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涂料
icon
搜索文档
300665,控制权或将变更!明起停牌!
证券时报· 2025-08-21 23:14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章卫国正在筹划控制权变更事宜 涉及股份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 [1] - 交易事项能否最终实施完成及实施结果尚存在不确定性 [4] - 公司股票自8月22日上午开市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 同比增长48.77% 主要因轨道交通装备客户需求量增加及工程客户验收结算量增加 [4] - 防腐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 同比增长60.63% [4] - 防水业务上半年新增中标金额约8600万元 [4] - 截至报告期末轨道交通防水业务在手未执行金额2.40亿元 [4] 股价表现 - 8月21日收涨10.4% 5个交易日内累计涨幅超40% [5] - 最新总市值28亿元 [5] - 当日成交额5.42亿元 成交量43.4万手 换手率19.91% [6] - 每股收益-0.177元 每股净资产2.28元 市净率5.65 [6] 公司治理与战略 - 今年4月完成董事会调整 章健嘉(实际控制人章卫国之子)当选董事长 [4] - 新任董事长提出三方面重点工作: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资本市场沟通 [5] - 公司成立于1998年 2017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主营轨道交通防腐防水材料业务 [4]
麦加芯彩: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约1.1亿元,同比增加48.8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21: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8.88亿元,同比增长17.0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亿元,同比增长48.83% [2] - 基本每股收益1.04元,同比增长50.72% [2]
飞鹿股份:创新驱动业绩稳健增长,未来发展动能强劲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21:2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 同比增长48.77% [1] - 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改善 [1] - 防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63% 防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77% [1] 防腐业务进展 - 轨道交通装备防腐细分市场竞争优势持续扩大 [1] - 中标国铁物资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批货车油漆联合采购项目 [1] - 环保水性涂料实现关键突破 中标南京浦镇铁道客车检修TL037水性涂料项目 [1] - 在集装箱、新能源装备、石化、钢结构和船舶等工业防腐领域取得不同程度突破 [1] 防水业务发展 - 新增中标金额约8600万元 其中轨道交通防水材料中标金额超6000万元 [2] - 防水业务总中标金额同比上升115.00% [2] - 产品成功应用于江西省萍乡市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及发电厂房项目 [2] - 正积极把握墨脱水电站在内的国家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2] 新能源业务布局 - 胶黏剂产品在储能领域和动力电池领域实现应用与销售 [3] - 形成防火涂料、隔热反射涂料、阻燃绝缘涂料及隔热保温涂料等功能性涂料产品矩阵 [3] - 电芯胶带产品与德赛电池等客户建立深度业务合作关系 [3] - 芯片封装材料正与国内大型芯片制造企业联合推进验证工作 [3] 战略定位与竞争优势 - 在轨道交通行业的综合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1] - 坚持巩固和扩大轨道交通领域优势 严格控制地产相关业务风险 [2] - 通过创新研发驱动绿色转型 引领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 [1] - 各业务板块战略协同效应显著 新能源业务正逐步成长为新的业绩增长极 [3]
300665,筹划控制权变更,停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20:31
公司控制权变更筹划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章卫国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宜 涉及股份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方案 [1][3] - 公司股票自8月22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1][6] - 章卫国当前持股4130.29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21.8% 为第一大股东 [6] 管理层变动与历史贡献 - 章卫国于今年2月董事会换届后不再担任董事及委员会职务 被聘任为公司终身名誉董事长 [7] - 自2001年起持续担任公司主要负责人 曾连续四届担任董事会董事长 [7] - 在其领导下公司成为国内轨道交通防腐防水行业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 [7] 主营业务与经营表现 - 公司主营金属/非金属表面防腐防护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产品涵盖防腐涂料、防水防护材料及胶类材料 [8]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8亿元 同比增长48.77% 主要因轨道交通装备客户需求及工程客户验收结算量增加 [8][9] - 上半年净亏损3866.29万元 亏损额较上年同期缩窄18.97% [8][9] 财务数据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 公司营业总收入2.38亿元 营业总成本2.84亿元 [9] - 研发支出0.13亿元 较2022年同期数据未提供同比变化 [9] - 当前股价12.85元/股 总市值28亿元 市净率4.93 [10][11]
300665,筹划控制权变更,停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20:19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章卫国筹划控制权变更 涉及股份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 [1][2] - 公司股票自8月22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1][5] - 章卫国持股4130.29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21.8% 为第一大股东 [5][6] 股权结构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6068.37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32.02% [6] - 章卫国持股参考市值3.45亿元 持股数量及限售股数量均为4130.29万股 [6] - 股东刘雄鹰持股337.76万股(占比1.78%) 较上期增持 何晓锋持股303.37万股(占比1.60%)未变动 [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38亿元 同比增长48.77% [8][9] - 净亏损3866.29万元 亏损额较上年同期缩窄18.97% [8][9]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8.77% 主要因轨道交通装备客户需求及工程客户验收结算量增加 [8][9] 公司治理与背景 - 章卫国自2001年起担任公司主要负责人 曾连续四届任董事长 带领公司成为轨道交通防腐防水行业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 [7] - 2023年2月董事会换届后章卫国不再担任董事 被聘任为终身名誉董事长 [6] 市场数据 - 截至8月21日收盘股价12.85元/股 总市值28亿元 [10][11] - 市盈率(动)为负值 市净率4.93 当日换手率19.91% [11]
麦加芯彩: 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麦加芯彩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方式并调整内部投资结构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1 20:18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27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 发行价格为58.08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15.68亿元[2] - 扣除保荐承销费1.09亿元及其他发行费用2530万元后 募集资金净额为14.34亿元 实际到账金额14.54亿元[2] - 募集资金存储于交通银行上海嘉定支行专户 并签署三方及四方监管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3] 募投项目原计划 - 计划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额9.28亿元 其中新建年产七万吨高性能涂料项目拟投入4.30亿元[4] - 麦加芯彩嘉定总部和研发中心项目拟投入1.50亿元 智能仓储建设项目拟投入5553万元[4] - 营销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拟投入4205万元 补充流动资金2.50亿元[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营销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累计投入仅119.41万元[4] 项目调整具体内容 - 取消境内境外场地费用及设备购置费 调减市场推广费 增加人员及差旅费用[6] - 境内不再设立区域营销网点 改为以上海总部和珠海子公司销售人员出差方式覆盖市场[6] - 境外通过香港子公司开展营销活动 欧洲区域子公司将使用自有资金投入[7] - 设备购置费因不再建设固定网点而取消 市场推广费投入项目保持不变但金额略作调整[7] 调整原因分析 - 境内固定网点存在地域局限性 不利于提高区域营销团队工作效率[6] - 境外募集资金跨境支付手续及银行监管配合存在难度[7] - 公司上市后业务领域不断扩大 销售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数量持续增加[7] - 取消固定网点后相应差旅费用会增加 因此调增人员及差旅费用投入[7] 调整影响与审议程序 - 不改变募投项目及募集资金投入总额 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8] - 有利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符合公司发展战略[9] - 已经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9] - 保荐机构瑞银证券对调整事项无异议 认为符合监管规定[9]
300665 筹划控制权变更 停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20:17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章卫国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宜 涉及股份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方案 [2][4] - 公司股票自8月22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2][7] - 章卫国持股4130.29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21.8% 为第一大股东 [7][8] 股权结构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6068.37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32.02% 期末参考市值合计5.07亿元 [8] - 章卫国持有4130.29万股 全部为限售股 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化 [8] - 第二大股东刘雄鹰持股337.76万股(占比1.78%) 较上期增持 第三大股东何晓锋持股303.37万股(占比1.60%) 持股不变 [8] 管理层变动 - 第四届董事会换届后章卫国不再担任董事及专门委员会职务 [8] - 章卫国被聘任为公司终身名誉董事长 其自2001年起担任公司主要负责人 曾连续四届任董事长 [8][9] - 在其任职期间带领公司成为国内轨道交通防腐防水行业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 [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38亿元 同比增长48.77% [12][13] - 净亏损3866.29万元 亏损额较上年同期收窄18.97% [12][13] - 营收增长主要源于轨道交通装备客户需求量增加及工程客户验收结算量提升 [13] 业务概况与市场数据 - 主营金属/非金属表面防腐与防护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产品包括防腐涂料、防水防护材料及胶类材料 [11] - 服务领域涵盖涂料涂装一体化及涂装施工 [11] - 截至8月21日收盘价12.85元/股 总市值28亿元 [14]
麦加芯彩(603062) - 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08-21 20:01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海洋装备涂料销量38,133.39吨,金额604,463,357.34元[2]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涂料产量48,966.55吨,销量9,371.01吨,金额280,083,134.71元[2] - 2025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涂料销量130.68吨,金额2,501,780.30元[2] 价格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海洋装备涂料均价15,851.29元/吨,同比4.42%,环比 -4.88%[3]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涂料均价29,888.25元/吨,同比 -6.84%,环比 -8.60%[3] - 2025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涂料均价19,144.32元/吨,同比15.83%,环比 -11.37%[3] - 2025年上半年填颜料采购均价11,286.81元/吨,同比 -3.30%,环比17.02%[5] - 2025年上半年树脂采购均价12,527.19元/吨,同比5.40%,环比 -7.17%[5] - 2025年上半年固化剂采购均价29,186.46元/吨,同比 -4.14%,环比 -4.52%[5] 其他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影响事项[6]
孚日股份(002083.SZ):预计海工业务能占到涂料业务收入的30%左右,毛利率有望达到40%
格隆汇· 2025-08-21 15:39
未来涂料业务收入结构规划 - 海工业务预计占涂料业务收入30% 毛利率有望达到40% [1] - 汽车板块预计收入占比20% 毛利率约40% [1] - 船舶板块预计收入占比20% 毛利率30-40% [1] - 军工业务收入占比有望达到10% [1] - 其余收入为石化板块 [1] 当前涂料业务盈利状况及改善路径 - 当前涂料业务毛利率不高 主要因产能利用率低且低毛利率钢构占比较大 [1] - 未来随着产能释放 钢构占比降低将推动整体毛利率提升 [1]
三棵树(603737):业绩同比大幅提升 产品结构焕新升级
新浪财经· 2025-08-20 18:2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8.16亿元,同比增加0.97%,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大幅增加107.53%,扣非净利润2.92亿元,同比激增268.48% [1]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36.86亿元,同比微降0.24%,但归母净利润3.31亿元,同比仍实现102.97%的高增长 [1] - 上半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提升3.70和3.87个百分点至32.35%和7.48%,期间费用率整体优化1.57个百分点至23.67% [2] 业务分析 产品结构 - 家装墙面漆收入15.74亿元,同比增长8.43%(剔除防水涂料拖累后同比+13.45%),工程墙面漆收入17.95亿元,同比下滑2.26%,基材与辅材收入17.33亿元,同比增长10.40%,防水卷材收入4.6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8.62% [1] - 家装墙面漆平均单价同比上涨2.78%至5.92元/kg,工程墙面漆单价同比下降8.47%至3.35元/kg [2] 渠道与地区 - 经销渠道收入50.88亿元,同比微降0.49%,直销渠道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12.52% [1] - 国内收入56.81亿元,同比增长0.41%,国外收入1.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07% [1] 经营效率 - 家装和工程墙面漆平均采购价格同比下降12.95%和17.70%至2.42和0.93元/kg,成本端显著改善 [2]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3.51亿元,同比由负转正,主要系收回货款增加 [2] - 各项资产减值金额1.01亿元,同比减少0.58亿元 [2] 战略转型 - 零售业务持续发力,服务模式快速复制,工程业务积极开拓新赛道并提升人均效能 [3] - 通过强化费用管控和成本管理,盈利能力明显修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