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短剧
icon
搜索文档
南通开发区全链式打造微短剧创新工场江海千剧,“一站”成片
新华日报· 2025-08-16 07:12
微短剧产业发展规划 - 南通开发区计划打造1000部精品微短剧 并成立四大核心赋能平台(协拍中心 审核服务中心 投资中心 数字摄影中心)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1] - 园区以"3年创省级专业园区 5年建国家级基地"为目标 力争2029年引入30家龙头企业 年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 带动产业链收入超300亿元 [3] - 数字文化产业园已引入芒果TV 凤凰卫视等头部企业 落地近40个相关项目 入选江苏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 产业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 - 园区配备超百个室内外场景 7个专业制作团队 千余名合作演员 满足多样化拍摄需求 [7] - 四大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 其中投资中心集合超5亿元产业基金 审核中心将审核周期从15天缩短至7天 [4][5] - 采用AI初筛+人工复审+专家会审的创新审核模式 显著提升内容审核效率 [5] 内容生产与市场表现 - 微短剧《怒浪江湖》拍摄周期不足1周 上线1个月点击量突破6000万 《拜托了 老爸》累计播放量超2亿 [7] - 当前园区有超20部微短剧在筹备拍摄 题材涵盖本土产业故事(如叠石桥家纺) 科技创新等多元领域 [7] - 作品创作注重区域特色 通过《苏超风云》《大叠商》等剧本实现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的跨界融合 [7][8] 政策支持与产业定位 - 开发区成立党工委领导的工作专班 将微短剧作为文化产业突破口 纳入城市转型发展战略 [2] - 江苏省将产业园列入网络视听产业规划 视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探索 [2][8] - 园区充分发挥制造业基础优势 以工业思维整合资源 打造"营商环境最高地"的服务品牌 [4]
万和财富早班车-20250815
万和证券· 2025-08-15 10:03
国内金融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666 44点 跌幅0 46% 深证成指收盘11451 43点 跌幅0 87% 创业板指收盘2469 66点 跌幅1 08%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2 28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放量1283亿元 [7] 宏观及行业动态 - 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 87万亿元 7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 8% [4]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4] - 微短剧行业进入爆发式增长窗口期 导演、演员、群演供不应求 相关公司包括中文在线(300364)、欢瑞世纪(000892) [5] - 长三角地区水泥价格上调 海螺水泥(600585)、上峰水泥(000672)等受益于重点工程带动的供需双振 [5] - 超级电容产业链蓄势待发 预计将成为GB300机柜标配 相关公司包括麦格米特(002851)、风华高科(000636) [5] 上市公司动态 - 东港股份(002117)机器人业务增长良好 计划推出更多机器人产品 [6] - 神州信息(000555)新一代国产化银行核心系统在多家银行上线 [6] - 甘源食品(002991)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460万元 持续推进"全渠道+多品类"战略 [6] - 洲明科技(300232)将向香港科障集团分批交付1500台AI一体机 [6] 市场展望 - 市场结构与2013年相似 小盘和成长风格占优 但整体表现有望优于2013年 [7] - 建议关注AI/算力、创新药、军工、有色等景气板块 以及券商、保险等受益于资金入市的行业 [7]
LP开始布局微短剧
36氪· 2025-08-14 11:00
微短剧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从2021年3.68亿元增长至2023年373.9亿元 2024年突破500亿元 预计2025年达680亿元 2027年有望站上千亿级台阶 [2] - 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特点为"短平快"、强付费和高粘性 精准契合碎片化娱乐需求 [2] 政府引导基金布局 - 鹰潭现代产业引导基金于2025年8月公开征集子基金管理人 目标规模2亿元 首期认缴3000万元 要求管理人募集至少20%资金 优先考虑具有产业背景的社会资本 [2][4] - 基金以微短剧投资为核心 带动影视科技、AIGC、制作发行等上下游产业 旨在打造余江微短剧产业生态圈和专属品牌 [3] - 余江区已建成江西省首个专业化微短剧影视基地 2024年拍摄微短剧271部(国内211部+出海60部) 累计票房超10亿元 [5] 地方政策支持 - 江西省2025年4月推出"十条实策" 对本地取景或注册企业提供现金奖励和投资补贴 2024年提出"短剧游江西"计划 目标通过微短剧带动城市出圈 [5] - 深圳政策明确按投入30%给予微短剧最高300万元资助 出海项目最高200万元资助 支持产业集聚和新技术应用 [7] - 陕西对获全国奖项微短剧奖励100万元 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按每集10万元奖励 海外播放量超2000万次奖励50万元 [8] - 上海2025年7月发布九条扶持政策 杨浦区推出18条措施 包括设立互联网内容创作投资基金和金融伙伴计划 [9] 产业活动与资本动向 - 南通计划举办2025微短剧周活动 或将发布重磅短剧计划 同时筹备与文娱消费相关的母基金 [10][11] - 私募证券基金已通过二级市场布局短剧概念股 一级市场创投机构于2025年聚焦该领域 [2] - 政府引导基金成为进军短剧市场的先锋队 带动技术赋能内容和AI、数字化等关联产业机遇 [1][11]
以版权边界与法治手段护航“短剧出海”
新华社· 2025-08-13 18:44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8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以版权边界与法治手段护航"短剧出 海"》的评论。 微短剧跨境侵权,暴露出行业对内容权属缺乏清晰认定与合规管理。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海外 市场很可能变成微短剧版权主张的"泥潭",拖累行业整体发展,甚至可能为他人掠夺我内容资源埋下伏 笔。因此,版权保护应成为"内容出海"的关键防线。 最近,某短剧出海头部平台陷入多起版权侵权纠纷,被指抄袭国内头部微短剧公司原创作品。"文 化出海"变"官司出海",引发公众对我国文化产品在海外市场上原创版权保护的担忧。 微短剧出海,不只是内容传播,更是中国叙事方式走向世界的实践。近年来,我国文化出海成果斐 然。无论是游戏、动画和微短剧,还是新晋顶流LABUBU,都在快速"圈粉"世界。在这股热潮之下,亟 待明确文化产品出海版权保护办法。一方面,推动行业自律组织出台版权合规指南,明确剧本授权、翻 译改编、演员演绎等环节的合法边界;另一方面,依法快速认定侵权行为责任,对违法者形成震慑,用 版权边界与法治手段,为海外"短剧风口"护航。 近年来,中国微短剧凭借"短小精悍、叙事强烈"的形式走红海外。《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 (202 ...
LP开始布局微短剧
FOFWEEKLY· 2025-08-13 18:01
微短剧市场概况 - 微短剧已成为近年来最火爆的文化现象之一,具有"短平快"、强付费、高粘性的特点,精准击中碎片化时代的用户娱乐需求 [5] - 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3.68亿元爆发式增长至2023年的373.9亿元,2024年突破500亿元 [5] - 行业估算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80亿元,2027年站上千亿级台阶 [6] 创投基金布局动态 - 私募证券基金已通过二级市场布局短剧概念股或直接参与微短剧制作 [6] - 一级市场创投机构开始聚焦微短剧蓝海,政府引导基金成为进军短剧市场的"先锋队" [3][6] - 鹰潭现代产业引导基金设立2亿元影视子基金,首期认缴3000万元,明确要求管理人募集至少20%资金并优先考虑产业背景资源方 [6][7] 地方政府产业支持 - 江西余江建成全省首个专业化微短剧影视基地,2024年拍摄271部微短剧(含60部出海精品剧),累计票房超10亿元 [8] - 江西出台"十条实策"对本地取景/注册/上线的微短剧企业提供现金奖励和投资补贴,并计划到2027年实现"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8] - 深圳对微短剧作品按投入30%给予最高300万元资助,产业集聚项目最高资助200万元 [11] - 陕西对获奖微短剧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按每集10万元奖励 [12] - 上海杨浦区将设立互联网内容创作投资基金,支持微短剧等产业发展,并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专项金融产品 [13] 行业发展趋势 - 微短剧的爆发式增长为沉寂多年的文娱行业带来新活力,推动技术赋能内容创新,孕育AI、数字化等关联产业机遇 [15] - 政府引导基金的进场推动微短剧从"流量快消品"升级为文化新消费接口、技术应用场景和城市形象载体 [17] - 南通拟筹备文娱消费相关母基金,并将举办2025微短剧周活动,预计发布重磅计划 [14][15]
流量共舞更要价值共振
新华日报· 2025-08-12 07:05
中国短剧海外市场表现 - 2024年海外视听类应用收入规模Top100中中国微短剧应用包揽八席 [1] - 短剧通过15秒反转30秒冲突10秒悬念的快节奏叙事满足碎片化娱乐需求 [1] - 译制字幕帮助克服语言障碍使海外观众获得高浓度情绪体验 [1] 内容升级与跨文化共鸣 - 《家里家外》等爆款短剧证明内容可从"粗粮"升维至"细糠"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 [2] - 《洋女婿的中国年》等作品融合中华文化基因与当地文化转码获得海外拥趸 [2] - 对亲情爱情等普世情感的刻画成为跨越文化鸿沟的关键要素 [2] 文化底蕴赋能内容独特性 - 《一梦枕星河》以苏州非遗苏扇为主题展现江南匠人故事 [3] - 《河姆渡的骨哨声》通过古今邂逅呈现华夏文明延续性 [3] - 短剧截图服饰纹样被海外设计师嫁接形成跨文化美学风格 [3] 行业发展挑战与突破方向 - 面临题材适配性判断难内容缺乏长尾效应盈利模式不成熟等挑战 [4] - 需针对不同市场研究"审美公约数"并加大精品内容创作投入 [4] - 可探索品牌合作衍生品开发等多元化盈利途径建立可复制出海范式 [4] 短剧出海战略价值 - 微短剧成为数字时代东方叙事新载体和全球文化交流契机 [4] - 从流量共舞到价值共振的进阶助力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4]
微短剧竞争升级 郑州如何破圈
河南日报· 2025-08-11 07:45
郑州微短剧产业发展规划 - 郑州市政府发布《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100亿元 [2][5][11] - 重点打造1-2个全产业链基地,培育10家以上竞争力强的制作发行企业 [5][11] - 计划推出50部展示"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的精品微短剧 [5][11] 行业现状与竞争优势 - 2024年郑州微短剧市场规模23亿元(同比+27.4%),制作企业820家(同比+29.3%)[3] - 郑州年度拍摄量全国第二,从业人员超3万,19家企业营收超1000万,3家超1亿 [3] - 郑州拥有成熟广告团队、交通枢纽优势及较低人力成本,性价比高于一线城市 [10] 政策与市场驱动 - 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1月发布"微短剧+"行动计划,省政府支持郑州定位"创作之都" [6] - 全国微短剧市场规模2024年达505亿元(超电影票房),预计2025年增至634.3亿 [8] - 2024年10月郑州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覆盖剧本创作、拍摄、奖励等环节 [4] 发展路径与挑战 - 实施"微短剧+"融合计划,覆盖文旅、普法、非遗等8大领域 [5][11] - 需突破原创性不足和后期制作短板,应对杭州(2亿基金)、西安(文旅融合)等区域竞争 [10] - 通过剧本征集活动和大屏传播工程推动内容精品化转型 [11] 基础设施与产能 - 大志影视基地日均接待7-8个剧组,场景预约排期至9月,含50个室内场景 [3] - 2024年微短剧创造64.7万就业岗位,呈现年轻化、灵活化特征 [9]
深圳微短剧产业借势起飞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21:48
微短剧行业发展现状 - 微短剧定义为单集时长20分钟以内,具有明确主题和主线、连续完整故事情节的网络视听产品 [1] - 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5亿元,已超过全年电影票房 [2] - 微短剧海外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未来海外用户规模可能达到2亿至3亿人 [2] 地方政府支持政策 - 深圳成立微短剧服务中心,提供全周期服务包括选题策划、备案指导、资源整合等 [1] - 深圳对符合条件的微短剧主题产业园区最高给予500万元资助,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1] - 北京提出政策支持、精细化运营、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微短剧行业发展的三大驱动力 [2] 行业参与者格局 - "国家队"重点布局文旅剧,促进微短剧与文化旅游融合以拉动地方文旅产业 [2] - "互联网大厂"入局主要出于战略布局、流量争夺和产业链整合等考虑 [2] 产业生态建设 - 深圳通过《操作规程》支持建设微短剧产业园区和基地,开展平台研发、互动剧研发等技术创新 [1] - 深圳目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高地,配套政策涵盖制作全流程支持 [1]
杭州出台数字与服务贸易扶持新政
每日商报· 2025-08-06 07:32
政策支持范围 - 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出口额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分档给予最高100万元资金支持 [1] - 鼓励创建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数字贸易示范园区及企业 对通过复评的基地和新认定示范单位给予专项支持 [1] - 支持自贸片区及联动创新区探索新模式新业态 对获国务院全国推广、浙江自贸试验区最佳及杭州自贸片区优秀的创新案例给予资金奖励 [1] 国际市场拓展支持 - 企业参加市级A类重点展会给予展位费100%补贴 B类展会给予70%补贴 单展最高6个标准展位 超5万元/展位按5万元计 [2] - 企业利用境外新媒体推广自有品牌按推广费25%予以支持 年最高100万元 [2] - 与境外机构合作市场拓展按咨询费20%补贴 年最高50万元且限10家企业 [2] - 支持数字内容翻译制作最高补贴50% 企业年上限30万元 [2] - 鼓励游戏、微短剧、网络小说境外发行 单项产品最高支持20万元 企业年最高100万元 [2] - 合规跨境数据传输专线费用补贴50% 单企最高10万元 [2] - 奖励优质数据集研发 单数据集最高10万元 年支持5个 [2] 风险防控与人才培养 -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对企业保费支出补贴50% 年最高100万元 [2] - 支持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 依据维权成效给予资金支持 [2] - 支持在杭高校开设数字/服务贸易微专业 对达标项目给予最高20万元支持 年上限3所 [2] - 鼓励校企联合培养人才 对成效显著的培训项目予以支持 [2] 政策实施期限 - 政策自2025年8月23日起施行 有效期三年 [3]
五百亿微短剧市场迎版权战,像素级抄袭与AI换脸侵权频发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17:21
微短剧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5亿元 [1] - 创作者和观众数量持续增长 [1] 行业版权侵权现状 - 剧本抄袭、盗版泛滥、AI换脸等版权侵权现象屡禁不止 [1] - 盗版、未经授权的复制、洗稿和抄袭现象频繁发生 [2] - 微短剧制作成本低、传播速度快导致洗稿和剽窃现象普遍 [2] - 侵权手段不断翻新,包括全片盗录、低门槛洗稿、未经授权翻拍等 [5] - AI技术被用于版权侵权,包括换脸、声音克隆、剧本翻译等 [5] 侵权对行业的影响 - 严重扰乱行业生态,挫伤原创者和投资者信心 [1] - 打击原创积极性,抑制行业创新动力 [2] - 破坏影视投资信心,商业预期被严重破坏 [3] - 可能导致中国短剧企业国际声誉受损,影响"出海"进程 [3] - 中小型影视公司面临"越维权越亏损"的困境 [4] 具体侵权案例 - 听花岛文化公司《家里家外》被"像素级"抄袭剧本 [3] - 国外头部短剧平台对作品进行AI换脸式抄袭 [3] - 华策集团独家改编权形同虚设,类似作品抢先上线 [3] - 嘉兴九州文化遭遇以售卖课程为幌子传播盗版全集 [4] - 于今无量作品未上线盗版已满天飞 [4] 行业应对措施 - 中国版权协会微短剧委员会成立,行业保护力度有望加大 [4] - 出台《关于强化微短剧领域"通知-删除"规则的工作指南》 [6] - 平台建设版权保护中心,支持作品确权、监测和投诉处理 [7] - 平台拓展内容来源渠道,开放版权库提供改编便利 [7] - 尝试建立"长期分成"与"老剧回流"激励机制 [7] 专家建议 - 需在制度与技术层面构建新的版权识别与授权体系 [5] - 提前布局面向AIGC环境的版权确权机制 [5] - 推动建立数据库级别的内容保护系统 [5] - 行业内部通过平台主导的自治机制探索路径 [6] - 参考电商行业对假货治理的经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