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54.E光纤
搜索文档
美国亏惨!中国县城打破垄断,价格便宜98.5%,抢占亚欧中东市场
搜狐财经· 2025-11-20 21:40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成立于1988年5月,最初为中外合资企业,由国内邮电部门、武汉市政府和荷兰飞利浦公司共同出资设立 [1]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道路,1991年实现第一根量产光纤,打破国外垄断 [5] - 公司掌握VAD、OVD和PCVD三种光纤预制棒制造技术,成为全球唯一全覆盖这些工艺并实现产业化的企业 [7] - 公司在湖北潜江建立全球最大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自2016年起连续七年销量全球第一 [10] 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通过技术分享推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使国产光纤价格从每公里2000元以上大幅降至30元 [9] - 2024年在空芯光纤技术上取得突破,该技术可突破实芯光纤极限,延迟低、容量大,已与国内外运营商合作测试 [20] - 技术突破导致全球光纤价格体系变化,为5G建设奠定基础 [18] 市场地位与全球化布局 - 2023年中国光纤通讯市场总规模达到1500亿元 [9] - 业务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印尼、南非、巴西等地建有6个生产基地 [14][16] - 通过收购宝胜海缆持股60%,海缆板块每年贡献利润从8000万到3亿元不等 [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约53.48亿元,其中多元化业务占比40% [16] 财务表现与业务构成 - 2024年1-9月营收86.94亿元,归母净利润5.73亿元 [28] - 2024年多元化业务收入21.4亿元,光器件模块在数据通信、消费电子领域增长迅速 [24] - 公司拥有铜缆、CPO、光模块一体化产业链,覆盖电信、公用事业、运输、石油化工、医疗等领域 [28] 未来增长前景 - 全球光纤需求年增长率预计为6.2%,中国市场预计从负转正增长2.3% [26] - 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工业激光领域布局,收购奔腾激光控股权以开拓海外市场 [29] - 空芯光纤商用阶段来临,与寒武纪、字节等公司合作拓展 [29] - 2025年1月公司股价涨停,收于34.86元,成交额12.98亿元,换手率8.98% [18]
长飞光纤(601869):AI数通需求驱动 Q3营收增长
格隆汇· 2025-11-05 03:5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38.91亿元,同比增长16.27%,环比增长11.4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10.89%,环比增长20.75%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02.75亿元,同比增长18.18%,累计归母净利润4.70亿元,同比下降18.02% [1]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3.3%至6.11亿元,第三季度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7.23% [1] - 2025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28.83%,同比提升1.01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率为4.57%,同比下降2.02个百分点 [2] 业务驱动与产品进展 - AI算力需求驱动光纤光缆产品结构优化,面向算力网络的高端产品需求旺盛 [1] - 核心产品G.654.E光纤在中国电信集团级干线集采中以最大份额中标 [1] - 空芯光纤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全球领先 [1] - 通过子公司长芯博创布局的MPO、AOC、高速铜缆等光互联组件业务成为强劲增长点 [1] - 受益于北美AI数据中心建设,公司海外业务持续拓展 [1] 费用管理与盈利能力展望 - 2025年前三季度管理费用率为8.00%,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5.91%,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 [2] - 未来随着高毛利的空芯光纤、光互联组件等AI相关业务占比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望结构性改善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5亿元、16.21亿元、23.9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96%、87.48%、47.51% [2] - 给予A股2026年市盈率47倍,目标价100.55元 [2] - 对应H股2026年市盈率23倍,目标价53.38港元 [2]
算力需求井喷 G.654.E光纤成为运力“黄金通道”
新浪财经· 2025-10-21 14:21
公司中标情况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电信2025-2026年度一级干线光缆及接头盒集中采购项目01标包中,以最大份额中标[1] 采购项目细节 - 本次中国电信干线光缆集采涉及G.654.E光纤数量约224万芯公里[1] - 这是中国电信首次以框架形式进行干线光缆招标[1] - 本次集采是本年度国内运营商第三次干线光缆集采[1] 行业需求趋势 - 伴随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全面推进,三大运营商进一步加大干线网络建设力度,G.654.E需求迎来井喷式增长[1] - 中国电信本次集采的224万芯公里G.654.E光缆仅能满足大半年项目需求[1] - 预计2026年中期或下半年中国电信将进行新一期干线集采,规模会更大[1] -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进入G.654.E干线网络建设高峰阶段[1] 产品技术重要性 - 在AI浪潮下,G.654.E光纤已成为支撑算力网络的关键基石[1] - G.654.E光纤具有超低损耗、超大容量、超低时延的特性,正成为打通数字中国脉动的“黄金通道”[1]
长飞光纤(601869):主营业务提质增效,大力拓展新型光纤研发应用
华鑫证券· 2025-10-08 15:4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公司主营业务提质增效,AI建设拉动数据中心对中高端光纤光缆需求增长 [4] - 公司在电信市场面临普通单模光纤需求收缩压力,但通过拓展新型光纤产品应用场景(如城域网、算力集群直连)来应对,并在中国移动G654E光缆集采中获得50%份额 [5] - 公司前瞻性布局空芯光纤,技术领先,已助力建成我国首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反谐振空芯光纤线路,有望受益于下一代光网络发展 [6] - 随着算力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持续旺盛,公司前瞻布局的新型光纤有望使其率先受益 [9]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84亿元,同比增长1938% [4]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减少2171% [4]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1475% [4]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4193亿元、16126亿元、18008亿元 [7]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123元、166元、204元 [7]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82倍、61倍、49倍 [7]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84%、349%、226% [11] 业务亮点 - 数据中心集群规模增大拉动对高性能光纤需求,公司中高端多模光纤及子公司长芯博创的MPO跳线、AOC等光互联组件实现业绩增长 [4] - 中国移动2025年6月G654E光缆集采总量达31386万芯公里,相较2023年9月需求总量增长约156%,公司中标份额为50% [5] - 公司在空芯光纤研发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产品助力刷新全球商用光纤光缆最低损耗纪录 [6]
中美海运对决升级!美国征收高额港口费之后,中国征收78.2%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9-10 15:07
美国对华海运政策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针对中国船舶的阶梯式进港费方案,自2025年10月起实施 [3] - 收费方案具体为:中资运营船舶按净吨计算,初始每吨50美元,2028年增至140美元;中国制造但非中资运营的船舶按集装箱个数收费,初始每箱120美元,2028年升至250美元,每船每年最高支付5次 [3] - 设立奖励机制,船公司购买美国新造船可享受最长三年费用豁免,意图打压中国航运并重振美国造船业 [5] - 一艘中型集装箱船(约6.5万净吨)单次赴美成本可能骤增数百万人民币 [5] 中国航运企业应对策略 - 中资企业启动航线重构,暂停至少六条亚洲-美西的周班航线 [6] - 将部分船舶运力调整至欧洲、拉美、中东和区域内市场 [6] - 灵活利用墨西哥、牙买加、巴拿马等第三地中转枢纽进行换船转运,以规避直接靠港限制 [6] - 航线调整导致物流时效略有延长,但综合成本仍远低于支付高额进港费 [8] - 为规避认定风险,部分船东采取降低中资持股比例、将船舶重新登记于非中式资本实体等措施 [8] 中国对美国产品的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美国G.654.E光纤产品征收反规避税,税率最高达78.2%,涉及康宁、德拉克等企业 [10] - 反制措施实施期至2028年4月,在时间上匹配美国港口的收费节奏 [10] - 该产品属新一代通信关键材料,反制传递出中国在高端制造规则层面不退让的姿态 [12] 全球航运与贸易格局演变 - 全球航运网络正经历剧烈洗牌,产业链面临重构 [1] - 全球贸易路线正从“美国中心”向“多极联动”转变,变得更分散且更具韧性 [8][12] - 中国加速投资拉美、西亚、非洲等地区的港口与物流节点 [8] - 新兴市场的港口合作、RCEP以及“一带一路”物流网络的扩展,为中国提供更多底牌 [14] - 一场费用战正倒逼全球海运资产进行所有权重组,推动行业“去身份化” [9]
亨通光电(600487):深海科技机遇凸显,AI高端光纤突破
长江证券· 2025-09-01 22:1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25Q2公司营收稳健增长,费用端同比、环比均改善 [1][3] - 深海经济政策红利显现,海底光缆迎来更新换代,公司海洋业务在手订单充足 [1][9] - 在超低损、多模、空芯等高端特种光纤领域取得突破 [1][9] - 持续回购完善长效激励,股东增持彰显长期信心 [1][9]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营业收入320.5亿元,同比+20.4% [3] - 25H1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0.2% [3] - 25Q1实现营业收入187.8亿元,同比+26.6%,环比+41.5% [3] - 25Q1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3.6%,环比+89.7% [3] - 25Q2毛利率13.6%,同比-4.2个百分点,环比-0.1个百分点 [9] - 25Q2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0%/2.1%/3.1%,同比和环比均下降 [9] - 25Q2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41.4% [9] - 25Q2归母净利率5.6%,同比-1.8个百分点,环比+1.4个百分点 [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3.43亿元、38.24亿元、42.66亿元,对应同比增速21%、14%、12% [9] - 对应PE为15倍、13倍、12倍 [9] 业务发展 - 深海科技被列为未来产业重点,公司持续受益 [9] - 海洋通信方面,公司为全球前四具备跨洋洲际海底光缆系统综合解决方案能力的唯一中国企业 [9] - 海底光缆累计交付里程超10.8万公里 [9] - 海洋能源方面,公司持续中标海上风电与油气项目 [9] - 研制浮式风电动态海缆,"海悦号"风机安装船投用显著提升工程系统集成能力 [9] - 截至25H1,公司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约200亿元 [9] - 海洋通信在手订单约75亿元 [9] - 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在手订单超3亿美元 [9] - AI数据中心算力需求爆发,公司加快光通信技术研发升级 [9] - G.654.E光纤衰减水平行业领先 [9] - 自研OM4/OM5多模光纤广泛应用于大中型数据中心 [9] - 空芯反谐振光纤在特定波段实现国际先进水平损耗值(≤0.2dB/km),并具备批量交付能力 [9] - 投建扩产的AI先进光纤材料研发制造中心计划于2026年2月竣工 [9] - 海外产能布局逐步完善,规模化交付能力提升 [9] - 布局光模块及CPO先进封装能力 [9] - 推出新一代浸没式液冷解决方案 [9] 公司治理 - 2025年1月完成新一轮回购,累计回购股份1417万股,使用资金1.56亿元 [9] - 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9] - 控股股东亨通集团于2025年4月发布增持计划,拟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1.5亿元、不超过3亿元 [9] 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20.51元 [7] - 总股本246,673万股 [7] - 流通A股244,518万股 [7] - 每股净资产12.13元 [7] - 近12月最高/最低价分别为20.79元/13.31元 [7]
长江通信(600345):非经拖累短期业绩 卫星业务进入快速成长期
新浪财经· 2025-09-01 10: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90亿元 同比增长6%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0.05亿元 同比转亏 [1] - 毛利率27.73% 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1] - 研发支出同比增加1100万元 主要因研发投入和人员薪酬增长 [1] - 投资收益同比减少1600万元 因参股公司长飞光纤和东湖高新净利润下降 [1] -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同比增加1100万元 因应收账款坏账增加 [2] 卫星通信业务 - 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竞争加剧 国内垣信"千帆星座"持续推进组网 [3] - 垣信与巴西 马来西亚 泰国等国家运营商达成合作意向 海外地面站和终端需求快速提升 [3] - 公司地面站集成项目市场份额领先 4月中标垣信一体化地面站等项目 [3] - 6月成功中标部队信息化建设项目 包括便携式远程医疗会诊箱和用户终端站点改造升级 合计1.3亿元 [3] 智慧公安与应急业务 - 公司在上海 江苏 安徽 内蒙 新疆等传统优势区域保持领跑 [4] - 新签订北京 河北 吉林 安徽等地公安"情指行"项目 [4] - 成功拓展江西 青海 湖北 湖南等新市场 [4] - 打造全国产化产品系列 与多家信创名录产品完成验证适配 [4] - 2021-2022年来自华为营收分别为2693万元和1762万元 占营收比重5.2%和4.4% [4] - 2025年6月与华为公共事业军团召开年度对标会议 优化海外项目运作机制 [4] 战略投资与行业机遇 - 公司持有长飞光纤16%股权 [5] - 长飞光纤连续多年为中国移动普通光缆集采份额第一 [5] - AI发展推动G.654.E光纤需求 运营商有望开启新一轮大规模集采 [5] - 空芯光纤逐步商用 长飞光纤具备先进技术 2024年与三大运营商开展技术实验 [5] 盈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为2.95亿元/4.17亿元/5.76亿元 [6] - 对应2025年PE为36倍 [6]
研报掘金丨国盛证券:亨通光电加速AI时代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8-11 16:11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光纤与光模块双业务布局加速AI基础设施战略 形成全链路光网络解决方案能力 有望受益行业高景气度实现价值重估 [1] 光纤业务布局 - 加码新一代G.654.E及特种光纤产能 夯实AI数字底座"信息高速公路" [1] - 为国内最早实现G.654.E光纤研发和产业化的企业之一 已在国家骨干网大规模应用 [1] - 扩产进一步巩固AI算力网络物理层传输介质领域领先地位 [1] 光模块产品矩阵 - 已实现400G光模块批量应用 形成高中低速产品全覆盖 [1] - 结合光纤业务构建"光纤+光模块"双轮驱动模式 [1] 行业发展机遇 - AI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一轮高潮 行业呈现高景气度 [1] - 公司凭借光通信领域积淀与战略卡位 有望充分受益 [1]
长飞光纤发布“AI-2030”战略 剑指全球AI光联接基础设施引领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7:42
公司战略发布 - 长飞光纤正式发布"AI-2030"战略 聚焦AI时代需求 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 加速空芯光纤等前沿技术产业化进程 目标成为全球AI光联接基础设施引领者 [2] - 战略布局G654E光纤 多芯光纤 高端多模光纤 超高速光模块及空芯光纤等核心产品 打造超大容量 超低时延 超低衰减的超级高速网络 [2] - 空芯光纤作为下一代光通信颠覆性技术 可突破实芯光纤的时延 衰减和容量极限 将应用于智算中心 6G 海洋通信等多场景 [2] 生态合作与市场拓展 - 战略高度重视产业链协同发展 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 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推动新产品新场景试点和商用 [3] - 与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协作 共同开展新型光纤 光通信器件 光网络架构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3] - 已在6个国家建立8个生产基地 设立20多个海外平台 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与服务 [3] - 通过双重策略推动全球数智化 与全球运营商合作开展AI网络建设及新技术商用试点 同时在网络欠发达地区布局通信基础设施 [3] 绿色可持续发展 - 战略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紧密契合 实现能源利用率提升40% 生产效率提升20% 运营成本降低20% [4] - AI技术融入智能制造 公司及多个分子公司入选国家"绿色工厂" [4] - 全面推行绿色采购 绿色包装 绿色物流及循环回收 推动整个产业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4] 多领域协同布局 - 通过设立投资基金 在工业激光 第三代半导体 机器人等领域进行布局 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4]
长飞光纤: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03 17:12
业务回顾与行业动态 - 全球光纤光缆需求持续承压 国内光缆产量同比下降约18.2% [1] - 传统产品需求不足但新型光纤需求增长 包括G.654.E光纤及空分复用光纤 [1] - 海外市场通信网络建设存在空间 预计2025年全球需求恢复增长 [1] 市场表现与客户认可 - 公司连续四年获中国移动光缆类A级供应商 连续两年馈线类A级供应商 [3] - 2025年1月获评中国电信战略供应商 [3] - 光传输产品分部毛利率从29.70%提升至31.68% [3] 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 - 公司拥有行业唯一的光纤光缆先进制造与应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4] - 2025年2月参展国家博物馆《网络发展新图景》成就展 展示空芯反谐振光纤等产品 [4] - 研发遵循"商用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思路 [4] 国际化战略成效 - 海外业务收入从2014年3.98亿元提升至2024年41.21亿元 增长超10倍 [5] - 海外收入占比从7.01%提升至33.8% 连续四年维持在30%以上 [5] - 全球布局包括8个海外基地、20余家平台公司、50余家办事处 覆盖印尼、南非、巴西等地 [5] 多元化业务布局 - 多元化板块涵盖光互联组件、第三代半导体、工业激光等领域 [6] - 长飞先进半导体碳化硅晶圆年产能达36万片 可满足144万辆新能源汽车需求 [6] - 碳化硅MOSFET产品通过AEC-Q101车规认证 性能达国内领先水平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约121.974亿元 [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759亿元 同比下降47.9% [8]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约17.834亿元 资产负债率50.9% [7][8] 产能与产业投资 - 长飞光学石英元器件项目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产 [7] - 参与设立三支投资基金 管理规模约30亿元 [7] - 完成对长飞海洋科技的收购 强化海缆与海洋工程协同 [6] 可持续发展规划 - 制定碳排放目标 2028年万元产值温室气体排放较2021年降低50% [11] - 力争2055年前实现碳中和 [11] - 持续发布ESG报告 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