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行业

搜索文档
Hi财经丨多平台良性竞争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7-25 14:19
市场监管约谈平台企业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家平台企业,要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并规范促销行为 [1] - 约谈释放"反内卷"信号,倡导良性竞争,治理"外卖价格大战"乱象 [1] - 约谈为行业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1] 平台经济发展现状 - 中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9.7% [2] - 网上外卖用户规模5.45亿人,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 [2] - 平均每天外卖消费近33亿元 [2] 良性竞争带来的积极影响 - 采用个性化推荐算法提升购物精准度与满意度,激发购买欲望 [2] - 北京胡大餐饮通过淘宝闪购平台实现单店日均营收环比增长15% [3] - 杭州融爱星面馆外卖订单数量相较4月增长超过100% [3] 行业发展趋势 - 良性竞争推动行业向更高维度进化,促使平台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3] - 平台经济是前沿技术的试验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入 [2] - 多平台竞争丰富商品供给,精准对接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3]
劝你少管外卖的闲事
虎嗅· 2025-07-23 18:42
核心观点 - 外卖市场竞争为消费者、商家、骑手及平台带来多方共赢,应支持良性竞争而非行政干预 [3][14][15][19][20] - 部分媒体对外卖市场竞争存在误读,错误将良性竞争称为"内卷"并呼吁监管叫停 [2][4][5][13][21] 市场竞争态势 - 外卖市场日均订单量从1亿单增至2.5亿单,显示竞争带来市场规模显著扩张 [15] - 餐饮从业者数量增加数十万,表明竞争促进就业增长 [15] - 多平台竞争使商家获得选择权,避免被单一平台垄断 [14] 竞争影响分析 - 消费者通过优惠券和促销活动获得实际实惠 [3][4] - 平台通过改善服务和提升效率参与竞争 [14] - 骑手和商家收入在竞争环境中实现增长 [14][15] 媒体舆论分化 - 普通用户积极分享优惠信息并支持市场竞争 [4][5] - 部分媒体对市场竞争持负面态度,呼吁行政干预 [2][4][9][21] 竞争性质界定 - 良性竞争通过创新和服务提升创造增量价值,实现帕累托改进 [14][20] - 与不创造增量的恶性内卷存在本质区别 [13][14] - 竞争不足会导致市场扭曲和垄断伤害 [20][22] 监管态度 - 有关部门保持克制,仅要求规范促销行为和理性竞争 [24] - 强调构建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 [24]
地址“漂移”、图片造假、“堂食认证”成摆设!记者实探深圳“无堂食外卖”聚集地
新浪财经· 2025-07-22 11:25
外卖平台竞争与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企业,要求规范促销、理性竞争 [1] - 外卖业务竞争日趋白热化,众多新店选择专攻外卖业务 [1][15] - 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45亿人,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日均消费近33亿元 [15] 外卖店铺乱象 - 部分"无堂食外卖"店铺在平台上获得"堂食餐厅"认证,实际地址与平台显示信息不符 [1] - 店铺盗用或上传虚假门店及堂食图片问题普遍存在 [1] - 连锁店品牌在外卖聚集地开设只做外卖的卫星店 [17] 具体案例调查 - "egggoing蛋治(壹方天地店)"在京东平台标注为"堂食餐厅",实际位于两公里外 [1] - 该店在三个平台显示的门店图不一致,堂食区域与实际不符 [3][5] - "邻家好饭菜"上传的堂食区域图片与现场完全不同,菜单信息不符 [8][10] - "喝汤时间"在京东平台标注为"壹方天地店",实际距离近两公里 [11] - 福田区市民中心地铁站周边外卖聚集地店铺均无堂食空间,但被标注为"堂食餐厅" [12] 行业监管措施 - 广州市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市民可手机查看食品制作过程 [17] - 重庆市出台《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已于2025年7月1日实施 [17] - 浙江省推行"无堂食外卖聚集区组团式管理模式" [17] - 专家指出缺少统一法律法规强制要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不高 [17]
关税又升级了吗?内需与政策前景
2025-07-21 22:2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互联网、金融、外卖、房地产、制造业、基建、消费、煤炭、钢铁、建材、化工、造纸、家具、小家电 - **公司**:港股互联网公司、阿里、京东、美团、B站、云音乐、腾讯音乐、快手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关税政策 - **美国维持税率以保证财政收入**:美国维持10%-14%的有效税率,对华关税约40%-50%,可保证每年3000-4000亿美元财政收入,抵消大米法案新增支出,避免赤字大幅增加[1][4] - **未来关税不会过高**:避免股债汇三杀,维持财政收入稳定,如今年4月突然提关税致股债汇三杀,后豁免部分关税使通胀数据变化不大[1][5] - **关税变化影响不显著**:新税率较4月2号低,有10%豁免,整体有效税率变化不大,对通胀影响微弱,市场已脱敏,认为是谈判技巧,且美国与其他贸易伙伴达成协议覆盖部分关税[7] 市场表现 - **港股互联网公司**:受芯片H20进展提振上涨,资金面略有改善但持续性待观察,恒生科技指数在对等关税后跑输恒指,互联网公司上涨带动乐观情绪[1][6] - **美元和美股**:过去两到三个月美元明显走强,美股表现优异,预计四季度美元可能再度走强,美股继续跑赢,基于美国基本面和信用周期[1][8] 经济数据 - **GDP**: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从5.4%回落至5.2%,季调环比增速从1.2%降至1.1%,平减指数同比降幅扩大至 -1.3%,一三产提速,二产回落幅度大,建筑业拖累明显[3][18] - **金融数据**:6月超预期增长,社融同比多增1100亿,M1与M2增速提升,预计后期受证券金融工具落地对贷款补充性撬动作用影响继续上行[19] 反内卷政策 - **政策目标**:助力物价合理回升和促进可持续创新,已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政策规范行业行为[21] - **受益行业**:煤炭、钢铁、建材、化工、造纸、家具、小家电以及新三样平台类企业[23] 银行投资 - **投资环境改善**:近期金融数据优于预期,信贷需求恢复,财政发力,出口改善,企业信用流修复,居民风险偏好提升,推动银行投资环境改善[25] - **信贷结构**:短期对公票据贴现和非银贷款增速高,与实体经济关系弱,中长期对公和个人贷款自去年以来持续下行,资金需求倾向短期[28] 外卖行业 - **竞争现状**:竞争激烈压制盈利,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监管介入有望缓解各方投入并改善市场情绪[36][37] - **市场策略变化**:电商平台会将外卖作为市场营销一部分,影响市场竞争格局和行业盈利能力,短期内市场修复空间大,长期需谨慎[3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元流动性变化**:大美丽法案通过后美元流动性变化,预计短期内一个季度发债规模约1万亿美元,当前美债利率温和上升,对市场资金扰动不大,港股市场海外流动性边际转弱,7-9月收紧是大概率事件[13] - **AI领域潜力**: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在游戏、短视频生成、软件和教育四个子方向应用前景好[16] - **市场结构**:呈现哑铃型特征,银行等传统行业与新兴消费和创新药等成长性行业并存,建议关注结构性机会[17] - **政治局会议前瞻**:增量财政政策是重点方向,政策基调偏宽松,可能降息降准各一次,通过结构性货币工具及准财政工具进行财政挖潜与增扩[24]
“没有社保,不敢生病,只能打工”,农村大龄女工的养老困境
虎嗅· 2025-07-17 08:01
农民工群体概况 - 202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9973万人,其中女性占比37.6%,约1.12亿人,本地农民工女性占比44.2%,外出农民工女性占比31.7% [1] - 女性农民工群体呈现代际分化:老一代女工(1980年前出生)多在农村完成婚育后留守,新生代女工(1980年后出生)多从学校直接进入打工地并形成跨省婚姻 [21] - 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强烈个体化倾向:工作更换频繁,追求浪漫关系;婚后因家庭责任转为勤勉工作,但面临夫妻分居和职业中断问题 [5][6] 行业分布特征 - 制造业集中大量工厂女工,如纺织业、电子产品组装(典型如富士康iPhone产线女工) [16] - 服务业涵盖家政护工、保洁、服务员等岗位,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也存在女性从业者(如女性卡车司机及随车卡嫂) [17][18] - 数字经济催生平台经济女工,包括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以及工业区直播带货的流水线女工和小型家庭店主 [19][20] 代际差异与趋势 - 第一代女工面临养老资源匮乏问题,农村养老金仅数百元,大病医疗和失能照护成为主要困境 [48][49] - 新生代女工存在人力资本积累不足、职业发展受限问题,社保缴纳意愿增强但覆盖率仍不足(郑州富士康案例显示女工为缴满15年社保长期坚守岗位) [54][56] - 县域城镇化推动陪读妈妈群体增长,中西部县城教育资源集中促使女性在陪读间隙进入当地工业园区或服务业 [41] 产业结构影响 - 全球劳动力女性化趋势明显,中国服务业扩张持续增加女工需求(如老龄化催生的护工、家政服务岗位) [43][44] - 农业收益低下驱动女性外出:水稻种植亩收益约1000元/季,而城市服务业月收入可达数千元,建筑工地日薪可达300-500元 [47] - 经济周期对农民工影响具有暂时性,因农村产业回报远低于城市,疫情后农民工迅速返城复工 [46][47] 政策改善方向 - 需加强老一代女工返乡后的养老医疗支持,包括农村养老院建设、县级医疗机构资源统筹 [66] - 推动新生代女工社保全覆盖,重点解决平台经济从业者(如外卖女骑手)的工伤保险问题 [56][67] - 建议开放打工城市异地中高考,利用教育资源闲置(如昆山等地)缓解农民工子女就学压力 [67] 社会效应分析 - 工作显著提升女性家庭地位:经济独立使女性话语权增强,但需同时承担育儿养老等传统性别责任 [61][63] - 职业女性面临双重压力:城市务工收入与男性持平,但子女教育失败往往归咎于母亲,形成心理负担 [61][62] - 代际进步显现:新生代女工在消费(如首个工资用于个人装扮)和社保意识上明显区别于老一代 [24][56]
一财社论:法治是市场公平竞争的护身符
第一财经· 2025-07-16 21:39
外卖补贴竞争性质 - 需谨慎判断外卖补贴是否属于"内卷式"恶性竞争 需区分正常市场竞争与恶性竞争[1][3]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指出即时零售价格补贴大战扰乱市场秩序 导致实体商家经营困难 商品品质下降 服务标准降低 利润承压[2] - 遵义市餐饮行业商会曾倡议停止"内卷式"补贴 指出美团 淘宝闪购的低于成本价补贴使商家陷入"不参与无流量 参与则亏损"困境 但该倡议已被删除[2] 行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外卖补贴大战带来订单量激增 骑手工作负荷饱和 消费者获得实惠 部分商家借此开拓市场[2] - 行业协会强调需反对"二选一" 限制竞争 虚构原价等垄断行为 建议监管部门及时查处不正当竞争[3] - 若补贴导致商品品质缩水或服务下降 属于商家违规 协会应谴责并移交证据给监管部门[3] 竞争机制与法律框架 - 区分恶性竞争与正常竞争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参与主体受损或侵权行为[4] - 正常市场竞争应使所有参与者福利改善 需保护合法价格战作为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3][4] - 市场公平需依托《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 坚持法治化原则[4][6] 市场治理改进方向 - 需完善消费者集体诉讼 辩方举证 争议和解等制度 提升消费者博弈能力[5] - 强化监管部门执法与市场自律相结合 才能建立真正的公平竞争环境[5][6] - 法治是区分内卷与公平竞争的根本保障 最终目标是实现交易增进所有人福祉的制度[6]
外卖平台价格战冲击奶茶业经营,单日利润暴跌仅400元
搜狐财经· 2025-07-15 03:20
奶茶店利润锐减的现状及原因 - 部分奶茶店在订单暴涨情况下(如单日达1600单),扣除各项成本后单日净利润仅剩400元,实际处于亏损状态 [1] - 平台补贴成本多由商家承担(占比60%-70%),例如一杯原价13元的双皮奶参与活动后实收仅3元,扣除成本后倒贴 [1] - 为应对暴增10倍的订单,奶茶店需临时增派人手(如6名员工连续工作至凌晨),但设备产能有限导致出餐延迟、错单率上升 [2] - 库存与损耗风险加剧,杭州某店单日售出半年库存,原料短缺被迫闭店;某店单日因冰融化浪费37单无人认领饮品 [2] 外卖大战的多维度影响 - 价格体系混乱导致消费者形成"超5元不喝奶茶、超10元不点餐"的心理预期,商家被迫长期维持低价 [3] - 部分商家为分摊成本缩减原料(如用临期材料、减少分量),引发差评和信任危机 [4] 商家策略调整 - 头部品牌通过私域流量和差异化产品抵御冲击(如协调平台分摊比例) [5] - 小型门店动态开关接单系统避免爆单失控,或侧重堂食客群减少对外卖依赖 [6] 平台与监管责任 - 监管部门约谈平台要求停止"内卷式竞争",设定补贴上限并严打"强制报名活动"等乱象 [7] - 专家建议平台转向效率竞争(如优化配送算法、加强冷链建设)替代价格战 [8] 行业主体短期收益与长期风险 - 美团单日订单量破纪录(1.5亿单),但阿里年亏损达410亿,恶性循环难持续 [9] - 中小商家单量提升但利润被压缩,被迫参与活动,退出生态即面临淘汰 [9] 行业可持续路径 - 需平台优化分成模型、商家强化产品竞争力、消费者建立理性消费观,避免"低价—低质—流失"死循环 [11]
二季度招聘需求环比增长5.7% 服务员、文员用人缺口大
北京商报· 2025-07-11 18:16
人才流动趋势 - 一线城市"虹吸效应"强劲 北京位居求职简历投递活跃城市榜首 成都、重庆等新一线城市招聘活跃度高 [1] - 2025年二季度城市服务业求职人数环比上涨3.2% 北京最受服务业求职者青睐 武汉、长沙、郑州、东莞、成都简历投递量环比涨幅超5% [1] - 配送行业人才聚焦长三角城市 苏州、杭州、上海、重庆求职人数环比涨幅超5% [2] 招聘需求热点 - 企业招聘需求最旺盛岗位为服务员 销售专员、文员、美容师、厨师、普工等跻身前十五 [1] - 司机类岗位投递活跃TOP15城市平均投递环比上涨8.1% 杭州、上海、苏州、西安、重庆环比涨幅超10% [2] 行业驱动因素 - 服务消费升温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释放服务业、制造业就业潜力 [1] - 平台经济发展打破传统就业时空边界 新就业形态推动人才跨城市、跨行业流动 [1] - 电商行业扩张与外卖平台补贴激发即时配送需求 带动相关岗位增长 [2] - 苏州、杭州、上海等地政策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吸引跨界求职者 [2] 区域经济特征 - 商圈经济与夜间经济繁荣为武汉、长沙等城市创造更多服务业就业机会 [1] - 网约车等新型职业因门槛低、灵活性高成为求职者偏好选择 [2]
李长安:外卖服务升级,价值竞争才是正道
环球网资讯· 2025-07-10 06:45
行业竞争现状 - 外卖平台价格战与补贴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通过大幅降价 首单免费 高额补贴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 模式与网约车竞争初期类似 [1] - 单店单日营业额可达上万元 但扣除补贴与成本后平均每杯奶茶利润不足1元 部分订单甚至亏损2-3元 [1] - 骑手接单量增加带动收入提升 但需承受超长工作时间与极高强度工作压力 [2] 市场参与者影响 - 奶茶商家订单量激增 某店铺4名员工单日制作近3000杯饮品 但平台补贴转嫁导致实际利润微薄 [1] - 消费者面临配送时长增加 冲动消费 原材料降级等问题 可能引发服务体验与食品安全风险 [2] - 监管部门5月已约谈多家平台 要求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规 但部分平台仍未充分重视 [3] 监管与改进方向 -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10月15日施行 明确禁止平台强制低价销售 滥用数据权益等行为 要求建立公平竞争规则 [3] - 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质量 包括优化配送算法 完善食品监管体系 推动服务升级 [4] - 需规范骑手工作模式 强化工作时长监督 优化配送路线 禁止跨平台接单以降低安全风险 [4] 行业发展趋势 - 当前同质化价格战难以持续 将导致消费者 商家 骑手多方利益受损 [2][4] - 长期发展需转向价值竞争 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实现行业理性增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