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注塑模具
icon
搜索文档
海泰科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新华财经· 2025-10-24 14:46
公司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21.34%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870.14万元,同比增长91.11% [1] - 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4379.90万元,同比增长95.69% [1] - 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为35.97%,较年初下降9.69个百分点 [1] 公司战略与业务进展 - 公司通过"模塑一体化"战略从单一模具供应商向汽车塑料零部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1] - "注塑模具-高分子材料"一体化布局增强业务协同效应 [1] - 公司为人形机器人相关公司进行配套开发,成功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 - 公司与万华化学、ENGEL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材料-设备-模具"全链条协同 [2] - 三方合作为汽车行业客户提供从概念到量产的一体化成型解决方案 [2] 行业背景与公司运营 - 前9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 [2] - 公司抓住市场机遇,注塑模具业务订单持续增长 [2] - 公司首发募投"大型精密注塑模具项目"产能释放,推动订单与产量双增长 [2]
“模塑一体化”战略布局构筑核心壁垒 海泰科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证券日报网· 2025-10-23 21:44
公司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6.18亿元,同比增长21.34% [1] - 归母净利润为5870.14万元,同比增长91.11% [1] - 扣非净利润为4379.90万元,同比增长95.69% [1]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5.97%,较年初下降9.69个百分点 [1] 业绩驱动因素 - 受益于订单增长与产能释放的双轮驱动,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国内汽车产业前9个月产销分别完成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 [1] - 公司抓住市场机遇扩展份额,积极开拓国内外客户并加强供应链管理 [1] - 首发募投“大型精密注塑模具项目”产能释放,带动订单与产量双增长 [1] 战略布局与业务拓展 - 公司通过“模塑一体化”战略,从单一模具供应商向汽车塑料零部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2] - “注塑模具-高分子材料”一体化布局增强了业务协同效果 [2] - 公司正为人形机器人相关公司进行配套开发,成功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2] - 与万华化学、ENGEL签署战略协议,实现“材料-设备-模具”全链条协同,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成型解决方案 [2] 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 - 公司及子公司拟开展总额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涉及欧元、美元 [2] - 开展该业务旨在规避外汇市场风险,防范汇率波动,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 [2]
9月22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9-22 11:50
股东减持计划 - 环球印务股东香港原石国际有限公司拟减持不超过320.04万股 占总股本1%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1] - 山西汾酒股东华创鑫睿(香港)有限公司拟减持不超过1620.06万股 占总股本1.33% 减持原因为股东联和基金到期清算退出[3][4] - 瑞丰高材大股东桑培洲拟减持不超过240万股 占总股本0.9584%[12] - 长亮科技董事兼财务负责人赵伟宏拟减持105万股 占总股本0.129%[14] - 仲景食品董事刘红玉拟减持不超过15万股 占总股本0.1%[14] - 海泰科2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53%公司股份 其中苏州新麟三期创业投资企业拟减持全部146.81万股(占总股本1.53%) 赵冬梅拟减持不超过96.1万股(占总股本1%)[15] 资产收购与重组 - 向日葵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兮璞材料100%股权及浙江贝得药业4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兮璞材料主营高端半导体材料包括半导体级高纯度电子特气、硅基前驱体等产品[1] - 华海诚科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方案获证监会批准 配套资金募集不超过8亿元[8] - 金帝股份签署股权收购框架协议 拟收购优尼精密控股权 标的公司主营齿轮、变速箱及汽车零部件制造[10] 重大合同与项目中标 - 中油工程全资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签署阿联酋LNG输送管线项目EPC合同 金额5.13亿美元(约36.88亿元) 项目包括建设180.5千米天然气管线 工期36个月[2] - 林洋能源预中标国家电网计量设备项目 中标总金额约1.42亿元 产品包括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B级三相智能电能表等[6] 控制权变更与停复牌 - 冠中生态筹划控制权变更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可能变更 股票及可转债自9月22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2] - 向日葵因资产购买事项股票于9月22日复牌[1] 产品研发与资质获批 - 兄弟科技全资子公司获碘帕醇注射液药品注册证书 该产品为化学药品4类 已纳入国家医保甲类目录和第七批集采目录[5] - 汇绿生态控股子公司签订光模块项目租赁合同 租赁面积2.1万平方米用于建设年产150万支光模块生产基地 租赁期5年含4个月免租期[17]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臻镭科技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郁发新被实施留置措施 暂不能履行董事职责 公司控制权未变化且经营正常[16] 股东减持计划终止与现金分红 - 丰山集团股东顾翠月及董事单永祥、吴汉存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顾翠月已减持23.05万股 单永祥减持31.3万股 吴汉存减持16.74万股[19] - 华康股份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元(含税) 合计派发约6061万元[19] - 中油工程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130元(含税) 合计派发7258.09万元[19][20]
海泰科股价跌5.16%,招商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84万股浮亏损失5.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10:19
股价表现 - 9月22日股价下跌5.16%至38.40元/股 成交额8536.50万元 换手率3.47% 总市值36.90亿元 [1] - 连续3天累计下跌7.37%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注塑模具及塑料零部件研发设计制造销售 注塑模具占比84.05% 塑料零部件11.57% 改性塑料3.22% 其他业务1.16% [1] - 成立于2003年11月19日 2021年7月2日上市 [1] 基金持仓情况 - 招商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159552)二季度持有2.84万股 占基金净值1.13% 为第七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5.94万元 三日累计浮亏9.14万元 [2] - 基金规模9132.4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51.63% 近一年收益103.8% 成立以来收益97.44%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邓童累计任职3年305天 管理规模109.02亿元 [2] -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71.39% 最差回报0.8% [2]
海泰科跌2.06%,成交额1.4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80.5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8 13:44
股价表现 - 9月18日盘中下跌2.06%至41.93元/股 成交额1.46亿元 换手率5.41% 总市值40.2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80.5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417.44万元 大单净流入36.88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9.65% 近5日涨1.16% 近20日跌1.96% 近60日涨3.12% [2] 龙虎榜数据 - 年内3次登龙虎榜 最近6月26日净买入3450.04万元 买入总额1.03亿元(占比20.72%) 卖出总额6859.35万元(占比13.78%)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1.19万户 较上期减少0.86% 人均流通股5260股 较上期增加1.29%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广发价值核心混合A(010377)新进持股76万股 位列第七大股东 [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6亿元 同比增长24.86% 归母净利润3638万元 同比增长383.49%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545.91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625.91万元 [4]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注塑模具(84.05%)及塑料零部件(11.57%)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 [2] - 所属汽车零部件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熔喷布/小盘/长安汽车概念/理想汽车概念/专精特新等 [2]
海泰科股价涨5.65%,招商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84万股浮盈赚取6.3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18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6日股价上涨5.65%至42.05元/股 成交额9132.56万元 换手率3.52% 总市值40.38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11月19日 2021年7月2日上市 主营注塑模具及塑料零部件研发设计制造销售 [1] - 主营业务构成:注塑模具84.05% 塑料零部件11.57% 改性塑料3.22% 其他业务1.16% [1] 基金持仓情况 - 招商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159552)二季度持有2.84万股 占基金净值1.13% 位列第七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6.39万元 最新规模9132.4万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招商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今年以来收益51.43% 近一年收益107.82% 成立以来收益97.18% [2] - 基金经理邓童任职3年299天 管理规模109.02亿元 最佳基金回报67.71% [3]
显盈科技:注塑模具业务有为储能领域的客户提供配套产品,但目前该部分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中占比较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6:22
业务布局 - 公司注塑模具业务已为储能领域客户提供配套产品 [2] - 储能配套业务当前在公司整体业务中占比极低 [2] 投资者关系 - 公司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业务应用范畴相关问题 [2] - 回应内容涉及具体业务板块与下游应用领域的关联性 [2]
海泰科涨2.12%,成交额1.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1.7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14:2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5日盘中股价39.58元/股 上涨2.12% 成交额1.05亿元 换手率4.30% 总市值37.6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31.78万元 特大单买入213.50万元占比2.03% 大单买入749.25万元占比7.1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7.90% 近5日下跌6.10% 近20日下跌0.68% 近60日上涨46.16% [2]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6月26日净买入3450.04万元 买入总额1.03亿元占比20.72%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20万户 较上期增加19.33% 人均流通股5193股减少7.80% [3] - 广发价值核心混合A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76.00万股 [4]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545.91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625.91万元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6亿元 同比增长24.86% [3] - 归母净利润3638.00万元 同比增长383.49%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注塑模具(84.05%)及塑料零部件(11.57%)的研发制造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零部件 概念板块包括专精特新、理想汽车概念等 [2] - 成立于2003年11月 2021年7月上市 注册地址山东省青岛市 [2]
海泰科20250901
2025-09-02 08:42
公司及行业 海泰科(注塑模具及改性塑料制造商)[1] 汽车模具行业[20]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86亿元 同比增长24.9% 归母净利润3,638万元 同比增长383% 扣非净利润3,383万元 同比增长14.5倍[3] - 注塑模具业务营收3.24亿元 同比增长26.3% 塑料零部件业务营收4,460万元 同比略有下降 改性塑料业务营收1,243万元 同比增长13.5倍[3] - 新增订单4.74亿元 同比增长25.36% 在手订单10.24亿元 同比增长22.77% 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订单4.08亿元 同比增长58.8%[3] - 综合毛利率16% 同比下滑5个百分点 主要因价格下滑及新能源汽车模具价格低于传统燃油车模具[3] **业务发展及展望** - 公司预计下半年模具业务订单至少新增5亿元 全年销量预计700-800套 产能利用率已基本饱和 2026年销量预计800套 2027年900套[4][11][13] - 改性塑料业务目标明年销售额5,000万到1亿元 通过模塑一体化服务切入高端汽车改性材料市场 实现进口替代[4][15] - 泰国工厂持续投资扩产 预计2026年达产时塑料零部件业务年产值从目前8,000万元增加到2亿至2.3亿元[2][5] - 积极布局PEEK改性材料 计划在合肥建立生产线 并与头部机器人公司合作开发PEEK零部件 主要应用于灵巧手和包覆材料[2][7][8] **战略及资本运作** - 可转债强赎将改善财务结构 降低负债水平 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若9月30日前完成转股 预计每年节省约1,000万元财务费用 对2025年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2][9][10] - 未来两到三年内无新增注塑模具产能计划 但可能通过并购扩大改性材料业务[18][19] - 行业集中度较低 头部企业仅占10%左右市场份额 公司通过模塑一体化增强竞争力 并探索人形机器人领域作为新增长点[20][21] 其他重要内容 - 新能源汽车模具价格较低因开发周期短(约六个月 vs 传统燃油车两到三年) 对供应商反应速度要求高 导致内外饰质量和美观度可能不如传统燃油车[6] - PEEK生产难度高 海泰科不涉及合成 专注于改性[16][17] - 改性材料业务下游客户包括跨国公司和主机厂如奔驰、宝马、大众、蔚来、小鹏及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等[14]
海泰科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模塑一体化”助力业绩进入释放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9:26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24.86% 归母净利润3638万元同比增长383.49% 扣非净利润3383.44万元同比增长1451.28% [2] - 实施2024年度现金分红2542.71万元 2022至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6625.91万元 累计分红比例达70.93% [2] 注塑模具业务 - 注塑模具主业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26.30% 受益于产能释放与订单增长双向驱动 [3] - 新接注塑模具订单4.74亿元同比增长25.36% 截至2025年6月末在手订单10.24亿元同比增长22.77% [4] - 新能源汽车注塑模具在手订单4.08亿元同比增长58.8% 产能释放与市场红利推动业务持续高增长 [4] 行业背景 - 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12.5%和11.4%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41.4%和40.3% [3] - 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0.4%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75.2% 为汽车塑件市场提供增长基础 [3] 模塑一体化战略 - 通过改性塑料和汽车塑料零部件业务实现从模具供应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2][5] - 年产15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稳步推进 青岛建成年产3万吨中试基地 安徽基地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6] - 改性塑料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7.45亿元 净利润7368.15万元 [6] 新业务拓展 - 开发人形机器人领域高分子材料解决方案 包括轻量化仿生骨架/自润滑关节轴承/耐高温电机外壳 [6] - 为某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进行配套开发 通过PEEK材料创新提升产品性能 [6] - 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463.61万元 泰国二期工厂投产后预计新增产值约1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