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业
icon
搜索文档
购物点不应刻意包装成景点,旅游不是一锤子买卖
经济日报· 2025-10-11 16:32
旅游市场整体表现 - 国庆中秋长假带动旅游市场热度攀升 [1] - 各地推出个性化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1] 行业违法违规行为 - 文旅部公布旅游市场强制消费问题典型案例 [1] - 部分商家将购物点包装成景点并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 [1] - 此类行为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并扰乱市场秩序 [1] 合法购物与消费原则 - 购物行为应建立在游客自愿基础上以满足个人需求 [1] -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1] - 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并拒绝强制交易 [1] 消费场景与旅游体验的良性结合 - 具备文化内涵与游览价值的购物点可成为景点 [1] - 契合地方文化的消费场景能丰富游览内容并带动产业链活力 [2] - 特色集市和夜市成功将消费融入游览体验中 [1] 过度商业化的风险 - 将购物点刻意包装成景点易滑向过度商业化误区 [2] - 部分经营者将文化与消费强行捆绑误导游客 [2] - 伪文化包装削弱旅游纯粹性影响市场可持续发展 [2] 行业规范与可持续发展 - 避免负面冲击需坚持“事先知情”和“事中自愿”原则 [2] - 经营者应如实告知购物点性质、价格、质量等信息 [2] - 消费必须基于游客真实意愿杜绝强制或诱导行为 [2] - 强制交易损害消费者权益并破坏行业生态 [2] - 健康有序诚信的市场环境是行业共同追求 [2]
今年前三季度西藏国际旅游收入1.58亿美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11 15:21
今年前三季度西藏国际旅游收入1.58亿美元 中新社拉萨10月11日电 (记者 江飞波)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11日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西藏全区 接待国内外游客6370.73万人次,同比增长11.21%,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5.67万人次,同比增长33.45%; 接待国内游客6335.06万人次,同比增长11.11%。实现旅游总花费73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7%, 其中国际旅游收入1.58亿美元,同比增长27.24%。 编辑:万可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10月1日至8日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西藏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75.5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9.47亿元人民 币。其中,布达拉宫接待游客5.16万人次,纳木错2.37万人次,雅鲁藏布大峡谷1.79万人次,巴松措2.84 万人次,扎什伦布寺6408人次。 据悉,2024年西藏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389.1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32.04万 ...
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炫彩中国·清新福建”全球推介会明日在京启幕
央视网· 2025-10-11 13:04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总台财经节目中心、福建省文旅厅、福建省外办、总台福建总站、总台央视网共同承办的"炫彩中国•清新 福建"全球推介会将于10月12日下午在京启幕。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炫彩中国"文旅推介季》系列活动的首站,本次推介会以"福文化"为核心脉络,向全球生动展示福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 传递"清新福建"的独特魅力。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福建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 今年1月,省长赵龙在福建两会期间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6月,福建省委办公 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的意见》。今年上半年全省游客数量和消费额继续保持两位 数增长,文旅产业正在成为福建的经济支柱。 在此背景之下,本次推介会围绕"山海有福、丝海蕴福、四海传福"三大篇章,构建出福建从地域文化原点到国家文化输出、再到全球情感共鸣的传播路径 ...
“十四五”成绩单丨让“诗与远方”相得益彰!看文旅如何深度融合发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1 09:34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间,我们的生活变化千千万,高铁通到了家门口;天更蓝、水更清,绿意在眼前与心间蔓延;大飞机翱翔蓝天,神舟航 天员往返天地间;乡村振兴让村庄更美、日子更甜;年GDP有望突破140万亿元。"十四五",家在改变,国在奋进。成绩单上,有高分,有满分,也有尚未 写完的答案。今天开始将推出系列报道"十四五"成绩单,一起梳理梳理这五年家的账本、国的账单,看看国家如何把一个个规划变成现实。在刚刚过去的国 庆中秋假期,很多人出门旅游,看山看水看风景,买东买西市场旺。"十四五",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诗与远方"的风景不一般。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随着我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充,过境免签时长延长至240小时,"China Travel"成为全球社交媒体热词。2024年,入境游客人 次达1.32亿,同比增长60%以上。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不同肤色的人们在文旅交融中实现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想。 责编:张靖雯、卢思宇 五年来,全国旅游供给体系实 ...
西安8天假期吸金近2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08:06
文章核心观点 - 西安文旅市场通过系统性打造“唐诗之都”文化IP,结合顶层政策设计与市场创新,成功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消费,实现了游客量与收入的显著增长,并展现出从“流量红利”向“产业红利”转化的潜力 [1][3][6] 假期旅游业绩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西安市接待游客2007.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9.59亿元 [1] - 西安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跻身国内热门长途游目的地前十,是西北地区唯一上榜城市 [5] - 西安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02%,显示出国际吸引力的快速回升 [3][6] 政策与战略布局 - 西安推进“文化兴市”战略,发布《西安市打造唐诗文化品牌实施方案》,通过5大工程、26项具体任务,系统化打造“唐诗之都”文化品牌 [4][6] - 假期期间构建了以46项市级活动和395项区县级活动为支撑的特色文旅活动格局,活动场次同比增长28% [5] - 政策引导通过政府实施方案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利用数字技术创新体验,开展全域整合营销 [3][4] 市场创新与IP变现 - 与头部直播平台“与辉同行”合作推出西安中秋月宴直播,在线观看量超1140万人次,居全网第一,实现传统文化“破圈”传播 [5][10] - 推出沉浸式唐诗主题体验项目,如唐诗主题市集和“唐诗中秋体验线路”,带动景区客流与二次消费增长 [1][10] - 从大唐不夜城的“盛唐密盒”到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形成“文化+旅游+消费”的发展路径 [11] 消费结构与新业态发展 - 文旅消费拉动效应超越传统门票模式,向住宿、交通、演艺等多元业态延伸 [5] - 本地高星酒店平均入住时长保持延长趋势,包车游新业态订单同比增长迅猛,西安—法门寺—乾陵环线增长65%,西安—延安—壶口—韩城线路增长78% [5] - 演艺市场成为夜间经济亮点,《长恨歌》等演出场场爆满,“秦唐黄金线”订单占比高达43% [6] 面临的挑战与可持续发展 - 巨量客流(假期2000万人次级别)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生态环境构成严峻考验 [13] - 旅游收入结构仍高度依赖传统核心景区,“秦唐黄金线”订单占比高达43,需关注旅游热度的周期性波动和多元化发展需求 [13] - 需平衡商业化开发与文化传承,避免历史文化体验变得浅表化和同质化,并加强文旅产品创新与服务质量提升以构建长效机制 [13][14]
“中国游”火热 “中国购”升温
央视网· 2025-10-11 08:05
入境旅游市场概况 - 国庆中秋假期我国消费市场繁荣兴旺,免签、退税及支付便利化等政策优化推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华旅游,"China Travel"持续火热 [1] 重点区域入境旅游表现 - 黑龙江省黑河市因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假期前6天口岸入境旅客总数同比增长38.46% [2] - 重庆市凭借立体山水地貌和特色麻辣美食等文旅资源吸引大量国际游客,并为便利境外游客推出英文版文化旅游手绘地图及双语志愿者服务 [2][3] - 贵州省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今年以来已开通15条国际及地区航线,贵阳口岸出入境人员同比增长194%以上,享受过境免签政策的外国人同比增长超240% [10] 外国游客消费偏好变化 - 外国游客购物清单从传统纪念品、茶叶逐渐扩展至潮玩、手机、无人机等特色国货 [7] - 上海商圈推出折扣及快闪活动吸引外国游客消费,运动潮牌等受到青睐 [5] - 丰富的中国产品供给让外国游客来华购物有更多新选择 [6]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与扩展 - 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无纸化"退税新举措,实现离境退税全流程线上办理,退税效率显著提升 [7] - 深圳将离境退税升级为"一单一包一码"模式,大幅缩短海关验核时间与旅客现场等候时长 [7] - 四川省成都市引导国产科技品牌及文创商户加入离境退税行列,并创新店内退付、线上退付等模式 [7] - 湖北省离境退税商店总数从首批57户拓展至115户,完成66户"即买即退"商店备案工作 [7] - 贵州省和吉林省近期开始实施离境退税政策,贵州首批有7家退税商店,吉林省已布局54家离境退税商店 [8][9][10] - 吉林省创新"随时买、随时退"模式,境外旅客购物后可在商场内实现退税即时到账,大幅降低时间成本 [10]
新闻1+1丨超级黄金周,激发了哪些新需求?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1 07:45
8天国内出游8.88亿人次、假期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超级黄金周"的成绩单折射出消费结构的 变化。县域旅游持续升温,为情绪买单为体验付费渐成趋势。超级黄金周,引爆了哪些新需求?新需求 之下,如何将旅游配套服务跟上去?本期《新闻1+1》连线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为您带来分析解 读。 "双节"旅行呈现出哪些新趋势、新需求? 今年假期18到29岁年轻人是主力军 其呈现什么出游特点? 戴斌:越来越多人选择自驾出游,假期出游预算中会有一部分用于汽车加油、充电等交通开支。同时, 许多游客抵达目的地后,更倾向选择高性价比的住宿与餐饮。现在年轻人追求"我的行程我做主,我的 体验我也要做主",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知名景点打卡模式,而是更愿意停下来,即便住经济型酒店,也 会去体验当地美食、放松身心。 从调查来看,绝大多数游客在假日更希望与家人、朋友出游,以增进亲情与友情。因此,出游不再像日 常上班那样按固定日程"完成任务"。当下年轻人中还流行"窝囊游",不追求登顶名山等打卡式目标,只 要能在海边、山林、历史文化名城等环境中放松身心即可。这种旅游需求的变化十分显著,如果还用过 去的传统方式去想象今天的旅游,可能会跟不上 ...
今年国庆,为啥感觉年轻人变精明了?
新浪财经· 2025-10-11 06:23
旅游消费行为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中长线跨省、跨境旅行成为主流趋势,95后和05后是主力消费群体 [3] - 年轻游客倾向于选择宁静的县城与乡镇进行“反向”旅行,即“奔县”,以更合理的花费获得更纯粹深度的体验 [3] - 旅行消费方式强调“理性”与“价值”并存,追求深度体验而非“特种兵式”短途打卡 [3] 租赁经济发展 - 00后游客在旅游时大量租赁运动相机、无人机和长焦镜头等装备以记录旅行瞬间 [5] - 租赁方式降低了设备使用成本,同时提升了旅行的趣味性和记录性 [5] - 租赁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年轻人追求个性化和独特体验的一种表现 [5] 户外装备销售增长 - 自9月10日以来,电商平台唯品会上骆驼、凯乐石、361°、李宁等知名户外品牌销量出现显著增长 [7] - 年轻人提前在品牌特卖渠道购买户外装备作为出游“战衣战靴”,以节省预算用于旅游开支 [7] - 通过特卖渠道购买可节省相当一笔费用,使旅行更加舒适省心 [7] 核心消费理念 - 年轻消费者在旅行中表现出“远行”与“精算”并行的消费态度,愿意为开阔眼界的“无形资产”投入,同时对具体开支进行审慎权衡 [9] - 旅行被重新定义为深度的心灵对话,消费被视为充满智慧的理性选择,而非冲动的符号崇拜 [9] - 消费行为体现为一边豪迈地走向世界,一边精明地规划行囊的收放自如的智慧 [9]
中国旅游展亮相罗马尼亚
新华社· 2025-10-11 00:36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旅游展于10日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开幕 [1] - 展会由布加勒斯特中国文化中心与罗马尼亚全国旅行社协会共同举办 [1] - 展会为期3天,是首次在罗马尼亚举办 [1] - 中罗两国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百余名代表出席开幕式 [1] 行业合作与意义 - 展会为罗马尼亚民众提供丰富的赴华旅游产品,并为两国旅游业界深化合作、共谋发展搭建桥梁 [1] - 旅游被视为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形式,而非单一产业 [1] - 罗马尼亚民众对中国的兴趣日益浓厚,中国游客也越来越关注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中东欧地区 [1] 发展预期 - 期待展会进一步激发罗马尼亚民众"走进中国、读懂中国"的热情,推动两国人员往来持续扩大 [1] - 罗方希望进一步便利罗中两国人员往来与经贸合作 [1]
年轻人花式参与,潮汕民俗“破圈”点亮旅游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20:39
民俗旅游活动成为核心吸引力 - 中秋烧塔等传统民俗活动是揭阳旅游的核心亮点,活动包括英歌舞、打铁花、炭火舞及灯光秀等多种表演 [1] - 今年中秋节揭阳共有10余座村落举行烧塔仪式,各村落通过引入多样民俗表演与娱乐活动吸引游客 [1] - 烧塔仪式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前期需数日准备,由红砖按特定结构垒砌,仪式持续整晚并伴随文娱活动 [3] 双节期间旅游数据表现强劲 - 10月1日至8日揭阳接待游客181.77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10.15% [2] - 外地入揭游客达146.31万人次,增长15.59%,过夜游客77.52万人次,增长33.66%,游客过夜率42.64% [2] - 双节前5天,揭阳古城累计接待游客已突破50万人次 [7] 年轻游客与社交媒体驱动增长 - 民俗游兴起源于年轻人更愿体验在地文化,以及潮汕民俗在社交媒体上频繁破圈吸引关注 [6] - 来自福建、广西等地的年轻游客慕名参与烧塔活动,认为活动震撼且文化氛围浓厚 [4] - 当地年轻人更积极参与传统民俗文化建设与传播,如英歌队、潮剧等团队中年轻队员增多 [6] 官方推动与基础设施提升 - 揭阳官方重视旅游文化挖掘,双节期间共推出89项非遗民俗活动,打造深度沉浸式"国潮"文化之旅 [6] - 古城改造项目在双节前修缮完工,历史文化街区以复古风貌开放,双节期间上演集多种文化元素于一体的活动 [7] - 据央视报道,揭阳是假期国内机票搜索热度增幅最大城市之一,机场航班起降和旅客服务人次打破历史纪录,出行需求上涨超100%,涨幅排名全国第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