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冰雪世界
搜索文档
广东21城拼全运新商机:赛事引流消费留客,新场景激活产业创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7 20:50
十五运会推动城市体育名片建设 - 广东21个地市借十五运会东风,以“办赛就是办城”理念打造城市体育性格新名片,如深圳“赛事之城”、汕尾“帆船之都”、东莞“篮球城市”、揭阳“武术之乡”、云浮“曲棍球之城” [1] - 赛事连接城市经济活力,各城市通过特色体育项目寻找经济发展新动能 [1] - 深圳湾体育中心鸣枪开跑的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事,为深港两地带来“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文旅新机遇 [1] 体育消费新场景创新与激活 - 深圳通过“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将十五运会与“展、商、演、节、游”等多元场景深度融合,联合在线旅游平台推出专项参赛旅行套餐 [2] - 赛事重构消费“人、货、场”关系,通过智慧场馆、线上线下互动从供给端创造新需求,从根本上激发消费活力 [2] - 汕尾创新构建“帆船+咖啡”、“冲浪+音乐”、滨海运动营地等消费新场景,使游客停留时长从1.5天延长至2.2天,夜间消费占比达60%,酒店入住率超95% [3] - 深圳推广“票根经济”,打造“一日比赛、多日停留”消费模式,促进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3] 体育产业融合与结构升级 - 政策目标到2030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7万亿元,鼓励打造沉浸式体育消费场景、推动体育与多业态融合 [4] - 体育消费成为广东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区域消费新支柱,具备形成阶段性消费回暖与结构性增长潜力 [4] - 东莞依托全运竞赛场馆引进商业赛事、体育培训等多元业态,整合篮球中心、“篮球印巷”夜市等资源,推动“篮球赛事”与“文旅产业”相互“破圈” [5] - 广东举办赛事旨在借助IP效应,将相关产业链与价值链向上下游延伸 [5] 科技创新与产业链拓展 - 深圳将最新科技产品融入办赛全链条,包括“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无感通关、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夸父”自主点火交接、数字孪生、5G-A、AI等前沿技术 [6] - 科技创新为加快科技赋能体育提供借鉴,推动体育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为科技企业搭建应用场景和推广平台,以赛事带动产业集聚和产品创新 [6] - 揭阳打造武术主题民宿、英歌舞主题餐厅、文旅线路,开发武术文创产品,鼓励武术与科技、电影等领域跨界融合,建设“云上武馆”突破时空界限 [6] - 揭阳服装企业将英歌舞图腾、色彩融入设计推出系列服饰,普宁鼓励纺织企业与英歌表演团体合作推出主题演出,实现文化产业与纺织服装产业有机融合 [7] 后全运时代体育经济发展 - 汕尾积极探索与风翼世界杯组委会、中国极限运动协会合作,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举办海上体育产业招商活动,推动明基博芮水上文旅等项目落地,发展“蓝色经济” [7] - 广东从体育制造到体育赛事实现“赛事经济”全链条覆盖,未来将构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7]
(粤港澳全运会)2025年深圳体育产业增加值有望达1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1-17 18:24
体育产业发展目标与现状 - 到2025年底,深圳体育产业增加值有望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1] - 深圳已建成各类体育场地超过4.6万个,较2020年增加66.9%[1] 赛事经济与城市发展融合 - 通过举办十五运会,将赛事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以赛事撬动体育消费、产业联动和城市更新[1] - 实施城市环境面貌提升行动,建成运营前海冰雪世界、深圳湾文化广场等高品质文旅场馆[1] 体育与文旅消费促进措施 - 持续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以及“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1] - 推出“深圳有礼·好运全来”系列福利,发放万张免费景区门票和文旅消费券,联合在线旅游平台推出专项参赛旅行套餐[1] 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深圳累计接待游客1.42亿人次,同比增长5.7%[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总收入220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2] - 入境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其中港澳游客达2748.65万人次,同比增长29.1%[2] 科技赋能体育赛事 - 深圳赛区以“科技办赛”为核心,将最新科技产品和创新技术融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办赛全链条[2]
宝安“双节”商圈消费热力全开,三大湾区文旅新地标成假期“顶流”
搜狐财经· 2025-10-09 17:35
核心观点 - 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宝安区消费市场全面升温 线下消费金额约29.87亿元 同比增长17.08% [1] 线上消费热度亦持续攀升 [7] 线下消费表现 - 全区9大重点商圈累计客流561.75万人次 同比增长38.33% 总销售额5.83亿元 同比增长20.3% [16] - 前海壹方城和海雅缤纷城销售额均超亿元 新开业的大悦城客流突破百万人次 [16] - 各大商圈通过举办主题活动有效引流 如前海壹方城的"大湾区潮流生活节"和海雅缤纷城的非遗文化季 [21] 新文旅地标表现 - 三大新文旅地标成为假期最热目的地 包括前海冰雪世界、湾区书城和欢乐剧场 [3][8] - 前海冰雪世界假期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 其中港客占比约两成 [10] - 作为全球最大实体书城的"湾区之眼"书城通过七大主题活动吸引客流 [12] 欢乐剧场通过明星音乐会为假期预热 [13] 线上与数字消费 - "宝安城市种草计划"话题在抖音平台总阅读量突破5600万 小红书平台阅读量超过400万 [7] - 美团数据显示宝安区交易规模同比增速为10.5% 在全国非县域地区排名第3 餐饮品类交易规模在深圳市和广东省均居首 [23] 文体活动带动消费 - 清平古墟"国潮文化周"和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深圳大师赛等文体活动成功举办 成为体育消费焦点 [26] - 丰富的"文体商旅"供给为消费市场注入活力 [28]
国庆中秋假期广东实现旅游收入613.2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13:22
假期旅游总体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广东省接待游客6517.6万人次,同比增长11.5% [1] - 同期实现旅游收入613.2亿元,同比增长14.2% [1] - 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421.9万人次,同比增长16.5% [1] - 抽样调查显示全省游客人均花费940.8元,同比增长2.5% [1] 新兴文旅项目与活动 - 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以“音乐+海风”沉浸式体验引爆市场 [2] - 深圳欢乐剧场、“湾区之眼”书城、前海冰雪世界等新文旅项目正式开放 [2] - 河源市举办“江湖渔火 太平夜市”第二届鱼灯夜游活动吸引游客 [2] - 肇庆市推出“沉浸式+国潮+夜游”等文旅体促消费主题活动 [2] 区域旅游市场亮点 - 惠州市依托环南昆山—罗浮山最美旅游公路串联景点与乡村,民宿预订火爆且农家乐生意兴旺 [2] - 清远古龙峡景区假期累计接待游客17.8万人次,同比增长19.7%,提供悬空玻璃桥、悬崖乐园等“水陆空”多元化游玩方式 [4] - 清远聚龙湾景区推出烟花汇演、国风巡游等活动,清远森波拉景区举办第二届森林机甲节 [4]
深圳“双节”旅游收入89亿元
深圳商报· 2025-10-09 11:08
假期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深圳全市接待总游客920.26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7天增长12.4% [1] - 其中外国游客入境9.1万人次,增长145.2% [1] - 旅游总收入89.4亿元,增长17.6% [1] 新开业文旅项目运营数据 - 全球最大实体书城“湾区之眼”国庆长假首日客流量达12.6万人次 [1] - 前海冰雪世界“双节”期间接待约20万人次 [1] - 前海冰雪世界室内滑雪场接待量达到3万人次,其中港客占比约20% [1] 文旅项目投资与开业 - 节前一周深圳一批世界级文旅项目开业,包括全球最大实体书城“湾区之眼”与全国最大户外水上剧场“欢乐剧场” [1] - 全球规模最大、纬度最低的室内滑雪场前海冰雪世界在节前开业 [1] 存量项目升级与活动 - 海上世界明华轮在完成大规模改造后于国庆期间焕新归来 [1] - 中国首部沉浸式肢体剧《交易人生》在蛇口海上世界明华轮开启全球首演 [1] 科技旅游地标表现 - “双节”期间深圳科技馆客流量突破200万人次 [2] - 深圳科技馆自五一开馆至今累计开展科普活动4400余场 [2]
“热雪奇迹”上演!深圳文旅新地标+1
上海证券报· 2025-10-06 08:53
项目运营表现 - 试运营首日接待游客约3万人次,滑雪场门票早早售罄 [1] - 10月1日至3日每日接待游客超3.3万人次,其中雪场日均人流量约5000人次,假期前3日滑雪场门票在国庆前已全部售罄 [1] - 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包括香港、澳门的滑雪爱好者组团前来体验,并有专业滑雪教练专程从广州等地赶来 [3] 项目设施与技术特点 - 雪场拥有5条专业雪道,最大垂直落差达83米,单道最长距离463米,涵盖多种类型,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全球规模最大、纬度最低的室内滑雪场 [5][7] - 采用第六代分布式造雪技术,生成直径0.2至0.5mm的雪,雪质细腻且含水量仅8%,室外气温超30摄氏度时雪场内温度恒定在零下6摄氏度 [8] - 通过双层围护结构、高效制冷系统等措施提升能效12%,屋面铺设13614块光伏板年发电量超650万度,冰蓄冷系统使碳排放较常规方案降低43% [8] 商业模式与行业影响 - 项目包含雪场、暖区商业、超感公园街区、JW万豪酒店等多元业态,是文体商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 [10] - 已开发周边文创,首批进驻商家涵盖多个国内外顶尖冰雪装备品牌首店,如YONEX中国首家独立形象店和NITRO华南首店 [10] - 通过举办冰雪赛事和活动预计将间接带动周边酒店、餐饮、零售等配套产业新增就业逾万人,并计划在2026年内引进国际雪联认证的专业赛事 [10] - 与前海石公园、宝安体育中心等地标串联开发精品旅游线路,与约30家酒店推出住滑套餐,联合60余家头部旅行社推出线路组合产品 [11]
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开业,文旅助力沙井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10-03 11:22
项目概况 - 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前海冰雪世界在深圳正式开业,成为当地新晋热门景点[1] - 项目坐落于宝安区沙井街道,是全球规模最大、纬度最低、垂直落差最大、单道最长的室内滑雪场,并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室内滑雪中心”认证[3] - 滑雪场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配备5条专业雪道,最大垂直落差达83米,单道最长距离463米,符合国际滑雪联合会赛事标准[3] - 场内打造4000平方米冰雪乐园,设有14项冰雪游乐项目,包括极地探险之旅、雪上卡丁车等[3] - 配套2万平方米暖区商业,引进多家华南及深圳首店滑雪生活品牌[3] 业务与运营 - 项目具备训练教学与大众娱乐双重功能,覆盖初、中、高级不同水平滑雪爱好者需求[3] - 国庆期间推出“国庆湾区冰雪嘉年华”活动,通过教练表演、趣味积分赛等低门槛互动内容推动冰雪运动大众化[6] - 商业区结合露营、市集、音乐、街舞等多元活动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娱乐需求[6] 战略定位与区域发展 - 前海冰雪世界是深圳加快建设世界级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的重要举措[1] - 沙井街道将“大力发展冰雪经济”视为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要方式[4] - 项目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北接海上田园,南邻国际会展中心,西靠规划中的海洋新城,未来将融合周边优势资源联动发展[4] - 沙井正以“冰雪+文旅”创新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8] 行业与市场影响 - 项目将进一步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在大湾区落地生根[1] - 文旅产业正成为推动沙井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4] - 项目的建成开放标志着全球冰雪文旅新标杆的树立[1]
从“湾区之眼”到“冰雪世界” 前海以建筑美学重塑城市文旅叙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1:55
未来主义新地标与城市文旅叙事重塑 - 深圳前海近期集中亮相多个未来主义风格文化地标,包括“湾区之眼”、“前海冰雪世界”、“明华轮”和“企鹅岛”,旨在打造全新城市文旅名片 [1][4][9] - 这些建筑通过灵动曲线和巧妙层次设计诠释“未来之城”,例如“湾区之眼”以“双玉盘”为灵感并斩获缪斯设计奖铂金奖等多项国际殊荣 [5][9] - 腾讯总部园区“企鹅岛”占地80.9万平方米,建成后总建筑面积超300万平方米,将提供花园式办公场所和企鹅公寓,并面向公众开放公共区域 [9] 独特文旅体验与设施规模 - 前海冰雪世界总占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1万平方米,其室内滑雪场“超雪中心”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是全球规模最大、纬度最低的室内雪场 [12] - 滑雪场拥有5条国际雪联认证赛事级雪道,最大垂直落差83米,单道最长463米,并设有4000平方米冰雪乐园和33米室内深潜基地,提供“雪山”到“深海”的独特体验 [12] - 海上世界“明华轮”改造后推出中国首部原创沉浸式肢体剧《交易人生》,由国际团队历时1000天打磨,采用行进式观演和互动感设计 [14][16] 政策利好与入境旅游增长 - 中国对50多个国家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火“China Travel” [1][19] - 深圳市今年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1839.35万人次,在去年增长56.9%的高基数上,同比增长31.9% [19] - 前海推动支付便利化,万象前海、前海山姆等商圈外卡POS机覆盖率超90%,今年1至7月通过微信支付绑定外卡消费笔数和金额同比均增长1.5倍 [22] 全球案例与网红效应 - 全球案例表明独特建筑可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如悉尼歌剧院年参观游客量超1100万,迪拜2023年接待1872万名国际游客 [6] - 拥有3800万粉丝的美国网红“甲亢哥”在深圳旅游直播吸引近700万人次在线观看,全平台拥有2.59亿粉丝的“无语哥”也到访前海体验科技产品 [18] - 专家指出网红真实自然的日常记录可将前海国际形象塑造得更立体生动,而文旅是国际商务考察的前置环节,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当地消费潜力与营商环境 [19]
“一日游”“周末游”“夜间游”出行多元 粤港澳跨境文旅体验与购物消费升温
央视网· 2025-09-29 16:00
假期活动与客流预测 - 粤港澳三地假期将举办烟花汇演、演唱会、花灯展等多场大型活动 [1] - 香港推出国庆烟花汇演、美酒佳肴巡礼及多项体育赛事 [4] - 深圳启幕湾区书城、欢乐剧场、前海冰雪世界三大文旅项目 [4] 口岸客流数据 - 深圳罗湖、福田、深圳湾、莲塘、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预计分别达到22万、20万、14万、10万、9万人次 [7] - 珠海拱北、港珠澳大桥、横琴、青茂等对港对澳口岸假期出入境客流量预计达616万人次,同比增长超35% [10] - 预计客流将在10月3日、10月4日再创历史新高 [10] 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深港跨境文旅体验与购物消费将持续升温 [4] - “一日游”、“周末游”、“夜间游”等多元出行模式普及 [7] - 通关便利化、支付便利化等服务升级推动深港文旅资源共享 [7] - 大量内地居民出境旅游和港澳居民返乡探亲将导致毗邻港澳陆路口岸通关流量明显增多 [1] - 大批港澳居民将自驾“北上”赴内地旅游购物 [10]
今年目标游客2亿人次,深圳凭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0:59
深圳文旅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深圳接待游客数量达9056.52万人次,同比增长11.9%,旅游总收入1383.62亿元,同比增长13.9% [1] - 深圳定下2025年底目标: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接待游客超2亿人次 [1] - 今年上半年入境游客数量同比增长31.9%,达到1839.35万人次,其中经深圳口岸出入境的外籍人员343.2万人次,同比增长39.2% [3] 深圳文旅推广策略 - 以"2025Amazing Shenzhen"为主题发布全球旅游计划,推出20项重点文旅内容 [2] - 与美国网红"甲亢哥"等合作进行全球推广,展示比亚迪"水上漂"、华为三折叠屏手机等科技产品 [2] - 加强城市综合营销,打造周末节假日畅游地、"出国旅游替代"首选地、入境旅游第一站 [2]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深圳机场上半年新开或加密12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国际及地区旅客量达305.5万人次,同比增长30.7% [3] - 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量超2万架次,同比增长26.1%,两项数据均创深圳机场开航以来新高 [3] - 我国对50多个国家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助力深圳入境游增长 [3] 文体活动带动效应 - 今年上半年深圳举办超30场5000人以上演唱会,吸引观众40.62万人次 [5] - 刀郎深圳站演唱会约四分之三观众来自深圳以外,其中四分之三来自广东省外 [5] - 深港口岸夜间客流同比增长18%,内地居民同比增长29%,港澳居民同比增长14% [6] - 皇岗口岸数据显示,14场明星演唱会期间入境旅客每小时超3000人次,较常态增长80% [6] 文旅新地标建设 - 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不到三个月入馆观众突破100万名 [7][8] - 前海冰雪世界预计国庆前后开业,含5条赛事级雪道等设施 [8] -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旅游项目预计10月投入运营,深圳乐高乐园有望明年年底开业 [8] - 东部华侨城将按"度假+体育+娱乐+文化"四大业态进行焕新 [8] 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 推出工业旅游线路,参访大疆、比亚迪、腾讯等企业,体验直升机飞行、无人驾驶等项目 [9] - 多区联合航空公司打造低空旅游航线,如梧桐山赏花航线最低99元,四天飞行215架次载客801人 [11] - 东部滨海地区年接待游客约2800万人,将发展邮轮产业,打造国际游邮轮产品体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