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搜索文档
37亿交割!从电竞到地产王思聪助父解围,王健林成全网最欣慰父亲
搜狐财经· 2025-06-25 15:26
交易概况 - 王思聪与何猷君完成37亿元项目交易,涉及山东泰安文旅项目[3][29][31] - 交易主体为寰聚商业,该公司自称管理60亿资产并布局70多个潮流娱乐项目,但实际仅7家子公司且项目真实性存疑[15][17] - 交易金额37亿元可能对应泰安"超级乐园"整体转让,而非公司股权买卖[29][31] 王思聪商业布局 - 2011年王思聪以父亲提供的5亿元初始资金投资电竞产业,组建战队并获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6][9] - 近年陆续注销名下公司,熊猫互娱已陷入债务危机,商业版图收缩[19][20] - 2023年成立寰聚商业,办公地点位于万达广场,但业务实体仅聚焦泰安37亿文旅项目[13][17] 何猷君战略意图 - 何猷君旗下星竞威武集团已登陆纳斯达克,电竞资本化程度高于王思聪[22] - 曾公开称王思聪为投资榜样,此次收购被视为资源整合机会[24][27] - 交易后亲赴泰安项目现场,释放稳定合作信号[27] 行业动态 - 交易反映中国文旅产业与新兴消费业态加速融合,年轻企业家主导资源重组[45][47] - 电竞产业从虚拟赛事向线下实体娱乐延伸,形成"电竞+文旅"跨界模式[9][31][33] - 市场关注点从传统地产转向潮流娱乐项目,资产估值逻辑发生变化[15][35] 项目细节 - 寰聚商业公众号内容被清空,公司信息披露不透明引发质疑[17] - 泰安文旅项目为交易核心,王思聪2022年已投资35亿元,辛巴等参与合作[41] - 项目未来需完成从概念到实体的转化,考验运营能力[35]
从“双奥”创意 到文旅消费新形态 科技赋能文化产业的广州实践
金融时报· 2025-06-25 11:18
数字科技赋能文化产业 - 公司参与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多个标志性数字创意项目展示,包括祥云"碗边"、奥运五环、地球影像、卷轴屏幕、冰立方和冰瀑布等[1] - 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实现传统文化场景科技化改造,如《将进酒》挥毫动画和杜丽娘游园惊梦的虚实结合演绎[2] - 采用沉浸式技术还原历史场景,例如让观众"走入"《清明上河图》的宋代街市,形成付费展览的二销模式[2] 文旅消费升级方向 - 核心策略包括科技手段重构传统场景体验和以IP开发新型沉浸式产品[2] - 政策支持文旅创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推动线上线下多业态融合[2] - 行业形成"数字+文旅"融合创新模式,推动数字文旅产业蓬勃发展[3] 夜间文旅经济发展 - 公司布局"场景化夜游"领域,策划开封府全息同签厅《大宋谜案》和《南衙千秋月》夜游项目[4] - 夜间文旅模式包括沉浸式灯光秀、夜间演艺、IP互动体验等,旨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和提升消费意愿[4] -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五一"假期国家级夜间文旅集聚区客流量达7595 44万人次(同比+5 2%),全年夜间旅游总花费预计1 91万亿元(同比+21 7%)[4]
网络大V集体“打call”,德阳这场城市秀为何能出圈
新京报· 2025-06-25 10:21
城市品牌推广活动 - 德阳在无锡举办城市品牌推广活动,通过文化表演、网络达人代言、产业推介等形式展示城市魅力 [2][3] - 活动包括"遇见德阳"品牌推介会、"共赢德阳"投资推介会、"德阳好物"集市三大主题,形成"1+3+N"立体化传播模式 [7][8] - 张国立、倪萍、韩雪等名人视频助阵,1700万粉丝网红"仙鹤大叔张文鹤"和"星球研究所"参与推广 [3][4] 文化展示与创意传播 - 活动融合川剧、古蜀文化情景歌舞、三星堆VR体验等元素,打造古今对话的沉浸式体验 [3][5] - "德阳好物"集市设置7大展区,展示什邡板鸭、中江挂面、剑南春等特色产品,吸引无锡市民踊跃参与 [5][6] - 中江挂面单日品尝量达300人次,杨记卤鹅部分产品首日售罄,潜在合作意向涌现 [6] 产业实力与商业成果 - 德阳发电设备产量连续20年全球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一,核电/风电/水电设备市场份额达30%-60% [7] - 投资推介会签约25个项目,涉及招商引资、产销合作、文旅合作,总金额超220亿元 [7] - 剑南春集团副总经理田锋强调无锡与德阳的文化共鸣与发展共振 [4] 营销策略与区域布局 - 德阳采用"方言化"传播策略,通过网络达人用生活化视角讲述城市故事 [3][4] - 2024年启动"遇见德阳"系列,先后在乌鲁木齐、无锡等城市落地,逐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8] - 选择长三角核心城市无锡作为推广首站,有效放大工业实力与文化IP的曝光度 [8]
长租公寓成“非住”最稳健资产
36氪· 2025-06-25 10:19
不动产行业现状 - 不动产行业处于去库存周期 各细分市场正在寻找新模式 行业处于转型期且市场竞争加剧 [1] - 非住宅类资产价值取决于土地价格和实际运营效率 长租公寓市场表现最为稳健 [1] 非住宅资产价值分化 - 资产价值与三大因素相关 运营模式成熟度 经营效率稳定性 退出通道畅通性 [2] - 长租公寓和商业类资产运营模式成熟 收益稳定 退出通道清晰 最受市场青睐 [2] - 写字楼和产业园区类资产受经济下行影响 空置率高企 租金下降 资产价格处于下行通道 [2] - 康养和文旅类资产市场规模增长 消费意愿强 但退出通道受阻 投资放缓 资产价值未充分体现 [2] 细分市场表现 - 长租公寓类资产表现最好 一线城市平均资本化率在5 1%-5 4%之间 [3] - 购物中心 甲办 商务园区资本化率差异较大 且高于长租类资产 投资进入更为谨慎 [3] 长租公寓市场表现 - 长租公寓出租率整体高位运行 核心八城集中式公寓出租率稳定在超85%水平 广州 深圳 武汉 南京四城出租率维持在93%以上 [5] - 已上市保障房REITs底层资产出租率超91% 2023年至今租金平效变动绩效整体稳健 [5] - 截至2025年4月保障房REITs较发行价涨幅超50% 在各类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中领跑 与第二梯队拉开5-10个百分点优势 [8] - 2024年保障房REITs现金分派率在3-4%水平区间 呈现良好超额收益特征 2025年扩募及发行扩容呈上升趋势 具有穿越周期的增值能力 [11] 政策与市场影响 - 政策加速高品质住房供给 将租赁住房纳入好房子体系 优化存量收购政策 放宽收购条件 [12] - 重点城市推动租赁住房纳入好房子建设体系 北京试点全装修+智慧社区模式 深圳要求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0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杭州给予容积率奖励 [12] - 优质租赁社区和保租房大量入市 个人房源租金坪效自2021年顶点后逐年下降 降幅扩大 [12] 集中式公寓市场发展 - 集中式公寓市场呈现市场化+保租房双轨发展特征 核心8城规模稳步提升 上海保租房占比54% 深圳占比39% 核心城市保租房整体占比达4成 [15] - 市场出租率稳定但租金下行 低价保租房占比提升导致平均租金水平下降 未来保租房入市高峰期将推动租金进一步下探 [15] - 长租公寓市场稳定性获广泛认可 2024年基金 险资等多元主体入局 占比达50% 较2023年提升约10% [15] - 长租公寓适用于追求长期稳定收益 注重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者 [15]
东方明珠发布2025重点项目矩阵 运用AI等前沿技术推动业务迭代创新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03:03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以"产品、用户、技术、生态"四大维度为未来发展路径 [1] - 产品领域将从"信息载体"向"价值枢纽"升维,打造兼具文化厚度与市场价值的精品影视作品 [1] - 用户层面依托2亿线上用户与千万级线下客流,深化用户运营 [1] - 技术维度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业务创新,紧抓超高清机遇 [1] - 生态方面将打破行业壁垒,与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1] 重点业务布局 - 将设立数字内容创新基金,汇聚优质项目与团队 [2] - 参与人工智能新基建,布局数据中心与智能计算中心 [2] - 打造文旅地标新IP,运用沉浸式互动、数字孪生等技术 [2] - 尚世影业推出"一条街"《长街行》、"一栋楼"《诺曼底公寓》、"一座岛"《蛮好的爱情》系列作品 [2] - 东方明珠塔启动"年轻力工程"和"主题乐园计划" [3] 具体项目规划 - 潮玩艺术馆打造顶级潮玩IP展陈空间 [3] - 昆虫亲子馆推出多媒体剧院、户外人宠互动体验 [3] - 太空体验中心打造全球首个沉浸式宇宙飞越游乐项目 [3] - 深化文旅商体展融合生态,打造"陆家嘴主题乐园"样本 [3]
消费赛道投资利好来了!六部门发布19条举措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24 20:27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指导意见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旨在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并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 [1] - 支持消费产业链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 覆盖生产、渠道、终端等环节 [1] -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投资 强调"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以匹配长周期消费产业融资需求 [1] - 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作用 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企业股权投资 [1] - 鼓励地方政府利用政府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康养、文旅、数字、绿色等新型消费领域项目 [1]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评选 - 母基金研究中心启动2025专项榜单评选 计划于7月发布榜单以表彰私募股权母基金与基金行业优秀机构及人才 [4] - 评选涵盖"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和"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等内容 [7] - 机构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联系研究中心申报 需备注姓名及机构名称以完成验证 [6]
王思聪“退”,何猷君“进”
虎嗅APP· 2025-06-24 18:50
核心观点 - 中国民营企业进入接班潮,王思聪与何猷君作为"企二代"代表,拒绝传统接班模式,选择独立创业路径[2] - 王思聪通过寰聚商业布局泛娱乐产业链,管理资产超60亿元,投资37亿元建设泰安文旅项目[3][4] - 何猷君接盘寰聚商业40%股份并出任董事长,同时其创立的星竞威武成功登陆纳斯达克,2023年收入达8370万美元[5][10][11] 企业动态 寰聚商业 - 成立于2023年7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专注沉浸式娱乐与场景运营,管理资产规模超60亿元,布局70余个项目[3] - 2023年11月与泰安城投合作成立泰安寰聚国潮商业公司(持股49%),计划投资37亿元建设文旅项目[3][4] - 2024年6月股权变更,何猷君实控公司持股40%成为大股东,原股东全部退出[5] 星竞威武 - 由何猷君推动V5与eStar合并成立,2023年与瑞典NIP合并形成全球化电竞公司[10] - 2023年收入8370万美元(同比+27%),拥有《英雄联盟》《王者荣耀》两大顶级联赛主场[10] - 2024年7月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NIPG),发行价9美元/ADS,何猷君持股14.2%[11] 人物轨迹 王思聪 - 普思资本累计管理资产超10亿美元,投资近80个项目包括熊猫互娱、笑果文化等[8] - 2011年收购CCM俱乐部更名IG,2015年创立熊猫互娱(估值曾达50亿元),2018年出现资金危机[8][9] - 2024年6月因合同纠纷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1210万元[11] 何猷君 - 2018年创办V5电竞俱乐部并任澳门电竞总会会长,同年参与创梦天地港股上市[9] - 2020年促成V5与eStar合并成立星竞威武,2023年完成与NIP的跨国合并[10] - 2024年以寰聚商业董事长身份出席泰安项目发布会,接盘王思聪原有股份[1][5]
何猷君收了王思聪的商管公司,“赌王二代”继续押注电竞产业
观察者网· 2025-06-24 10:48
公司变更 - 北京寰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发生股东变更,何猷君成为新任董事长并收购该公司 [1] - 原股东杭州艾亢企业管理公司、杭州杯盏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和九桓置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退出,武汉星竞威武文体发展有限公司成为新晋大股东 [1] - 变更后股东包括海南思桓投资有限公司、杭州梦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兴华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各持股20% [1] 业务动态 - 寰聚商管原计划投资37亿元建设山东泰安文旅健身中心项目,总建设面积约35.5万平方米,引入多种业态 [3] - 泰安文旅健身中心原计划2024年5月开业,但已推迟 [3] - 何猷君以寰聚商管董事长身份参加泰安产品发布会,将电竞元素引入文旅版图 [1][7] 投资策略对比 - 王思聪通过普思投资偏好电竞、游戏产业,投资案例包括大众点评、瑞尔集团、闪送等,但亦有乐视、熊猫直播等失败案例 [6] - 何猷君通过星竞威武集团专注电竞产业整合,并购瑞典电竞俱乐部Ninjas in Pyjamas,并在纳斯达克上市募资2050万美元 [7] - 星竞威武与鼎聚创新合作开发IP和电竞酒店,并在成都落地首家竞技娱乐综合体 [7] 行业背景 - 万达早年抛售文旅项目给融创和富力,2024年打包出售酒店给携程 [4] - 寰聚商管易主被视为"豪门"二代商业路径差异的体现,王思聪退出文旅投资,何猷君则推进电竞与文旅结合 [6][7]
清凉经济乘“热”而上 多元消费解锁新活力
消费日报网· 2025-06-24 10:44
清凉消费市场 - 消暑小家电销售增长显著,冷风扇销量同比增长50%,便携式风扇销量同比增长300%达5万台,制冰净饮水机销量同比增长350%达4万台 [2] - 线下商超冷饮销量翻倍,低糖健康型饮品和本土品牌创新产品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2] - 防晒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5%,带有"科技防晒""环保材质"标签的商品成为市场新宠,防晒面罩、冰袖等"物理防晒神器"销量暴涨 [2] 夜间经济与宅家消暑 - 夜间消费占全天订单量45%,小龙虾、烧烤、冰镇啤酒组合销量环比增长80% [3] - 夜市活动带动餐饮、娱乐消费增长,如北京通州夜市和潘家园夜市吸引大量游客 [3] - "宅家消暑"需求催生"懒人经济",预制菜、半成品果切、冷泡茶包等便捷食品销量走高,生鲜平台半小时达服务覆盖范围扩大至三四线城市 [3] - 在线娱乐消费提升,视频平台暑期档会员订阅量增长30%,游戏、直播等"室内娱乐"相关消费同步增长 [3] 避暑旅游市场 - 暑期旅游产品预订火爆,预订出游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5% [4] - 暑期出游呈现"短途高频,长短结合"特征,毕业游用户注重情绪价值及个性、灵活、新奇体验 [4] - 亲子客群是暑期出游主力军,占比超40%,热门选择包括草原、沙漠、海滨、主题乐园和历史文化等主题旅游产品 [4]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多元业态深度融合 南昌消费市场人气旺活力足
搜狐财经· 2025-06-24 10:16
南昌消费市场概况 - 一季度南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02.6亿元,同比增长4.4% [1] - 政策红利与多元业态融合推动消费市场活力,包括"政策+消费""文旅+消费""数字+消费"等形式 [2] 家电数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政策补贴品类从8类扩容至16类,新增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电 [6] - 换购2级、1级能效产品补贴标准分别为销售价格的15%、20%,单件最高补贴2000元 [6] - 截至5月28日,全省家电以旧换新和数码产品购新超300万件(套),拉动消费97亿元,惠及225万人 [6] - 南昌线下零售销量占比达16.8%,累计补贴产品124.41万件,补贴申请额10.39亿元 [6] - 政策带动汽车、家电、家装及3C数码等产品销售额92.26亿元,审批兑付周期平均缩短46% [6] 文旅融合消费表现 - 面包咖啡节3天客流量达20万人次,激活街区消费 [9] - "五一"假期南昌大悦城销售额3260万元,客流69.8万人次;天虹商场销售额超3500万元(同比+5%),客流超170万人次(同比+33%) [9] -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销售额590.20万元,同比增长18.44% [9] - 龙舟赛期间鸿鹄大集市整合小吃、文创等业态,推动"票根经济"串联多元消费场景 [11] 消费券刺激措施 - "五一"假期发放1700万元政府消费券,开展70余场促消费活动 [12] - 5月发放4万张满500减100百货券、15万张满100减20商超券 [12] - 全年开展"乐购洪城"活动200余场,市级财政投入8200万元,直接拉动消费24.4亿元 [14]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创新消费模式,优化消费环境,保持"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的促消费节奏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