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
搜索文档
2025上海国际MCN大会圆满落幕,锚定全球坐标新起点
第一财经· 2025-06-07 17:18
大会概况 - 2025上海国际MCN大会以"创见无界,以全球坐标提升直播经济"为主题,吸引200余家MCN机构、160余个品牌、5000余名行业观众参会 [1] - 大会2天共举办1场开幕式、3场主题论坛、1场沙特商贸合作论坛、1场闭门交流会、13场专题对接会,呈现30场重磅发布,揭晓8个荣誉榜单 [1] - 创新举办1万平米"好品街区"选品会,对接SKU上万件 [1] 行业趋势 - 直播经济从"流量红利期"迈向"价值深耕期",需聚焦专业化内容、精细化运营、全球化视野 [1] - MCN业态正从流量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需通过技术赋能、全球化布局和协同生态建设推动发展 [2] - MCN从内容优质化迈向内容产业化,需以信任为基、共生为法,坚持利他精神 [2] 论坛议题 - 开幕式提出构筑协同创新格局、优化行业发展生态、提升产业发展能级三大方向 [2] - 主题论坛深度研讨内容创作、短剧和出海,为行业勾勒内容创新、商业落地的清晰脉络 [2] - 内容创作专场探讨垂直深耕与价值重构,短剧专场探索"轻量化"特质催生多元商业可能,出海专场拆解不同区域破局密码 [3] 国际合作 - 宣布2025年11月在沙特吉达举办"中国好品"暨"丝路电商"MCN大会,助力中东数字经济建设 [4] - "出海令"扬帆仪式整合政策支持、行业资源与国际渠道,构建"创作-传播-落地"全链路生态 [3] - 大会汇集10个省市及10个国家的行业力量,共探MCN发展新机遇 [6] 商业对接 - 好品街区打破信息壁垒,促进品牌与MCN机构精准对接,160余个品牌集中展示 [6] - 机构品牌对接会上近100家品牌企业与多家MCN机构闭门交流,取得丰硕成果 [6] - 君盟集团接触100家品牌新品,提升选品效率和判断力 [8] 文化创新 - 孔雀公主等品牌通过选品会寻找线上渠道合作伙伴,推动地方文旅产品创新 [7] - "麦向好运"品牌融合周易哲学、非遗工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出海 [7] - 曹县汉服探讨"新汉服品牌出圈爆款"、"汉服品牌走向国外"等话题 [8] 未来展望 - 内容是"灵魂",技术是"翅膀","共生"是可持续发展的密码 [9] - 上海国际MCN大会将持续发挥"风向标"作用,引领行业向全球生长 [9] - 2026年大会筹备工作已启动,将进一步优化活动形式、拓展合作领域 [10]
2025上海国际MCN大会6月5日即将开幕,以全球坐标提升直播经济
第一财经· 2025-05-29 18:19
上海直播电商发展现状 - 2024年上海市直播电商零售额达4937亿元人民币 占全国10.5% 位居中国城市首位 [1] - 上海MCN机构数量占全国Top1000的19% 美ONE、初颂等企业形成"内容创作-供应链整合-品牌运营"完整生态链 [7] 2025上海国际MCN大会概况 - 大会将于6月5-6日举行 主题为"创见无界 以全球坐标提升直播经济" 汇聚150余家品牌企业及100余位行业领袖 [3] - 设置三大分论坛:内容创作专场、短剧专场、出海专场 聚焦AI赋能与本地化创新等议题 [6] - 推出"场景即服务"模式 搭建近万平米"好品街区" 覆盖八大品类并设老字号/非遗专区 [8][9] 大会核心议程亮点 - 开幕式圆桌论坛探讨MCN机构如何平衡内容与商业 美ONE等头部机构创始人参与 [4] - 发布《中国MCN发展报告(2025年)》 分析机构赋能品牌方的销售力/传播力/产品力提升路径 [4] - 揭晓六大机构榜单与两大品牌榜单 涵盖AI+融合创新/短剧新星等细分领域 [6] 全球化布局战略 - 设立出海专场分论坛 希音等企业分享本地化案例 圆桌讨论聚焦中东市场战略 [12] - 举办沙特文旅及商贸论坛 解析中东数字经济转型红利与"2030愿景"政策支持 [12] 创新合作模式 - 与第一财经深度合作打造"云上呈现平台" 构建"内容生产-用户反馈-商业转化"闭环场景 [13] - "MCN超级工厂"实现实时选品决策 涵盖展会探访/带货体验等多元化功能 [13] 产业价值体系构建 - 场景化对接降低企业试错成本 标准化榜单推动行业资源向优质机构集中 [7] - 通过文旅IP联动释放百万级营销需求 覆盖城市升级/非遗焕新/数字文旅等赛道 [9]
“特厨”与MCN之争,已经掀开了MCN危局的一角
36氪· 2025-05-26 07:40
网红与MCN机构纠纷案例 - 美食账号"特厨隋卞"停更并陷入解约风波,该账号拥有超过400万粉丝,幕后MCN宣布结束与主创隋坡的合作 [1] - MCN指责隋坡违反协议并发布侵权视频,声称投入数百万资金将其从素人打造成网红,协议包含竞业限制条款 [3] - 隋坡团队透露在价值数万元的商单中仅能分到500元,随后以新账号"特厨隋坡"复出 [3] MCN行业现状 - 2024年国内MCN注册量达26200+,净增绝对值不足千家,增速持续下降 [5] - 2024年仅30% MCN实现净利润增长,营收利润双增长的占比不足10% [5] - 无忧传媒等头部MCN陆续失去刘畊宏、李小鹏等知名网红 [5] 行业挑战与发展瓶颈 - 平台商业合作渠道完善削弱MCN信息不对称优势,AI工具降低创作者成本 [7] - 部分MCN采用低价诱导签约后高价索赔的违规模式,破坏行业生态 [7] - 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增速从2018年600%降至2024年15%,平台倾向发展店播模式 [9] 网红与MCN关系演变 - 行业早期MCN提供资金资源支持,成熟期网红对MCN依赖度降低 [7] - 头部网红面临流量压力和变现难题,现有合作模式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9] - MCN核心矛盾在于既难以吸引新网红加入,也难以帮助现有网红提升收益 [9]
炒作狗血剧情、炮制不实信息,MCN机构的水军生意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12:25
MCN机构网络水军乱象调查 - 部分MCN机构通过操控网络水军、炮制谣言、批量生产低俗内容等手段片面追求流量 破坏网络舆论生态 [1][2] - 多个短视频平台出现大量低质同质化内容 如"叙利亚女孩求嫁中国小伙"等雷同文案 为交友类APP引流 平台已对违规账号禁言并下架视频 [2][4] - 同质化内容多聚焦家庭矛盾、性别对立等话题 如"五套房全给儿子""嫁了三个老公"等 通过矩阵化传播博流量后带货牟利 [6] 同质化内容引流变现模式 - 粉丝量500万用户"李***"5天内连发6个"52岁单身大妈怀孕"视频 播放量10-45万 顺势推销太阳能折叠足球灯 单价29.9元 已售8000余件 销售额超24万 [6] - 多名不同IP用户发布"儿媳妇被婆婆打流产"等雷同内容 推荐商品指向店铺销量可观 背后实际有团伙遥控指挥 具备网络水军特征 [7] - 通过惊悚文案如"孩子捡东西被拐""开车被货车撞"等制造危机感引流涨粉 起号后转为直播带货 形成完整变现链条 [10][11] 虚假信息炮制手法 - 自诩金融专家用户发布"**彻底慌了""****集体躺平"等虚假行业负面话题 缺乏数据支撑但带来恶劣影响 [8] - 大量摆拍视频如"学生捡香水被迷晕"模仿监控画面 虽被警方辟谣仍引发中老年群体恐慌 [10] - 虚假内容生产已形成流水线 MCN组织专人从不同角度拍摄 撰写不同文案分发给旗下账号上线 [13] MCN机构规模与监管现状 - 头部平台40%千万粉丝网红账号与MCN签约 某重点平台MCN旗下账号超30万个 年均生产信息3300万条 [13] - 抖音、小红书治理公告显示黑灰产团伙利用AI批量生产同质化内容养号后售卖或虚假营销变现 [13] - 网信部门已清退1300余家批量操控账号的MCN机构 禁止重新入驻 关闭旗下账号9600个 [16] 行业治理建议 - 专家建议强化MCN与账号关联披露 要求机构与旗下账号绑定 在注册、变更环节增加信息透明度 [14][15] - 应压实MCN监管责任 对旗下账号不法行为采取降低佣金、禁言封号等分级处罚措施 [15] - 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行动 重点打击利用AI批量生成低质同质化文案的网军活动 [16]
“特厨隋卞”的MCN锤了半天,结果把自己锤爆了
虎嗅APP· 2025-05-20 22:00
核心观点 - 百万粉丝博主"特厨隋卞"与MCN公司合约纠纷凸显自媒体行业个人IP与机构合作的深层矛盾 [9][11][15] - 真人出镜类账号权属争议成为行业焦点,法律层面倾向于认定IP与个人强绑定 [15][18] - MCN商业模式面临转型压力,需从控制型转向服务型以匹配创作者价值 [17][45][58] 账号运营与商业表现 - 原账号"特厨隋卞"在B站/抖音拥有百万粉丝,单条视频播放量中位数达80万 [3][8] - MCN对外商单报价为4.8万-8.5万/条,但创作者实际分成仅500元/条 [4][16][33] - 合约要求每月拍摄16-30条视频,被质疑为"压榨式运营" [16][35] 法律争议焦点 - 账号所有权争议:MCN主张投入数百万元孵化账号,但司法判例倾向真人出镜账号归属个人 [15] - 竞业协议有效性存疑:民事协议中三年竞业限制条款可能因限制职业自由被认定无效 [15] - 商标权规避策略:创作者使用本名"隋坡"开设新号形成法律规避空间 [16] 行业运作模式分析 - 典型分成结构:初期MCN拿大头(九一/八二分),后期可能反转至二八分 [46] - MCN核心价值应体现在商业资源拓展与内容战略升级,而非单纯流量控制 [49][51] - 优质MCN应提供汽车品牌联动、非遗文化嫁接等跨领域商业化方案 [51] 市场反应与影响 - 原账号掉粉35万,新号"特厨隋坡"首条视频即突破百万粉丝 [17][9] - 舆论一边倒支持创作者,MCN被批"资本压榨"导致形象受损 [17][36] - 事件加速行业对《网络内容创作者权益保护条例》中"账号人格权"概念的关注 [18] 商业模式冲突 - 专业内容创作者追求内容公允性,与MCN规模化变现需求存在根本矛盾 [41][50] - 探店类账号更适合1-3人轻量化运作,难以承载MCN重投入高回报预期 [41] - MCN商业资源不足体现在仅能获取妙界、美团等普投型广告主 [50] 行业发展趋势 - 参考李子柒、野球帝等案例,显示控制型MCN模式可持续性存疑 [17][43][44] - 未来合作需明确账号控制权、姓名使用权等关键条款 [17] - 行业将向理性评估转型,依靠硬实力而非流量红利获取收益 [58][59]
三只羊旗下多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零一万物回应联合创始人谷雪梅离职|未来商业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0 06:55
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离职 - 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谷雪梅已在数月前离职 主要负责模型预训练和C端产品 [1] - 谷雪梅是谷歌中国第一位本土女工程师 专注大规模分布式计算平台 搜索推荐及广告 知识图谱等技术研发 [1] - 行业头部企业在技术 人才 市场等多维度激烈角逐 团队变动或影响技术走向 [1] - 公司若转型顺利 可借此重新梳理业务 聚焦核心优势 在新兴领域开拓机会 [1] 三只羊旗下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 - 合肥庐羊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合肥具同益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 由何瑞 张磊变更为李莹 [2] - 何瑞卸任合肥庐羊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财务负责人 由李莹接任 [2] - 张磊卸任合肥具同益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事 财务负责人 由李莹接任 [2] - 此前合肥三只羊助农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已由张磊变更为李莹 [2] - 直播行业竞争白热化 头部MCN收缩多元战线 加大技术投入转型 [2] - 此次变更或为内部管理优化与战略调整之举 新负责人可能带来新理念 更加聚焦核心业务 [2] 宠贝贝旗下品牌获战略投资 - 宠贝贝旗下子品牌猫王谷获天使投资人成晓华战略投资 [3] - 猫王谷定位爱宠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 已在佛山开设线下门店 第二家门店6月落户深圳南山区 [3] - 预计年内直营门店超10家 年底将开放加盟 [3] - 宠物O2O市场发展潜力大 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 重塑宠物活体交易服务标准 [3] - 加速门店扩张计划 抢占市场份额 [3]
上海杨浦对UP主购房最高补贴200万:城市打响“网红争夺战”?
创业邦· 2025-05-14 11:22
城市人才争夺战与MCN产业布局 - 上海市杨浦区推出"优享计划",针对全球互联网内容创作者提供最高200万元购房补贴,战略创作人才需达到平台前1%关注量(如B站百万粉丝、抖音数百万粉丝级别)[4] - 杭州成为自媒体创作者迁入热门地,胡润2024中国流量新势力百强榜显示15家机构位于杭州(仅次于北京),吸引影视飓风、何同学等百大UP主定居[16][18] - 北京MCN机构数量从2021年4840家降至2023年2134家,上海同期也出现下降趋势,UP主统计显示2022-2024年上海流失20名大UP主[15] 城市产业生态与竞争优势 - 杭州依托阿里生态和直播电商基础设施,形成流量变现闭环,政府提供中小微企业房租减免、资金支持等政策,营商环境友好[17][19] - 长沙以芒果TV为核心形成文旅联动效应,娱乐直播发达(如衣哥、唐艺),错位竞争带货直播赛道,带动蛙酷文化等母婴垂类MCN崛起[27] - 成都凭借美食美妆文化和低成本优势,孵化洋葱视频(抖音头部MCN)、瘾食文化(最大美食垂类MCN之一)等机构,并布局微短剧赛道[28][29] MCN行业集中度与城市分布 - 全国MCN机构近3万家,其中粉丝总量超500万的243家机构(占0.81%)掌控市场71%的粉丝量,头部效应显著[21] - 北京以24家上榜机构居胡润百强榜首位(含无忧传媒、Papitube等),杭州15家(遥望科技、交个朋友直播间),广州10家(辛选)[25] - 中西部城市通过差异化竞争吸引机构,如长沙聚焦娱乐直播、成都深耕美妆美食赛道,OST传媒年产上百部短剧[27][29] 创作者迁移驱动因素 - 自媒体团队因线上工作灵活性迁往南方城市,气候、时尚文化及拍摄条件优于北京(如穿搭博主偏好南方出片环境)[11] - 上海凭借B站、小红书等平台聚集效应及国际化氛围吸引外国创作者,2024年"韩国博主占领上海街头"成热点事件[12][14] - 北京因户口限制、高房价等问题导致人才外流,典型案例包括张雪峰(600万粉丝)迁出、罗永浩团队400人转战杭州[10][15]
2025中国内容机构(MCN)行业发展研究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4-25 07:45
行业现状 - 2024年MCN行业进入周期性迭代阶段,增长压力大,营收和利润双增长的机构仅占10% [1][5] - 半数机构收入增长但利润增长不足30%,39%机构收入增长但利润持平,27%机构收入利润双降 [15] - 行业呈现业务盘面分化现象,机构从成本低的区域崛起,搭建自有品牌和发展出海业务成为共性拓展路径 [1][5] 业务分化类型 - 精专深耕型:聚焦优势赛道深挖商业价值 [1] - 锐进探索型:精准爆破、快速迭代 [1] - 拓新攻坚型:系统性尝试新商业生态 [1] - 稳守持恒型:依托现有模式稳定收益 [1] 平台策略差异 - 社交平台微博和微信发力生态建设 [1] - 内容社区小红书和哔哩哔哩展现多样化变现和合作潜力 [1] - 短视频平台抖音和快手探索新增量 [1] - 电商平台淘宝和天猫通过补贴推动内容营销 [1] 行业八大现象 1. 机构进入周期性迭代阶段,面临战略抉择 [12][14] 2. 增长惊喜不多,50%机构收入增长但仅27%利润增长 [15] 3. 业务盘面分化,高集中度市场走向两端 [17] 4. 角色定位向全方位服务商转变,拓展电商和海外业务 [17] 5. 搭建自有品牌和发展出海业务成为两大共性路径 [19] 6. 市场和用户需求倒逼业务持续创新 [19] 7. 多平台经营博弈,机构用资产换时间,入驻平台数量从2023年3.11个降至2.76个 [21] 8. 更多机构从成本低的区域崛起,成本较一线城市低50%以上 [21] 未来趋势 - 行业将呈现两极化双轨格局:涨营收与涨利润、营收利润平或降的分化 [1] - 优质内容成为新增长极,客户投放要求聚焦 [1] - 出海业务需制定区域化策略应对合规挑战 [1] - 通过IP驱动、供应链深耕、跨界合作等方式发展自有品牌 [1] - 构建"内容+产业"新服务模式,降低对单一平台依赖 [1] 调研方法 - 采用定量市场调查和定性行业访谈相结合 [7] - 调研时间:2024年11月-2025年1月 [7] - 样本量562份,涵盖不同规模类型MCN机构,目标人群为总监级及以上 [8]
关联MCN公司谈司马南偷税:他把钱全部拿走了,无法代缴
界面新闻· 2025-03-25 17:21
税务违规案件核心事实 - 司马南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方式少缴个人所得税及增值税等税费共计462.43万元 [1] - 其实控企业北京某影视策划中心通过虚列成本费用、违规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少缴企业所得税75.32万元 [1] - 税务部门追缴税款、滞纳金及罚款总额达926.94万元 [1] MCN合作模式争议 - 司马南声称MCN公司四月华文承诺代缴税款但未履行 而MCN方反驳称司马南坚持全额拿走收益未留代缴资金 [2] - MCN公司实控人饶谨表示司马南收益适用45%最高个税税率 若由MCN垫付代扣税款则无法承担 [2] - 双方合作无书面协议约定税务处理方式 导致责任认定存在争议 [2][7] 企业注册与税收筹划行为 - 司马南关联企业北京梅迪亚中文影视策划中心注册于税收优惠地区 当地对增值税超10万元企业按18%比例返还 [8][9] - 三亚崖州司马南文化工作室注册于海南自贸港 可享受企业所得税15%上限及个人所得税超15%部分免征政策 [10] - 工商登记显示两家企业均属小微企业 其中北京梅迪亚曾因未公示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8] MCN行业合规问题 - 行业常规操作应由MCN公司代扣代缴个税 但司马南案例显示缺乏书面协议易引发税务风险 [7] - 税收洼地政策易被用于空壳公司注册 实际经营与注册地分离的行为被业内视为偷税而非合理避税 [10]
刘畊宏出走背后:无忧传媒“造星帝国”崩塌?| BUG
新浪财经· 2025-03-13 08:55
刘畊宏与无忧传媒解约事件 - 刘畊宏宣布与无忧传媒解约并转签周杰伦关联公司"天赋星球" 标志着持续三年的顶流合作终结 [1] - 解约背后反映头部主播与MCN机构的动态博弈 无忧传媒面临头部流失和"十万主播帝国"质疑 [1] - 飞瓜数据显示刘畊宏抖音粉丝从巅峰7000万跌至6130万 直播场均观看量缩水至100万-200万 带货账号销售额仅为2年前1/10 [4] MCN与明星合作模式 - 明星签约MCN通常获得高额基础费用 头部明星分成比例可达80%-90% 但MCN需承担投流和设备等成本 [5] - 无忧传媒曾通过"先内容后变现"策略成功孵化刘畊宏 推迟商业化以维持专业形象 [4] - 合作模式动态调整 刘畊宏解约或与利益分配未达成一致有关 [5] 无忧传媒运营问题 - 公司采用"金字塔式"管理模式 资源过度倾斜头部主播 中腰部难以获得扶持 [8] - 官网称签约主播超10万人 但抖音平台仅显示875人 粉丝总量11.68亿 千万级达人20余人 [7] - 头部持续流失 李小鹏、刘建宏等明星账号已移除MCN标志 [7] - 艺人管理混乱 张大大暴力冲突事件暴露内部管理缺陷 [10] 直播带货转型挑战 - 秀场直播受监管限制 公司计划减少抖音娱乐直播 转向视频号和TikTok [12] - 2月带货数据显示 无忧传媒仅6名主播销售额达千万级 广东夫妇、多余和毛毛姐破亿 但成功率低于遥望科技(后者52人签约达同等量级) [13][14][15] - 明星带货表现不稳定 明道618直播收取300万费用仅达成20万销售额 引发品牌方纠纷 [15] 行业趋势与公司前景 - 直播行业生态变化 用户对内容创新和商品性价比要求提升 "造星"模式显疲态 [16] - 无忧传媒需在10万主播基数中孵化新现象级IP以维持竞争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