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

搜索文档
总体方案实施五周年,海南自贸港建设怎么样了?
新华社· 2025-06-01 11:06
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进展 -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已就绪,主要政策文件制定和监管设施软硬件建设基本完成 [1] - 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为主要特征 [2] - 封关核心政策文件包括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禁止和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海关监管办法等已基本制定完成 [4] 政策实施效果 - 原辅料、自用生产设备和交通工具及游艇等"零关税"清单进口货值226.9亿元,减免税款43.2亿元 [2]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累计开展企业46家,免关税内销货值87.95亿元,减免关税6.89亿元 [2] - 2018年以来海南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速都超过25%,累计吸引外资174亿美元,超过此前30年总和 [3] 产业与经济发展 - 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海南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7%,较2019年提升约12个百分点 [7] - 海南积极打造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吸引阿布扎比投资集团、华润集团等企业签约 [2] - 超七成经营主体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实施后新增 [7] 监管与基础设施建设 - 8个"一线"口岸、10个"二线"口岸、64个非设关地综合执法点全部完工,"二线"口岸已通过国家验收 [4] - 海口新海港实现智慧高效通关,货物通关时间不超2分钟,旅客通关不超1分钟 [4] - 水上反走私综合执法站投入运行,通过高科技手段精确掌握辖区活动情况 [4] 营商环境优化 - 海南成立省委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组建营商环境建设厅,持续提升治理能力 [6] - 累计发布19批158项制度创新案例,包括"极简审批"制度改革、商事登记"全省通办"等 [6] - 建立重大复杂疑难问题法治会诊机制,推出信用政务融合等工作机制 [6]
自贸区试验田持续耕耘
人民日报· 2025-05-22 06:12
药食同源商品进口便利化改革 - 重庆自贸试验区首批药食同源商品1000盒伊朗藏红花顺利通关,标志着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方案落地[1] - 改革前香辛料等商品需以中药材名义进口,申请主体限定为药品企业,通关时间较长且成本高,改革后选取两大类28个品种试点,通关时间缩短约30天[1] - 该创新举措聚焦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推动更宽领域开放,助力打造国际竞争力强的特殊经济功能区[1] 陆上贸易规则创新 - 重庆率先实施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陆路贸易金融服务平台上线后,中外运公司累计签发铁路提单近1000份,渝新欧公司签发超8000份,融资金额近2亿元[2] - 铁路提单货物品类从进口整车拓展至零部件、化工品等多领域[2] - 铁海联运海事一体化监管新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出口减少滞港3-5天,节约物流成本约3000元/箱[2] 自贸试验区经济贡献 - 重庆自贸试验区以全市0.146%的面积贡献了10%的新增注册企业、超60%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和30%的实际使用外资[2] - "保税展示+跨境电商"快速配送新模式依托开放平台和物流优势得到发展[2] 制度创新推广 - 重庆创建25个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复制推广47项创新案例,包括企业信用码、委内加工、汇率避险新模式等[3] - 这些创新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3]
河南出台全国首部关于自贸区制度创新省政府规章
郑州日报· 2025-04-22 09:15
以法治力量推动我省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工作实现能级跃升,助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4月21 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实施保障办法》省政府政策例 行吹风会上获悉,《办法》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是全国首部关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工作的省政 府规章。 据了解,在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围绕国家对河南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按照 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河南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细化 和落实《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关于制度创新的规定为重点,确定了立法思路。 8年形成615项创新成果 "河南自贸试验区是2017年4月1日挂牌,到现在已经8年了。省政府出台的《办法》,为制度创新工 作提供了很好的法治保障、有力的政策加持。"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8年来,围绕监管服务、多式联运服务、政务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领域,持续改 革探索,国务院通过的总体方案明确的160项试点任务全部完成,河南省2023年又推出了2.0版方案,47 项重点任务42项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形成615项创新成果,25项在全国推广,跨境电商、多式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