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ptical
icon
搜索文档
AI芯片“配比率”不断提升,高盛看好光模块增长,聚焦“一二线厂商估值差收敛”
华尔街见闻· 2025-07-08 10:26
AI芯片与光模块配比率提升驱动行业增长 - AI芯片与光模块配比率持续上升成为光模块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从H100的1:3提升至B300的1:4.5,特定ASIC架构中甚至达到1:8 [1][3][4] - 高盛将2025年和2026年800G光模块销量预测分别上调至1990万和3350万单位,增幅达10%和58% [1][4] - 2025-2026年光模块市场规模预计分别增长60%和52%,达到127.3亿和193.7亿美元 [1][4] 厂商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高盛对覆盖的光模块厂商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上调幅度高达42%,目标价提升23%-82% [1] - 中际旭创和新易盛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15倍和12倍,低于历史均值减一个标准差,处于低谷水平 [5] - 新易盛当前市值仅为中际旭创的75%-80%,估值差有望在第二季度财报后收敛 [5] 一线与二线厂商发展机会 - 800G需求激增导致一线厂商产能紧张,订单可能外溢至二线厂商 [6] - 华工科技凭借泰国基地月产能超10万单位和美国客户测试进展,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进入量产阶段 [6] - 若华工科技获得美国客户订单,其2026年净利润可能较基准预测上调5%-24% [6] 技术升级与需求韧性 - 网络架构从400G向800G甚至1.6T升级推动配比率提升,1.6T模块2026年销量预计达700万单位 [4] - 即使AI芯片销量增长放缓,光模块需求仍将因配比率提升保持增长,增强行业周期韧性 [4]
奥比中光(688322):5月扭亏,“技术创新投入-商业成果转化”战略加速落地催化
浙商证券· 2025-06-30 17: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 - 5月奥比中光实现营收3.63亿元,同比增长117%,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扭亏,“技术创新投入-商业成果转化”战略加速落地催化 [1] - 公司技术实力雄厚,居人形机器人竞争格局最好的赛道之一,α+β共振有望业绩高增 [1] - 基于公司创新业务布局及下游AI端侧应用发展,公司迎来经营拐点,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为10.3、16.3、21.6亿元,同比增长82%、58%、32%;归母净利润为1.4、2.1、2.9亿元,同比扭亏、增长54%、增长35%,对应PS为23、15、11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完成2025年1 - 5月主要经营数据初步核算,实现扭亏,营收3.63亿元,同比增长117%,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扭亏 [1] 公司技术实力及赛道优势 - β:202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产业扩张期,预计2030年中美制造业、家政业人形机器人需求合计约210万台,市场空间约3146亿元;机器人视觉承载80%信息获取,国内外龙头采用3D视觉感知技术,预计人形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需求随量产快速放量,潜在市场空间从2025年的1.4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91.5亿元,CAGR=132%,3D视觉行业集中度高,是竞争格局最优赛道之一 [1][2] - α:公司位居全球3D视觉感知技术第一梯队,具备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和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产品多行业渗透,服务1000多家客户;持续研发投入,累计获950件专利,推出多种尖端产品,升级产品矩阵 [3] - 公司股东+大客户蚂蚁集团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双方此前有业务合作,后续有望在机器人视觉传感器领域深化合作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为10.3、16.3、21.6亿元,同比增长82%、58%、32%;归母净利润为1.4、2.1、2.9亿元,同比扭亏、增长54%、增长35%,对应PS为23、15、11倍 [5] 财务数据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64|1029|1628|2155| |(+/-) (%)|57%|82%|58%|3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3|139|214|290| |(+/-) (%)|/|/|54%|35%| |每股收益(元)|-0.16|0.35|0.54|0.72| |P/S|42|23|15|11| |ROE|-2%|5%|7%|9%|[7]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公司各年度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现金流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变化情况,如2025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增长,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等 [13][14]
首次开办智能光谱分会场:第十四届光谱网络会议(iCS2025)即将开幕
仪器信息网· 2025-06-30 16:35
智能光谱产业发展 - 光谱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传统分析方法难以应对,AI与机器学习为光谱大数据挖掘带来革命性解决方案 [1] - 智能光谱技术革新正赋能千行百业,驱动未来发展,标志着"智能光谱时代"的开启 [1] - 2025年7月1-3日将举办第十四届光谱网络会议(iCS2025),首次设立"智能光谱技术和应用新进展"专场,聚焦AI与光谱融合的产业机遇 [1] 会议核心内容 - **大会报告(新技术/新方法)**:涵盖随机碰撞电化学界面反应SERS研究、转盘共聚焦成像、大气环境超光谱遥感等前沿技术 [3] - **生物医药应用专场**:包括单分子SERS检测、拉曼生物过程实时分析、光谱流式细胞技术等高灵敏度诊疗方案 [3] - **环境领域应用**:涉及微塑料识别、气液界面研究、水质监测等环境问题的光谱解决方案 [3] - **智能光谱技术专场**:展示光谱视觉设备、柔性薄膜微型光谱仪、近红外检测仪等智能化设备在农业、工业中的落地应用 [3] - **高光谱技术进展**:覆盖星载高光谱成像、月表矿物解混、无人机高光谱土壤预测等遥感与航天领域突破 [3] - **材料领域应用**:聚焦功能纳米材料肿瘤治疗、稀土近红外发光材料、光伏器件光动力学表征等交叉学科研究 [3] 会议合作与参与 - 主办方为仪器信息网,协办单位包括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权威机构 [1][2] - 参会需提前报名,审核通过后通过短信链接接入线上会议 [5][6]
Is This the Right Time to Hold EYE Stock in Your Portfolio?
ZACKS· 2025-06-24 21:36
公司表现与市场定位 - 公司旗下America's Best品牌通过管理式医疗和独家合作推动收入增长,推出Wise Buys促销和新渐进镜片捆绑套餐提升客户价值[3] - 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扩大,2025年第一季度自有及托管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长3.1%,创2021年以来最佳季度表现[4] - 公司市值达18.1亿美元,年内股价上涨75.6%,远超行业3.4%的跌幅和标普500指数9.3%的涨幅[2] 战略转型与运营优化 - 公司通过远程检查技术扩大服务能力,约三分之二门店已配备远程技术,并试点混合远程模式实现跨门店调配验光师[4] - 战略转型聚焦客户细分(管理式医疗/渐进镜片/非处方客户)、个性化服务和数字化,2025年Q1三大客户群推动同店销售恢复中个位数增长[5] - 验光到配镜转化率稳定且净推荐值健康,显示定价策略获客户认可[5] 财务与经营挑战 - 公司2025年Q1末现金及等价物8000万美元,短期债务1.015亿美元,偿付能力承压[6] - 销售及管理费用同比上涨6.4%,受通胀、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波动影响盈利能力[8] 行业与市场预期 - 2025年Zacks一致预期营收19.4亿美元(同比+2.9%),每股收益0.62美元[9] - 行业对比企业中,Align Technology(ALGN)长期盈利增速11.2%超行业9.9%,Hims & Hers Health(HIMS)股价年涨129.7%远超行业35.9%[10][11] - Cencora(COR)盈利收益率5.4%高于行业3.8%,股价年涨25.9%而行业下跌14.4%[12]
Viavi: Some Real Meaningful Momentum Is On The Horizon, Finally
Seeking Alpha· 2025-06-23 15:31
公司分析 - Viavi Solutions Inc (VIAV) 在光学测试领域和军事定位方面展现出优势 但市场对其能否转化为持续增长持观望态度 [1] - 最新季度业绩显示公司可能正在突破增长瓶颈 但具体数据未披露 [1] 行业背景 - 分析师重点关注科技 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服务行业 偏好基本面扎实且具备实际增长潜力的企业 [1] - 行业研究方法强调将财务数据与商业叙事结合 通过建模和公司分析挖掘长期投资价值 [1] 分析师背景 - 分析主体拥有石油天然气工程背景 后转型金融领域 持有FMVA®和BIDA®专业认证 [1] - 研究框架侧重企业成长路径 市场反应机制以及数据叙事逻辑的交叉验证 [1]
光模块调研20250620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光模块行业 - 公司:中际旭创、新易盛、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英伟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需求** - 2025 年 800G 光模块需求处于爬坡期,虽谷歌出货量低于预期,但行业看好 2026 年需求增长,2026 年 800G 光模块需求大幅上修至 3500 - 3800 万支区间[2][4][5] - AI 算力爆发推动 1.6T 光模块增长,预计 2026 年出货量在 2025 年基础上翻番,因英伟达等 AI 芯片大规模部署使数据中心跨交换机高速互联需求激增[2][8] - Meta 数据中心 ASIC 芯片与光模块配比达 1.8,表明对高性能光模块强烈需求[2][9] - **产品价格** - 400G 光模块价格稳定,800G 光模块因规模化生产价格较年初下降约 15%,预计年底再降 10%,成本控制成厂商竞争关键[2][5] - **企业动态** - 亚马逊加速 400G 光模块验证,预计 Q4 批量采购;微软与头部厂商合作推动 40GAOC 在数据中心内部高速互联方案落地[2][6] - 中际旭创等厂商二季度单季度光模块业绩预计达 5000 - 6000 万元,反映云服务商对高速光模块迫切需求[2][7] - 中际旭创和新易盛等具备高速率产品产能爬坡能力的企业,获 Meta 和谷歌认证并批量供货;北美厂商加速布局 800G 和 1.6T 产线,市场竞争转向成本控制、交付能力与技术迭代[2][9] - **市场发展因素** - 影响市场发展关键因素为头部厂商产能释放节奏以及硅光技术和下一代技术如 CPO 等研发进展[3][10] - 短期 800G 价格下降加速渗透,长期 1.6T 产品随 AI 算力扩张成增长引擎[3][1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
长飞光纤发布“AI-2030”战略 剑指全球AI光联接基础设施引领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7:42
公司战略发布 - 长飞光纤正式发布"AI-2030"战略 聚焦AI时代需求 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 加速空芯光纤等前沿技术产业化进程 目标成为全球AI光联接基础设施引领者 [2] - 战略布局G654E光纤 多芯光纤 高端多模光纤 超高速光模块及空芯光纤等核心产品 打造超大容量 超低时延 超低衰减的超级高速网络 [2] - 空芯光纤作为下一代光通信颠覆性技术 可突破实芯光纤的时延 衰减和容量极限 将应用于智算中心 6G 海洋通信等多场景 [2] 生态合作与市场拓展 - 战略高度重视产业链协同发展 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 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推动新产品新场景试点和商用 [3] - 与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协作 共同开展新型光纤 光通信器件 光网络架构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3] - 已在6个国家建立8个生产基地 设立20多个海外平台 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与服务 [3] - 通过双重策略推动全球数智化 与全球运营商合作开展AI网络建设及新技术商用试点 同时在网络欠发达地区布局通信基础设施 [3] 绿色可持续发展 - 战略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紧密契合 实现能源利用率提升40% 生产效率提升20% 运营成本降低20% [4] - AI技术融入智能制造 公司及多个分子公司入选国家"绿色工厂" [4] - 全面推行绿色采购 绿色包装 绿色物流及循环回收 推动整个产业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4] 多领域协同布局 - 通过设立投资基金 在工业激光 第三代半导体 机器人等领域进行布局 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4]
中信证券:AI网络建设浪潮再次启动,关注高速光模块等板块
快讯· 2025-06-20 09:41
AI网络建设浪潮 - 随着AI推理和训练需求共振以及ASIC芯片成熟 AI网络建设浪潮再次启动 [1] - 未来算力与网络设备将持续景气 光模块 铜缆等互联部件的放量和升级趋势将更加明朗 [1] 投资机会 - 建议关注在高速光模块 光器件 光芯片 AEC(Active Electric Cable有源铜缆) 铜缆等方向上布局领先的厂商 [1]
显著提升测试可靠性与一致性 湖北省计量院一创新技术每年减少碳排放7500吨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7 14:57
行业技术突破 - 800G超高速光模块成为数据中心与通信网络的核心组件,但面临国际标准缺失和高频段(40GHz以上)检测技术空白等难题 [1] - 湖北省计量院自主研发"800G光模块电磁兼容辐射发射试验方法",突破40GHz以上频段测试技术瓶颈,构建覆盖40GHz~75GHz的测试系统 [1] - 采用混频器下变频技术,将40GHz以上信号转换为接收机可测范围,误差控制±1.5dB以内 [2] 技术创新亮点 - 设计可拆卸式标准化测试工装,兼容主流封装,确保不同企业产品测试条件统一 [2] - 工装模块化设计可快速适配未来1.6T超高速光模块检测,算法模型可移植至汽车雷达、卫星通信等高频场景 [2] - 建立产学研用协同闭环机制,联合头部企业成立"新一代超高速率光模块研发测试平台" [2] 产业应用与效益 - 成果已服务华为海思、光迅科技等全球头部企业,推动武汉"中国光谷"光通信产业升级 [1] - 为湖北地区光通讯、光器件企业提供高频EMC检测服务超50次,单次检测周期从15天缩短至10天,效率提升33% [3] - 帮助企业节约研发成本超2000万元,支撑算力网络绿色发展,数据中心800G超高速光模块更新后能效比(PUE)从1.4降至1.25 [3] 环保与社会效益 - 以单数据中心10万台服务器规模测算,年节电量超1200万度,减少碳排放7500吨,相当于种植41万棵树 [3]
2025年中国光纤放大器行业产品类别、产业链、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研判: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兴技术不断普及,光纤放大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7 09:27
光纤放大器行业概述 - 光纤放大器是光纤通信中的核心组件,主要功能是增强光信号,确保高质量、远距离传输 [1] - 光纤放大器主要包括掺铒光纤放大器、掺镱光纤放大器和拉曼光纤放大器三种 [3] - 工作原理基于受激发射原理,通过光-光转换实现信号放大 [5]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光纤放大器行业起步较晚,早期依赖国外技术引进,20世纪90年代开始小规模生产 [6] - 在国家科技项目支持下,国内企业逐步攻克核心技术,烽火通信、华为等推出自主研制的EDFA [6] - 4G/5G网络建设和"宽带中国"战略推动需求激增,国产EDFA实现大规模量产 [7] - 当前行业进入智能化升级阶段,AI驱动的增益调节和故障预测成为高端产品标配 [7] 行业产业链 - 上游为原材料,包括特种光纤、泵浦源、光学元件等 [9] - 中游为光纤放大器的生产制造 [9]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广电网络、军工等 [9] - 特种光纤是关键原材料,2024年中国特种光纤市场规模约为173.25亿元 [11]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光纤放大器市场规模约为193.87亿元 [1][14] - 中国光通信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89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15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6% [13] - "宽带中国"战略和5G网络建设推动市场需求增加 [1][14] 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 - 国外厂商如Finisar、Oclaro等积极布局中国市场 [17] - 国内代表企业包括华为、中兴通讯、烽火通信、光迅科技等 [1][17][18] - 2024年中兴通讯通讯设备类制造行业营业收入为1213亿元 [19] - 2024年烽火通信通信系统设备营业收入为129.74亿元,同比下降45.45% [21] 行业发展趋势 - 高性能与低噪声技术突破,新型稀土掺杂光纤和拉曼放大技术将提升信号质量 [24] - 智能化管理成为主流,AI算法和SDN技术将优化网络性能 [25] - 小型化与节能化发展,硅基光子学技术推动模块小型化 [26][27] - 新兴应用场景拓展,包括量子通信、激光雷达、医疗光学等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