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来了!中国资产是下一个投资风口的十大理由
中国基金报· 2025-07-16 23:00
威灵顿投资管理看好中国资产的十大理由 核心观点 - 全球基金经理正削减美国股票配置,"美国例外论"叙事褪色,中国资产成为潜在投资标的 [1] - 威灵顿投资管理资产管理规模超1 2万亿美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其认为中国股票具备配置价值 [1] 十大理由分析 估值与市场潜力 - 中国股票当前估值具吸引力,盈利拐点初现且外资持股比例低,国际投资者兴趣或成上涨催化剂 [2] 企业基本面改善 - 中国企业优化资本配置:提高股息支付率、股票回购、严格债务管理,监管推动透明度和资本返还 [3] - 企业战略与投资者利益更契合,增强资产负债表韧性,提升长期可持续回报吸引力 [3] 经济与金融稳定性 - 房地产去杠杆化及政策工具运用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尤其银行业),夯实金融基础 [4] - 房地产市场下行见底,主要城市出现稳定或复苏迹象 [7][8] - 地方政府财政趋稳,预计债券发行将增加以支持基建和消费,推动内需 [9] 政策与结构转型 - 政策转向支持私营部门发展,加大创新扶持力度,加速向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型 [5] - 消费呈现韧性:家庭高储蓄率为消费提供资金支持,信心逐步改善 [6] 全球化与多元化 - 中国股票与全球市场相关性低,为投资组合提供多元化来源,去全球化趋势加剧此效应 [10] - 中国企业减少对美国资本市场依赖,转向内地或香港上市,创造更多投资机会 [11] - 中国深化与欧盟等非美贸易伙伴关系,2025年初达成经贸共识,积极化解分歧 [12]
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提议资产管理公司采用本地交易所的黄金/白银现货价格。
快讯· 2025-07-16 19:25
行业监管动态 - 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提议资产管理公司采用本地交易所的黄金/白银现货价格作为基准 [1] 资产管理行业 - 该提议可能影响资产管理公司在黄金/白银相关产品中的定价机制 [1]
李嘉诚卖港口的事儿终于有了后续:长子被踢出港府特首顾问团
搜狐财经· 2025-07-16 18:31
长和集团背景 - 长和集团是香港最具影响力的财团之一,在香港房地产行业稳坐头把交椅 [3] - 李嘉诚家族财富在香港乃至全球数一数二,无缩水迹象 [3] - 公司依靠香港影响力在全球广泛投资并攫取高额利润 [3] 巴拿马港口出售事件 - 2025年3月4日长和集团公告拟以228亿美元向美国贝莱德til财团出售43个港口资产,含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 [6] - 该交易被路透社解读为配合美国供应链脱钩战略的政治投机行为 [6] - 国务院港澳办转载《大公报》文章《莫天真、勿糊涂》直接劝诫此行为 [8]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3月28日宣布对交易启动审查程序 [8] 特首顾问团调整 - 香港特首顾问团为高层次政策咨询组织,分组方向包括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与创业、区域协作 [12] - 2025年6月27日顾问团调整中,李泽钜成为唯一未获续任的前成员 [1][4] - 新增三名成员包括两家科技公司创始人和一名经济专家,体现香港发展战略转向科技创新 [12] 事件影响分析 - 李泽钜落选直接关联长和集团出售港口时"不顾国家利益"的行为 [8][10] - 李嘉诚家族长期依赖房地产和港口等传统行业,缺乏科技领域贡献 [10] - 顾问团成员结构调整反映香港未来将重点发展高质量经济与创新产业 [12]
香港证监会:禁止汤浩然重投业界9年并处以罚款35万港元
快讯· 2025-07-16 17:45
香港证监会发文,禁止汇福资管前负责人员汤浩然重投业界九年,由2025年7月16日起至2034年7月15日 止。同时对汤罚款35万港元。证监会调查发现,在汤的任期内,汇福三次为其管理的某只基金订立贷款 及股份借出协议时,没有顾及该基金最佳利益,也没有适当地管理利益冲突。最终令该基金蒙受2,560 万港元的重大财务损失,相当于其 资产净值的86%。 ...
地方AMC迎重磅监管新规:回归主业严限跨区经营,划定五大红线
第一财经· 2025-07-16 17:38
监管政策出台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填补地方AMC监管制度空白,明确监管职责分工和五大经营红线[1] - 《办法》旨在引导地方AMC规范稳健经营,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1] - 监管政策与2023年《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一脉相承,体现对不良资产行业行为监管和主体监管要求[2] 监管职责分工 - 省级地方金融管理机构对本地区地方AMC负总责,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负责制定规则并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3] - 地方AMC设立、终止等重大事项由省级地方金融管理机构统一负责,不得下放[3] - 监管职责分工细化落实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与2021年征求意见稿内容一致[3] 业务范围限制 - 严格限制跨区经营,地方AMC须立足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业务,仅少数情形例外[4] - 将七项业务全部纳入省级区域限制,强化"区域金融稳定器"定位[4] - 未明确地方AMC能否跨省开展不良资产二级市场业务,执行标准需通过实践进一步明确[5] 经营红线划定 - 禁止与转让方约定本金保障、固定收益或隐性回购[5] - 严禁协助金融机构虚假出表、掩盖不良资产[5] - 不得收购虚构资产或以不良资产收购名义变相融资[5] - 禁止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通道、新增隐性债务[5] - 严禁违规输送利益或协助逃废债务[5] 行业发展现状 - 全国共有59家地方AMC纳入监管名单,其中国有控股机构46家(占比77.97%),民营及外资控股机构13家[6] - 行业形成"金字塔"结构,头部5家地方AMC总资产规模占行业40%以上[7] - 面临四大全国性AMC竞争加剧和经济下行周期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加大等挑战[7] 转型发展方向 - 需防止重新回到政策性处理不良资产的老路或突破市场规则随意受让不良资产[7] - 建议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吸引多种所有制资本入股,形成股权制衡[8] - 坚持市场化收购和转让不良资产,发挥市场化机制约束作用[8] - 加快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将不良资产处置损失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核销[8]
普徕仕:美国以外的股市提供更佳机遇 相关市场估值更具吸引力
智通财经· 2025-07-16 17:04
市场观点 - 普徕仕认为美国以外的股市提供更佳机遇 因相关市场估值更具吸引力 且在财政支出利好因素和宽松央行政策支持下 市场气氛正在改善 [1] - 当前持续的贸易争端 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持续扩张的财政赤字 以及上升的利率等主导因素 理应为风险资产蒙上阴影 但市场现正趋向历史新高 自"解放日"后的低位回升 [1] - 投资者似乎正以不同角度审视市场 预期风险因素将在影响有限的情况下消退 或聚焦于个别利好因素 [1] - 对人工智能支出的忧虑已经减退 企业盈利大致维持稳健 通胀尚未显示受到关税影响 而财政支出正在增加 此外 迄今较为务实的贸易政策取向 亦可被视为利好因素 [1] - 纵然下行风险几乎未有减少 股市估值已重新反映极为乐观前景 投资者需要保持谨慎 因实际情况可能令人失望 [1] - 虽然关税预期趋于温和 令经济衰退的可能性降低 但鉴于股票估值已处高位 加上经济及盈利增长可能放缓 普徕仕对股票保持审慎态度 [1] 资产配置调整 - 考虑到围绕关税谈判的反复波动 美国大型股票的上行和下行风险更趋平衡 普徕仕已减少对该类股票的偏低配置程度 [2] - 由于美国财政政策所需的债券供应增加 以及关税对通胀的威胁可能推高美国利率 普徕仕维持对债券的偏低配置 [2] - 在投资风格方面 由于人工智能投资热情重燃 普徕仕已减少对增长股的偏低配置程度(相对于价值股) [2] - 普徕仕继续倾向短存续期 因为票息率曲线的短端受美联储政策所限 而长端则有更大的上行空间 [2] - 普徕仕继续对通胀挂勾债券及亚洲信贷维持偏高配置 [2] - 普徕仕维持对现金的偏高配置 因其仍能提供具吸引力的收益 同时限制存续期风险 然而 部分现金已被用于重新配置股票风险 [2]
深圳市招商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信用评级(25招商平安MTN002B)获“AAA”
搜狐财经· 2025-07-16 15:24
信用评级 - 深圳市招商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信用评级为"AAA",评级展望稳定[1] - 评级机构认为公司在区域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股东综合实力强,在业务协同等方面给予较大支持[1][2] - 评级机构关注到本期债券设置有后偿等条款,可能加大投资者潜在风险[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是深圳市首家具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2] - 初始注册资本30亿元,截至2024年末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30亿元[2] - 控股股东为招商金控(持股51%),实际控制人为招商局集团[2] 股东结构 - 股东包括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51%)、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39%)、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8%)和中证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2%)[2] - 近年来公司注册资本、股东及持股比例均未发生变化[2] 业务风险 - 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公司业绩稳定性有待加强[1] - 涉房出险项目回收处置难度加大[1] - 资产负债率较高,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管控压力[1]
香港财富与基金资产规模达4.5万亿美元
快讯· 2025-07-16 15:12
在资金大量流入的推动下,香港资产管理行业总资产规模去年激增13%,达到35.1万亿港元(约合4.5万 亿美元),突显这座亚洲金融中心正强劲复苏。根据香港证监会的一项调查,2024年全行业的净资金流 入跃升81%,达到7050亿港元。其中,资产管理及基金顾问业务的资金流入大增571%,达3210亿港 元。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业务的资产规模则增长15%,达10.4万亿港元,得益于3,840亿港元的净流入。 ...
施罗德:美国经济大概率实现“软着陆”
智通财经· 2025-07-16 14:24
美国经济展望 - 美国经济仍是全球金融市场基石 4月和5月官方经济数据放缓但非灾难性 市场情绪指标有所改善 [1] - 就业市场保持稳定 通胀数据未完全反映关税推高物价的影响 影响仍受控制 [1] - 目前认为美国经济"软着陆"概率最高(65%) 即经济温和放缓但不衰退 其次是"无着陆"情境(20%) 硬着陆概率最低 [1] - 经济将以稳健但不过热步伐扩张 主要得益于消费支出未明显放缓 因实质收入增长强劲 [2] - 实质收入增长受美国政府财政支持扩大带动 短期内支撑消费与经济增长 [2] 欧洲与英国经济 - 欧洲央行首次明确承认降息周期濒临尾声 因区内经济增长改善且财政政策趋刺激 进一步降息理据有限 [2] - 英国经济数据显示就业市场放缓 潜在通胀压力降温 市场预期英国最终基准利率维持较高水平 [2] - 看好英国利率与其他主要央行息差收窄带来的投资机会 [2] 固定收益投资策略 - 对债券整体存续期维持中性立场 倾向部署美国收益率曲线趋陡交易策略 即5年期债券表现将优于30年期 [3] - 看好跨市场固定收益配置机会 如相对加拿大及德国国债 更看好长仓英国国债 [3] - 下调对美国CDX高收益指数评级 因估值优势大幅减弱 对投资级别债券整体维持负面看法 [3] - 相对看好投资级别债券中短存续期品种 [3] - 美国政府机构按揭抵押证券是固定收益配置首选 因收益率高于投资级别企业债且波动性更低 [3]
整合集聚债权平台优势 全球头部机构加强固收投资管理
新华财经· 2025-07-16 13:43
战略合作概述 - 黑石与励正集团宣布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整合双方债权平台优势以提升资产管理能力 [1] - 合作将聚焦关键市场和核心渠道,增强双方在年金业务及私募债权领域的竞争力 [1] 合作具体内容 - 励正集团年金业务将接入黑石以美国市场为主的多元化投资级资产池,拟将未来新增年金资金流的10%投入合作 [1] - 黑石当前管理的第三方保险资产平台规模达2370亿美元,涵盖投资级私募债权、流动性债权等策略 [1] - 励正资产管理部门将推出公开与私募混合债权解决方案,整合黑石私募债权平台及自身主动固定收益管理能力 [1] 双方业务优势 - 励正集团年金业务规模达1225亿美元(约920亿英镑),资产管理规模1.4万亿美元(约1.1万亿英镑) [1] - 黑石债权平台规模高达4650亿美元,在私募市场投资领域处于行业前沿 [1][2] 合作目标与预期 - 励正集团将通过合作实现年金资产配置多元化,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增长 [2] - 黑石计划通过合作创新私募债权市场解决方案,强化对保险公司及机构投资者的服务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