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小小穴贴里的千年智慧
新华网· 2025-06-30 02:44
中医药行业需求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开放贴敷门诊预约仅5天已收到上千人次预约预计今年服务患者数量不少于去年的5万余人次 [1]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自6月21日开启预约已收到近6000人次预约 [1] - 温阳化痰穴贴作为北京市冬病夏治三伏贴专项工作指定用药供全市700余家医疗机构调剂使用 [1] 产品生产工艺 - 温阳化痰穴贴融合炒芥子细辛百部等六味药材炒芥子性温味辛能温肺豁痰利气细辛性温味辛擅祛风止痛温肺化饮百部性微温味甘苦助润肺下气止咳 [3] - 中药饮片经检验达标后粉碎成粉将蜂蜡蜂蜜和植物油等辅料在规定温度下熔融后倒入混合均匀的六种中药饮片药粉中制成软材 [4] - 软材使用压片机压制成片状后将圆形药片放入胶贴内装入包装袋 [4] - 生产环境洁净度原料质量药粉与辅料混合均匀性需严格遵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国家规范 [4] 产品功效原理 -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特色夏季人体阳气旺盛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此时机治疗阳虚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祛风散寒补益阳气 [5] - 三伏贴将中草药物熬成膏药油膏或将药物赋形做成药饼贴敷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使药物成分渗透吸收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症状 [5] 行业发展趋势 - 近年来从中式养生茶饮流行到中医药文化夜市出圈中医药走进现代生活 [7] - 现代技术手段演绎优质高效的伴奏传统医学智慧是经久不衰的主旋律 [7]
红色引擎驱动首都国企高质量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9 04:46
党建联建机制概况 - 由同仁堂集团、首旅集团、京能集团三家北京市属国企党委发起,成立一年后成员扩展至15家 [3] - 秉持"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优势叠加、协同发展"理念,推动组织链、产业链、服务链协同升级 [1] - 通过60余个合作项目落地,合作金额达2700万元,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4] 组织链赋能 - 构建"组织共建、人才共育、经验共享"党建共同体,覆盖千余个党组织和数万名党员团员 [4] - 开发"智慧党建管理系统"提升标准化水平,同仁堂与京能集团共享该系统强化组织保障 [6] - 实施"共育共建共成长"人才战略,同仁堂与首旅集团联合培养"党建+业务"复合型人才 [6] 产业链创新 - 同仁堂与首旅集团推出"中轴食礼"四季酒、"熬夜元气茶"等药食同源联名产品,打造"中医药+文旅"新模式 [7] - 京能集团与同仁堂共建大兴生产基地综合能源服务项目,获评北京市党建引领新能源示范基地 [7] - 催生健康养老、智慧文旅等新业态,推动中医药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11] 服务链升级 - 同仁堂互联网医院通过京能"工家云"平台提供特惠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并增强员工服务 [7] - 举办惠民大集活动,同仁堂"药膳礼盒"、全聚德烤鸭等老字号产品实现销售额增长 [9] - 发行超5万册《养老服务手册》,联合《养生堂》开展社区健康科普活动 [10] 成员扩展与协同 - 新增北京一轻控股、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4家单位,形成跨行业生态共建 [11] - 新成员计划发挥AI技术、轻工制造等优势,为联建机制注入创新基因 [14] - 同仁堂董事长表示机制已推动资源整合、降本增效及文化IP开发 [15] 机制成效与展望 - 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形成可复制的"红色生态圈"模式 [11] - 北京市国企党建研究会肯定其在医疗养老、金融科技等领域的融合成果 [15] - 未来将持续深化协同发展,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16]
非遗焕新 京冀联动 北岸吉市开启文化消费新场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7 20:57
文化市集创新模式 - 北岸吉市以"非遗走进生活"为核心理念,融合历史名园风貌与非遗传承项目,构建"看学做买晒"的消费动线,成为京城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新地标 [1] - 市集通过竹编、剪纸、香囊制作等非遗技艺展销区与亲子互动的皮影DIY项目,结合潮流文创产品如纯金银錾刻装饰画、北海公园主题蔚县剪纸等联名产品,吸引消费者 [3] - 活动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创业团队启动"非遗传承人宣传计划",通过平台扶持推动文化可持续发展 [3] 区域协同与跨界合作 - 京冀文旅协作推出"荷风拂塔・京冀'鲜'行"主题活动,联动河北省安新县赵北口镇在北海公园北岸吉市设白洋淀风物展售专区,呈现8大类50余种非遗制品 [5] - 仿膳茶社推出"菡萏茶话"荷花主题非遗手工下午茶及"淀泊寻鲜"系列茶点,搭配非遗手工体验和白洋淀农副产品展销,实现文旅融合 [5] - 仿膳与北京同仁堂达成深度老字号联盟合作,推出仿膳香礼及四季酒,并设计老字号联盟柜台,消费者可获赠香囊材料包体验DIY草本香囊制作活动 [7] 商业模式创新 - 北岸吉市采用"文化展示+消费帮扶+产业联动"模式,既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也为京津冀乡村振兴与老字号联盟创新发展提供示范样本 [9] - 仿膳与同仁堂以"药食同源"为理念,探索联名养生糕点研发,实现"饮食养生+非遗手作"的跨界融合,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入现代消费场景 [7] - 市集将持续常态化运营,通过非遗技艺活态展示与区域协同创新,形成可持续的文化消费生态 [3][9]
片仔癀入选首批中医药中华老字号研学推介名录 解锁文化传承密码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10:13
博览会概况 - 第九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以"国货潮品,历久弥新"为主题,汇聚全国26个省市逾600家老字号企业参展 [1] - 博览会旨在探索老字号出海新路径,通过搭建护航体系和全球推介布局助力老字号破圈发展 [1] - 片仔癀作为首批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在中医药国粹展区展示大健康产业全系列产品,吸引大量观众互动 [1] 中医药行业动态 - 2025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发展大会聚焦构建"文化传承+科技赋能+集群联动"的中医药集聚发展体系 [2] - 大会发布首批"岐黄十二宫"研学推介名录,片仔癀与同仁堂、云南白药等12家老字号入选 [2] - 中医药研学通过沉浸式体验成为文化活态传承载体,片仔癀将参与研学基地与博物馆建设 [2] 公司战略布局 - 片仔癀通过产品矩阵展示和战略会议双路径,实现中医药文化守正创新 [3] - 公司以研学基地为支点整合顶尖资源,打造标杆性研学体系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3] - 战略目标包括提升中医药国际传播效能,增强中国在全球健康治理体系的话语权 [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团走进璧山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6-26 00:28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团璧山行 - 专家团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技术研讨等形式对接指导健康管理、生物制药与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等6个领域的9个重点项目 [1] - 活动旨在为璧山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1] - 川渝两地人社部门五年来选派专家下沉60余个市(州)、区(县)开展智力服务 [2] 璧山区产业发展战略 - 积极探索"中医药+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传统医学文化与现代健康生活有机融合 [1] - 大力推进生命科学产业创新发展,依托中新生命科技城建设构筑生命健康产业创新链条 [1] - 计划深化专家智库建设,建立常态化咨询机制 [2] - 将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体系,加速创新要素集聚 [2] 医疗健康领域合作 -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丁显平在璧山医院举办《中医与细胞治疗》讲座 [1] - 提出"中医重在调理、干细胞重在再生修复,两者搭配是最好的治疗手段"的观点 [1] - 璧山区优化"璧玉计划"人才政策,构建全链条服务保障体系 [2] 政企合作机制 - 建立健全政府、企业、专家"三方合作"常态化机制 [2] - 为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服务保障 [2]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团是全国首个跨区域常态化专家服务平台 [2]
成员单位扩大至15家 “党建引领产业创新联建机制”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北京商报· 2025-06-25 20:23
联建机制发展情况 - 联建机制由同仁堂集团、首旅集团和京能集团三家北京市属国企发起,一年内成员单位从3家扩大到15家 [1] - 成员单位共同探索产品与服务升级新思路,开展联建共建活动,在党建共建、业务共促、稳增长、促消费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1] - 联建机制通过产品公司相互扶持和兄弟企业协作,激发创新潜能,拓展经营销售渠道,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1] 联建机制成果 - 成员单位已落地合作项目60余个,合作金额近2700万元 [2] - 7家联建单位举办7场新春大集展卖活动,吸引超6000人次参与,销售火爆,助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2] - 联建机制在实践中探索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取得丰硕党建工作成果,实现党建创新与业务实践双丰收 [2] 联建机制活动内容 - 在"党建引领产业创新"惠民大集上,同仁堂集团推出"熬夜元气茶""药膳礼盒"等中医药大健康养生产品,吸引众多市民 [3] - 首旅集团、一轻控股等成员单位带来老字号美食、特色日用品,京能集团、北京农商银行等企业现场为市民推介答疑 [3] - 未来将开展"党报进社区""党建联建进社区、进企业、进高校"等活动,推动国企优质产品惠及民生、提振消费 [3] 联建机制意义 - 联建机制源于成员单位对"党建引领创新发展"的共同需求,通过产业联动迈出新步伐 [1] - 成员单位着力破解党建与生产经营"两张皮"问题,形成"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1] - 在产业链上深挖企业文化内涵、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做强健康养老产业链,在服务链上优化服务供给,助推消费 [2]
第九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圆满收官
齐鲁晚报· 2025-06-25 16:26
平台化能级跃升 - 博览会规模达3.5万平方米,涵盖各省团组、中医药国粹、中华名酒等多元主题展区,吸引26省市627家企业参展,包括青岛啤酒、漳州片仔癀等行业领军品牌[3] - 现场活动丰富:东阿阿胶中医义诊、鲁味斋挑战赛、青食互动游戏、崔字牌晃酱比赛、周村烧饼古法烤炉展示等,结合限量促销带动人气[3][4] 全球化开放突破 - 发布"内外贸融合行动",签署《山东外贸优品全国市场融合发展备忘录》,启动供应链共建行动,推动民族品牌与外贸优品协同发展[6] - 首届中华老字号全球伙伴大会吸引20国69位境外代表参会,推出"推介官+护航员"模式,英国、德国等商协会负责人被授予"中华老字号全球推介官"[8] - 启动"老字号出海护航计划",覆盖支付、物流、合规等全服务链,与20国采购商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促成现场精准对接[10] 产业化生态深耕 - 中医药展区由东阿阿胶承办,同仁堂、云南白药等知名企业参会,聚焦集聚发展、商文旅融合及国际传播议题[12] - 发布中医药品牌文化赋能工程、全球共建计划等举措,推出"岐黄十二宫"研学名录,签署《商文旅融合共建倡议书》[14] 时代化创新表达 - "城市礼物"大赛遴选出超意兴、野风酥等40款兼具文化价值与商业创意的老字号产品,推动产品提档升级[16] - 举办城市手伴设计分享会,探讨老字号IP重构、知识产权保护及创新营销策略,助力品牌焕新[18] 综合化价值彰显 - 展期客流量超8万人次,现场销售额2657万元,线上销售额3813万元,意向订单额7.8亿元,带动周边行业收入近5000万元[20] - 中央及省市级媒体集中报道,浏览量超8000万人次,显著提升品牌及博览会影响力[20] - 博览会聚焦全球化布局、中医药生态构建、文化力焕新三大维度,成为行业创新升级标杆[21]
新中医发展促进专委会年会蓉城落幕
经济网· 2025-06-24 17:08
行业动态 - 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暨不孕不育生殖健康巡讲专家行总结会议及高峰论坛在成都举办 汇聚全国中医药及生殖健康领域专家 探讨不孕不育防治策略与中医药创新应用 [1] - 会议聚焦三大战略行动 新增专家委员强化基层人才梯队 表彰一线医生致敬"健康守门人" 开设不孕不育专题授课促进技术下沉 [3]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中医发展促进专业委员会自2024年4月启动"不孕不育生殖健康巡讲专家行"活动 已成功帮助五千多个家庭打破生育困局 [5] 公司举措 - 好医生集团将打造以沈阳清宫药业为核心的"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基地" 融合中医药底蕴与前沿技术 加速优质资源下沉 为基层医生提供更优培训与技术平台 [5] - 专委会举行新增委员聘任仪式 为一批新加入的专家学者颁发委员证书 [6] 技术发展 - 中医药在调经促孕 改善内膜容受性等领域具独特优势 中西医协同需突破"中医慢 西医快"的思维固化 通过"针药结合" "针械联合"等精准融合模式 实现"1+1>2"的疗效 [5]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曾倩系统介绍了不孕症的中西医定义界定 中医视角理解的核心病因病机 诊断思路与关键检查手段 [6] 行业影响 - 会议达成的共识与发展路径 将为提升生殖健康服务水平 服务国家人口战略注入强劲专业动力 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实现 [7]
香港中医药管委会:中成药过渡性注册制度6月30日结束
智通财经网· 2025-06-24 17:07
香港中成药注册制度更新 - 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宣布中成药过渡性注册转为正式注册的审批工作全部完成,过渡性注册制度将于6月30日结束,此后所有在港销售的中成药须持有效正式注册 [1] - 过渡性注册期间累计受理14172宗HKP申请,核准9150宗HKP,其中6174宗成功转为HKC,2976宗未获HKC [1] - 未获HKC的原因包括申请人未能提交所需资料、自行撤回申请或被取消HKP资格 [1] 注册制度具体要求 - 根据《中医药条例》,所有中成药必须经中药组注册,符合安全、品质及成效三方面严格要求方可在港销售、进口或管有 [1] - 过渡性安排允许1999年3月1日前已在港制造或销售的中成药持HKP在申请HKC期间继续销售 [1] 过渡期延长与最终期限 - 因业界适应期及疫情影响,中药组多次延长提交注册资料期限,最终决定所有HKP转HKC个案须于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 [2] - 逾期未完成的HKP将被取消,相关产品不得继续在港销售、进口或管有 [2] 行业影响与官方表态 - 香港中医药管委会主席表示过渡性注册制度结束标志着在港销售中成药均严格符合安全、品质及成效性要求,并满足包装及说明规范 [2] - 全面实施中成药注册制度增强了社会对香港中药监管体系的信心,推动本地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巩固香港作为中医药国际化枢纽的地位 [2]
“数据要素×”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新华社· 2025-06-24 15:51
数据要素×行动成效 - 国家数据局介绍"数据要素×"行动开展一年多来取得阶段性成效,挖掘出一批优秀数据开发利用解决方案,有效推动各行业领域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1] - 行动以试点建设为牵引,部署开展了金融服务、气象、中医药等领域"数据要素×"试点,加快破解行业内数据汇聚、流通、使用等环节堵点卡点难点 [1] - 发布两批共48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促进以数据破解行业发展难题、以数据助力行业焕新提质 [1] - 启动"数据要素×"大赛,去年吸引超过1.9万支队伍约10万人参赛,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高价值的数据开发利用项目 [1] 各行业数据要素应用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展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2] - 中国气象局构建覆盖全球、区域、局地的数据产品体系,向社会开放5批12类100余种气象数据,累积向130多万用户提供13PB气象数据,支撑20余个行业和领域创新开发应用气象数据 [2] - 中国证监会稳步推进数据要素在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2] - 国家文物局持续扩大文物基础数据规模,建成文物保护领域首个科学数据中心 [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国家数据局将联合各部门持续深入推进"数据要素×"行动,从典型应用场景入手,加快挖掘更多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新模式新路径 [2] - 希望更多企业能够参与到相关试点、案例遴选及大赛活动中来,共同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为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