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视制作
icon
搜索文档
《K-Pop猎魔女团》热播带动韩流热潮持续 GlobalX韩流音乐及文化ETF提供独特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 2025-07-23 12:22
电影《K-Pop猎魔女团》的市场表现 - 电影自6月20日上映以来持续占据国际排行榜主导地位 [1] - 首周在26个国家排名第一并在93个国家进入前10名 [2] - 观众群覆盖亚洲、美国及欧洲主要市场如法国、德国 [2] 韩国文化浪潮的全球影响力 - 电影热播证明韩国文化在全球舞台的持续影响力 [1] - 现象级文化输出预计带动韩国商品如化妆品及包装食品的海外需求 [1][2] - 全球曝光率提升将增强国际市场对韩国产品的认知与接受度 [2] 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 - GlobalX韩流音乐及文化ETF(03158)集中投资K-pop、内容制作、食品及美容行业 [1] - 电影中K-Pop明星吃杯面的场景可能利好三养食品(003230 KS)和农心(004370 KS) [2] - 剧中造型和妆容可能推动消费者对韩国美妆产品的兴趣 [2]
口碑票房双下滑,漫威总裁承认作品“过剩”
环球时报· 2025-07-23 06:49
漫威宇宙发展回顾与规划 - 2007至2019年12年间创作50小时故事内容,而2019年《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后6年创作超100小时内容,产量显著增加[3] - 近年作品口碑与票房下滑,2024年最佳反响的《雷霆特攻队》全球票房仅3.8亿美元[3] - 公司否认超英题材审美疲劳,归因于自身供应过剩,已大幅减产至每年不超过3部电影和1部真人剧集[3] 关键角色与演员更替 - 美国队长、钢铁侠等核心角色将重新选角,参考《007》系列演员更替模式[3] - 公司曾与罗伯特·唐尼商议其出演反派"毁灭博士"的提案[3] - 未确认瑞安·雷诺兹(死侍)与休·杰克曼(金刚狼)是否回归后续作品[3] X战警整合与未来计划 - 迪士尼并购二十世纪影业后,X战警将重启并融入漫威宇宙[4] - 新版《X战警》由杰克·施莱尔执导,计划2027年《复仇者联盟6:秘密战争》后推出[4] - 2026年《复仇者联盟5:毁灭日》将召回老版《X战警》角色[4] - 公司定位《复联4》为阶段终结,《复联6》为新起点,持续完善后续故事线[4]
专访与光同尘创始人陈发灵:AI重构影视行业生产逻辑 中国影视制作迎来“弯道超车”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23:53
AI技术对影视行业的影响 - AI技术正在重构影视行业的生产逻辑,从工具应用转向流程重构,带来效率革命 [1] - AI视频生成技术可将传统需要两三个月制作周期、几十万元成本的商业视频缩短至一周完成,成本降至原来的十分之一 [1] - AI技术使导演可直接向AI下达指令生成多版镜头供选择,大幅提升视频制作效率并缩小创意落地偏差 [2] - AI视频制作周期相比传统制作周期大幅缩短,成本降至30%,1-2周可完成传统1-3个月周期的项目 [3] AI视频生成的具体应用案例 - 与光同尘推出的全球首部纯AI连载动画《果果星球》由5人团队在2周内完成角色创建、世界观设计和第一集成片 [3] - 影视广告业传统预算和周期分别为100万元和90天,用AI后降至30万元和20天 [3] - 动画番剧制作传统需要300万元和180天,AI可降至50万元和30天 [3] - 商业产品视频传统需要30天周期和30万元预算,AI可5天完成,成本3-5万元 [3] AI视频生成的技术特点与局限 - AI擅长处理大场景、大视效、动画动漫风格内容以及非常规创意 [6] - AI打破传统影视制作高门槛,让创意者通过AI工具实现内容落地 [6] - AI生成视频存在"恐怖谷效应",2024年采用"真人实拍+AI背景"折中方案 [6] - 2025年AI人物生成技术实现质的飞跃,可完全替代真人演员达到商用标准 [6] 中国影视行业的机遇 - AI视频生成可能为中国影视行业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7] - 预计到2030年AI产出内容有望占市场总量三成以上,甚至半数互联网视频由AI完成 [7] - 2024年是AI视频应用发展元年,未来3-5年更多应用场景将逐步解锁 [7] 与光同尘的战略布局 - 公司定位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I影视集团,已在洛杉矶成立海外子公司Gleam [8] - 以东盟十国为突破口,在越南与当地产业链合作,在泰国与皇家学院共建AI影视实验室 [8] - 构建"产学研一体"闭环生态,将应用经验反哺教育,教育产能支撑创作,创作需求驱动研发 [8] - 与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发课程体系,自主开发智能体平台"与光AI" [9]
长剧短打 稻草熊娱乐破壁流量封锁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2 20:44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东应占综合亏损净额约人民币350万元至800万元 经调整亏损净额约人民币290万元至经调整纯利约人民币160万元[1] - 财务表现承压主要因上半年播出剧集以集数较少的"小而美精品化"创新剧集为主 剧集播出集数减少致使整体收入减少 而运营成本维持相对稳定[1] 剧集业务战略转型 - 公司执行剧集业务创新型战略 以"小而美精品化"内容创新为主 不断寻求业务转型和稳定发展契机[1] - 战略调整导致上半年财务表现承压 但业务层面亮眼 展示长视频制片商通过优质内容制作能力和产品结构创新突破市场流量分化困境[1] - 公司坚持"集大成·铸系列·焕新生"发展战略 为中长期稳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96亿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634.3亿元 2027年突破1000亿元 2024年各平台累计上线微短剧超3万部[3] - 行业趋势向短篇化升级 2025年上半年国产新剧上新137部 同比增7部 总集数3782集 同比减1.2% 平均集数27.6集 13-23集体量剧集部数同比增长200%[3] - 长剧集向微短剧转化成为行业难题 内容精品化及单集时长和剧集总数"向短迭代"成为趋势[3] 内容创新与播出成绩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剧集项目制作及排播节奏明显增快 播映剧集兼具长+短内容形式 适配移动端碎片化消费特质 以强情节密度和去支线叙事提升用户完播率[4] - 优质长剧《三叉戟2》播出期间爱奇艺站内最高热度值达7302 持续登顶飙升榜总榜榜首 稳居电视剧警匪榜前列 获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剧集榜收视榜第一、第二[4] - 平台类型化短篇精品剧集《漂⽩》仅14集 爱奇艺迷雾剧场开播六天热度破万 成为该剧场首个破万剧集 集均有效播放9336万登顶猫眼2025年上半年播映榜单[5] - 《乌云之上》以17集体量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双台联播 获双频道收视冠军 多次登顶猫眼剧集热度榜[5] - 8集短篇精品剧《在⼈间》被纳入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首部扶持网络剧 年度唯一一部集中扶持网剧作品 首部登陆美国翠贝卡影视节官方单元华语剧集[6] - 微短剧《祈安澜》和《⾈楫千⾥号歌来》入选北京⼤视听重点⽂艺精品项⽬ 获韩国釜⼭电视节⾸届亚洲微短剧⼤奖"最佳短剧⼚牌提名"[6] IP储备与开发 - 公司拥有多部优质待播剧集 涵盖多赛道、多类型、多题材 包括《⽃贼》《也许这就是爱情》《赴⼭海》《双轨》《夜不收》《唐砖2:云归喜事》《⼀场突如其来的爱情》《红尘四合》等[8] - 公司以优质IP为核心 对现有IP储备进行精品化、商业化多维度开发 探索IP转化的线上线下多元化商业路径[9] - IP系列化开发包括⻢伯庸系列作品、古⻰原著《七种武器》、⽿根原著《仙逆》以及公司原创IP《对酒歌》《奇⼈世界》等[9] 多元化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战略投资文旅基⾦间接参与大型线下文旅商业综合体运营和管理 探索文化娱乐产品开发边界及多元化收入拓展途径[10] - 致力于构建以优质IP为核心 拥有新消费产品、新⽂体旅消费场景开发和创造能⼒的娱乐集团[10]
蔡尚君《日掛中天》、舒淇《女孩》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
新浪财经· 2025-07-22 20:07
华语电影入围情况 - 两部华语片入围主竞赛单元竞逐金狮奖 包括蔡尚君导演作品《日掛中天》和舒淇导演处女作《女孩》[1] - 《日掛中天》由辛芷蕾 张颂文 冯绍峰主演 讲述昔日恋人重逢后揭开过往的故事[1] - 《女孩》由邱泽和汤毓绮主演 舒淇兼任导演和编剧[4] - 梁朝伟主演匈牙利导演伊尔蒂科·茵叶蒂作品《寂静的朋友》同步入围主竞赛单元[1][7] 国际名导新作阵容 - 主竞赛单元共22部作品 包含19部国际名导新作[8] - 开幕片为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蒂诺的《恩典》[8] - 韩国导演朴赞郁作品《无可奈何》由李秉宪和孙艺珍主演[8] - 吉尔莫·德尔·托罗新版《弗兰肯斯坦》 诺亚·鲍姆巴赫新作《杰·凯利》均入围主竞赛[8][11] - 乔治·克鲁尼与亚当·桑德勒参与主演《杰·凯利》[8] 展映单元亮点作品 - 卢卡·瓜达尼诺新作《猎杀之后》由朱莉娅·罗伯茨 安德鲁·加菲尔德主演[9] - 日本动画导演细田守新作《无尽的斯嘉丽》将在威尼斯首映[9] - 朱利安·施纳贝尔《但丁之手》汇聚奥斯卡·伊萨克 盖尔·加朵 杰森·莫玛等豪华阵容[9] - 格斯·范·桑特新作《死人开关》由阿尔·帕西诺和比尔·斯卡斯加德主演[9] 纪录片单元构成 - 索菲亚·科波拉执导纪录片《索菲亚眼中的马可》聚焦服装设计师马可·雅克布[9] - 沃纳·赫尔佐格《幽灵大象》 卢奎西亚·马特尔《乔科巴》同步参展[9] -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导演日记》与蔡明亮《回家》入选纪录片单元[9] 电影节基础信息 - 第82届威尼斯电影节于8月27日至9月6日在丽都岛举办[9] - 主竞赛评审团由美国导演亚历山大·佩恩领衔[9] - 中国演员赵涛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委[9]
华谊兄弟:电影《长安的荔枝》累计票房超2.8亿元
快讯· 2025-07-22 19:17
电影票房表现 - 华谊兄弟子公司参与投资的影片《长安的荔枝》自7月18日起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 累计票房收入截至7月22日17时约为2 8亿元 [1] - 该票房收入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 [1] 营业收入影响 - 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45 50万元至59 00万元 [1] - 影片仍在上映中 票房收入与公司实际可确认的营业收入存在差异 [1]
AI正式进军影视制作!争议声中奈飞(NFLX.US)率先试水Runway AI视频工具
智通财经网· 2025-07-22 09:19
萨兰多斯透露,奈飞首次在荧幕上运用该技术是在阿根廷剧集《永航员》中呈现建筑物坍塌的场景,他 未说明该镜头具体采用哪家AI软件制作,但知情人士表示该特效并非使用Runway软件完成。 智通财经APP获悉,奈飞(NFLX.US)已开始使用初创企业Runway AI的人工智能(AI)视频生成软件,在好 莱坞对这一技术争议不断之际试水新领域。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家流媒体巨头目前正将这家纽约初创企 业的工具用于内容制作。奈飞对此不予置评。 知情人士指出,迪士尼(DIS.US)也在测试Runway的技术,并与该企业就生成式AI工具的应用前景进行 过探讨。不过迪士尼发言人表示,目前尚无计划将Runway软件整合至其内容生产线。Runway同样拒绝 发表评论。 目前,娱乐产业正面临AI技术带来的深刻变革。随着奈飞和迪士尼等巨头尝试采用Runway的视频AI工 具(这一动向此前未被报道),业内从业者对技术颠覆的忧虑与日俱增。近期迪士尼就因版权问题起诉了 另一家AI视频初创企业Midjourney。但不可否认,AI技术确实能显著提升特效制作效率并降低制作成 本。 奈飞联席CEO泰德·萨兰多斯在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证实,公司已将AI应 ...
Manus撤离中国后谈经验教训;Kimi K2登顶;奈飞首次使用AIGC做特效
观察者网· 2025-07-21 09:07
Manus经验总结与AI智能体发展 - Manus联合创始人季逸超复盘创业经验,指出团队因前次创业教训选择"套壳"而非自研大模型,经历4次智能体框架调整才实现局部最优解 [1] - AI智能体的未来核心在于上下文设计而非单纯模型能力比拼,技术复盘未直接回应裁员及撤离中国市场等市场关注问题 [1] 中国开源模型全球领先 - Kimi K2、DeepSeek R1、Qwen3三个中国开源模型占据全球开源排行榜前三,领先谷歌Gemma3和Meta Llama4,Kimi K2登顶冠军 [1] - 榜单由数千开发者动态盲测投票生成,英伟达CEO黄仁勋多次认可DeepSeek、Qwen和Kimi为全球最领先开源模型 [1] 中国联通算力布局与业务进展 - 中国联通已建成上海临港、呼和浩特等万卡智算中心,正探索十万卡算力集群布局,年底智算规模将达45EFLOPS [2] - 50%用户选用"双千兆"服务,联通超清、云智手机等产品覆盖2.7亿用户 [2] 奈飞与达美航空AI应用 - 奈飞首次在电视剧《永航员》中使用生成式AI制作视觉特效,高管称技术可降本提质 [2] - 达美航空推进AI动态定价策略,计划全面取代固定票价模式,此前小范围测试成功 [2] 马斯克与SpaceX动态 - 马斯克宣布xAI将开发儿童版AI应用"Baby Grok",提供友好型内容但未披露具体功能 [3] - 特朗普政府审查SpaceX与联邦机构合同,因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破裂 [4][5] 链博会成果与供应链评价 - 第三届链博会达成超6000项合作意向,102家企业和机构已签署下届参展协议,签约量同比增50% [5]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中国供应链体系规模、复杂性及多样性为"世界级奇迹" [6] 消费电子与汽车行业动态 - 折叠屏iPhone或定价超15000元,采用三星OLED面板,电池容量5000-5500mAh,物料成本预计759美元 [6] - 极氪澄清"0公里二手车"质疑,称涉及车辆为折扣销售的展车,享新车权益 [6] - 法拉第未来新车Super One被指抄袭长城汽车高山车型,官网删除"高山9"描述,发布会1小时下定量10034台 [7]
从千年石刻到智能制造:解码渝西两区发展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7-19 20:08
文化遗产数字化 - 大足石刻研究院推动石刻艺术数字化 建成8K球幕影院与4K宽银幕影院联动的大足石刻数字影院 通过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开辟新路径 [3] - 大足石刻已完成75处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信息采集全覆盖 初步建成数字档案 景区依托人工智能 云计算等技术打造智慧景区 推出8K球幕电影 VR体验等项目 开发数字藏品 文创产品 形成线上线下孪生发展格局 [3] - 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提供360度全景石刻画卷 具有包围感 临场感 环绕感 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大足石刻的造像艺术之美 [3] 智能制造与产业升级 - 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内自动驾驶与科技影视产业亮点纷呈 自动驾驶汽车已实现落地运用 LED虚拟拍摄系统支持实时场景切换 为影视创作提供无限可能 [5] - 长城汽车重庆分公司焊装车间实现高度智能化 智能搬运机器人来回穿梭 焊装机器人灵活翻动机械臂 车间内大部分工作由机器人完成 [5] - 长城汽车重庆分公司生产的"长城炮"皮卡车每72秒下线一台 每3天创造2亿元产值 [5] 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 - 重庆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渝西两区在数字化 智能化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吸引海内外侨胞参访并探讨合作机会 [1] - 永川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升汽车产能 未来可在产品研发设计 质量控制和国际化方面创新更多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 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7]
奈飞正式启用AI制作影视特效,成本或降低90%
环球网· 2025-07-19 11:56
公司动态 - 奈飞首次在阿根廷科幻剧集《永航员》中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完成最终视觉特效镜头,标志着AI技术正式进入好莱坞核心制作流程 [1] - 制作团队通过内部创新团队Eyeline Studios开发的AI工具,将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建筑倒塌场景的制作速度提升10倍,成本降低90% [3] - 奈飞联合首席执行官泰德·萨兰多斯强调AI技术实现了预算范围内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效果 [3] 行业趋势 - 好莱坞面临成本困境,2024年制片大亨泰勒·佩里因担忧AI冲击就业叫停8亿美元工作室扩建计划 [3] - 奥斯卡提名影片《The Brutalist》因使用AI工具引发工会抗议 [3] - 狮门影业与AI视频平台Runway合作,使用经典电影库训练定制模型 [3] - OpenAI的Sora、谷歌的Veo等工具相继推出,可基于文本生成高质量视频片段 [3] - 华纳兄弟探索公司开放特定节目许可,迪士尼选择自主研发AI工具以保护IP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