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口腔医疗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他们清仓退场,大众口腔又来IPO
国际金融报· 2025-05-31 15:10
公司概况 - 大众口腔成立于2007年,由姚雪和沈洪敏创立,提供以社区为中心的口腔医疗护理服务,包括综合牙科诊疗、口腔种植及口腔正畸服务 [3] - 公司曾挂牌新三板,但于2018年主动摘牌,现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3] - 公司以直营连锁模式运营92家机构(含4家医院、80家门诊部及8家诊所),覆盖湖北、湖南两省八市 [3] 市场地位 - 按2023年收入计,公司在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约2.6% [3] - 按2023年牙椅数量计,公司在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行业中排名第五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和4.07亿元,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 [3] - 2022-2024年年内利润分别为5645万元、6703.8万元和6250万元,2024年利润同比下滑 [3] - 2024年毛利率为37.4%,净利率为15.4% [3] 收入结构 - 综合牙科诊疗服务是主要收入来源,2022-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51.9%、53.7%、53.4% [4] - 口腔种植服务收入占比约28%,口腔正畸服务收入占比约19% [4][5] - 2022-2024年综合牙科诊疗服务就诊人次分别为52.1万、55万、51.66万,人均开支分别为408元、431元、421元 [5] - 2022-2024年口腔正畸服务就诊人次分别为12.79万、14.01万、14.53万,人均开支分别为627元、583元、510元 [5] 行业前景 - 2023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为1446亿元,预计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0%,2028年达1932亿元 [6] - 2023年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为1015亿元,预计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6%,2028年达1395亿元 [6] 竞争对比 - 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大众口腔面临国内外众多竞争对手挑战 [6] - 与同行相比,大众口腔净利率较好,但营收规模和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6] - 时代天使2024年总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28.2%),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上涨46.6%),毛利率62.6% [6] IPO计划 - 募资拟用于在华中地区建立新机构、收购现有机构、升级现有机构、优化IT系统、发展医疗团队及营运资金等 [7] - IPO前,姚雪、沈洪敏及中山医疗投资分别直接持有约1.24%、1.17%及81.32%股份 [7] 股东变动 - 2024年10月,公司以1.21亿元回购中元九派、中信证券投资等机构持有的837.93万股股份 [7] - 回购完成后,原始机构投资方基本清仓离场,仅剩个人投资者李臻、陈巍、王宏三人 [7]
他们清仓退场,大众口腔又来IPO
IPO日报· 2025-05-31 12:28
公司IPO动态 - 大众口腔于2024年5月29日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此前2024年11月29日递交的招股书已失效 [1] - 公司计划通过IPO募资用于华中地区新机构建设、现有机构升级、信息技术系统优化及团队发展等 [7] - IPO前原始投资方中元九派、中信证券投资等机构在2024年10月以1.21亿元回购837.93万股后清仓离场,仅剩3名个人投资者 [8] 公司经营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7年,以直营模式运营92家机构(含4家医院),覆盖湖北、湖南两省八市,2023年以2.6%市场份额居华中地区民营口腔服务商首位 [3]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4.07亿元,净利润对应为5645万元、6703.8万元、6250万元,2024年同比双降 [3] - 2024年毛利率37.4%,净利率15.4%,综合牙科诊疗服务贡献53.4%收入(2.17亿元),口腔种植和正畸分别占28%和18.2% [4]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1446亿元,预计2028年达1932亿元(CAGR 6%),其中民营市场1015亿元将增至1395亿元(CAGR 6.6%) [6] - 行业集中度低,大众口腔牙椅数量全国第五,但面临时代天使等头部企业竞争(后者2024年毛利率62.6%,营收19.3亿元) [6][7] 业务数据细节 - 综合牙科诊疗服务2022-2024年就诊人次分别为52.1万、55万、51.66万,客单价从408元降至421元 [4] - 口腔正畸服务同期就诊人次12.79万、14.01万、14.53万,但客单价从627元大幅下滑至510元 [4]
通策医疗: 通策医疗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29 19:07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74亿元,同比增长0.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0.20% [3] - 旗下医疗机构增至310家,牙椅3100台,2024年门诊量353.34万人次,同比增长5.37% [3] - 连续六年(2018-2023年)获评德勤中国"中国卓越管理公司"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3亿元,同比下降9.23% [21] 战略发展规划 - 2025年重点打造"One-One工程",聚焦客户价值、医生资源、数据驱动与运营效率四大维度 [12] - 推进"微笑守护者计划",目标客户复购率提升,完善SCRM系统构建客户One ID全域画像 [13] - 完成2500名医生分级认证,AI排班系统实现医生与病例精准匹配,椅效提升20% [13] - 上线AI数据中台(Deepseek),赋能智能客服、病例质控等场景,诊疗效率提升 [13] 财务与分红 - 截至2024年底母公司未分配利润10.67亿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01亿元 [19] - 总资产61.82亿元,同比增长1.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0.28亿元,同比增长5.58% [21] - 研发费用5895.27万元,同比增长5.94% [21] 公司治理 - 2024年董事会召开10次会议,审议通过议案35项,监事会召开4次会议 [4][6][9] - 续聘中汇会计师事务所担任2025年度财务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 [24] - 修订《公司章程》,调整注册资本至4.47亿股,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30][31][32][33][34][35]
新股消息 | 大众口腔二次递表港交所 92家机构聚焦华中地区口腔医疗服务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14:32
公司上市申请 - 武汉大众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海通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曾于2024年11月29日向港交所递表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华中地区的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以直营连锁模式经营口腔医疗服务网络 [3] - 公司以社区为中心的口腔医疗护理为特色,专注于在客户家门口提供服务 [3] - 按2023年收入计,公司在华中地区所有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中居第一位,占市场份额约2.6% [3] - 按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牙椅数量计,公司在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行业中位居第五位 [3] 公司扩张情况 - 公司运营的口腔医疗机构数目由2022年1月1日的77家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86家,并进一步增加至2025年5月20日的92家 [3] - 机构包括四家营利性口腔医院、80家营利性口腔门诊部和八家营利性口腔诊所,分布于湖北、湖南两个省份内的八个城市 [3] 公司品牌策略 - 公司奉行单一品牌策略,所有口腔医疗机构均以"爱尚大众口腔"统一品牌名称连同商标"爱尚大众"运营 [3] 行业市场机遇 - 2023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为人民币1,446亿元,预计2023年至2028年将以6.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4] - 2023年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为人民币1,015亿元,预计2023年至2028年将以6.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收入分别约为4.09亿元、4.42亿元、4.07亿元人民币 [4]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年内利润分别为5645万元、6703.8万元、6250万元人民币 [4]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毛利分别为148.474百万元、168.226百万元、152.340百万元 [6]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除税前利润分别为63.506百万元、78.908百万元、70.817百万元 [6]
“牙茅”通策医疗2024:种植业务“以量补价”,正畸连年下滑,千亿市值缩水九成
新浪证券· 2025-05-14 12:59
业绩表现 - 2024年总营收28.74亿元,同比微增0.96%,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仅增0.20%,增速近乎停滞 [2] - 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降至39%和19.91%,较2021年高点(46%、28.27%)大幅缩水 [2] - 股价自2021年高点421.99元/股下挫,当前市值186亿元,较巅峰期蒸发超1100亿元 [2] 业务分析 - 种植牙业务收入5.30亿元,同比增长10.60%,市占率提升,但利润空间受集采政策压缩 [3] - 正畸业务收入4.74亿元,同比下滑5.05%,连续三年负增长(2022-2023年增速分别为-3.6%、-3.14%) [3] - 大综合业务贡献28.01%收入,增速从2023年8.34%骤降至1.27%,儿科与修复业务增速不足2% [3] 区域扩张 - 浙江省内收入占比近90%,但核心院区表现疲软:杭口平海院区营收同比下降5.2%,净利润降3.6%;杭口城西院区营收降8.6%,净利润微降0.3% [4] - "蒲公英计划"扩张放缓,2024年仅新增3家分院,累计44家,仅60%实现收支平衡 [4] - 省外转向"并购+轻资产加盟"模式,如控股湖南娄底口腔医院56.28%股权,但该院2024年扣非净利润仅完成承诺值的74.59% [4] 行业挑战 - 消费信心不足叠加种植牙集采政策对盈利能力形成直接冲击 [2] - 正畸业务受消费降级与行业竞争加剧影响持续下滑 [3] - 公司面临增长动能切换挑战,需重构增长逻辑以重获资本市场青睐 [5]
历经2个月退通卖压基本释放,行业重构下的瑞尔集团(06639)何时拾起估值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5-11 10:50
港股通调整影响 - 瑞尔集团因市值未达标于3月10日被踢出港股通,当日股价暴跌19.85%,此后两个月股价徘徊在2港元附近形成低位平台 [1] - 港股通持股比例从3月10日的11.48%降至5月8日的9.65%,其中4月16日至5月8日仅减少0.1%,显示退通卖压已基本释放完毕 [1][4] 股价与回购策略 - 2024年累计回购1736.35万股(占总股本3.08%),但未能有效支撑股价 [5] - 4月重启"小步快跑"回购策略,15次累计回购114.05万股(单次7-9万股),股价企稳效果显著:4月涨幅3.14%,5月涨幅6.09%,扭转3月暴跌31.79%的颓势 [5][8] 业务基本面 - 2024财年扩张放缓,门店总数保持123家(112家诊所+11家医院),同比营收、接诊人数及利润变化不大 [9] - 销售成本中固定成本占比超70%(雇员福利+折旧摊销达13.53亿元),扩张期门店曾拖累毛利率(2020财年扩张期门店毛利率-30.8%) [9] - 24H1表观净利润400万元,实现正增长 [10] 行业变革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口腔行业投融资总额9亿元(占医疗健康行业12.32%),中下游仅2起融资,上游占11起 [11] - 行业平均利润率从2019年28%降至9%,2024年中小诊所注销量同比增45% [11] - 国家医保局推动价格治理(如种植牙集采平均降价55%),政策规范项目整合至114项 [12] 市场潜力与机遇 - 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CAGR达9.7%,2026年预计突破3000亿元,当前种植牙/正畸渗透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 [13] - 核心消费人群为20-35岁(占比71%),消费升级驱动需求增长 [13] - 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下,头部企业有望获取中小诊所出清后的市场份额 [14]
通策医疗(600763):1Q25业绩提速 看好全年向好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财务表现 - 公司24年实现收入28.74亿元(yoy+1 0%),归母净利5 01亿元(yoy+0 2%),扣非归母净利4 96亿元(yoy+3 2%),略低于Wind一致预期(预期收入29 87亿元/归母净利5 38亿元)[1] - 1Q25收入7 45亿元(yoy+5 1%),归母净利1 84亿元(yoy+6 2%),扣非归母净利1 82亿元(yoy+7 1%),环比增速显著提升(qoq+16 2%/+5727 9%/+7770 8%)[1] - 调整25-27年归母净利预测至5 45/5 87/6 31亿元(相比25/26年前值下调8%/11%)[3] 业务板块 - 种植业务24年收入5 30亿元(yoy+10 6%),受益于种植数持续起量和方案多样性[1] - 正畸业务24年收入4 74亿元(yoy-5 1%),但品牌认可度持续提升[1] - 儿科业务24年收入5 01亿元(yoy+0 3%),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1] - 修复/大综合业务24年收入4 62/7 65亿元(yoy+1 5%/+1 3%),口腔综合诊疗能力全面[1] 医院网络 - 区域总院24年收入:杭口5 48亿元(yoy-5 3%)、城西3 82亿元(yoy-8 5%)、宁口1 84亿元(yoy+0 9%),部分受蒲公英分院分流影响[2] - 蒲公英分院24年收入同比快速增长,发展日益成熟[2] - 浙江省外医院通过"自建+并购+加盟"模式加速布局,湖南娄底口腔医院等项目推进顺利[2] 估值与展望 - 给予25年45x PE(行业均值41x),目标价调整至54 80元(前值63 80元)[3] - 品牌影响力行业领先,浙江省内服务网络完善并积极拓展省外市场[1] - 技术实力过硬且服务网络持续拓展,长期成长性可期[3]
摩根大通:通策医疗_ 中国口腔医疗巨头脆弱微笑背后潜藏的不确定性:首次覆盖,给予“减持”评级
摩根· 2025-04-27 11: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通策医疗,给予“减持”评级,截至2025年12月的目标价为34元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口腔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短期及长期挑战,通策医疗盈利承压,2025/26年每股收益预测值分别比市场一致预期低8%/10%,盈利增长前景弱于预期且对浙江省地域依赖严重,当前估值倍数不合理,股价此后将趋缓 [1][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分散,个体诊所普遍,仅约3%的机构连锁化经营,消费支出疲软使正畸和种植牙治疗需求减少,集采致种植体价格下调约50%,业务量增长未抵消影响,长期看带量集采范围扩大将挤压利润池 [4] - 疫情后经济放缓使行业增速下降,竞争激烈,中高端连锁机构经营压力大,全国扩张战略中断,预计短期内行业难好转 [24] - 政策支持冷淡,种植牙和正畸基本不在医保范围内,患者负担能力不足限制需求扩张,预计2024 - 28年国内口腔医疗服务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7% [25] - 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占比高,但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机会有限,行业分散,连锁经营占比低,集中度提高存在人才瓶颈、标准化挑战和品牌知名度风险 [30][35] - 集采后种植牙渗透率增长慢于预期,成本收入比高、公众意识不足和保险覆盖有限致渗透率低,预计2024年种植量增15%,市场规模缩减2.3% [37][40] - 正畸市场因经济压力疲软,渗透率难快速增长,客单价下降,需求侧消费者倾向必要支出,公众教育欠缺,社会认知有偏见;供给侧正畸医生数量增长慢且分布不均,预计2025年市场低迷,2026年起公司正畸业务增速重回两位数 [48][52][57] 通策医疗经营情况 - 截至2024年3季度,经营84家医疗机构,开设牙椅约3100台,九成收入来自浙江省内,省外扩张缓慢且盈利能力弱,2021 - 23年间,每张牙椅产出及诊疗次均费用分别下降24%/15%,预计当前到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 [1][4] - 规模扩张及利润率提升面临阻碍,新院经营成熟滞后,分流旗舰医院门诊量,扩张效率下降,单张牙椅产出及诊疗次均费用减少,省内市场份额高,省外扩张小规模、毛利率低,近期盈利快速反弹催化剂有限 [65][69] - 旗舰医院增长放缓,三大旗舰医院2017 - 2023年间净利润贡献超74 - 86%,但增速及利润率下滑,分院扩张分流患者和医生资源,省内低价竞争挤压定价能力,预计收入份额将继续下滑,净利润率难快速恢复,净资产收益率下滑 [70][73][78] - 蒲公英医院是亮点,截至2024年3季度有45家分院,60%实现盈亏平衡或盈利,2024年营收有望增长25%以上,利润率维持当前水平,成功因素为医生激励和客户吸引力,但规模效应和盈利能力仍面临障碍,利润率落后于旗舰医院,可能抢占旗舰医院市场份额 [80][81] - 省外扩张停滞,严重依赖浙江省,省外收入占比未显著改善,平均客单价仅为省内一半,毛利率远低于省内,进入门槛高、并购面临挑战,杭州商业模式难复制到新地区 [82][93][94] - 人力成本偏高,口腔医院员工费用占收入的51%,高于其他专科医院,优秀牙医供应与扩张速度不匹配会致单张牙椅产出下降,公司牙医人数增加,人力成本占比从31.9%升至36.2%,医生人均收入贡献近年下降,成本效益和利润率降低 [95][99][101] 通策医疗财务预测 - 预计2024 - 27年总收入从约29亿元增至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1% [105] - 种植业务2024 - 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0%,达8.88亿元 [106] - 正畸业务2024年下降后2026年开始复苏,2027年收入达6.46亿元,2024 - 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 [106] - 儿童口腔、修复和综合治疗2025 - 27年增长5 - 10%,其他业务产品销售和建设业务增速稳定在5 - 6% [106] 通策医疗估值 - 采用现金流折现法估值,目标价34元,假设市场溢价为6.2%,无风险利率为3.8%,贝塔系数为1.48,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2%,估算自由现金流截止到2033年,永续增长率为2.5% [7][21] - 股价对应约35.5倍的2025年预期市盈率,远高于同类专科民营诊所,但增长能见度低,溢价不合理,预计口腔医疗行业及公司收入增长短期内难好转,人力成本上涨和价格竞争将继续对净利润率造成压力 [19]
通策医疗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11:19
行业分析 - 2024年口腔医疗行业市场规模突破2600亿元,主要驱动力包括老龄化加剧、消费升级及技术普及,种植牙和正畸业务贡献显著 [5] - 民营机构数量占比超90%,资源集中在一线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三四线城市因居民收入增长及健康意识提升成为新增长点 [5] - 行业呈现连锁扩张加速趋势,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加盟模式下沉市场,数字化诊疗普及推动3D打印、AI辅助诊断系统应用 [6] - 高端服务需求增长明显,牙齿美白、隐形正畸等医美项目占比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如儿童早期矫治、老年种植修复快速发展 [7] - 中小机构淘汰加剧,监管趋严及成本压力下小型诊所面临并购或退出,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采购和品牌效应巩固优势 [7] 公司战略与经营 - 公司深化"临床、科研、教学三位一体"战略,定位升级为"口腔产业生态平台",为其他机构提供技术、人才与供应链支持 [8] - 采用"区域总院+分院"模式完成浙江省五大口腔医疗集群布局,通过总院辐射分院实现医疗资源高效利用 [8] - 供应链实施"四化建设"(采购智能化、流程标准化等),开发核心病种诊疗包提升响应效率并降低管理成本 [9] - 销售模式升级为数字驱动的"客户终身价值管理",通过医疗大数据平台提升复购率 [10] - 盈利模式覆盖高中低价口腔医疗服务,旗下医院均在开业6个月内取得医保资质,结合互联网平台拓展服务场景 [11] 财务与分红 - 2024年门诊量353.34万人次,总营收28.74亿元(同比+0.96%),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0.2%) [14]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元(含税),合计派发2.01亿元,占净利润的40.14% [4][34] - 2025年第一季度审计费用较2024年增加10万元至190万元,续聘中汇会计师事务所 [49] 运营数据 - 上游承接医疗器械及耗材供应商,下游面向患者与公益项目,覆盖种植、正畸、儿科等全年龄段需求 [12] - 数字化中台系统全面启用,实现集团化管控,支持"自建+并购+加盟"的全国化扩张模式 [8] - 杭口城西医疗集群裂变孵化未来科技城二级医疗中心,强化区域协同能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