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G/6G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先进封装深度:应用领域、代表技术、市场空间、展望及公司(附26页PPT)
材料汇· 2025-07-07 22:23
先进封装概述 - 先进封装相比传统封装具有小型化、轻薄化、高密度、低功耗和功能融合等优点,可提升性能、拓展功能、优化形态并降低成本 [6] - 先进封装包括倒装芯片(FC)结构封装、圆片级封装(WLP)、系统级封装(SiP)、2.5D封装和3D封装等技术 [6] - 中国先进封装市场规模从2019年420亿元增长至2023年790亿元,增幅超过85%,预计2029年将达到1340亿元,2024-2029年复合增速9% [8] 先进封装应用领域 - 系统级封装(SiP)是市场增长重要动力,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371.2亿元,预计2024年达450亿元,消费电子占下游应用70% [14] - 倒装芯片(FC)在移动和消费市场空间较大,2026年FC-CSP细分市场预计超100亿美元,主要用于智能手机APU、RF组件和DRAM设备 [17] - QFN/DFN封装虽属中端类型但市场容量大,2023年市场规模136.5亿美元,预计2032年达306.8亿美元,CAGR约9.42% [22] - MEMS封装随物联网应用拓展快速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27亿美元,2016-2022年CAGR达16.7%,RF MEMS封装CAGR高达35.1% [25] - 晶圆级封装(WLCSP)2023年市场规模184.5亿美元,预计2032年达435亿美元,2024-2032年CAGR约10% [27] 先进封装技术发展 - WLCSP分为扇入型和扇出型,通过晶圆级工艺实现高密度互连,具有尺寸小、功耗低、成本低优势 [30][36] - 扇出型WLCSP通过重新排列芯片形成模塑晶圆,可提供更大布线空间和更多I/O接口 [35] - WLCSP在消费电子、汽车、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22亿美元,受益于物联网和AI发展 [37] - 全球WLCSP产能集中在晶方科技、华天昆山、科阳光电和台湾精材四家企业,技术壁垒高导致供给有限 [47] 市场空间预测 - 全球先进封装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378亿美元增至2029年695亿美元,CAGR 12.7%,主要受AI、HPC和5G/6G驱动 [2][68] - 2.5D/3D封装增长最快,2021-2027年CAGR达14.34%,WLCSP和SiP增速相对稳定 [60][68] - 先进封装出货量将从2023年709亿颗增至2029年976亿颗,CAGR 5.5%,WLCSP/SiP/FCCSP占据主导 [70] - 晶圆产量(等效300mm)2023-2029年CAGR 11.6%,2.5D/3D技术增速达32.1% [73] 相关公司分析 - 甬矽电子聚焦FC类产品、SiP、WLP等五大先进封装类别,2024年SiP收入15.9亿元占比44% [81] - 佰维存储构建"存储+封测"一体化模式,掌握16层叠Die、30-40μm超薄Die等先进工艺 [99] - 晶方科技专注传感器封装,具备8/12英寸WLCSP量产能力,客户包括索尼、豪威等全球知名厂商 [102][107] 发展展望 - 中国大陆封测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551.9亿元,先进封装占比将从2020年14%提升至2025年32% [110] - 全球封装市场仍由台美日韩主导,大陆厂商份额有提升空间,美国制裁加速先进封装国产化 [111] - AI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推动高阶IC载板需求,主要厂商加大资本支出扩产 [115]
显著提升测试可靠性与一致性 湖北省计量院一创新技术每年减少碳排放7500吨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7 14:57
行业技术突破 - 800G超高速光模块成为数据中心与通信网络的核心组件,但面临国际标准缺失和高频段(40GHz以上)检测技术空白等难题 [1] - 湖北省计量院自主研发"800G光模块电磁兼容辐射发射试验方法",突破40GHz以上频段测试技术瓶颈,构建覆盖40GHz~75GHz的测试系统 [1] - 采用混频器下变频技术,将40GHz以上信号转换为接收机可测范围,误差控制±1.5dB以内 [2] 技术创新亮点 - 设计可拆卸式标准化测试工装,兼容主流封装,确保不同企业产品测试条件统一 [2] - 工装模块化设计可快速适配未来1.6T超高速光模块检测,算法模型可移植至汽车雷达、卫星通信等高频场景 [2] - 建立产学研用协同闭环机制,联合头部企业成立"新一代超高速率光模块研发测试平台" [2] 产业应用与效益 - 成果已服务华为海思、光迅科技等全球头部企业,推动武汉"中国光谷"光通信产业升级 [1] - 为湖北地区光通讯、光器件企业提供高频EMC检测服务超50次,单次检测周期从15天缩短至10天,效率提升33% [3] - 帮助企业节约研发成本超2000万元,支撑算力网络绿色发展,数据中心800G超高速光模块更新后能效比(PUE)从1.4降至1.25 [3] 环保与社会效益 - 以单数据中心10万台服务器规模测算,年节电量超1200万度,减少碳排放7500吨,相当于种植41万棵树 [3]
三大芯片巨头呼吁:豁免关税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7 09:25
美国半导体公司对进口关税的诉求 - 英特尔、台积电、美光、高通和德州仪器等美国芯片巨头向美国商务部提交意见,寻求减轻或豁免预期的半导体进口关税 [1] - 这些公司支持芯片制造回流政策,但强调半导体供应链复杂性,认为不当关税可能损害美国利益而非达到预期效果 [2] - 四家公司涉及逻辑、内存、模拟和电源芯片等领域,呈现协同努力以减少关税影响的态势 [2] 美光科技的核心观点 - 作为美国唯一规模化内存组件制造商,计划未来20年在美国投资1400亿美元 [2] - 强调半导体制造设备必须进口,关税将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 - 建议对关键投入实行临时关税豁免,包括设备、建筑材料、原材料等 [2] - 目前全球仅2%内存生产在美国,全部由美光完成,投资后比例将提升至12%,最终达40% DRAM芯片在美国生产 [9] 高通的核心观点 - 作为5G/6G标准制定者,强调其全球领先地位和对美国技术领导力的贡献 [2] - 依赖进口芯片的供应链复杂性将损害国内需求和高通作为射频标准领导者的地位 [3] - 拥有全球最有价值的5G标准必要专利组合,5G将为美国GDP增加约1.5万亿美元 [40] - 是唯一在6G领域进行有意义投资的美国企业,6G技术将集成传感、数字孪生等先进功能 [41] 德州仪器的核心观点 - 支持加强美国半导体制造,但强调必须确保美国制造半导体具备全球竞争力 [3] - 基础半导体对国防系统、电网、医疗产品等关键领域至关重要 [53] - 正在德克萨斯州和犹他州投资建设七座新工厂,将使产能提高近五倍 [54] - 疫情期间半导体短缺证明供应链稳定性对现代经济运行至关重要 [53] 行业共同诉求 - 半导体供应链高度全球化且复杂,需要审慎的关税政策 [49] - 建议政府采取支持性政策降低美国制造成本,包括延长投资税收抵免、简化监管流程等 [25] - 强调半导体对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的重要性,需平衡制造业回流与全球竞争力 [55] - 行业呼吁政府考虑供应链特殊性,避免损害现有技术领先地位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