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论后市丨科技行情短期可能延续;指数大概率或仍以震荡偏强为主
第一财经· 2025-05-11 18:36
市场走势分析 - 沪指本周累计涨1.92%,深成指累计涨2.29%,创业板指累计涨3.27% [1] - 短期指数大概率或仍以震荡偏强为主,A股市场走势将更为稳健 [1] - 市场可能重新回归AI产业趋势以及扩内需驱动逻辑方向 [1] - 主要股指回补4月7日缺口后,市场可能选择主动修整,以震荡整理消化获利盘 [2] - A股短期可能延续震荡偏强趋势,继续聚焦科技主线 [3] 行业配置建议 AI产业链 - 优先关注算力基建、PCB板、光模块、AI应用、大模型等方向 [1] - 科技成长短期行情未完,可能持续,TMT相对大盘大概率有超额收益 [3] - 科技政策支持和产业催化不断,流动性进一步宽松 [3] 自主可控方向 - 可逢低关注信创、华为鸿蒙生态、工业母机、国防军工等领域 [1] 扩内需方向 - 关注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领域 [1] 高股息板块 - 无风险收益率低位震荡,保险等机构资金加大入市比例,高股息板块仍有持续配置价值 [1] - 可逢低关注银行、煤炭、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方向 [1] 大金融与中字头 - 建议将反弹幅度较大的科技、成长板块切换至前期反弹幅度相对有限的大金融、中字头、红利板块 [2] 消费与大金融 - 逢低配置科技、消费、大金融等行业 [3] 科技行业分析 - 短期TMT相对大盘大概率有超额收益,受政策和产业催化驱动 [3] - 5月TMT相对大盘大概率也可能偏强,历史经验显示5月TMT表现较好 [3] - 当前科技成长行业的市场情绪指标处于中性水平,并未过热 [3]
4月30日午间涨停分析
快讯· 2025-04-30 11:40
市场表现 - 今日午盘全市场共48股涨停 连板股总数8只 22股封板未遂 封板率为68%(不含ST股 退市股) [1] 机器人板块 - 机器人板块表现活跃 上游PEEK材料概念股中欣氟材走出7天5板 [1] AI产业链 - AI产业链表现不俗 鸿博股份4连板 参股AI企业的东珠生态6天4板 [1]
上市公司财报释放了哪些景气改善线索?
淡水泉投资· 2025-04-23 15:14
AI产业链代表的科技行业 - 互联网厂商业绩呈现上修态势,受益于监管政策适度转向及激发民营经济政策陆续出台 [3] - 国产AI算力资本开支加速追赶,头部互联网厂商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较2024年增长50%以上 [3] - 算力基建景气度提升,拉动芯片设计、代工、被动元器件等AI产业链盈利水平持续改善 [3][4] - 半导体先进制程技术突破,有望为龙头公司贡献可观增量业绩 [4] - 新型终端产品(如AI眼镜、耳机)市场涌现爆款,带动相关公司利润稳步攀升 [4] "以旧换新"政策的受益行业 - 家电和汽车需求快速增长,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连续7个月超50%,家电零售额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20%以上 [7]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累计达353万辆(日均3.5万辆),显著高于2024年9-12月的138万辆(日均1.13万辆) [7] - 智能驾驶技术迭代推动行业竞争格局变化,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成为消费者购车关键考量因素 [7] - 龙头智能驾驶厂商市场份额扩大,规模效应带动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7] - 汽车电子需求变化(如车载摄像头性能提升、激光雷达应用、连接器高速高频化)推动细分赛道利润增长 [7] 超越经济周期、具有独立成长逻辑的优质公司 - 储能产业链龙头公司通过全球化产能布局规避关税影响,海外订单释放形成量利双击 [10] - 消费行业国货新品牌崛起,在化妆品、宠物、饰品、潮玩等领域通过精准需求切入打造品牌竞争力 [10] - 国内消费市场结构变化(注重情绪价值与质价比)为国产品牌创造新市场空间 [10]
上市公司财报释放了哪些景气改善线索?
淡水泉投资· 2025-04-23 15:14
AI产业链代表的科技行业 - 互联网厂商业绩呈现上修态势,受益于互联网监管政策适度转向和激发民营经济政策陆续出台 [3] - 国产AI算力资本开支加速追赶,头部互联网厂商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较2024年增长50%以上 [3] - 算力基建端景气度提升,拉动芯片设计、代工、被动元器件等整条AI产业链盈利水平持续改善 [3] - 芯片设计和设备技术突破,半导体先进制程有望为龙头公司贡献可观增量业绩 [3] - AI基础设施赋能新型终端产品市场,如AI眼镜、耳机等爆款带动相关公司利润稳步攀升 [3] "以旧换新"政策的受益行业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家电和汽车需求快速增长,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连续7个月超过50% [8] - 家电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在20%以上 [8] - 新增两轮车补贴成效显著,全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累计达353万辆,日均3.5万辆,远高于2024年9-12月的138万累计量及1.13万日均量 [8] - 智能驾驶技术迭代加速,成为消费者购车决策关键因素,龙头智能驾驶厂商市场份额扩大,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9] - 汽车电子需求变化带动产品结构升级,如车载摄像头数量及性能提升、激光雷达应用、汽车连接器高速高频化等 [9] 超越经济周期、具有独立成长逻辑的优质公司 - 储能产业链龙头公司凭借全球化产能布局规避关税影响,海外产能受益于需求增长,形成量利双击 [13] - 消费行业涌现国货新品牌,国内消费市场结构变化创造新空间,注重情绪价值和质价比消费 [13] - 国产品牌在化妆品、宠物、饰品、潮玩等行业通过精准切入需求痛点,打造品牌力和产品竞争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