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
icon
搜索文档
烧了300亿,但外卖巨头们都没赢
36氪· 2025-09-26 19:30
行业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明确禁止平台变相或直接要求商户分摊促销成本,并要求完善与骑手劳动强度匹配的报酬分配机制 [1] 平台竞争投入与财务表现 - 三大平台合计投入超过300亿元进行补贴大战,其中京东投入约151亿元、美团约77亿元、阿里约100亿元 [2] - 补贴导致平台净利润大幅下滑:美团整体净利润同比暴跌89%、京东净利润同比下降50.8%、阿里净利润同比下降18% [5] - 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美团市占率从超70%降至65%,京东从13%降至7%,阿里饿了么从11%-13%升至28% [5] 平台业务数据表现 - 美团峰值月活用户同比增长9.5%至5.1亿,7月峰值订单量达1.5亿单创历史记录 [2] - 京东秒送日订单峰值突破2500万单,新业务收入增长198.8%,季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速超40% [3] - 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1.2亿单,月度交易买家数达3亿,带动手淘8月DAU增长20% [4] - 即时零售市场日均单量从年初1亿单提升至7月2.5亿单,8月接近3亿单 [8] 竞争背景与战略动机 - 京东发起补贴战源于美团闪购切走其核心品类订单:2024年美团闪购在3C家电类订单量接近京东全站40%,电脑办公类超京东全站,手机通讯类超京东全站40% [9] - 京东以"自卫反击"为战略目标,通过控制餐饮扣点5%以下、品质外卖和为28万骑手足额缴纳五险一金等差异化策略竞争 [10] - 淘宝投入500亿补贴参战,通过外卖流量撬动即时零售市场,推动广告和CMR增长,实现生态协同 [13] - 阿里账面6000亿现金可支撑淘宝闪购持续"饱和式"烧钱 [14] 市场影响与用户行为变化 - 补贴催生新消费需求:下沉市场宝妈和中青年群体因大额满减券首次尝试外卖,形成"半小时送达"消费习惯 [8] - 消费场景从餐饮扩展到万物即时零售,包括母婴用品、医疗用品、米面粮油等品类 [8] - 参照历史补贴效果:2014-2015年打车大战烧钱超200亿元,将打车市场规模从2014年99.9亿元扩大至2024年3883亿元 [15] - 即时零售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24-2029年以年均复合10%增速增长至3.8万亿元 [19] 平台应对策略调整 - 美团推出"阶梯式佣金"、增加骑手专项补贴、承诺取消"超时罚款"等措施应对竞争 [20] - 京东依托物流优势覆盖下沉市场,推出自营餐饮项目"七鲜小厨"提升差异化效率 [23] - 淘宝通过88VIP会员体系实现淘系生态流量协同,计划提升运力效率和客单价 [23] 产业链影响 - 中小商家面临"订单翻倍、利润腰斩"困境,需承担补贴部分和平台扣点 [1][24] - 典型茶饮店案例:6月营业额21万元,扣除平台扣点和补贴后实收13.8万元,最终亏损近万元 [24] - 外卖大战导致中小商户群体实际收入减少超15% [24] - 骑手生态改善成为行业重点,未来将在社保缴纳、高温补贴等方面加大投入 [24]
新华视评丨别让“百亿补贴”补出“白色污染”
新华网· 2025-09-26 19:02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记者:胡林果 编导:唐子晔 今年以来,外卖平台纷纷发起"百亿补贴""大额神券"等活动,今年7月国内三家外卖平台发布的数 据显示,单日外卖订单总量已达到2.5亿单。然而订单狂欢的背后,是包装垃圾的无声爆发——过度包 装、材料难降解,外卖包装的"白色污染"问题更加凸显。当"爆单"伴随着"爆垃圾",外卖经济繁荣背 后,环境污染隐患不容忽视。 ...
规范平台收费、减轻商户负担 国家出手要给外卖平台立规矩
搜狐财经· 2025-09-26 17:59
政策背景与制定进程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9月24日发布《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 - 该标准由市场监管总局归口管理 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中心等 [4] - 标准计划号为20253216-T-424 制定周期为12个月 公示期为2025年7月10日至7月16日 [4] - 今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就该项国家标准项目进行了立项征求意见 [3] 监管重点与核心内容 - 标准聚焦平台收费透明度和促销行为规范 旨在减轻商户经营负担并引导平台有序竞争 [1] - 针对"内卷式"竞争、高额抽成、"幽灵外卖"和配送员权益保障不足等热点问题形成标准条款 [1][7] - 明确要求平台限定收费项目 禁止成本转嫁 强化商户资质审核 并设置配送员接单量上限和疲劳提示 [6][12][15] - 引入"接单控制提示"机制 通过算法监测商户订单负荷以预警"爆单"风险 [12]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文件标志着外卖平台治理进入新阶段 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向规范发展转变 [7][8] - 有助于构建"平台-商户-消费者-配送员"利益协调机制 促进三方共赢的可持续生态 [6][8] - 推动外卖平台从流量导向转向价值导向 从单纯追求流量向注重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转变 [11][14] - 为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优化监管方式 促进行业自律和公平竞争环境建设 [11] 平台合规与运营调整 - 平台需调整收费结构 规范技术服务费、配送费和推广费等项目 推动中小微商户费用减免 [12] - 要求平台自主承担促销活动成本 避免强制商户参与促销或捆绑增值服务 [12][14] - 需通过视频审核(如"一镜到底")强化商户资质审核 杜绝虚假店铺 [14][15] - 这些调整将倒逼平台优化内部管理提升透明度 但可能增加合规成本 [12][14] 实施挑战与解决方案 - 面临技术执行难度 如动态审核商户资质与算法公开可能涉及效率与商业机密平衡 [17][19] - 利益协调复杂性 降低佣金与保障骑手权益可能挤压平台利润 [17][19] - 跨区域监管协调难 中小平台技术跟不上可能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19] - 解决方案包括引入智能化订单管理系统 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 分步实施先大平台后小平台 以及建立多方协作机制 [21]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丨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这三个关键词说清楚了!
新华网· 2025-09-26 17:45
近年来,外卖小哥、网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新就业群体的权益如何保障? 在26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用三个"关键词"作出回答。跟随海报一起来看看。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 创新推出职业伤害保障 为新就业形态人员系上"安 从2022年起在7个省份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 涵盖4个行业7家平台企业 在制度设计上重点抓住订单这个"牛鼻子" 采取按日参保、按单计费等创新方式 较好地兜牢了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底线 今年7月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围工作 范围扩大到17个省份 在试点地区累计有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缴费参保 策划:令伟家 统筹:曹建礼、何险峰 制作:任彦逸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京泽】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畅通调解渠道 实现劳动纠纷化解" 加强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联动 开展一站式联合调解服务 目前已建立一站式调解中心2300余家 累计调解相关纠纷3万多件 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争议典型案例 明确"事实优先"的劳动关系认定原则 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
美团外卖宣布升级“1对1急送”,“锅气”可提前5至20分钟送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7:41
服务升级 - 美团外卖正式升级"1对1急送"服务 用户点餐时可勾选该服务[1] - 服务平均收费2至5元 可使午高峰订单提前5至20分钟送达[1] - 目前超过80%餐饮商家可调用"1对1急送"运力[1] 服务特性 - 该服务保障"一次只送一单"配送模式[1] - 服务于今年8月完成升级上线[1] - 此前主要通过美团跑腿提供同类服务 此次首次应用于餐饮外卖场景[1] 行业地位 - 美团成为全国首个推出"1对1急送"服务的外卖平台[1]
外卖骑手权益保障:在“破局时刻”探寻长效之路
扬子晚报网· 2025-09-26 17:24
行业政策与权益保障进展 - 京东和美团等头部平台近期开始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或推进社保覆盖计划[1] - 政策层面持续施压 人社部多次出台指导意见规范平台用工[3] - 2024年涉及骑手权益的劳动仲裁案件同比下降23%[3] 行业面临的运营矛盾 - 骑手月均更换工作区域3.2次 高流动性与传统社保制度存在矛盾[4] - 某外卖平台财报显示全面落实社保将使单骑手人力成本增加18%-22%[4] - 中小平台通过外包和众包等方式规避责任 基层监管存在人员不足和技术手段落后问题[4] 行业创新解决方案 - 政府层面建议推广浙江试点的弹性社保账户模式 允许自主选择缴纳基数与时间[5] - 平台层面可建立骑手代表参与的决策机制 借鉴滴滴司机权益委员会经验[5] - 美团通过AI路径规划使骑手日均接单效率提升15% 部分对冲人力成本压力[5] - 上海某区骑手工会已成功帮助200余名骑手追回欠薪 证明组织化维权有效性[5]
外卖补贴大战频现,乳企的日子是好过了还是更难了?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9-26 16:33
外卖补贴大战对乳业的影响 - 外卖平台竞争白热化 美团日订单量超过1.5亿单 淘宝闪购日订单连续突破1亿单 通过免费奶茶、0元购、满减等补贴策略刺激消费[1] - 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京东、阿里、美团持续竞争 外卖补贴呈现常态化趋势[4] 包装液态奶业务承压 - 主要乳企液奶收入显著下滑 蒙牛2025上半年收入321.92亿元同比下降11.22% 光明收入66.05亿元下降8.64% 伊利收入361.26亿元下降2.15%[6] - 现制茶饮形成替代效应 行业预计挤占乳品消费比例达10% 外卖大促期间茶咖饮品订单占比超50% 立秋三日大促总订单超6亿单[9] - 低价现制饮品压制包装奶消费 外卖补贴使奶茶价格与安慕希产品相当 直接冲击终端消费需求[8][9] B端乳品原料需求激增 - 茶饮品牌销量爆发式增长 蜜雪冰城立秋日售7500万杯 瑞幸首日售2000万杯 茉莉奶白单店日销5000杯[11] - 乳制品原料用量井喷 风味厚奶、芝士乳饮、冷萃厚牛乳等需求快速上升 行业预估奶茶行业营收增长20%[11] - 中小品牌采购量翻倍 原料采购成本得以下调 因订单量增长获得议价能力[11][12] 现制奶饮品牌分化发展 - 一鸣食品转型供应链模式 加盟店占比75% 2025中期总营收14.01亿元增长2.12% 净利润4291万元增长21.73%[14][18] - 单店营收提升至75万元 通过向加盟商销售设备及原料获利 规模效应强化成本优势[17][18] - 直营模式面临补贴压力 兰熊鲜奶需承担部分平台补贴 满减券平台与商家出资比例达1:2[20] - 流量曝光提升品牌知名度 现制奶饮占比达15.1% 单杯售价19-22元[13][22] 行业长期趋势与挑战 - 消费习惯结构性迁移 现制饮品以"便利、新鲜、有颜有料"特性占据年轻消费者心智 挤压包装饮品存储空间[23] - 终端价格战或传导至上游 若补贴持续可能导致价格体系崩塌 品牌商将向原料供应商压缩成本[25] - 乳企转型方向明确 可布局B端连锁餐饮赛道或切入现制奶饮领域 当前市场尚未出现头部品牌[27]
外卖“新国标”正征求意见!这几大痛点有望解决
新华网· 2025-09-26 16:19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24日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味着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将有"新国标"。 为何要管?聚焦哪些痛点?一起来了解一下。 今年以来,外卖平台企业反复发起"百亿补贴""大额神券"等外卖大额补贴活动,"外卖大战"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餐饮市场"内卷"。 在此背景下,征求意见稿聚焦当前外卖平台服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关键短板,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形成标准条款。 7月31日,广西横州市,外卖小哥在商家取茶饮品。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针对平台收费规则不透明 不合理问题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收费管理的具体要求,提出平台应规范收费项目、公示收费信息、进行合规审核等。 ■针对平台"内卷式"竞争问题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对价格促销管理的要求,包括确保促销活动公开透明、促销规则公平合理等。 ■如何防范外卖食品安全风险? 征求意见稿对外卖平台对商户的管理提出系统要求,明确平台应建立规范的准入机制,严格审核商户资质与经营信息,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运营指 导,加强日常经营行为管理。 ■如何保障外卖小哥权益? 征求意见稿要求平台规范用工关系,保障配送员合理收入与劳动时间,加强业务培 ...
我国职业伤害保障覆盖超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4:25
政策覆盖范围 - 职业伤害保障已覆盖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 [1] -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扩大到17个省份 [1] 保障政策内容 - 制定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 [1] - 出台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重点群体专项权益保障政策 [1] - 明确企业的劳动保护责任 [1] - 健全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等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1] 涉及行业 - 职业伤害保障涵盖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 [1]
人社部:目前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地区累计有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缴费参保
中证网· 2025-09-26 12:21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政策 - 2022年起在7个省份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涵盖出行 外卖 即时配送 同城货运4个行业 [1] - 试点平台企业包括曹操出行 美团 饿了么 达达 闪送 货拉拉 快狗打车7家 [1] - 2024年7月试点范围扩大到17个省份 新增滴滴出行 顺丰同城 滴滴货运 满帮省省等平台企业 [1] 参保模式创新 - 采取按日参保 按单计费方式 不以劳动关系为参保前提 [1] - 通过订单为核心参保单元 覆盖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 [1] - 实现试点地区应保尽保 兜牢外卖骑手 网约车司机群体权益保障底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