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5 06:10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较2020年增长5倍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较前期增长34倍 [2]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 - 数字基础设施带动集成电路/通信设备/服务器等产业链发展 [3] - 超前部署推动网络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业态发展 [3] - "东数西算"工程布局八大枢纽 其中5个位于西部 [3] 人工智能与数据消耗 - 日均Token消耗量突破30万亿 较2024年初1000亿增长300倍 [3] - 数据技术从商业智能(BI)向人工智能(AI)加速演进 [5] - 上市数据企业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 年均增速15.7% [5] 数据产业规模与生态 - 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 [5] - 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5] - 长三角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22.6% 集聚企业超10万家 [5] - 数据产业涵盖采集/存储/流通/安全治理等全链条业态 [4] 数字化应用普及 - 网民数量达11.23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79.7% [6] - 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1亿人次 [6] - 医保码用户超12亿人 跨省就医结算惠及5.6亿人次 [6] - 电子社保卡覆盖10.7亿人 占人口75%以上 [6] - 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100% [6] 产业转型与创新 - 5G+工业互联网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智造转型 [3][4] - 农村电商发展使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 [3] - 即时零售/智能网联汽车/微短剧等新业态持续涌现 [6]
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占全球总量60%
人民日报· 2025-08-15 06:10
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突破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1] - 人形机器人及智能终端领域持续取得技术突破 [1] - 集成电路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 [1]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截至2024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1] - 千兆宽带用户规模达2.26亿户 [1]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 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 [1] - 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1] - 产业生态以数据挖掘、融合应用及算法算力高度集成为特征 [1] 研发投入与创新活力 - 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 [1] - 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1]
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占全球总量60%
人民网· 2025-08-15 06:09
本报北京8月14日电 (记者王云杉)记者8月14日从国家数据局获悉: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 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 60%,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集成电路加快布局,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 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千兆宽带 用户达2.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 我国数据产业快速发展,市场空间大,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的研究数 据显示: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 117%,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以数据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算法算力和数据高度集 成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 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相关报道见第二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5日 01 版) ...
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占全球总量60% 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50
我国数据产业快速发展,市场空间大,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的研究数 据显示: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 117%,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以数据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算法算力和数据高度集 成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 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记者8月14日从国家数据局获悉: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我国人工智 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等 领域不断取得突破;集成电路加快布局,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千兆宽带 用户达2.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
国家数据局:数据产业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证券日报· 2025-08-15 00:12
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 数据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规划末增长117% [1] - 数据产业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等业态 [1] - 数据技术正从商业智能(BI)向人工智能(AI)加速演进,产业生态以数据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算法算力和数据高度集成为主要特征 [1] 数据产业链创新 - 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规划末增长79%,年均增速15.7%,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1] - 数据驱动技术创新催生出"数据即服务""知识即服务""模型即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 [1] - 数据"采存算管用"全链条焕新迭代,推动应用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化 [1] 数据流通与基础设施建设 - 国家数据局计划部署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形成产业生态和规模优势 [2] - 将聚焦高质量标准构建、大规模设施部署、市场化生态运营,打造便捷高效、自主安全、世界领先的国家级数据基础设施 [2] -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是推动"人工智能+"的关键,截至今年6月底已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总体量超过400PB [3] 数据交易市场表现 - 今年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3328个,同比增长70%,人工智能领域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 [2] - 截至今年6月底,各地高质量数据集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数据交易机构挂牌的高质量数据集总规模达246PB [3] - 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推动数据交易需求攀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成效显现 [2][3] 未来发展方向 - 国家数据局将通过体系化布局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重点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领域数据高地 [3] - 推动全社会强化数据要素价值认同,培育"为优质数据买单"的市场共识,加快数据要素价值共创 [3]
事关算力,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23:02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4]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较2020年增长5倍 [4]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较2020年增长34倍 [4] 数字技术创新突破 - 集成电路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 [5] - 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 覆盖1200多类产品 [5]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领域不断突破 [5] 数字经济发展成就 - 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2] - 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5] - 建成万余家智能工厂 覆盖超80%制造业行业大类 [5]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2024年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 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8] - 支持各地开展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先行先试 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6] - 数据交易机构挂牌高质量数据集总规模达246PB 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 [10]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 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 总体量超400PB [10] - 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训练占比超60% 部分模型达80% [10] - 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数据高地 [11] 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 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 全球占比26.67% [2] - 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 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 [2][6] - 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核心要素 支撑模型进化驱动行业智能化 [11]
广州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50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4 21:21
全球数字经济增长预测 - 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8% [1] - 2025年广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突破5000亿元 同比增长约10%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5% [1] 广州数字经济现状 - 2024年广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4470.30亿元 同比增长9.8% 占全市GDP比重14.41%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61.3% [3] - 累计开通5G基站超10万座 5G用户达2098.8万户 5G个人用户普及率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 [3] - 人工智能领域30家企业被评为广东省大数据骨干企业 13家被评为人工智能骨干企业 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3] - 14个行业大模型通过备案 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集聚超3.6万家企业 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3] - 低空经济企业超4000家排名全国第二 2024年直播电商零售额达5171亿元 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超1400万个 [3] 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呈现新技术加速迭代 万亿级市场蓝海开启 重点城市布局兑现三大特点 [4] - 具身智能有望成为新一代高科技终端产品 处于中试验证向产业化过渡阶段 [4] - 人工智能正由单一能力向通用智能演进 大模型原生应用激增 具身智能 脑机接口加速发展 [4] - 国产大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民生服务 生物科学等领域 [4] 广州数字经济未来规划 - 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 "+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为双引擎的"一体两翼"体系 [5] - 人形机器人产业3-5年培育稳固产业链群生态 近期优先工业场景协作应用 中期拓展现代服务业场景 中远期实现千行百业运用 [5] - 系统建设数据流通 交易 计算等基础设施 依托琶洲 南沙等平台培育产业集群 [5] - 强化人工智能大模型核心技术攻关 实施"大模型+"行动 在智能网联汽车 智慧医疗等领域建立创新联合体 [5] - 加大半导体 智能网联汽车 量子科技等领域布局 助力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5]
国家数据局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人民网· 2025-08-14 21:1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4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 中国建设发展成就。 【截至6月底,日均Token消耗量已突破30万亿】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会上表示,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之 一,数据在推动"人工智能+"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至关重要。 刘烈宏介绍,在人工智能时代,Token(词元)作为处理文本的最小数据单元,如同互联网时代大家所 说的"流量"。2024年初,我国日均Token的消耗量为1千亿,截至今年6月底,日均Token消耗量已经突破 30万亿,1年半时间增长了300多倍,这反映了我国人工智能应用规模的快速增长。 刘烈宏强调,我国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我国高度重视数据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我国是第一个把数据 作为生产要素的国家,多措并举促进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工智能+"行动到哪里,高质量数据集的 建设和推广就要到哪里。我国大力推动高质量数据的供给,出台了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相关文件,多部门 联合推动相关工作。 刘烈宏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已经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总体量超过了400PB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 “数字中国”的这些数据,激动人心!
新华社· 2025-08-14 19:24
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全国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我国日均Token的消耗量为1千亿……14日举行的"高 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通过这组海报,一起来看。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 · " 数智技术加速应用 深刻改变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 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全国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全国10.7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覆盖75%以上人 全国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 "十 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 已经建成包含北上广深杭等25个城市在内的城市节点 布局了16个省(区、市)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 预计到今年底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到50个左右 覆盖80%的省(区、市)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 · 数据推动"人工智能+ 截至今年6月底 日均Token消耗量已突破30万亿 建成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 总体量超过了400PB =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风:"十四五 数据市场新变化 20多个地方出台了数据条例 10个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在积极探索 ...
年底前将数据流通节点城市扩至50个左右 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7:58
8月14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数据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 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 国家数据局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余项制度,并计划部署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年底前将数 据流通节点城市扩至50个左右,加速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同时,上海、天津等地正在试点"数据语料作价入股"新模式,7大标注基地支撑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服 务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数据应用。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 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5倍达到455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增长了34倍达2.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刘烈宏指出,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电路加快布局,形成覆盖设 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以鸿蒙系统为例,鸿蒙生态 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为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装上了"智能中枢"。 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国家数据局体系化推进数据要素市 ...