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产业

搜索文档
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惠及百姓!透视重磅数据 解码数字中国“答卷”
央视网· 2025-08-15 12:11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3] - "东数西算"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中5个位于西部地区 [3][5] - 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数量将在2025年底扩大到50个左右 覆盖80%的省区市 [5] 数字公共服务成就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9][22] - 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1亿人次 [9][22] - 全国医保码用户超12亿人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9][22] - 全国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 [9][24] - 全国10.7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覆盖75%以上人口 [22] 数字经济规模与生态 - 2024年全国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19] - 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 [19] - 中央企业新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 [19] - 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 [21] 数字化应用普及 - 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12] - 建成万余家智能工厂 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 [26] - 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成为消费新潮流 [26] - 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广泛推广 [24]
市场化改革打出“组合拳” 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
经济网· 2025-08-15 11:06
8月14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 发展成就。记者从会上获悉,数据产业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024年数据产业规模较"十三 五"末增长117%,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当前,我国正体系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出政策"组合拳",推动海量数据优势不断转化为 国家竞争新优势。下一步,将持续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加快释放数 据要素价值。 持续完善数据基础制度 数据产业是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乘势而上、逐步壮大。据国家数据发展 研究院研究,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 117%,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数据产业链加速形成,数据"采存算管用"全链条焕新迭代,催生出"数据即服务""知识即服务""模型即 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年均增速 15.7%,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这背后离不开我国体系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出了一套政策"组 ...
数字中国成效显著 截至今年6月底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
经济日报· 2025-08-15 09:11
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 5G基站总数455万个、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数据产业规模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数据生产量达到41.06泽字节,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在国新办8月14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 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面深化数据要素 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数字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数据产业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及服 务等业态,是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新兴产业。"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市 场空间大,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当前,数据技术正从商业智能(BI)向人工智能(AI)加速演进,以数据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算法算力和 数据高度集成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数据驱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产业创新不断深化,数 据"采存算管用"全链条焕新迭代,催生出"数据即服务""知识即服务""模型即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研究结果 ...
共建数据流通技术底座,隐语开源社区扩容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5 08:44
社区升级与技术路线拓展 - "隐语·数据可信流通技术社区"由"可信隐私计算开源社区"升级而来 将覆盖隐私保护计算 可信数据空间 数据元件 数联网 区块链 数场等六大技术路线并推动多技术融合 [1] - 未来通过开源代码 共建标准和共创场景 为医疗 金融 城市治理 制造等领域提供一站式 可验证 可互联的数据流通技术底座 [1] 产业应用现状与挑战 - 数据可信流通在产业应用上存在"三重门"困境:共识难(技术实现不统一 规模化流通落地卡在"最后一公里") 标准难(标准修订周期长 颗粒度粗) 应用门槛高(技术难转化为易用生产工具) [1] 产学研合作与生态构建 - 蚂蚁密算 中电数据产业集团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华为 北京交通大学等机构共同发起升级 构建融合技术生态并逐步开放代码 [2] - 蚂蚁密算董事长韦韬表示 开源模式加速数字化革命 2022年7月蚂蚁开源隐语可信隐私计算框架 支持安全多方计算 联邦学习等同态加密技术 [2] 开源战略与行业赋能 - 扩容后的"隐语"社区将继续以开源开放方式降低技术应用门槛 推动技术互联互通与产业标准规范 重点赋能医疗 金融 城市治理 制造等领域 [2]
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数据市场快速成长,数字服务普惠便捷——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5 08:37
数字中国建设成就 - 中国在"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1]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较2020年增长5倍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较2020年增长34倍 [2] - 中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 - 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带动集成电路、通信网络设备、计算机等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3] - "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中5个位于西部 [3] - 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的1000亿增长至2024年6月底的30万亿,增长300多倍 [3] 数据产业发展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 [4] - 2024年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4] - 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年均增速15.7% [4] - 长三角地区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22.6%,集聚数据企业超过10万家 [5] 数字服务普及 - 中国网民数量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9.7% [6] - 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6] - 全国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 [6]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6] - 全国10.7亿人领取电子社保卡,覆盖75%以上人口 [7] - 全国5A级旅游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 [7]
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占全球总量60% 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
人民日报· 2025-08-15 08:24
数字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 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 [1] - 人形机器人 智能终端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1] - 集成电路形成覆盖设计 制造 封装测试 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 [1]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今年6月底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1] - 千兆宽带用户达2 26亿户 [1] - 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 [1] 数据产业发展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 [1] - 2024年数据产业规模达5 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1] - 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 [1] - 以数据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 算法算力和数据高度集成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 [1]
数字中国成效显著
经济日报· 2025-08-15 08:02
数据产业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及服务等业态,是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新兴产业。"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产业发展势头良 好、市场空间大,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5G基站总数455万个、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数据产业规模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 117%,数据生产量达到41.06泽字节,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在国新办8月14日举行的"高质量完 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面深化数 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数字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我们加快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建设。"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介绍,在公共数据方面,印 发了《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资源登记、授权运营、价格机制相关政策发布实施。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出台实施,省市两级制定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相关政策超过87项,政务数据共享、 公共数据开发和授权运营更加规范和高效。国家登记平台登记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快速增长,目前已经 覆盖超过78个国民 ...
数字中国建设有力支撑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 2025-08-15 07:44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 - "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 - 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数量将在2024年底扩大到50个左右,布局覆盖80%的省(区、市) [2] 数字公共服务发展 - 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领域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 [2]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2] - 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1亿人次 [2] - 全国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 [2] 数据市场生态 - 中央企业新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 [2]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2] - 一批从事数据标注、治理、交易服务等业务的企业快速成长 [2] - 数据流通交易日趋活跃,助推人工智能加快发展 [2]
数据产业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证券日报· 2025-08-15 07:10
为更好地推进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表示,面向"十五五"规划,国 家数据局将进一步聚焦高质量的标准构建、大规模的设施部署、市场化的生态运营,持续打造便捷高 效、自主安全、世界领先的国家级数据基础设施,有效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全国统一大市场 建设。 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之一,数据在推动"人工智能+"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高质 量数据集的建设至关重要。 本报记者 杜雨萌 "我国数据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大,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8月14日,国家发 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 布会上表示,据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研究,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 5.86万亿元,较"十三五"规划末增长117%,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数据产业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及服 务等业态,是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新兴产业。近年来,不仅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数据产业 链亦加速形成。 刘烈宏称,当前,数据技术正从 ...
数字中国成效显著 截至今年6月底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
经济日报· 2025-08-15 06:11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1] - 数据基础设施已建成25个城市节点 布局16个省份架构 7月底实现全面互联互通[3] - 数据基础设施接入超2000家主体 包括数据交易所/开发商等各类机构[3] 数据产业规模与发展态势 - 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1] - 长三角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22.6% 集聚超10万家数据企业[2] - 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 年均增速15.7%[2] 数据资源生产与开发利用 - 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 较"十三五"末翻一番 人均达2.2倍[4] - 国家登记平台覆盖78个国民经济大类 数据体量超6PB[4] - 打造70个"数据要素×"示范场景 覆盖智慧农业/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5] 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 - 数据技术从BI向AI加速演进 催生数据即服务/知识即服务等新模式[2] - 开展可信数据空间试点 布局22个行业和28个企业试点项目[4]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形成产业生态化集聚趋势[3] 数据应用场景成果 - 气象数据开发超1.4万个产品服务 支撑近13万个应用场景[6] - 政企数据合作实现道路信号灯智能调控 破解城市拥堵难题[6] - 服装企业利用消费数据实现柔性供应链 最快3天完成设计到发货[6] 数字化公共服务成效 - 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1亿人次 医保码用户超12亿人[7]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电子社保卡覆盖10.7亿人[7] - 全国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