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模具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外贸冲击波:中美关税下调之后……
经济观察报· 2025-05-17 12:50
中美贸易政策转向 - 中美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达成实质性进展,美方取消91%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反制关税,同时双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90天 [3] - 政策转向后,电子元器件市场迅速反应,华强北电子市场CPU等芯片价格大幅回落,部分型号价格"腰斩",如英特尔至强E5-4650V2处理器从65元跌至35元 [5] - 外向型企业积极抓住90天窗口期重启订单,智能穿戴产品出口企业接到美国客户要求重启暂停订单的邮件,跨境物流公司反映客户急于清理积压库存 [6] 物流与运输市场反应 - 海运市场预计将迎来出货高峰,国际货运界预测中国始发货量5月激增,6月底达高峰,但运价上涨可能抵消关税下降带来的成本优势 [2][3] - 船公司此前削减22%跨太平洋航线运力以应对4月货运量下降,短期内可能出现运力紧张和集装箱短缺,推动即期海运费率上涨 [7] - 空运市场方面,5月初美线空运包机基本取消,运价跌至20元/千克,预计随着关税下调将迎来需求回升 [7] 企业应对策略分化 - 部分企业如微电新能源立即重启美国订单,但面临客户要求降价弥补关税的压力,公司考虑未来美国建厂及拓展日韩、拉美市场 [9][10] - 消费电子行业因备货周期长对短期政策变化反应保守,跨境电商企业表示不会因关税短期变化大幅调整运营策略 [12] - 光伏行业受影响较小,因组件主要通过东南亚和美国本土供应,晶科能源表示政策缓和有利于稳定海外贸易环境 [13][14] 产业链长期调整 - 外贸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鸿利达自2018年起将美国市场占比从80%降至50%,并在马来西亚建立生产基地 [19] - 小家电企业新宝股份增资5000万美元扩大印尼产能,预计达产后可满足大部分美国客户需求 [20][21] - 低毛利行业如照明企业仍面临较大关税压力,建议美国市场占比高的企业布局海外产能,占比低的则开拓其他市场 [21] 贸易数据与行业影响 - 4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20%,跨太平洋东向航线贸易量同比下跌20%-30%,预计短期内将出现反弹 [16] - 过去六周亚洲至美拉航线中国始发货量下降30%-60%,船公司正调整合同谈判以应对新关税政策 [17] - 中集集团预计贸易缓和将释放集装箱运输需求,同时推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设备需求提升 [17]
中美“关税战”暂缓 外贸人又忙起来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5-14 19:05
中美贸易关税调整影响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美方取消91%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反制关税,双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90天 [2] - 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对美国商品关税从125%降至10% [3] - 部分被保留的关税对出口影响仍存在,如鸿利达出口美国产品仍需叠加30%关税(20%芬太尼关税+10%对等关税)[4] 企业应对措施 - 鸿利达50%营收来自美国市场,已拓展国内市场并将美国贸易占比从80%降至50%,同时在马来西亚建立生产基地 [11] - 微电新能源美国市场占营收30%,考虑美国建厂并扩大日韩、拉美市场 [5] - 宁波华彩电器启动东南亚建厂计划,预计8月投产,将北美客户产能转移至东南亚 [11] - 新宝股份在印尼增资5000万美元扩大产能,设计产能预计满足大部分目标客户需求 [12] 海运与贸易动态 - 中国始发货量预计5月激增,客户加速提交加急运输订单以赶在90天窗口期前完成清关 [2] - 亚洲至美国航线订舱量过去六周下降30%-60%,5月舱位紧张,需提前预留6月初舱位 [8][9] - 2024年中美双边海运贸易总量1.8亿吨,占全球1.4%,4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0% [8] 行业现状与展望 - 照明行业对现有关税政策仍承受不小压力 [6] - 低毛利行业在90天过渡期后压力较大,建议开拓其他市场或布局海外产能 [13] - 部分企业如天振股份已将核心产能迁移至东南亚及美国本地 [12]
中美“关税战”暂缓 外贸人又忙起来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5-14 18:18
中美关税政策变动 - 美方取消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双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及反制关税90天 [3] - 协议实施后,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从125%降至10% [3] - 关税新政策实施迅速,90天“暂停期”对海运而言非常短暂 [2] 企业层面的即时反应与谈判 - 部分客户因库存见底而立刻恢复生产出货并愿意支付现有关税,部分客户选择观望或要求重新谈判价格以共同消化关税成本 [4] - 出口企业面临美国客户希望“降价来弥补关税”的压力,双方进入新价格谈判阶段 [4][6] - 一些企业已重启与美国客户的合作,第一步是清理库存 [2][6] 供应链与物流市场影响 - 过去六周亚洲至美国和拉丁美洲航线中国始发货物订舱量下降30%至60% [9] - 随着暂停货物恢复发运,贸易量可能出现反弹,但船公司因先前削减班次导致5月份舱位紧张 [8][9] - 跨太平洋东向航线贸易量在4月同比下跌20%至30% [8] 外贸企业的长期战略调整 - 多家公司早已启动全球化产能布局以应对贸易不确定性,例如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或美国本地 [10][11] - 鸿利达的美国市场营收占比已从80%降至50%,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分散风险 [10] - 新宝股份对印尼二期项目增资5000万美元以扩大海外产能,设计产能达产后预计能满足目标客户大部分需求 [11] 行业整体展望与挑战 - 中美经贸会谈结果好于预期,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升 [3] - 尽管关税大幅降低,但部分被保留的关税对出口影响仍不能忽视,对低毛利行业压力很大 [3][12] - 对于美国市场占比高的企业,建议尽快布局海外产能保订单;占比不高的企业则需开拓其他市场分担风险 [12]
天汽模5月1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未发现股价被量化操纵的情形。
快讯· 2025-05-13 17:05
公司声明 - 天汽模在互动平台明确表示未发现股价被量化操纵的情形 [1]
浙江强镇观察:“老产业”技术追“新”激发镇域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5-13 16:09
2025年5月,浙江乐清虹桥镇,企业仓库内摆放着成百上千个模具。 蔡甜甜摄 虹桥镇拥有"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中国电子连接器精密模具制造基地"等 多张国字号"金名片"。近年来,这座工业大镇不断展现出老产业的"雄心壮志":以技术挖深产品护城 河,打造无可撼动的产业高地。 中新网温州5月13日电(周健蔡甜甜)走进位于浙江温州乐清市虹桥镇的温州市力博电子有限公司,模具 仓库里摆放着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的上千个模具。工字形模架、绕回式冲压模具、多工位带同 步装配级进模……这些"螺蛳壳里做出来的道场",让国外客户叹服不已。 0.35毫米,相当于三张A4纸厚度,这是温州神一轴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微型轴的直径。这座地处 虹桥镇的企业里,小到手机微型轴,大到汽车换挡轴,产品外径尺寸误差不超过0.1微米。 "在虹桥,模具行业有非常完备的产业链,具备产业集聚、技术精湛、装备精良、市场联动等优势。"上 述公司董事长林松玲表示,国外一些精密模具从研发到制成要经历数月,而在虹桥镇,只用一两周就能 办到。 "我们每年为客户提供上千款定制化、高品质连接轴。"温州神一轴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浙峰说, ...
海泰科(301022)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18:40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 年营业收入 67,885.20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8.59%,新能源汽车产品收入 16,556.37 万元,同比增长 126.21%,占总营业收入 24.39% [3] - 2024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75.60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32.34% [3]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1.92 亿元,同比增长 37.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91.96 万元,同比增长 5738.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255.39 万元,同比增长 652.95% [5] 股东减持与应对 - 2025 年初至今,刘奇、赵冬梅、新麟三期等首发前股东因个人/企业资金需求减持,减持符合相关规定 [3] - 控股股东、实控人及董监高对公司经营有信心,公司将做好生产经营,加强与投资者沟通,未来如有回购计划将及时披露 [4] 产能与订单情况 - 2024 年模具产能约 1000 套,产量 735 套,产能利用率 73.5%,2025 年产能利用率将提升 [4] - 截至 2024 年末,新接注塑模具订单 8.52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6.97%;注塑模具在手订单 9.38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2.57%,其中新能源汽车注塑模具在手订单 3.29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6.05% [4][5] - 截至 2025 年 1 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 9.80 亿元,与上年同比增加 17.21%,其中新能源在手订单金额 3.57 亿元,与上年同比增加 22.77% [5] 项目进展 - 首发募投项目 2023 年投产,海泰科模具处于产能爬坡期,预计 2025 年及以后年度模具产量稳步增长,达产后产能约每年 1000 套 [4] - 可转债募投项目处于建设期,海泰科(安徽)预计 2025 年开始试生产 [4] - 海泰科(泰国)二期新厂房完工并取得竣工验收报告,预计 2025 年 8 月投入使用,达产后新增产值 1 亿元左右 [4][6] - 青岛已建成年产 3 万吨/年的改性材料中试生产基地,安徽合肥生产基地将于 2025 年年底前投产,达产后改性材料业务合计产能达 15 万吨/年 [13] 股东回馈与市值管理 - 2024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计划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3 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 2542.71 万元,分红比例 161.38% [6] - 公司将做好生产经营,加强与投资者沟通,使股价更合理反映公司价值 [4][6][7] 改性材料业务 - 主要产品包括改性聚丙烯(PP)类、改性聚苯乙烯类(ABS)、改性工程塑料类及其他(改性 PA6、PA66、PC/ABS、PC/ASA 合金、ABS/PMMA 合金、PEEK 等)三大类,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等多领域 [7] - 核心技术有适合微发泡注塑聚丙烯材料技术等多项,微发泡注塑聚丙烯材料技术可减重 20%以上,高疲劳强度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技术可减重 40%以上 [7][8][9][10] - 目前已实现小批量供货,整体营收占比较低,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暂无布局,仅在轻量化高分子材料解决方案有技术储备 [13] 研发进展 - 2024 年研发投入 2,833.12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 4.17%,较去年同期增长 15.34% [10] - 2024 年取得专利合计 29 项,发明专利 19 项,实用新型专利 10 项,截至 2024 年末,取得专利合计 98 项,其中发明专利 26 项,实用新型专利 72 项 [10] - 2024 年新增 8 项核心技术,多项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0][11] 其他问题解答 - 2024 年净利润下降受首发募投项目收益不足等因素影响,经营性现金流量净流入因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未来将采取措施提升利润和现金净流入 [11][12] - 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度末,剩余可转债数量 3,698,315 张,票面总金额 369,831,500.00 元,公司将促进可转债转股 [12] - 2024 年外销收入占比 60.97%,对美国销售收入占比 3.93%,截至 2025 年 3 月末,对美国在手订单收入约 601 万元,贸易战影响较低,后期将要求客户承担关税成本 [13] 竞争优势 - 通过“模塑一体化”为客户提供从模具定制到塑料零部件原材料供应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减少项目开发成本和周期,占据独特竞争优势 [14][15]
瑞鹄模具控股股东拟减持 2020年上市2募资共10.1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5-09 12:34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宏博科技持有瑞鹄模具股份63,797,900股,占总股本30.48% [1] - 宏博科技计划减持不超过401.89万股,占总股本1.92%,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1] - 减持计划自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实施,若遇股本变动事项将调整减持数量 [1]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情况 - 瑞鹄模具于2020年9月3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发行新股4590万股,发行价12.48元/股 [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5.73亿元,净额4.96亿元,发行费用7677.20万元(含承销保荐费5500万元) [2] - 募集资金用途:2.58亿元用于中高档乘用车模具扩产项目,1.86亿元用于车身焊装自动化生产线项目,5162万元用于技术研发中心项目 [2]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 - 2022年6月公开发行可转债,面值总额4.398亿元,期限6年 [2] - 扣除发行费用691.39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4.329亿元 [2] 累计募集资金 - 上市以来两次募集资金合计10.13亿元(首次IPO 5.73亿元 + 可转债4.398亿元) [3]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竞逐空中赛道 牵引产业蝶变
中国化工报· 2025-05-06 16:34
近日,在浙江格派钴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2台大型吊机正将一台台设备从"天 窗"吊进改造一新的厂房,总投资1.5亿元的2000吨/年高性能电积钴技改项目投产进入倒计时。 春潮澎湃处,扬帆正当时。微联星智卫星核心部组件制造基地项目签约落户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标志着 上虞在商业航天、空天经济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浙江格派钴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2000吨/年高性能电积 钴技改项目,历时不到5个月即将投产;康恩贝(600572)集团年产20万吨化工有机危废绿色低碳资源 化重大产业项目暨绍兴凤登环保有限公司集聚提升建设项目正式动建……竞逐空中赛道、牵引产业蝶 变,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满弓"发力,提速"争春"。 打造"星空之城"竞逐空中赛道 微联星智卫星核心部组件制造基地项目签约落地杭州湾上虞经开区。这是上虞首个空天项目,意味着杭 州湾上虞经开区在商业航天、空天经济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我们要加快布局,打造'星空之城'。"杭 州湾上虞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对此充满信心地说。 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赛道,航空航天产业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科技改变日常生活,催生新产业 (300832)、新模式、新动能。眼下,杭州湾上虞经开区 ...
锚定发展新目标 海泰科开启“行业进阶模式”
证券日报· 2025-04-30 15:44
文章核心观点 海泰科作为中国汽车内外饰注塑模具领域佼佼者,凭借技术研发、产能提升和国际化战略,2025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57倍,未来有望跻身细分行业三甲 [2][3] 技术领航破局 - 汽车注塑模具是现代汽车制造关键材料,头部企业构建卓越设计研发体系形成核心技术壁垒 [3] - 公司形成产品生产控制流程,产品矩阵丰富涵盖多个细分领域 [4] - 近三年研发投入超7000万元,现有研发人员160多人,2024年末累计获专利98项,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4.17%且新增8项核心技术 [4] 产能乘势跃升 - 汽车注塑模具需求节奏与汽车产品迭代周期绑定,过去公司模具业务受产能瓶颈制约,现进入业绩释放黄金期 [6]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9亿元,同比增长18.59%,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超三成,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7倍 [6] - 2024年新接注塑模具订单金额8.52亿元,同比增长26.97%,年末在手订单9.38亿元,同比增长22.57%,其中新能源汽车注塑模具在手订单3.29亿元,同比增长16.05% [6] - 首发募投项目达产后产能预计达每年1000套左右,新增产能预计2025 - 2026年陆续确认收入 [7] 全球落子谋势 - 中国汽车出口升级转型,公司以国际化战略构建独特竞争优势,形成覆盖全球主流市场的客户网络 [8] - 海泰科(泰国)有限公司形成“双引擎”能力,强化“模具 - 部件”协同交付体系 [8] - 海泰科(欧洲)公司选址斯特拉斯堡,构建全流程闭环提升对欧洲主机厂配套效率 [9] - 公司有序推进北美分支机构筹建,完善全球网络,实现“全球智慧协同” [9]
宁波方正:2024年报净利润-0.09亿 同比下降0%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23:38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0853元改善至2024年的-0.0682元,同比增长20.05% [1] - 每股净资产从2023年的9.65元下降至2024年的9.36元,同比减少3.01% [1] - 每股公积金保持稳定,2024年和2023年均为7.36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从2023年的1.03元下降至2024年的0.86元,同比减少16.5% [1] - 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9.69亿元微增至2024年的9.7亿元,同比增长0.1% [1] - 净利润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和2023年均为-0.09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的-0.80%改善至2024年的-0.72%,同比增长10%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5505.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51.13%,较上期增加2982.69万股 [1] - 宁波兴工方正控股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一大股东,持有2415万股,占总股本22.43% [2] - 宁波金玘木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股840万股,占总股本7.80%,持股数量不变 [2]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基金增持205.94万股至554.55万股,占总股本5.15% [2] - 方永杰、王亚萍新进成为第四、第五大股东,分别持股545.14万股和437.06万股 [2] - 朱绪章减持8.76万股至163.27万股,宁波九格股权投资减持23.45万股至161.44万股 [2] - 深圳兆利丰龙腾1号私募基金、许英强、华夏社保基金四二二组合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2024年不分配不转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