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
搜索文档
陈刚会见杭州锦江集团董事局主席钭正刚
广西日报· 2025-06-12 10:36
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发展 - 广西正加快推进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化、规模化、绿色化、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1] - 广西矿产资源丰富 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 [1] - 广西迎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广西加强与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 唱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1] 锦江集团在广西的业务布局 - 锦江集团将立足地方所需 持续拓展在桂业务布局 [2] - 公司加快推进百色田东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 [2] - 公司推进崇左龙州生态氧化铝项目建设 [2] - 公司积极拓展东盟化工、有色金属产业市场 [2] 双方合作重点 - 广西希望锦江集团参与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 [1] - 广西希望公司优化在桂化工新材料、铝产业投资布局 [1] - 广西希望公司提升产业集聚度和核心竞争力 [1] - 锦江集团表示将在前期紧密合作基础上继续深化合作 [2]
双碳目标下上市公司抢滩循环经济 DaaS模式助企业降本97%
搜狐财经· 2025-06-11 11:58
循环经济行业发展趋势 -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循环经济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和市场价值 [1] - 多家上市公司正积极布局循环经济领域,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1] DaaS模式创新应用 - 凌雄科技作为DaaS行业头部企业,提供设备获取、技术服务、设备回收与管理等全栈式服务,显著提高IT设备利用率 [3] - DaaS解决方案可帮助企业减少97%以上的首期投入,三年内节省30%左右运营成本 [3] - 每回收一台设备就少浪费一台,每出租一台就少生产一台,体现"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理念 [3] 多元化循环经济模式案例 - 古麒绒材将上游养殖屠宰行业副产品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并持续深耕羽绒材料主业 [4] - 英科再生掌握泡沫减容和PET"瓶到瓶"领域关键技术,未来将拓展至PE、PP、HDPE等多品种塑料循环利用 [4] - 明泰铝业形成"原料回收-熔炼再生-精深加工"全产业链闭环,再生铝产品占比不断提升 [4] - 再生铝产品具有绿色低碳优势,能降低碳排放和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4]
锚定“双碳”目标 多家上市公司发力循环经济
证券日报网· 2025-06-11 10:07
循环经济与绿色低碳发展 - 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发力循环经济 探索环保 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 低碳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1] - DaaS行业是循环经济和绿色低碳的典型代表行业 凌雄科技作为头部企业采用创新的DaaS模式 让IT设备在全生命周期中持续创造价值 [1] - 相较于传统IT设备采购模式 DaaS解决方案可帮助企业减少97%以上的首期投入 在三年内节省30%左右的运营成本 [1] 凌雄科技的DaaS模式 - 公司提供设备获取 技术服务 设备回收与管理等全栈式服务 显著提高IT设备利用率 [1] - "每回收一台设备 就少浪费一台 每出租一台 就少生产一台"的理念体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1] - 公司每一台设备的循环使用 每一次服务的低碳化创新 都在为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1] 其他循环经济代表企业 - 古麒绒材将上游养殖屠宰行业副产品进行无害化 资源化再利用 公司将继续深耕羽绒材料主业 加大清洁生产 技术研发 客户开拓投入 [2] - 英科再生专业致力于再生塑料的回收 再生和利用全产业链业务 已掌握泡沫减容和PET"瓶到瓶"领域关键技术 [2] - 明泰铝业构建"原料回收-熔炼再生-精深加工"全产业链闭环 再生铝产品占比不断提升 具有绿色低碳优势 能降低碳排放和生产成本 [2] 行业拓展与战略 - 英科再生将在夯实PS PET塑料回收与利用基础上 纵向拓展至PE PP HDPE等多品种塑料循环利用 横向拓展到多材质资源再生领域 [2] - 明泰铝业通过推广再生铝产品应用 不仅能降低碳排放 还能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带来更高利润空间 [2]
【行业深度】一文洞察2025年中国循环经济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9 10:37
行业概述 -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旨在将传统单向线性经济转变为闭环式循环经济 [3] - 按资源循环利用层次可分为资源回收利用、能源回收利用、物质循环利用等,按产业领域可分为工业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服务业循环经济等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循环经济行业市场规模为46366亿元,同比增长13.71% [2] -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5万亿元的目标 [2] 政策支持 - 国家出台《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构建全链条支持框架,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产业准入标准 [2] - 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推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落地 [7] 技术进步 - AI分拣系统和区块链溯源平台的应用使回收成本降低40%,分拣精度提升至95%以上 [2] - 生物冶金、高温分解等技术突破推动钢渣微粉替代水泥熟料比例达30%,磷石膏制硫酸年产能达60万吨 [2]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90年代至2003年为理念倡导与初步实践阶段,1994年首次使用"循环经济"一词,1995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颁布 [6] - 2004年至2015年为国家决策与全面试点阶段,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两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7] - 2016年至今为全面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三五"规划将循环经济纳入国家战略,2021年《"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布 [7]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废弃物和自然资源)和设备(废弃物收集设备、处理设备、资源加工设备等) [8] - 产业链中游为加工与再利用环节,下游终端环节包括资源回收、二手交易和资源共享等 [8] 企业布局 - 相关上市企业包括格林美(002340)、中再资环(600217)、英科再生(688087)、怡球资源(601388)等 [3] - 中国资环集团等龙头企业已布局东南亚、欧洲市场,参与国际资源循环体系构建 [2] 挑战与机遇 - 技术瓶颈如芯片级稀土提取等高端技术仍依赖进口 [2] - 低值可回收物如废玻璃、废旧纺织品回收率不足30%,需政策补贴驱动 [2] -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将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 [2]
土豆片变清洁能源 第三届碳博会聚焦循环经济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08 20:36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6月8日电 做薯条薯片剩下的土豆皮,送进沼气发酵罐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最终变成符合标准要求的高品质甲烷——在最近召开的第三届上海 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循环经济平行论坛上,有关方面发布的《上海市循环经济典型案例集》,展示了循环经济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巨 大空间。 当前,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凯在论坛上预测:"到今年年底,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碳减排的综 合贡献率将超过30%。" 源头减量案例选取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上海嘉麟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等5个案例,着重体现了优秀企业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再生材料 使用比例、减少生产端废弃物产生方面所作的努力,既包括纺织、轮胎、电气等传统领域,也涉及涂装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兴领域。 循环再利用案例收录了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璞跃中国、英格卡购物中心中国等13家优秀企业,覆盖回收共享体系建设、再制造再利用、资源化利 用、宣传活动等各类优秀实践做法,涵盖二手商品、废旧设备、金属与非金属无机废弃物、有机质等各类废旧物资。 以百事松江工厂为例,其生产线上每天都会产生3类废料:不 ...
从一个纸杯到轴承机械循环发展,碳博会展示前沿绿色实践
新京报· 2025-06-06 19:47
碳博会概述 - 第三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展示全生命周期循环模式 涵盖绿色设计、生产、回收和利用 最大化资源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1] - 活动包含主题展览、论坛和贸易对接三大板块 聚焦碳中和路径 四大平行论坛涉及碳双控体系、循环经济、绿色出海和能源转型 [1] 循环经济实践 - 上海市发布《2025年循环经济案例集》 分类为全生命周期、源头减量和循环再利用案例 体现企业从合规转向主动创值 [1] - 案例覆盖航运、交通、化工等领域 展现循环经济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统一 [1] 绿色出海趋势 - 绿色转型成为企业国际竞争核心引擎 需突破贸易壁垒并推动产业链低碳化 [2] - 专家指出绿色方案驱动全球贸易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出海需强化可持续实践 [2]
研判2025!中国循环经济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在政策驱动与技术革新下高速发展,正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并拓展国际市场[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9 09:34
行业概述 -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旨在将传统单向线性经济转变为闭环式循环经济,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2] - 按资源循环利用层次可分为资源回收利用、能源回收利用、物质循环利用等,按产业领域可分为工业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服务业循环经济等[2]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90年代至2003年为理念倡导与初步实践阶段,1994年首次使用"循环经济"一词,1995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颁布推动废弃物综合利用[4] - 2004年至2015年为国家决策与全面试点阶段,2004年循环经济纳入国家战略,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5] - 2016年至今为全面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三五"规划将循环经济纳入国家战略,2021年《"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布提出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5万亿元[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等)和设备(废弃物收集设备、处理设备、资源加工设备等)[8] - 中游为加工与再利用环节,下游包括资源回收、二手交易和资源共享等[8]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循环经济行业市场规模为46366亿元,同比增长13.71%[12] -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5万亿元的目标[12] - AI分拣系统、区块链溯源平台的应用使回收成本降低40%,分拣精度提升至95%以上[12]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业务覆盖废钢、动力电池、电子废弃物等六大领域,年处理能力超千万吨级[14] -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实现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1%,规划未来回收规模达100万吨[14]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3.08亿元,同比增长5.86%,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增长15.75%[16] - 中再资源环境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55亿元,同比增长46.24%,归母净利润-204.62万元,同比下降156.95%[18]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方面,AI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废弃物识别分类,区块链技术用于全链条追溯[20] - 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将完善法律法规、提供财政支持和加强园区示范效应[22] - 市场需求方面,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工业副产物利用将成为重要增长点[23]
党外人士大调研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全国工商联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新华网· 2025-05-28 19:29
民营经济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 将于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1] - 全国工商联受中共中央委托开展"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主题调研 由主席高云龙带队在天津 山西实地考察 [1][4] 天津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天开高教科创园已注册3502家企业 其中90%以上为民营企业 吸引北洋海棠基金等头部投资机构入驻 [1] - 天津大学校友企业家发起北洋海棠基金 看重当地人才支撑 巨大市场和完整高效供应链优势 [2] - 荣程集团从钢厂废弃物回收起步 已发展为多领域融合的大型民营企业 通过智慧运输大数据平台提升物流效率 [2] 山西民营企业创新实践 - 方盛液压年均加大科研投入 通过自主研发降低生产成本 多款产品进入稳定性测试阶段 [3] - 百信信息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国产服务器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3] 产业升级与投资方向 - 调研组建议传统产业瞄准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 大型民企应带动上下游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投资比重 重点布局基础设施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人工智能等领域 [3][5] 政企协同发展机制 - 政府部门座谈会建议以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契机 挖掘消费潜力与扩大有效投资并重 形成经济良性循环 [5] - 通过提高居民收入 完善社保体系 培育新消费热点等方式刺激消费 同时增加对民生领域的投资力度 [5]
鞍山“五业并举”助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辽宁日报· 2025-05-19 09:06
鞍山市工业经济表现 - 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 高于全省7.7个百分点 位列全省第二[1] - 辽宁雨森卫生用品二期项目投产后年产能达18.5万吨 年产值突破30亿元[1] - 工业振兴战略推动形成"传统+特色+新兴"多元产业矩阵[1] 传统产业升级举措 - 钢铁产业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16.3% 规上增加值同比增长9.2%[2] - 西鞍山铁矿等重点项目推动产业链高端延伸[2] - 菱镁产业实现绿色智能转型 从原料输出转向全产业链发展[2] - 循环经济建成东北最大废钢加工集群 资源综合利用年产值超百亿元[2] 特色产业发展 - 先进装备制造 特色消费品和精细化工三大产业向智能化 绿色化 高端化发展[2] - 实施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推动产业升级[2] 新兴产业突破 - 钠离子电池示范电站建成 多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2] - 氢能产业园 智能算力中心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2] 未来发展规划 - 紧盯"双过半"目标实施技术 数字 节能 环保 安全改造工程[2] - 通过防减量 做增量 抓变量策略稳定工业大盘[2]
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将首设民营经济专区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20:04
博览会概况 - 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将于6月5日至6月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旨在全面展现绿色低碳领域技术成果最新进展和未来探索方向 积极促进绿色低碳贸易对接和产学研合作 推动绿色低碳理念深度融入产业发展与日常生活 加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 - 博览会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 由主题展览、系列论坛、贸易对接三大板块构成 [1] 主题展览 - 主题展览覆盖能源转型、低碳交通、节能增效、循环经济、低碳服务、实践探索六大板块 [1] - 设立上海市各行政区专区、一体化解决方案专区、"两新·焕新"专区、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专区、生物柴油推广应用专区、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专区和省市绿色低碳联合展区 各专区以"小而精"的规模 实现"专而强"的突破 [1] 民营经济专区 - 本届博览会首次打造民营经济专区 集结了一批专注于碳中和多元应用场景的专精特新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 打造"绿色新势力" [2] - 从生产端的工艺革新到消费端的场景应用 从技术突破到模式创新 本届博览会正通过民营经济的蓬勃创造力 勾勒出产业绿色转型的清晰图景 [2] - 这些企业在细分赛道上精耕细作 更主动对标国家"双碳"战略 为工业制造、交通运输、数据服务等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实操范本 [2] 绿色出海专题 - 本届博览会重磅打造"绿色出海"系列品牌活动 通过平行论坛+《服务指南》+导航图+贸易对接等多种形式 构建覆盖全链条的国际化服务生态 为企业破解出海痛点提供"绿色方案" [2] - 从规则对接的"破冰行动"到产业落地的"精准导航" 从前沿趋势的"思想盛宴"到供需匹配的"实效平台" 本届博览会的"绿色出海"专题板块旨在打造跨境绿色经济的连接器 助力中国企业与全球绿色经济规则深度融合打开新通道 [2] 贸易对接 - 贸易对接主题聚焦热点行业领域 包括"绿色金融""绿色供应链""绿证绿电""绿色出海"和"重点省市推介" [3] - 配对形式包括"一对多"专场宣介会和"一对一"洽谈 通过展前双向选择、展期面对面洽谈 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贸易对接 助力企业实现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