理体系,提供境外食品安全法规咨询服务 [2]
福州渔博会开幕 逾30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参展参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23:49
展会概况 - 第十七届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于6月13日在福建福州开幕,展期3天,同期举行2025海峡(福州)渔业周 [1] - 展会首次实现6馆同开,综合展示面积达57000平方米,吸引近500家企业参展 [3] - 展会设置国际展区、水产预制菜展区、餐饮食材展区、水产加工展区等多个特色展区 [3] 国际参与 - 吸引逾3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参会,国际展团数量创历届之最 [1][3] - 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韩国等10个国家以展团形式参展,伊朗、文莱首次亮相 [3] - 巴西渔业和水产养殖部部长特别顾问表示期待与中国深化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合作 [3] 展品与市场 - 泰国企业Smile Heart Foods Co,Ltd展示鱼糜玫瑰花、酥酥吉事鱼果等特色水产品,希望开拓中国市场 [3] - 泰国参展商认为中国渔业市场前景广阔,希望让更多中国消费者品尝泰国产品 [3] 论坛与讨论 - 同期举行海洋经济与渔业发展论坛,探讨亚洲捕捞渔业现状、中泰渔业合作、AI数字技术赋能渔业等议题 [4] - 国内外专家通过案例与数据分析,讨论区域渔业资源协同治理、跨国技术合作及智慧渔业实践路径 [4]
如何让“蓝色粮仓”丰富国民餐桌
科技日报· 2025-06-12 09:00
海洋养殖潜力与挑战 - 海洋食物供给潜力是陆地的1000倍,但深远海养殖面临装备、育种、加工等关键环节挑战 [1][3] - 2024年超强台风"摩羯"导致广东阳江深海网箱严重损毁,反映深远海养殖需突破"看天吃饭"困境 [3] - 全球60%台风集中在中国东南沿海,深远海自然环境风险显著高于近海 [3] 海洋牧场装备发展 - 截至2023年底,国内建成重力式网箱2万余口、桁架类网箱40个、养殖工船4艘,形成梯度化装备体系 [5][6] - 重力式网箱成本低技术成熟,养殖工船集约化但成本高,专家建议以重力式为基础有序发展其他类型 [5] - 深海装备需优化抗风浪设计,加强智能预警系统建设,并减少柴油发电导致的油污排放 [4][7] 水产育种技术突破 - 我国海水鱼类仅9种拥有新品种,深远海适养高价值品种稀缺,鲑鳟、南美白对虾等仍依赖进口 [9][10] - 分子育种技术应用范围有限,需降低基因编辑成本并培育抗病高产新品种 [10] - 国内种业以科研院所为主,企业规模小创新弱,需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市场集中度 [10][11] 水产品加工升级 - 2024年中国水产总产量达7410万吨全球第一,但加工比例和精深加工程度显著低于发达国家 [13] - 需开发高值化功能性食品,推动生物加工技术产业化,并构建冷链物流减少15%-20%流通损耗 [13][14] - 干细胞培养鱼肉技术处于研发阶段,目标建立工业化生产示范线 [14] 产业融合创新 - 广东汕尾"伏羲一号"实现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协同,山东烟台"耕海1号"融合养殖与文旅 [15] -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可循环利用废弃物,新能源装备应用可降低碳足迹 [8][15]
这里的生鲜贸易为何“跑得快”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1 06:50
福建省生鲜贸易发展现状 - 福建省水产品出口量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今年前4个月出口额达153.4亿元[4] - 大陆海岸线长达3752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农业渔业资源为生鲜贸易提供天然优势[4] -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和口岸监管效率提升推动生鲜进出口"小步快跑"[4] 海洋牧场与鲍鱼养殖 - 东山岛周边建成海洋牧场,金海兴水产公司承包1000多亩海域养殖鲍鱼杂交品种,单只重量可达1斤以上,收购价超150元/斤[5] - 鲍鱼出口至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出口需求为养殖规模扩大提供确定性[5] - 海关开通鲜活水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审单、优先出证、优先查验、优先放行[6] 水产品加工与罐头出口 - 华昌食品公司前5个月出口海鲜罐头货值近1600万美元,九成专供出口[7] - 海鲜罐头保质期12-18个月,配备巴氏杀菌生产线、自主研发中心和冷链仓储[7] - 企业积极申请AEO认证以获取通关便利和融资优势,海关开展针对性辅导[8][9] 新兴生鲜品类贸易拓展 - 东南燕都公司加工进口毛燕,海沧海关创新"进口毛燕一体化加工"监管模式提升便利化[10][11] - 南靖兰花基地首次空运1640株兰花出口韩国,漳州海关成立专班保障高效查验[12] - 厦门海关计划优化出口企业对外注册流程、提高智能检疫审批时效等组合措施[13]
金融“引擎”驱动文旅产业发展开启“加速度”
齐鲁晚报· 2025-06-11 05:37
文旅产业金融支持 - 荣成农商银行创新贷款营销模式与产品系列,全方位支持文旅龙头景区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板块打造及全产业链拓展,为地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1] - 该行通过"五张清单"机制压实责任,最大程度倾斜信贷资源并简化办贷环节,今年前5个月已向全市旅游重点景区新增贷款投放8800万元 [2][3] - 针对那香海景区改扩建需求,公司迅速发放2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助力其提升接待能力,五一期间景区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同比增长38% [2][3] 特色旅游板块开发 - 公司精准对接"天之尽头、天鹅海岸"品牌战略,推出"民宿贷""乡村旅游贷"等产品支持特色文旅集群,如东楮岛村发展海洋牧场新型旅游产业带 [4] - 通过低门槛"信e贷"支持烟墩角、成山天鹅湖周边居民建设摄影休闲驿站,并帮助威海德信红农业科技公司打造精品民宿与研学观光农业项目 [4] - 重点扶持民营企业向文旅产业输出资本,促进历史文化名村资源转化,如东楮岛村购置海底观光船形成复合型旅游产业链 [4] 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 公司对宾馆、餐饮、食品、康养等文旅关联产业实施全链条扶持,向150余户高信用餐饮业户发放"创业担保贷" [5][6] - 支持土特产加工企业打造"荣成好品",如帮助蓝润水产研发金枪鱼系列产品、宏业集团获"中华传统好品"认证 [6] - 贷款支持养老康养产业发展,助力形成完整文旅产业链条并提升城市内涵品质 [6] 绿色金融创新实践 - 发放全国首笔以海产品养殖减碳量收益权质押的"海洋碳汇贷",支持长青海洋科技打造海洋牧场小镇及海上观光项目 [7] - 创新推出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支持好当家集团发展滨海旅游与海参精深加工,累计扶持10处国家级、省级海洋牧场 [7] - 绿色贷款累计投放达5.1亿元,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蓝色经济协同发展 [7]
重生的TA | 守江山!水产界的“厂二代”,绝不躺平!
新浪财经· 2025-05-29 08:37
公司概况 - 中山大成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前,年销售额过亿,员工数百人,业务高度依赖水产品出口,95%订单来自海外市场,美国客户占比最高[5] - 主要出口红鼓鱼、黑鱼、脆肉脘等鱼类产品,通过冷链销往欧美市场[5] - 2012年"厂二代"余俊锋接棒总经理职位,公司背靠珠三角养殖产业带优势[5] 危机事件 - 2025年美国对华水产品关税暴涨至170%,导致公司美国订单基本停滞,仓库积压超1000万元货物,待收购的养殖户原料也面临压力[5] - 红鼓鱼等偏西式口味产品在国内市场接受度低,去库存难度大[5] 应对策略 **国内市场开拓** - 2018年起斥资千万改造车间并组建研发团队,布局"双循环"战略[9] - 2024年与东方甄选达成合作,成为其自营酸菜鱼供应商,合作首年贡献20%-30%营业额[9] - 通过东方甄选渠道提升食品安全标准,实现产品可溯源,以出口标准打开国内大众市场[9] **国际市场调整** - 转战欧盟、中东、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通过展会和老客户介绍拓展新渠道[11] - 针对不同国家法规调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重新申请海关对外注册[11] **关税窗口期利用** - 中美联合声明取消报复性关税后保留10%基础关税,对24%关税实施90天暂缓,公司计划6月初重启发货[7] 行业动态 - 首届美好生活博览会(好博会)将于6月27日-29日在北京召开,由新浪财经主办,四大电商平台联合参与,旨在帮扶国内企业开拓市场[13][14] - 好博会首创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为优质企业提供参展帮扶政策,对接采购商和电商平台资源[14]
国产鱼子酱亮相2025上海环球美食节
证券日报网· 2025-05-28 10:13
公司动态 - 公司旗下倍露伽鱼子酱首次触达国内C端消费者 正在积极开拓销售网络 [1] - 产品在2025上海环球美食节受到欢迎 展台货架一天内基本售空 [1] - 公司采用甘肃雪山融水养殖鲟鱼 水质达国家一级标准 养殖周期超12年确保品质 [1] - 5月初亮相西班牙水产展会 成为中国大西北首个登上国际舞台的鱼子酱品牌 [2] - 展会期间签署800万元订单 并收获欧洲1200公斤 南美300公斤 中东3000公斤采购意向 [2] 行业趋势 - 全球约80%工艺鱼子酱由中国出品 消费者已实现"鱼子酱自由"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1] - 国产鱼子酱展现出强劲国际竞争力 彰显中国高端食品产业链实力 [2] - 鱼子酱创新产品涌现 如鱼子酱蛋糕 冰淇淋 配酸奶等新吃法 [1] 产品特点 - 鱼子酱由鲟鱼卵腌制而成 富含蛋白质和脂肪 营养丰富 [1] - 历史上因需进口价格昂贵 与鹅肝酱 黑松露并称"世界三大奢华美食" [1]
全球八成水产品来自亚太,2025亚太水产食品博览会于大连开幕
贝壳财经· 2025-05-27 23:13
亚太水产食品博览会概况 - 2025亚太水产食品博览会暨第七届大连国际海鲜节于5月27日在大连开幕,为期三天,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1] - 博览会旨在打造亚太地区水产行业"一站式采购"服务平台,促进渔业现代化发展和多边贸易合作[1] - 亚太地区水产品生产占全球总量的80%以上,是全球最活跃的水产品生产与消费市场[1][2] 博览会活动内容 - 主论坛围绕亚太地区水产品生产、贸易、消费等领域展开交流,重点探讨鰤鱼、真鳕、海珍品养殖现状及市场前景等议题[1] - 设有多个分论坛和全球主要大宗交易水产品展览展示,开设品牌共建区和鲜烹研创体验区[1] - 举办全国特色渔业品牌、新疆特色水产品、挪威北极甜虾、俄罗斯狭鳕鱼等多项推介活动[1] 亚太水产品市场地位 -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生产与消费市场,也是全球水产品加工中心[2] - 中国、美国、日本是全球水产品三大单体消费国,全球水产品贸易和供应链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2] -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水产品贸易国,是亚太地区水产品供应链的"核心"[2] 大连水产业现状与发展 - 2024年大连水产品总产量27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830亿元,年贸易量达500万吨,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4] - 大连大力发展海工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4] - 大连作为"中国海鲜预制菜之都",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产业底蕴,未来将在产业链协同、品牌国际化等领域发展[4] 大连的区位优势 - 大连是中国北方最大港口,地处东北亚经济中心,具备地理优势、丰富海洋资源和先进基础设施[2] - 大连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是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水产品加工基地[2] - 大连为打造全球水产品供应链奠定了良好基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