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服务
搜索文档
并行科技陈健:以超算基因撬动算力革命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04:33
公司发展历程 - 并行科技从冷门赛道起步,历经18年发展,从数人创业团队成长为北交所上市公司 [2] - 公司名称"并行"源于CPU多核时代的技术变革,2007年成立时成功注册该商标 [3] - 早期专注于超级计算机领域,后因CPU技术革新将并行计算推向大众市场 [3] 技术布局与产品 - 智算云平台已部署DeepSeek模型,支持开箱即用,并适配Llama 3、CogView2等模型 [4] - 昇腾910集群部署中,性价比有望提升200% [4] - 构建65万核CPU、超万卡GPU算力体系,2024年前三季度采购算力设备超4亿元 [5][6] - 掌握分布式集群、算力资源网络、AI算力调优等核心技术,提升资源利用率 [6] 财务表现与市场 - 2024年营业收入6.55亿元(同比+32.07%),净利润1152.87万元(扭亏为盈) [5] - CPU算力资源利用率55%-60%,GPU算力利用率80%-90% [5] - 拟斥资不超过2.62亿元采购AI算力服务器,持续扩展资源池 [6] 战略与行业定位 - 致力于降低国产大模型对海外算力的依赖,构建"陆海联动"算力网络(如海南海底智算中心) [6] - 聚焦算力服务核心,不做"华而不实"的技术,目标让计算更简单 [6] - 2018年战略转型从私有云转向公有云服务,提升客户需求响应能力 [6] 创始人理念与行业展望 - 创始人陈健强调"专注、永不放弃",认为硬科技时代需深耕原创技术 [7] - 预测AI将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公司将持续投入国产大模型及AI产业 [7] - 企业使命为提升产品质量与用户体验,同时优化成本结构 [7]
迈信林: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业绩快速高增,算力业务打造第二成长极-20250428
华鑫证券· 2025-04-28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算力综合业务贡献利润,有望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浪潮下脱颖而出 [3][6]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25.23、33.90、43.81亿元,EPS分别为1.64、2.26、2.9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0、29、22倍 [7]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77亿元,同比增长62.35%,归母净利润4554.29万元,同比增长198.73%;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88亿元,同比增长168.82%,归母净利润4049.58万元,同比增长407.62%,接近去年全年盈利 [3] - 2024年公司航空航天领域实现收入3.24亿元(同比+46.6%),民用行业精密零部件实现收入0.84亿元(同比+21.7%),算力综合服务实现收入0.66亿元 [3]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23%/10.51%/6.32%/3.89%,同比+0.53pct/+1.09pct/-0.07pct/+0.25pct [3] - 2024年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1.57元(含税) [3] 算力综合业务情况 - 2024年9月引入战略投资者白冰先生与徐迎辉先生,双方通过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友志先生转让10.00%股权达成合作,共同推动上市公司战略发展 [4] - 2024年公司算力综合业务实现收入0.66亿元,毛利率为82.18% [4] - 公司积极面向人工智能领域开展算力相关服务与销售业务,建设高性能算力中心,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机构、企业等提供高效、稳定的算力支持 [4] - 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成功拓展了一批优质且稳定的客户资源,消纳方包括中国电信、北京城建、东吴证券等 [4] 政策背景情况 -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隔七年再次针对人工智能集体学习,足见人工智能在我国新一轮科技变革中的战略地位 [5][6]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6] 盈利预测情况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477|2,523|3,390|4,381| |增长率(%)|62.3|429.1|34.4|29.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6|238|328|431| |增长率(%)|198.7|423.6|37.6|31.4| |摊薄每股收益(元)|0.31|1.64|2.26|2.97| |ROE(%)|5.7|25.3|29.7|32.4|[9] 财务报表预测情况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合计|919|2,767|3,482|4,528| |非流动资产合计|1,255|1,224|1,191|1,159| |资产总计|2,174|3,991|4,673|5,688| |流动负债合计|1,164|2,687|3,205|3,996| |非流动负债合计|211|361|361|361| |负债合计|1,375|3,049|3,567|4,358| |所有者权益|799|942|1,106|1,330|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2,174|3,991|4,673|5,688|[10] 利润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477|2,523|3,390|4,381| |营业成本|287|1,636|2,155|2,780| |营业税金及附加|4|25|34|44| |销售费用|11|164|220|263| |管理费用|50|252|373|513| |财务费用|19|32|32|33| |研发费用|30|151|214|280| |费用合计|109|599|839|1,089| |资产减值损失|-32|-1|-1|-1| |公允价值变动|0|0|0|0| |投资收益|0|0|0|9| |营业利润|69|266|366|482| |利润总额|69|266|366|482| |所得税费用|11|28|38|51| |净利润|58|238|328|431| |少数股东损益|13|0|0|0| |归母净利润|46|238|328|431|[10]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净利润|58|238|328|431| |少数股东权益|13|0|0|0| |折旧摊销|50|51|48|45| |公允价值变动|0|0|0|0| |营运资金变动|-337|-121|-271|-124|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217|169|105|353|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611|30|32|29|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1152|175|-164|-157| |现金流量净额|324|373|-27|225|[10] 主要财务指标预测情况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性|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62.3%|429.1%|34.4%|29.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98.7%|423.6%|37.6%|31.4%| |盈利能力| | | | | |毛利率|39.9%|35.1%|36.4%|36.5%| |四项费用/营收|22.9%|23.8%|24.7%|24.9%| |净利率|12.2%|9.5%|9.7%|9.8%| |ROE|5.7%|25.3%|29.7%|32.4%| |偿债能力| | | | | |资产负债率|63.2%|76.4%|76.3%|76.6%| |营运能力| | | | | |总资产周转率|0.2|0.6|0.7|0.8| |应收账款周转率|0.7|1.7|1.6|1.7| |存货周转率|3.9|4.1|4.5|4.5| |每股数据(元/股)| | | | | |EPS|0.31|1.64|2.26|2.97| |P/E|208.0|39.7|28.9|22.0| |P/S|19.9|3.8|2.8|2.2| |P/B|12.8|10.7|9.0|7.4|[10]
鸿博股份:聚焦算力赛道 一季报扣非净利润8472万实现扭亏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22:06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7亿元,同比增长337.25% [1] - 扣非净利润8472万元,同比增长391.34%,实现扭亏 [1] - 算力业务贡献一季度大部分营收 [1] 业务发展 - 以北京智算中心为范例,向全国拓展智算中心项目合作 [1] - 传统安全印务业务将进一步夯实优势项目,优化亏损项目,退出不具竞争优势业务 [1] - 京能项目已完成最终验收并正式交付,是首个为国资企业打造的高性能算力集群项目 [2] - 与郑新建投合作郑新鸿博数智港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超6万平方米,包含2栋算力中心等设施 [2] - 项目全面竣工后将部署超千台进口与国产高性能服务器,提供训练推理一体化服务 [2] 未来规划 - 加强精细化管理,处置闲置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 [1] - 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算力业务,实现公司业务全面转型升级 [3]
迈信林: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08% 主要系新增算力服务业务收入和收益
快讯· 2025-04-25 19:2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1 88亿元 同比增长168 8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49 58万元 同比增长407 62% [1] - 总资产29 63亿元 同比增长36 29% [1] 业务驱动因素 - 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系新增算力服务业务收入和收益 [1] - 总资产增长主要系购入算力服务器设备 [1] 行业动态 - 公司通过新增算力服务业务实现收入结构优化 [1]
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用户量超35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24 08:24
近日,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透露消息,自2024年4月11日上线一年以来,其注册用户规模与入驻服务商 数量均实现高速增长。目前,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总用户量突破35万,连接全国14个省份20多家超算和 智算中心,累计提供近百亿计算算力时,并聚集超500家优质服务商以及7000款算力商品与大模型,可 满足科学计算、工业仿真、人工智能等100+细分行业、1000+场景的算力应用需求。 除了吸引众多用户与服务商外,作为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建设的支撑体系,超算互联网联合体成员数量 超过150家,涵盖西安超算中心、太原超算中心、乌镇超算中心、哈尔滨超算中心、昆山超算中心、合 肥先进计算中心、甘肃先进计算中心等算力资源供应方,以及数据供应方、软件供应方、SaaS平台、个 人开发者等产业上下游。 曹振南还透露,2025年超算互联网积极响应"人工智能+"行动等,依托一体化算力网的服务能力,联合 教育、金融、医疗等垂直行业生态伙伴,深度布局企业级智能体搭建、行业知识库构建、私有化模型定 制等前沿,加速开源AI大模型在更多场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记者 张伟) 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表示:"超算互联网'算力+应用' ...
爆火!国产Manus碾压OpenAI!AI智能体掀涨停风暴,港股科技股集体狂欢!摩根资管称:中国资产重估才刚开始
雪球· 2025-03-06 15:40
文章核心观点 国产AI智能体Manus发布带动AI相关科技股大涨,市场高开高走,同时算力概念股走强、港股表现强悍,各板块受不同消息刺激呈现上涨态势 [1][4][14] 分组1:国产AI智能体带动A股相关股票上涨 - 3月6日凌晨国产大模型团队Monica发布全球首款通用型AI智能体产品Manus,其能解决复杂多变任务、交付完整成果,在GAIA基准测试中性能超越OpenAI同层次大模型 [4] - Manus可自主协助用户完成筛选简历、研究房产、分析股票等复杂任务,受其发布影响,A股AI智能体概念爆发,立方控股等多股涨停,金山办公等上涨 [5][7] - 市场人士分析2025年被视为AI智能体商业化元年,到2028年15%日常工作决策将由智能体完成,Manus标志智能体跨越,或加速AI在多领域渗透 [8] 分组2:算力概念股表现 - 算力概念股同步走强,寒武纪、立方数科、恒锋信息等多股上涨 [10] - 海南华铁因签订36.9亿元算力服务订单早盘“一字涨停”,合同履行期限5年,预计平均每年产生营业收入约7亿元 [11][12] 分组3: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恒生指数涨超3%、恒生科技指数涨超5%,快手、美图公司、阿里巴巴等多股大涨 [2][14] - 阿里巴巴通义千问Qwen团队推出QwQ - 32B大语言模型,性能媲美并在某些测试中超越DeepSeek - R1 [14] - 摩根资管称中国资产重估刚开始,市场可能迎“戴维斯双击”;高盛上调新兴市场指数目标价,预测中国股市将进一步上涨 [14]
刚签37亿元大单,却突然停牌,什么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6 11:58
公司订单与业绩影响 - 蓝耘科技全资子公司算优科技与X公司签署《算力云服务协议》,合同总金额37 07亿元(含税),期限60个月[1] - 2020-2023年公司全年营收分别为3 48亿元、4 28亿元、3 94亿元、4 09亿元,若37亿元订单均摊至5年,每年新增营收超7亿元,相当于再造近两个蓝耘科技[2] - 合同主要内容为算优科技向X公司提供算力云服务,预计将提升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市场竞争力及占有率[2] 合同不确定性及市场反应 - 因突发状况,双方对合同部分条款理解存在偏差,正紧急磋商,合同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申请停牌一个交易日[3][4] - 3月5日收盘公司股价涨3 17%,报16 60元/股,总市值15 33亿元,部分投资者预期股价将"一飞冲天"[3][5] - 公司未披露X公司具体身份,因涉及商业秘密,豁免披露部分交易信息[3] 公司背景与业务布局 - 蓝耘科技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州等地设分子公司,2017年挂牌新三板[4] - 公司专注GPU算力解决方案与算力云服务,形成以GPU算力解决方案为基础、GPU算力云服务为核心的业务版图[4] -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
太猛了! 新三板公司签超37亿算力合同,与这些A股有合作
证券时报· 2025-03-06 10:08
公司重大合同 - 蓝耘科技全资子公司算优科技与X公司签署37.07亿元算力云服务协议,合同期限60个月,按月结算[2] - 该合同金额远超公司2023年全年营收4.09亿元[2] - 2023年12月公司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签署13.9亿元高性能智算集群算力服务合同[4] 业务转型与发展 - 公司2020年从系统集成、IT产品销售转型为GPU算力云服务提供商[3] - 主营业务分为算力云解决方案(服务互联网、金融、能源等行业)和GPU算力云服务(服务AIGC、科研机构等行业)[3] - 转型后营收从不足2亿元增长至突破4亿元,市值超15亿元[3] 行业合作布局 - 2023年11月与杭钢数科、浙文互联、京源云计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 - 2023年12月向合资公司浙文蓝耘采购6.72亿元算力云服务(持股50%)[5] 行业前景 - 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1037.3EFLOPS,2028年达2781.9EFLOPS[6] - 预计2025年中国智算服务市场规模79.5亿美元,2023-2028年CAGR为57.3%[6] - GPU在AI训练、科学计算等场景需求爆发式增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