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演艺
icon
搜索文档
海南征集2026年第一批“揭榜挂帅”剧目
海南日报· 2025-10-22 09:34
根据该厅印发的《鼓励引进优秀剧目演出资金补贴办法》,补贴将依据艺术门类、规模体量、成本 投入等因素,按照演出成本和演出市场价计算,对入选剧目最多补贴两场演出费用。演出两场,补贴金 额最多不超过两场演出费用的60%,且不高于100万元;演出一场,补贴不超过单场演出费用的60%,且 不超过100万元。公示无异议的榜单项目,惠民票售票率须达到20%(票价原则上不高于100元),实际售 票率达到65%,且上座率达到70%以上,如不达要求则不给予任何补贴。 有推荐意向的单位或个人于10月31日前可在阳光海南网下载并填写《剧目征集表》,发送至电子邮 箱hnslwtysc2024@163.com。 海南征集2026年第一批"揭榜挂帅"剧目 入选剧目最高可获补贴100万元 海南日报海口10月21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 实习生 劳兰婷)10月21日,海南省旅游和 文化广电体育厅发布公告,正式启动2026年第一批"揭榜挂帅"剧目征集工作。征集范围为2026年1月1日 至2026年6月30日期间来琼演出的优秀剧目,征集时间自2025年10月22日至10月31日。 ...
当文化遇见科技:中国文化产业新潮奔涌
证券时报· 2025-10-22 01:26
产业活力与技术创新 - 出版行业引入AI智能审校系统和AI客服以提高效率,直播带货和短视频改变了图书销售渠道 [2] - AI技术颠覆游戏开发运营流程,提升效率,AI生成技术制作的影视剧成为内容市场重要补充 [2] - 微短剧市场快速发展,2024年市场规模攀升至500多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横店影视城2024年前9个月接待竖屏微短剧剧组数量超过2700个,同比再创新高 [2] - 文化消费市场活跃,2024年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达296.36亿元,同比增长66%,2025年预计进一步增长 [3] - 2024年各地共举办相关惠民活动21万场次,发放消费券等惠民补贴23亿元,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 [3] - 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研发投入经费1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 [8] - 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2024年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9万亿元,占文化产业比重超过40%,比2020年增长88%,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7% [8] - 科技深度融入文化产业创作、传播、消费全链条,成为核心生产力,例如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及产业基地建成大规模GPU集群,世纪华通在深圳投建规划机柜规模达1.2万台的数据中心 [8] 文化出海与全球化 - 泡泡玛特海外收入表现亮眼,2024年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17.7亿元增长至130.4亿元,2024年上半年有近40%收入来自海外 [4] - 游戏产业出海已具规模,世纪华通子公司Century Games构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发行网络,2024年上半年游戏出海收入达89.58亿元,占公司收入比例超过50% [4] - 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2024年上半年自研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突破95亿美元,创同期历史新高 [4][5] - 影视出海加速破圈,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陆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影院,2024年以来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已达约10亿元 [6] - 微短剧、优质剧集等影视产品从单纯输出内容到输出模式,从“零星出海”迈向“批量输出” [6]
商业开拓与艺术追求并不相悖(锐见)
人民日报· 2025-10-21 06:42
近年来,演艺新空间成为演出市场新热点。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聚集于上海市中心的亚洲大厦、第一 百货、世茂广场等几栋建筑中的50余座新空间式小剧场,形成被业界屡屡谈及的"环人广(环人民广 场)演艺生态"。这些演艺新空间发挥集群效应,吸引青年创作者、从业者汇聚其间,演出多采取形式 新颖的"沉浸式",非常有观众缘。 但如果翻看一些演艺新空间的剧目会发现,悬疑剧、惊悚剧、IP改编,很多都呈现快消品的样貌,同质 化现象比较突出。一些演艺新空间在商业模式上引入流量明星,对"造星"的注意力盖过了"造剧",出现 了与"偶像"互动甚至比看剧更重要的"倒置"情形。 事实上,这些看上去"好卖"的剧作换台频率也很高。一部情节反转再反转的悬疑喜剧,驻演一两个月就 可能口碑坍塌、上座率下滑。与之相反,一些看起来迥异于商业路数的戏剧,是能够获得市场认可的。 国庆长假期间,我在南京观看了两部小剧场话剧,剧本文学性强,戏剧架构精心,主题也富有人文关 怀,靠着口碑传播,吸引许多观众,其中一部剧4个月里演出超过200场。 这说明,演艺新空间的商业开拓与艺术追求并不相悖。好的演艺作品离不开创作者的真挚情感,这是观 众对作品产生共鸣的关键;好的演艺作品 ...
“在上海,能看到演艺的未来”
人民日报· 2025-10-20 07:03
活动规模与行业参与度 -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演艺大会吸引了全球约500家专业机构和2000名业界代表参与 [1] - 大会展厅吸引了来自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百余个演艺机构设立自荐展台 [2] -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成员已覆盖52个国家和地区,机构总数达到196家 [3] 国际合作与项目成果 - 开幕当天现场签署了9份项目合作协议,合作方包括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中演演出院线、皮娜·鲍什乌帕塔尔舞蹈剧场等艺术机构 [2] - 艺术节特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机构联合展区并举办专场推介会,推动长三角和大湾区文化协同及大湾区文化资源"出海" [2] - 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年会邀请了40余家成员机构参会交流,并发布《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成果报告(2017—2025)》 [3] 行业发展趋势探讨 - 国际对话板块围绕"智造新范式·共塑新生态"命题,举办了主旨对话、AI+N工作坊、儿童剧专业平台研讨等11场专业对话 [2] - 艺术节正在探索文旅商体展联动新样式,与会嘉宾实地参访了上海音乐厅、浦东美术馆、上海西岸都市旅游休闲街区等地点 [4] - 欧洲艺术节联盟主席评价艺术节展现了科学和艺术相互推动的演艺生态新格局,能看到演艺的未来 [3]
流动的艺术,联动的长三角
人民日报· 2025-10-20 06:56
活动概览 -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通过G8981次复兴号专列启动,拉开长三角文旅协同发展序幕 [1] - 艺术节平台功能为服务长三角并辐射全中国,通过资源优势加强区域文化艺术合作交流 [1] - 活动汇聚上海、江苏无锡、安徽合肥、浙江南浔四地文旅与铁路系统力量,采用专列加艺术节形式促进文化交流与旅游消费汇流 [1] 区域联动与分会场活动 - 艺术节在江苏、浙江、安徽三地设立分会场,持续输送国内外优质演艺资源,让长三角观众欣赏国际水准艺术盛宴 [1] - 浙江南浔分会场举办2025南浔国际亲子文化艺术季,推出草坪艺游现场和古镇巡游嘉年华等项目,提供沉浸式亲子艺术体验 [2] - 南浔活动打破传统剧场边界,在运河畔草坪进行户外艺术展演,并由非遗传承人带领展演方阵与国际艺术家团队互动 [2] - 艺术节邀请各地作品到上海演出,包括浙江舞剧《东方大港》、安徽黄梅戏《徽州往事》等,促进区域文化合作 [2]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 - 艺术节期间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内容包括广东美术百年大展、舞台精品展演、非遗展示和国际演艺交易 [3] - 文化周呈现大湾区多元文化魅力,深化粤港澳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互动 [3] - 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原创舞台剧目亮相,涵盖舞剧、粤剧、杂技剧、话剧等多种艺术类型 [3] - 具体剧目包括融合非遗的舞剧《英歌》、新编粤剧《双绣缘》以及香港与澳门的多部原创作品 [3] - 文化周将醒狮、英歌等岭南特色非遗带入上海展馆、商圈和美育空间,与市民近距离互动 [4]
星海音乐厅主任:大湾区文化周助力演艺行业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9 12:48
行业活动与平台 - 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举行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上海市委宣传部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共同主办 [1]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作为新的展示平台对演艺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 行业合作与交流 - 演艺机构通过参与活动重逢老朋友 结识新伙伴 并与行业同行深入交流 共同探讨未来合作前景 [1] - 粤港澳大湾区演艺机构以组团形式参会 形成强大的整体影响力 [1] 行业展示与影响 - 组团形式展现出统一的精神风貌 让国内外嘉宾全面了解大湾区拥有的优秀演出团体 一流剧场以及正在开展的优质艺术创作 [1] - 活动实现了对大湾区演艺领域的全景式呈现 为行业发展提供宝贵机会 [1]
全球500家专业机构共赴演艺盛会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演艺大会拉开帷幕
解放日报· 2025-10-19 10:35
大会概况 -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演艺大会在上海前滩31演艺中心开幕,主题为“链接·共识·机遇” [1] - 大会汇聚来自全球约500家专业机构的约2000名业界代表 [1] - 大会首日即签署了9个项目合作协议 [1] 行业合作模式与评价 - 大会采用“精彩推介”加“精准洽谈”的双引擎模式,以推进全球演艺资源高效链接 [1] - ISPA国际表演艺术协会首席执行官大卫·贝尔盛赞该平台能让项目方迅速找准市场定位,相当有实效 [1] - 包括欧洲艺术节联盟在内的大量国际头部演艺机构代表齐聚大会 [2] 国际机构参与与项目推介 - 罗马芭蕾舞团代表选择上海的原因是上海作为前沿城市,能为不同语言文化提供土壤 [1] - 该舞团推介了经典剧目《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及现代剧目《最后的舞蹈》,展示传统与创新 [1] - 在10月18日至20日的大会期间,将举办团组对接交流会、视频推介会、专场推介会和推介演出等活动 [2] - 大会期间将向国际演艺界推介百余个特色项目 [2] 国内机构项目与“走出去”战略 - 上海芭蕾舞团演出部主任李静舒推介了原创芭蕾舞剧《百合花》,希望借助艺术节平台让作品走得更远 [2] - 新疆新旅演艺文化有限公司业务专员赵晨希推介舞剧《龟兹》,认为艺术节是帮助项目“走出去”的有效平台,旨在让外界更好地了解新疆和中国优秀文化 [2]
谨防短剧行业招募骗局
经济日报· 2025-10-19 08:38
随着短剧日益火爆,网上出现了不少"急招霸总日薪5000元"等演员招募信息,看似门槛不高,实则 暗藏骗局。从巧立名目的"中介费",到虚假承诺的"培训费",不少心怀演员梦想的应聘者,未进片场先 入陷阱。防止短剧行业演员招募骗局,应从规范选角机制、强化行业自律、增强大众防范意识等方面协 同发力。 当前,演艺行业选角机制不够规范与透明,一些从业者与中介、培训机构勾结,以"当演员""见明 星"为饵引人上钩,实则只安排"龙套角色",若推荐失败干脆推诿甩锅。这些乱象严重扰乱行业秩序, 也涉嫌违法。 增强大众防范意识,是杜绝骗局的重要手段。许多演艺圈追梦者因缺乏常识和维权意识,容易轻信 虚假招募信息。为此,应强化普法宣传,提升大众对此类骗局的辨识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维权渠 道,更好保障演艺从业者合法权益。(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覃皓珺) 治理此类乱象,要从完善选角机制入手。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可供参考的演艺行业选角规范,推动 建立公开透明的选角流程。同时,应对以中介、培训名义变相收费干预选角等不良行为,开展有力监管 与有效治理。对欺骗应聘者的非法行为严加惩治,斩断利益链条。 部分制作机构、培训机构视演员招募为"摇钱树" ...
《太和正音》拉开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大幕 以水磨清音“重现”故宫雅韵
解放日报· 2025-10-18 10:05
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与“上海原创”主题 -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为上海昆剧团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的《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1] - 艺术节是世界一流节展平台,助力“上海原创”在全球演艺版图锚定坐标 [1] 上海昆剧团与故宫博物院合作项目 - 项目基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1498册清宫戏本,精心整理改编出三出以中秋、重阳为主题的剧目 [2] - 合作始于2019年,围绕学术研究、剧目创作、文化传播展开,旨在以工匠精神激活文化遗产 [2] - 公司已着手思考第二季创作,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国际的更多可能 [2] 舞台剧《繁花》与评弹《菜肉馄饨》 - 舞台剧《繁花》历时近八年将迎来终季首演,继续使用沪语台词以精准塑造市井人物形象 [2] - 上海评弹团中篇评弹《菜肉馄饨》于艺术节首演,改编自同名小说,展现上海当下生活 [3] 其他“上海原创”演出项目 - 上海民族乐团《诗的中国》音乐会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中汲取灵感,展现中国诗词文化美学基因 [3] - 上海芭蕾舞团《百合花》改编自同名小说,自7月起在全国多地巡演并掀起观演热潮 [3] - 赵氏工坊出品《伪装者》集结十大剧种及七位梅花奖得主,进行实验性戏曲尝试 [4] 上海歌剧院参与情况 - 上海歌剧院是艺术节最忙碌团队,参与6台8场演出,包括交响合唱、歌剧等多种形式 [4] - 公司艺术家还参与《马勒交响曲全集》、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演出 [4] “上海原创”的创作理念与目标 - 创作理念是将创作融入当代语境,引入时代活水,浇灌文艺百花园 [5] - 目标是在艺术节这一国际演艺大码头和创作检阅场中,接受观众与市场的检验 [5]
推动文明互鉴拓展合作空间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卓越贡献奖”在沪颁发
解放日报· 2025-10-18 10:05
活动概况 -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演艺大会及国际对话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召开 [1] - 同期举行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年会并发布《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发展报告(2017—2025)》 [1] 行业荣誉与表彰 - 年会特设“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卓越贡献奖” [1] - 奖项授予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艺术节总经理达科·贝雷克、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主席康斯坦丁·基里亚克、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文化艺术基金会总经理古根·塔纳 [1] - 表彰获奖者在艺术交流、机制构建与项目推动方面的持久贡献 [1] 行业合作与项目推介 - 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机构推介会”及“全球舞台·中国机遇——新兴市场与多元化合作专场”两场专题活动 [2] - 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中国国内的17家艺术机构集中展示了节展资源、演艺项目与场地信息 [2] - 推介项目聚焦古老文明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创新以及文旅融合新路径 [2] - 多个项目在现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2] 联盟发展规模 -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成员已覆盖52个国家和地区 [3] - 联盟机构总数达到196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