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信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报3779.79点,前十大权重包含腾讯控股等
金融界· 2025-04-14 20:22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的行情、表现、样本选取、持仓情况及调整规则等信息 [1][2] 指数行情与表现 - 4月14日,上证指数高开高走,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报3779.79点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下跌15.91%,近三个月上涨17.12%,年至今上涨10.96% [1] 指数样本选取 - 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TMT主题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相关行业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 以2014年11月14日为基日,以3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情况 - 十大权重分别为小米集团 - W(18.42%)、中国移动(14.55%)、腾讯控股(14.29%)、中芯国际(8.82%)、快手 - W(5.89%)、长和(4.27%)、中国电信(3.14%)、联想集团(2.72%)、中国联通(2.06%)、中国铁塔(1.97%) [1] - 持仓的市场板块中,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1] - 持仓样本的行业中,电子占比27.07%、电信服务占比25.06%、传媒占比24.99%、半导体占比10.93%、计算机占比8.78%、通信设备及技术服务占比3.16% [2]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 [2] - 特殊情况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 [2] - 香港市场新上市TMT企业市值在香港上市公司中排名前十并纳入港股通范围,将在其纳入港股通范围后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入该指数 [2] -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 港股通范围变动导致样本不再满足港股通资格时,进行相应调整 [2]
Verizon:在第一季度财报公布前,公司并不太看好业绩
美股研究社· 2025-04-09 18:5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初至今股价实现超过6%的正收益 而大盘股基准下跌14% [1] - 连续10个季度每股收益达到或超过预期 平均每季度超出预期1 4% [2] - 过去10个季度营收仅50%时间超预期 平均每季度低于预期0 2% [2]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 6% 但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不到1% [4] 行业竞争与用户增长 - 2025年行业净后付费用户增量预计800-850万 较过去三年年均900万下降8% [4] - AT&T和T-Mobile开展激进促销活动 加剧市场竞争压力 [4] - 2024年共实施4次涨价 2025年1月再次涨价 可能导致客户流失率上升3-5个基点 [4] - 第四季度后付费净增用户56 8万 但第一季度用户增长可能疲软 [4] 财务指标与现金流 - 2025年第一季度关键预期指标:营收333亿美元 每股收益1 15美元 [4] - 2024年自由现金流接近200亿美元 含14亿美元一次性影响 [7] -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180亿美元 同比增长10亿美元 自由现金流或下降9%至180亿美元 [7] - 总债务1440亿美元 其中82%无担保 债务/EBITDA为2 3倍 [7] - 预计2025年股息支出115亿美元 自由现金流可覆盖1 6倍 剩余65亿美元用于偿债 [8] 产品与战略 - 推出福利丰富的myPlan及加强客户个性化服务 可能改善用户增长 [6] - 价格上涨推动消费者ARPA增长率第四季度达4 2% 需关注能否保持超4% [6] - 定价举措预计带来10亿美元增量收入 2025年无线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2 8% [6] - 设备平均使用寿命超40个月 预计全年升级量实现中等个位数增长 [6] 估值与市场表现 - 股息收益率超6% 但仅略低于行业平均6 2% [9] - 股价呈现上升楔形形态 预示反转风险 [9] - 远期市盈率较五年均值8 4倍溢价个位数百分比 [12] - 预期每股收益增长不到2% PEG超过5倍 [14]
Verizon: Still A Worthwhile Dividend Play
Seeking Alpha· 2025-04-08 23:42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以来威瑞森通信公司股价攀升超6%,此前一度涨幅超10%,同时推荐了能提供高股息增长投资建议的服务 [1] 公司情况 - 威瑞森通信公司(NYSE: VZ)2025年以来股价攀升超6%,此前一度涨幅超10% [1] 行业服务 - 现金构建机会服务提供高质量可靠股息增长投资建议,专注行业领先投资以提供稳定性和长期财富创造,还提供期权交易建议以增加投资者收入 [1] - 加入服务可访问投资组合、观察名单和参与实时聊天,会员可优先查看所有出版物和独家文章 [2]
【广发资产研究】资产配置如何应对“东升西落”叙事?——债务周期下的资产配置新策略系列之四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5-04-03 08:21
引言:资产配置如何应对"东升西落"叙事 - 开年以来"Deepseek"触发中美科技此消彼长叙事,恒生科技为代表的中国科技资产领涨全球,而美股&美元表现不佳 [3] - 战略层面仍维持"全球杠铃策略",即投资大部分确定性低风险资产与少部分高收益高波动资产 [8] - 战术层面需调整"全球杠铃策略"以应对"东升西落"新叙事,包括下调美股权重、上调中国科技资产权重等 [8] 美股:低波动→高波动,下调权重 - 过去两年标普500维持偏低波动率,源于内部成分股间偏低相关性,当前相关性仍处历史低点 [11] - 2025年美股波动率将加大,因均值回归牵引力、美国经济衰退压力、AI产业格局变化等因素 [11] - 建议在"全球杠铃策略"组合中下调美股权重,因科技股与非科技股估值均偏高 [11] 中资股:中长期行情驱动力有望更健康 - 短期视角:恒指周线6连阳后行情有所透支,建议关注落后板块如银行、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等 [20] - 长期视角:本轮行情相较24年9月政策驱动行情更健康,建议上调中国科技资产权重 [20] - 中美科技股估值差仍处历史较高水平,中国科技股估值折价有缩窄空间 [20] 中国利率债:未转熊,更注重择时,下调权重 - 中国私人部门正由"被动加杠杆"迈向"主动去杠杆"阶段,债券收益率下行空间将收窄 [38] - 利率债配置需更注重交易择时,波动率或加大,建议下调组合权重 [38] - 当前1.8%的10Y国债利率定价了20BP降息空间,建议把握1.6%-1.9%核心交易区间 [38] 全天候配置策略 - 提供不同风险偏好下的资产配置比例,包括中国国债、黄金、可转债、印度股市、A股红利等 [9] - 低风险偏好配置中中国国债占比34.18%,黄金8.51%;高风险偏好中中国可转债占比24.83% [9] 历史数据与图表分析 - 标普500成分股相关性处于历史低点,2025年大概率回升 [18] - 恒指远期PE仍位于2010年以来均值水平,ERP位于均值-1标准差以下 [28] - 中美科技股估值差当前仍为历史较高水平 [34]
【广发资产研究】资产配置如何应对“东升西落”叙事?——债务周期下的资产配置新策略系列之四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5-04-02 15:33
引言:资产配置如何应对"东升西落"叙事 - 开年以来"Deepseek"触发中美科技此消彼长叙事,恒生科技为代表的中国科技资产领涨全球,而美股&美元表现不佳 [3] - 战略层面仍维持"全球杠铃策略",即投资大部分确定性低风险资产与少部分高收益高波动资产 [8] - 战术层面需调整策略应对新叙事,包括下调美股权重、上调中国科技资产权重、下调中国利率债权重 [8] 美股:低波动转向高波动 - 过去两年标普500维持偏低波动率,源于内部成分股间偏低相关性,主要由于AI产业叙事下科技龙头与非科技龙头分化 [11] - 当前标普500成分股相关性仍处历史低点,预计2025年将回升,导致美股波动率加大 [11] - 建议在"全球杠铃策略"组合中下调美股权重,因科技股和非科技股估值均偏高 [11] 中资股:中长期行情驱动力更健康 - 短期视角:恒指周线6连阳后行情有所透支,建议关注本轮落后的低波、股息、价值、质量因子,如银行、公用事业等 [20] - 长期视角:本轮行情相较24年9月政策驱动信贷脉冲行情更健康,建议上调中国科技资产权重 [20] - 中美科技股估值差仍处历史较高水平,中国科技股估值折价有缩窄空间 [20] 中国利率债:未转熊但需注重择时 - 中国私人部门正由"被动加杠杆"迈向"主动去杠杆"阶段,债券收益率下行空间将收窄 [38] - 债务收缩期股债相关性为负,呈现明显跷跷板效应 [38] - 当前1.8%的10Y国债利率定价了20BP降息空间,建议把握1.6%-1.9%核心交易区间 [38] 全天候配置策略 - 根据不同风险偏好提供配置方案,低风险偏好下中国国债指数配置比例34.18%,高等风险偏好下纳斯达克指数配置比例7.76% [9] - 黄金作为超国家主权信用价值资产,在各风险偏好下配置比例在8.51%-11.75%之间 [9] - 中国可转债在各风险偏好下配置比例在17.99%-24.83%之间 [9]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信息产业指数报3996.5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北方华创等
金融界· 2025-04-01 16:03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信息产业指数的收盘点位、近期表现、编制规则、持仓情况及样本调整规则等信息 [1][2] 指数表现 - 4月1日收盘报3996.50点 [1] - 近一个月下跌2.73%,近三个月上涨12.74%,年至今上涨12.74% [1] 指数编制 - 基于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综合指数样本和中证沪港深500指数样本,结合中证行业分类主题定义选取样本 [1] - 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 十大权重股 - 阿里巴巴 - W(13.36%)、腾讯控股(10.76%)、小米集团 - W(5.41%)、中国移动(3.25%)、立讯精密(1.4%)、中芯国际(1.39%)、中芯国际(1.2%)、京东方A(1.03%)、快手 - W(1.03%)、北方华创(0.89%) [1] 市场板块占比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42.19%、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33.30%、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24.51% [1] 行业占比 - 电子占比24.59%、传媒占比18.08%、半导体占比17.33%、零售业占比13.53%、计算机占比11.29%、通信设备及技术服务占比7.70%、电信服务占比7.48% [2] 样本调整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 [2] - 特殊情况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综合指数和中证沪港深500指数样本变动时进行相应调整 [2]
中国移动陕西申请网络资源维护难度划分专利,提高网络资源维护难度的划分精确性
搜狐财经· 2025-03-28 20:06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申请"网络资源维护难度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专利,该方法可提高网络资源维护难度划分精确性并准确计算维护成本 [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西安市,以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为主 [2] - 企业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317126.74万人民币 [2] - 公司共对外投资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2] - 公司有商标信息23条,专利信息285条,拥有行政许可31个 [2] 专利信息 - 专利名称为"网络资源维护难度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公开号CN 119691511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 [1] - 方法包括对网络资源数据和空间数据融合、区域分类、维护难度区域划分及核验,得到网络资源维护难度划分结果 [1]
中国联通申请流量结算方案专利,用于降低用户经济损失
搜狐财经· 2025-03-26 20:45
文章核心观点 联通申请流量结算方案专利以降低用户经济损失 [1] 公司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4年,位于北京,以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为主 [2] - 企业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10481551.957532万人民币 [2] - 公司共对外投资3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3091次 [2] - 公司有商标信息3663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11个 [2] 专利信息 - 公司申请名为“流量结算方案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 119676008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 [1] - 该专利用于解决为超出流量确定合适费用结算方案、降低用户经济损失的问题 [1] - 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流量值,根据多个候选流量包价格和流量额度、预设流量单价确定目标方案,目标方案费用值小于预设费用阈值 [1]
中金:中国资产重估到哪一步了?
中金点睛· 2025-03-24 07:33
市场表现回顾 - 过去一周港股市场大幅波动 恒生科技指数上周大跌4.1% 恒生指数下跌1.1% 恒生国企指数下跌1.5% MSCI中国指数下跌1.7% 已连续两周下跌 [1] - 行业层面出现显著分化 电信服务板块下跌10.4% 房地产板块下跌7.5% 而公用事业板块逆势上涨2.1% 能源板块上涨0.9% [1] - 自春节假期后(2月3日)算起 恒指上涨17.1%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9.4% 大幅跑赢A股市场(上证指数上涨3.5% 创业板指数上涨4.3%) [3] 市场结构特征 - 本轮上涨是极致的"结构市" 集中在少数AI科技龙头股 港股通425只标的中仅118只跑赢指数(占比27.8%) 恒生指数83只成分股中仅22只跑赢(占比26.5%) [4] - 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成分重合标的共17只(占比20.5%) 权重占比接近40% 这些龙头公司对指数上涨贡献显著 [4] - 被动产品大行其道 主动投资者容易跑输 港股ETF资金流入快速抬升并创下月度净流入新高 [4] 估值水平分析 - 当前恒生指数风险溢价为6.0% 与去年"924"行情以及2023年初高点对应情绪接近 对应当前恒指23,000-24,000点 [5] - 若假设科技板块情绪回到2021年恒科历史高点水平 可推动恒指到25,000点 [5] - 港股与美股科技股估值差距明显收敛 恒生科技动态P/E为18倍 纳斯达克100为24倍 腾讯动态P/E为18倍 Meta为22倍 [10] - 中国科技龙头流通市值占全部港股28.9% 高于美国的26.6% 但净利润占比仅为13.3% 低于美国的15.7% [10][13] - 对于60%的"不含科"部分 较A股相对优势为5% AH溢价从2月初145%回落至当前131% [10] 资金流向分析 - 南向资金成为近期主力 年初以来日均流入速度是去年的两倍以上(2024年全年8,079亿港元 日均34.7亿港元) [24] - 海外被动资金持续流入 已连续11周流入 但幅度远小于去年"924"行情 主动资金依然流出中国市场 [23] - 港股配售活动明显增加 3月刚过半配股额已达476亿港元 超过2021年1月高点时860亿港元的一半 [25] - 上周南向资金流入230.2亿港元 大幅低于前一周的616.1亿港元 [25] 行情前景展望 - 科技板块仍是中长期主线 占恒指40%权重的"含科"部分决定市场方向 [16] - 行情向剩余60%扩散需要宏观政策大举发力为前提 包括大幅财政刺激或货币宽松 [17] - 未来一两个月的政策表态(如一季度政治局会议)和高频财政支出速度对判断行情扩散至关重要 [18] - 市场底部不断抬升 2024年初以来出现多次有效反弹 政策托底效果显现 [27] - 建议采用"低迷时积极介入 亢奋时适度获利"策略 可在科技与红利风格间进行切换平衡 [28] 关键节点关注 - 3月底4月初业绩高峰期 需重点关注龙头股业绩表现及可能的获利了结压力 [29] - 4月2日"301"调查对等关税政策节点 若对华关税激进抬升可能造成市场波动 [29] - 国内政策进展特别是财政支出力度和4月政治局会议 将影响后续政策发力节奏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